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师说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658.10 KB
- 文档页数:64
《师说》/韩愈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同步习题及答案】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②【学者】。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受,。
④【生而知之】。
之,。
⑤【其为惑也】。
⑥【闻】。
⑦【从而师之】。
⑧【吾师道也】。
《师说》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ú,阿谀,奉承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受业解惑也..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贤于弟子⑥蚓无爪牙..之利..不如师,师不必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①吾师.道也②耻.学于师③孔子师.郯子④小.学而大.遗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⑦吾从而师.之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⑤/②③⑦/④⑥⑧B.①③/②⑦⑧/④⑥⑤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D.①⑤/②⑦/③⑧/④⑥5.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乃大惊,问所从.来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师说》,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失,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历史练习题及答案历史是一门重要而广阔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老师们常常布置历史练习题。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一些师说的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近代史近代史是一段充满变革和冲突的时期。
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道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练习题: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至少三个原因。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资源,导致了紧张局势的加剧;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增加了紧张局势;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各国之间的民族问题逐渐引发紧张局势。
二、古代历史古代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阶段,它见证了农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帝国的兴衰。
以下是一道有关古代帝国的练习题:问题:古埃及帝国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古埃及帝国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农业和河流-尼罗河。
周期性的尼罗河洪水给予埃及肥沃的土壤,从而支持了稳定的农业生产。
农业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同时,河流也提供了贸易和交通的便利。
三、现代史现代史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历史时期,这是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时期。
以下是一道关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练习题:问题:世界经济危机是在哪个时期发生的?它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答案: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于1929年至1939年之间,也被称为大萧条。
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失业率的激增。
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崩溃,国际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压力。
通过这些历史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从而对历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历史不仅仅是一堆陈旧的数据和事件,它是我们的过去,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然而,在学习历史练习题时,我们不能仅仅追求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历史是深入的、复杂的,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思考来理解其中的内涵。
“泰州师说”考核试卷题库一、基本信息该部分需要您填写一些个人基本信息,希望您作出真实的回答,谢谢。
您的姓名[填空题] *您的性别:[单选题] * 男您单位所处的地区[单选题] * G.您目前从教的学段[单选题] * B.您任教的学科[多选题] * B.您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单选题] * C.您的最高学历[单选题] * A.大专您的年龄:[单选题] * D.您的教龄:[单选题] * E.你在讨论区的昵称[填空题] 小学数学您在讨论区中的参与次数[单选题] B.6-10次二、客观题(一)单选题(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答案,每题答案只有一个,每小题8分,共40分)复盘式评课是江苏师范大学( 魏本亚)教授在评课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的评课方式。
[单选题](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单选题] *3. 下面哪一项不是魏本亚教师教授在“复盘式”评课中用到的考量名称( )。
[单选题] *4. 追问式评课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遵循由教学事实到教学理念的(追溯)路径。
[单选题] *5. 追问式评课关注的“一个核心”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单选题] *6. 追问式评课的价值在于它能充分体现评课的四个有效维度,即( 目标维度、内容维度、活动维度、效果维度)。
[单选题] *7. “复盘式”评课的特点有:再现事实、追问原因和( 引发研讨)。
[单选题] * (跳过)8. “复盘式”评课首先要回顾、再现(课堂教学)事实,并强调以此为依据展开评议。
[单选题] * (跳过)9. “复盘式”评课由评课者与执教者一起回顾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具体内容,追问教学的目标定位,追问各环节内容安排的目的,对执教者原本较为模糊的(设计思想)加以梳理,让教学事实背后的原因或背景得以浮现。
师说练习题一、选择题1.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指的是:A. 传授道理的人B. 教授知识的人C. 解决疑惑的人D. 以上都是2. 《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话强调了:A. 古代学者非常重视师承B. 古代学者必须有老师C. 古代学者必须有学问D. 古代学者必须有才华3.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里的“道”指的是:A. 道德B. 道路C. 学说D. 道理4. 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师不必贤于弟子”,这表明:A. 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聪明B. 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有才华C. 学生可以超越老师D. 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固定的地位5. 《师说》中提到的“弟子不必不如师”,意味着:A. 学生不必总是听从老师B. 学生不必总是不如老师C.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D. 学生可以超越老师二、填空题6.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_______文,主要论述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7.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指的是_______。
8. 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老师不应该因为自己的_______而轻视学生。
9. 在《师说》中,韩愈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这表明了韩愈对_______的肯定。
10. 《师说》中韩愈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强调了师生之间_______的重要性。
三、简答题11. 简述《师说》中韩愈对师生关系的基本观点。
12. 韩愈在《师说》中如何论述“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观点?13. 根据《师说》,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如何相互尊重?四、论述题14. 结合《师说》的内容,论述韩愈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15.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哪些关于师生关系的观点?请结合现代社会的教育实践,谈谈你的看法。
五、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师说》节选,回答问题:“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个人收集整理-ZQ一、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地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地,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地.二、课文地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地.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地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地论证作用.三、试说说作者地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地认识.一、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参考答案: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地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地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地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地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地必要.第三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地必要和以能者为师地道理二、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对比论证地手法重点理解第二段地内容,第二段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地难点.参考答案:这一段用了三组正反对比地事实作论据.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第二组,对其子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第三组,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三、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以现代观念总结作者从师为学地进步意义,并就课文第三段谈自己地认识.参考答案: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地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以能者为师,也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地观点.1 / 1。
