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70.79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新生活

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分析

2011年8月28日

目录

实践背景 (3)

问卷概况 (3)

讨论分析 (4)

课题总结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实践背景】

日前,2011辆新能源汽车被投放到大运会,助力实现“绿色大运”的目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能源产业及其技术也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车随之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然而,新能源汽车是什么?距离寻常百姓究竟有多远?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究竟会是怎样?本着了解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普及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知识、探索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的目标,0901402班实践团在

今年夏天进行了一次关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调研实践。

【问卷概况】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反复论证后,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范围,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划为新能源汽车,将非插电式的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划为节能汽车。

本次实践拟写并发放了面向广大市民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调查问卷(见附录),共回收问卷504份,其中网络平台回收288份。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20-30岁的年轻人居多,占64.54%。在购车意向方面,打算未来五年之内购买私家车的人数较多,并结合本次调研对象绝大多数为20-30岁的年轻群体,我们不难看出20-30岁的年轻群体将是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的生力军。而当我们问及是否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几乎半数人选择了“观望中”,不难

看出,购车一族们对新能源汽车多少还是有所担心的。于是,在消费者最担心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方面:质量不可靠居首位,占

17.51%,维修保养费用高居第二,占16.94%,配套设施不完善居第三,占16.59%,人们还担心燃料成本高,价格贵,续航能力差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尚未大规模推广,可能有部分功能还未完善,从数据上看来,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很理智。

【讨论分析】

我们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主要还面临经济性、稳定性和方便性等问题。

第一,经济性问题,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使用的直接成本远高于传统汽车。以丰田普锐斯为例,其价格比其他的同级车贵约10万元。对比比亚迪F3DM与F3两个相当车型也发现,扣除国家价格补贴,两车的购置终端价格,新能源汽车仍然高出传统汽车约6万元6。另据《中国汽车报》的调研,自“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启动以来,由于运行成本较高,在中国25个试点城市实际上路的新能源汽车不足7000辆。只有购买和使用的直接成本不高于传统汽车,或稍高于传统汽车成本,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才能进一步上升,生产和消费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第二,稳定性问题,新能源汽车作为新产品,技术还不稳定,性能尚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启动动力不足,节油率不稳定,电池衰

减还比较严重,续驶里程较短,车速偏低,混合动力汽车传感器失效等。最近,杭州市一辆电动出租车在行驶中突然发生自燃;北京大兴区发生17人死、25人伤的火灾,初步认定原因是电动三轮车蓄电池电源线短路。新能源汽车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中能够稳定运行,得益于政府及各相关单位财力和技术上的全力支持,因不稳定性引起的成本全部由单位或政府承担。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时,能否稳定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三,方便性问题,私人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还不能方便获得所需要的服务。目前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充电器和充电桩布局还未达到每天停车充电的条件;汽车动力不易获得,不能在较短时间达到续驶里程的动力,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来源更为复杂;设计不合理,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操作;由于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售后服务、汽车保养和维修也不是特别方便;电池更换或更新仍不方便,电池回收系统尚未建立起来,等等。如果方便性问题不解决,既使新能源汽车价格再便宜,消费者也是不可能购买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人也表达了对方便性问题的担忧,当我们问到“针对电动汽车发展快,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时,给我们的回答中:电池续航能力差居首位,占

32.04%,其次是充电桩太少,占19.9%,最后是充电时间长,占17.37%。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必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供给和环

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未来汽车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汽车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国际上,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主攻方向的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已全面展开。各主要汽车生产国一方面通过更加严格的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法规,提出“低碳汽车”、“绿色汽车”等概念,积极发展和应用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并进一步强化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研发,推进产业化。

2010年,我国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从13个扩大

到25个,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合肥、长春6个城市同时启动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在公共和私人用车领域共推广各类电动汽车超过1万辆,有力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化发展。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迫切需要解决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完善配套措施,进一步降低购买和使用成本,各方合力培育,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实现和百姓的“亲密接触”。

目前来看,我国动力电池在寿命、可靠性、充放电能力、能量管理与热管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毕竟,国产电池的相关研究与生产才刚刚起步。这还需要国家长期稳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开发。我国城市居民住宅基本以多层公寓式住宅为主,新能源汽车要想进入千家万户,充电设施的难题不可回避。

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实施“纯

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实施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化工程。坚持“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建立“三纵三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加快整车系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规模示范,形成整车及零部件工业体系,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产业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系统,使我国跻身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国家行列。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方面:重点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集成技术(混合动力-纯电驱动-下一代纯电驱动)

和公共平台技术(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测试评价技术)的研究与攻关。继续实施“十城千辆”工程,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与整车企业。到2015年,突破23个重点技术方向,在30个以上城市进行规模化示范推广,5个以上城市进行新型商业化模式试点应用,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0万辆,产值预期超过1000亿元。

【课题总结】

出于环境形势的压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能源汽车推进我国交通能源转型,通过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排放洁净化,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技术强国的跨越。新能源革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而混合动力电动车对减少石油依赖和排放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应该是主攻的方向。据保守估计,到2030年我国的电动车保有量占20%到30%,我们的石油进口就有可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