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训练1---地图(含答案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273.86 KB
- 文档页数:9
高考地理《地图》经典题型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四川绵阳阶段练习]对一幅地图中的部分区域采用变比例尺操作可以增强关键信息的表现效果。
下图示意某地图变比例尺操作前后的差异。
据此完成1~3题。
1.与其他部位相比,变比例尺后的虚线框内()A.比例尺放大,内容更详细B.比例尺缩小,内容更省略C.比例尺缩小,内容更详细D.比例尺放大,内容更省略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虚线框内图幅变大,可知实际范围未变,图幅面积变大,得出比例尺变大,内容显示更加详细。
由此排除B、C、D,故选A。
2.推测该图变比例尺操作的主要原因是虚线框内()①生态环境好②信息点数量多③河湖水系多④道路密度大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相比于周围地区,虚线框内信息点数量较多,含多条道路、聚落,道路密度大,②④正确。
故选C。
3.下列地图类型中,最适合采用变比例尺操作的是()A.世界政治地图B.国家行政区划地图C.山区景点旅游地图D.历史朝代疆域地图答案:C解析:变比例尺操作是为了突出局部地区的详细情况,山区景点旅游地图为了突出图中重点景点的详细情况,可采取此种操作,C正确,由此排除A、B、D。
故选C。
[2024·山东聊城月考]下面左图为小明所在学校到火车站周边的道路交通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学校校门朝向()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向可知下方为北,则上方为南,右侧为西,左侧为东。
结合图中校门朝向可知学校校门朝向为西北。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小明在从火车站回学校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
他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位于()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C解析:由右图可知,小明位于长江路上,正在朝珠江路前进,且左侧为泰山路,右侧为恒山路,结合地上的导线车道线可知小明即将进入十字路口,故可知其位置应位于③地,C 正确,A、B、D错误。
地球与地图单元测试读图1四幅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四幅经纬网图中,A、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2.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B点位于丁图中B点的西北方向B.甲图阴影部分所示范围与乙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范围大小相等C.站在丁图中的A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D.丙图中的B点位于乙图中A点正北方图2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题。
3.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读图3“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4题。
4.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A.aB.bC.cD.d图4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关于图4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比B地降水多B.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400米C.A在东南坡上,阳光充足D.CD是山谷,EF是山脊6.该处山脉走向为()A.东西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7.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最大高差可能有()A.101米B.599米C.198米D.298米读图5完成第8题。
8.飞机从A城市沿最短航线飞往B城市,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A.先西北后西南B.正东C.先东北后向东南D.正西读图6,完成第9题。
9.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处比例尺最小,甲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乙处比例尺最小D.丙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甲读图7“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完成第10题。
10.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①线方案与②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读小明在野外实习时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左图,单位:米)及他沿左图中某线路行走的路程、速度变化图(右图)。
2023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一、选择题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图中山峰的海拔为536米,M处为洼地,湖泊与M地的图上距离为1.1cm。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干流的总体流向大致为()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C.自北向南流D.自东向西流2.P地与陡崖崖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50米B.35米C.65米D.195米3.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褐土B.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00米C.该地区与大兴安岭山火高发季节相同D.M地与湖泊的水平距离约为5.5km【答案】1.C2.D3.A【解析】1.据图示等高线及河流分布可知,该地地势为东西高,中间低,东侧有两条支流汇入,西侧有一条支流汇入,根据支流的流向可确定干流大致为自北向南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P地海拔在450到500米之间,陡崖崖顶的海拔为600至65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至200米之间,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褐土,A正确;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 (n-1)d≤△H <(n+1)d,可计算出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米至200米之间,B 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为山火的高发季节,大兴安岭春季最干燥,为山火高发季,C错误;根据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所以M地与湖泊的水平距离约为0.55km,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东南亚加里曼丹岛1月等降水量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加里曼丹岛南北距离大约为()A.500kmB.900kmC.1400kmD.1800km5.该岛屿南侧沼泽的形成,是因为()A.冰雪融水丰富,注水量大B.锋面活动频繁,降水丰富C.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6.加里曼丹岛该月降水最丰富地区()A.偏北风输送大量水汽B.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地形抬升作用最为明显【答案】4.C5.D6.A【解析】4.由图中经纬度分布可知,加里曼丹岛南北相距的纬度间隔大致为12度左右,根据纬度间隔1度的经线弧长为111千米,可知,加里曼丹岛南北距离大约为1400千米,C正确,ABD错误。
专题01地球仪与地图一、课程标准深解读【课程标准】1.理解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学会使用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利用经纬网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区域认知:理解经纬网的划分规律,学会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
正确使用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综合思维:正确利用经纬网定方向、定距离和定最短航线等。
地理实践力:综合分析经纬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为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考点2.经纬网(一)经线和纬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为半圆,长度都相等。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为圆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小为一点。
(二)经度和纬度(三)经纬网的应用1.定位置(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时,首先要判断出是经线还是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再根据经纬度进一步确定半球位置、五带位置、时区位置、风带位置等。
(2)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纬度为北纬,北极星仰角即当地地理纬度。
(3)确定区域位置: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等区域。
2.定方向(1)同一幅经纬网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不同幅经纬网图,读出两点的经纬度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幅经纬网图中判读。
(3)判断东西方向要选择劣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
3.定距离(1)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千米。
若两地在同一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能计算出两地间的距离。
(2)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千米。
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千米乘以该纬线纬度数的余弦值(不是最短距离)。
4.定范围:范围大小与跨经纬度的多少和纬线长度有关。
跨经度数相同,纬度越高,范围越小。
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难度系数在0.5左右一、地图三要素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和相对高度(1)等高(深)线:在地图上海拔(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
(3)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反之坡度越陡凸低为高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地形为山脊凸高为低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地形为山谷高于高值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①海拔高于200米,而②海拔低于100米低于低值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1.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判断河流水系、水文特征3.区位选择(1)利用地形图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特别提醒地质灾害判断:①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专题1:地球和地图一、单选题1.一架飞机从甲地(30°N,90°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0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A. (50°N,90°W)B. (40°N,90°W)C. (50°N,90°E)D. (40°N,90°E)下图中曲线为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阴影部分为海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甲附近沿海地区气候主要成因可能是A. 受暖流、东南信风控制B. 受寒流、离岸风控制C.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 常年受信风带控制3.乙地附近沿海地区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A. 热带疏林草原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亚热带草原D. 温带落叶林4.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单位:米)与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甲、乙两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A. 100米B. 200米C. 199米D. 150米5.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m),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读图,回答下题。
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 滑坡B. 地震C. 泥石流D. 火山6.读图,下图中戈达瓦里河河口与高韦里河河口的直线距离约为()A. 700千米B. 70千米C. 1 000千米D. 100千米7.2016年9月4~5日,G20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下图为“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
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A. 均在中纬地区B. 多位于西半球C. 多处温带地区D. 均属东经度8.读下面四幅图,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9.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
读下图,回答下题。
乙、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A. 冬小麦水稻B. 春小麦水稻C. 水稻小麦D. 谷子水稻10.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若n=5°、m=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区适宜柑橘生长B. 该地区夏季河流水量丰富C. 该地区为丘陵地形D. 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11.请你判断下图是根据下列哪幅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A. B. C.12.下图为等高线图,则()①海拔高度:P<(a+b),Q>a②海拔高度:P>(a+b),Q<a③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P地为洼地④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Q为洼地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13.如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高三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下题。
【1】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乙村可看到甲村B.A处能形成壮观的瀑布C.图示区域最高处海拔超过900米D.河流下游段自西北向东南流【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500米等高线和山峰869米可以推出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甲村和乙村间等向线向低处凸为山脊,有山脊阻挡,乙村看不到到甲村,A错。
A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A 处不可能形成壮观的瀑布,B错。
在图右上角闭合的等高线海拔900米,闭合等高线内的海拔高度可超过900米,C正确。
根据图中左上角的指向标,下北上南左东右西,河流下游段自西北向东北流,D错。
【2】甲乙两村的最大高差可能约为()A.199B.299C.399D.499【答案】D【解析】甲村海拔为0~100米,乙村海拔400~500米,两村高差为300~500米,最大高差应最接近500米,但不能等于和超过500米,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的应用。
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雪量B.温度C.光照D.地形【答案】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西部降雪量差异不大,西部比东部积雪偏厚,A错。
此图为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东西差异不大,D错。
题中已知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东西光照条件无差异,C错。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题中已知“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吹海风,东部距海近,受影响大,气温高,积雪更容易融化,积雪厚度变小,故B正确。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考点帮你练一、选择题(2021·江苏高三零模)尼泊尔拥有多条著名徒步旅行线路,是世界徒步旅行胜地。
2019年10月,小明乘机抵达加德满都,然后乘汽车前往博克拉,开始沿图示线路顺时针徒步旅行。
下图示意旅行线路及行程安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汽车时速为50千米,小明从加德满都前往博克拉大约需要()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2.北京时间12:00时,小明在徒步前行中发现太阳位于自己的右前方,此时小明最可能位于()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答案】1.B2.B【分析】1.从图中可知,加德满都和博克拉经度相差大约2°,两地纬度都接近30°,可以计算出两地距离为111千米×2×cos 30°,加上公路线的弯曲估算大约为200千米,汽车时速为50 千米,故大约需要4小时。
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计算出,当北京时间12∶00时,当地地方时在10;00 之前,正处于上午,太阳位于东南方。
由图中可以看出,当小明在②处时正向东走,太阳在其右前方,B正确。
③④处向南走,太阳位于左侧,C、D错误。
①处向西北方向走,太阳位于后方,A错误。
故选B。
(2021·北京高三一模)中国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条航线:a航线(弗里曼特尔港一中山站)、b航线(霍巴特港一中山站)、c航线(利特尔顿港-长城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选择a航线的次数最多,主要考虑的是()A.航程最短B.沿途补给C.顺风顺水D.避开海雾4.c航线()A.跨越了南温带与南寒带B.跨越了日界线C.考察船上国旗常飘向东北D.考察船向东航行【答案】3.A4.B【分析】3.由图可知,与其他航线比较,a航线(弗里曼特尔港一中山站)航程最短,A正确;由图文材料无法推测a航线是否有沿途补给,B错误;a航线需穿越西风带和西风漂流,C错误;海雾主要是在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寒流经过的温暖海区或暖流经过的纬度较高的海区,与其他航线比较,a航线海雾状况不好判断,无特殊之处,D错误。
专题1 地球与地图【2024年高考真题精选】(2024·湖南卷)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
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肯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肯定影响。
探讨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
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旁边地形。
据此究成1—3题。
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A.暖干B.暖湿C.冷干D.冷湿3.为了赛事的顺当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滑雪场旁边的①相对湿度②气压变更③气温水平分布④气温垂直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及解析】1.B 依据题意,半山腰置出现肯定厚度的低云是因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从图上来看,位于北京的小海坨山在冬季受到西北季风影响较大,而东南侧靠近渤海,有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侧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简单与爬坡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 图中位置的半山腰云主要是在小海坨山主峰和山脊的东南侧,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潮湿气流,上部是冬季风的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C 半山腰云是水汽凝聚形成,只有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才有可能成云,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滑雪场旁边的相对湿度,①符合题意;当地云停留在半山腰,往往是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此时云不向上升,此时应出现逆温现象,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滑雪场旁边的气温垂直分布,④符合题意;半山腰云出现时当地的气压和气温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特征,因此不是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的数据,②、③不符合题意。
高考地理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训练
1---地图
一、单选题
1.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完成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2.读某运河简图,回答1〜2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 )
A.55km
B.110km
C.190km
D.240km
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河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运河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
D.运河穿过海拔500m以上的地区
3. 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3.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4. 下图为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岛屿北部山脉的大致走向为( )
A.西北一东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东西走向
2.若将该岛屿转绘到等高线地形图上,则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如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下列1-2题。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A.
B.
C.
D.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6. 下图是某校地理课题组某年暑假对我国某地区进行的野外考察、测量并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490m
B.590m
C.690m
D.790m
2.该地理课题组在绘图过程中,①处的支流未全部画出,你认为该支流最有可能流经的
路径是( )
A.③→②→①
B.⑤→④→①
C.⑦→⑥→①
D.⑨→⑧→①
3. 该地理课题组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该低山丘陵区自下而上分布着农田、茶园、柑橘园等,这样发展农业有利于( )
①防止水土流失
②减轻寒潮影响
③缓解劳动力不足
④优化种植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1.D;
2.C
解析:
2.答案:1.A; 2.C
解析:1.位于同一条经线圈上的两点,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km。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运河长度约为纬度相差0.5°的经线长度,约为55km。
2.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运河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巴拿马境内,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A错误。
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是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的苏伊士运河,B错误。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C正确:运河穿过的地区海拔多在 500m以下,地势低,D错误。
3.答案:1.B; 2.A; 3.D
解析:1.读图,我国的省级行政中心最南位置的是海口,大约纬度是20°N,北京的纬度大约是40°N。
材料中表明,经纬度间隔相等,所以可以算出纬线间距为5°,选B。
2.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表示人口密集的程度。
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东部地区大,西部地区环境条件差,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
图中①位于新疆地区,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少,人口密度很小。
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大约在河南,人口密度大,所以A对。
②和③都位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密度相差较小,B错。
⑤位于四川西部地区,属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人口密度较小,C错。
④和⑤两地人口密度差值较大,但是比①和④的人口密度差值小,D错。
据此分析选A。
3.⑤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多暴雨,如果植被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对。
图中①地气候干旱,不会多泥石流灾害,冬季多暴风雪、春季多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②地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沙尘暴灾害。
④地应是位于秦岭以南的江汉平原地区,植被较多,有洪水灾害,泥石流发生较少。
据此分析A、B、C错,选D。
4.答案:1.C; 2.B
解析:1.根据河流源头分布的状况,将各河流源头连起来,可以得出该岛北部山脉走向是东北一西南走向。
2.根据河流的长度变化和山脉的分布位置可知,该岛屿北侧河流短、水流急、坡度陡,南侧河流长、流速较慢、坡度较小。
陡坡处等高线密集.缓坡处等高线稀疏.所以乙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
5.答案:1.C; 2.A
解析:1.画等高线剖面图的关键是要注意地形部位中的:山脊、山谷、鞍部、山峰等;该图的甲至乙先是下降,到闭合的300等高线为山丘,地势上升,翻过山脊再降低,到200等高线后又升高,同时要注意几个关键点的海拔高度:甲处海拔高于400,中间翻越的山丘脊线海拔大于300,小于400,终点乙海拔大于300,小于400。
C符合。
2.水源最丰富的地方——低处,河谷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山谷为集水线,是径流汇聚的地形部位,水源最丰富,a处符合,A正确。
b为山坡,c为鞍部,d为山脊,故B、
C、D不符。
6.答案:1.D; 2.B; 3.D
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m。
图中的最高点位于东南部.高度范围1000〜1100m.最低点位于西南部. 高度范围是300〜400m,计算可得两点的髙差为600〜
800m。
2.河流一般发育在谷地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表示的是谷地.故该支流最有可能流经的路径是⑤→④→①。
③→②→①、⑦→⑥→①表示的是山脊,⑨→⑧→①不是谷地也不是山脊。
3.低山丘陵区的上部种植柑橘.下部发展种植业,可以优化种植结构,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①④正确.种植不同的作物.无法减轻寒潮的影响.②错误。
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会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增加,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