师说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5分)A.嗟.乎(jiān)嘉.奖(jiā)阿谀.(yú)师襄.(xiāng)B.跬.步(guǐ)经传.(zhuàn)以贻.(yí)之苌.(cháng)弘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老聃.(dān)D.驽.马(nú)郯.子(tán)针砭.(biǎn)无长.(zhǎng)无少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B.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是故无.贵无贱(没有)3. 下列对加点词语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5分)①古之学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必有师②师者,所以③今之众人..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师之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5分)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作《师说》以贻.之 D. 则耻师焉贻.笑大方则群聚而笑之5.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5分)①而耻学于.师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A.全相同 B.各不相同 C.只有①⑥相同 D.只有②③⑤相同6. 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5分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B.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师说》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数罟.ɡǔ洿.池ku阿谀.奉承yú师襄.xiāng B.跬.步guǐ经传.zhuàn贻.wèi之苌.cháng弘 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 老聃.dānD.驽.马nú郯.子tán 针砭.biǎn无长.zhǎng 无少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B.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是故无.贵无贱(没有)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师之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C.作《师说》以贻.之贻.笑大方D.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之.学者必有师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6.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 圣人之所以..为圣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7.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8.选出对下列6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而耻学于.师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A.全相同 B.各不相同C.只有①⑥相同 D.只有②③⑤相同9.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D.或师焉,或不焉10.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1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大王来何操?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12. 选出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师说》(1)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二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3)韩愈在《师说》明确地指出了老师的职责是“师者,”,同时又提出了对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看法。
(4)《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表现出当时的士大夫以地位为标准,耻于从师的心理。
(2)(6)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在求学过程中应做到及时解惑,体现教师解惑重要性的句子是: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7)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明之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而今之众人却“耻学于师”,所以更加愚笨。
(8)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9)韩愈在《师说》中强调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童子的启蒙老师的句子是:“,,。
”(10)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二是“,,。
”(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12)韩愈在《师说》明确地指出了老师的职责是“师者,”,同时又提出了对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看法。
(13)《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______、解惑也。
答案:授业2. 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______,如是而已。
答案:术业有专攻3. 韩愈在文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______也。
答案:教之以事4.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这里的“惑”指的是什么?答案:困惑、疑问二、选择题1. 《师说》一文中,韩愈主张的师生关系是()。
A. 师尊生卑B. 师生平等C. 师生互学D. 师生对立答案:C2.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表明了韩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是()。
A. 师尊生卑B. 师生平等C. 师生互学D. 师生对立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韩愈在《师说》中对“师”的定义。
答案: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传授知识、教授技能、解决学生的困惑。
2.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术业有专攻”,请解释其含义。
答案:韩愈在《师说》中提到“术业有专攻”,意味着每个人在学习和研究中都有自己的专长和领域,不必强求每个人都要成为全才,而是应该发挥各自的专长,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四、论述题1. 请结合《师说》的内容,论述韩愈对教育的看法。
答案: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对教育的深刻见解。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韩愈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平等,认为学生不必总是不如教师,教师也应该从学生那里学习。
他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结束语:通过以上复习题答案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韩愈在《师说》中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师生关系平等、互学互进的倡导。
这些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一)单选题(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答案,每题答案只有一个,每小题8分,共40分)1. 复盘式评课是江苏师范大学( )教授在评课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的评课方式。
[单选题]*魏本亚2. ( )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单选题]*课堂观察3. 下面哪一项不是魏本亚教师教授在“复盘式”评课中用到的考量名称( )。
[单选题]*(跳过)4. 追问式评课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遵循由教学事实到教学理念的( )路径。
[单选题]*追溯5. 追问式评课关注的“一个核心”指的是( )。
[单选题]*学生的学习效果6. 追问式评课的价值在于它能充分体现评课的四个有效维度,即( )。
[单选题]*目标维度、内容维度、活动维度、效果维度7. “复盘式”评课的特点有:再现事实、追问原因和( )。
[单选题]*引发研讨8. “复盘式”评课首先要回顾、再现( )事实,并强调以此为依据展开评议。
[单选题]*课堂教学9. “复盘式”评课由评课者与执教者一起回顾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具体内容,追问教学的目标定位,追问各环节内容安排的目的,对执教者原本较为模糊的( )加以梳理,让教学事实背后的原因或背景得以浮现。
[单选题]*设计思想10. “复盘式”评课重在( )甚至“辩课”。
[单选题]*议课11. “复盘式”评课其过程大致为( )的不断循环。
[单选题]事实回顾—教者简释—听者追问—教者*反思—研讨改进12. 教学过程的评价不包括( )。
[单选题]*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是否得到培养13. 评课的功能不包括( )。
[单选题]*选择功能14. 评课语言运用的艺术不包括( )。
[单选题]*套话15. 下面哪项不是评课的原则( )。
[单选题]*选拔原则16. 评价教师基本素质标准不包括( )。
[单选题]*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师生民主平等,其乐融融,教师愿教学生愿学1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学目标的追问涵盖层面( )。
[单选题]*教学目标的追问涵盖层面包括:其一,教学目标是什么?其二,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其三,目标是否具备本课特有的教学功能?18. 追问式评课关注“一个核心”,“一个核心”指的是( )。
[单选题]*学生的学习效果19. 追问式评课始终将促进教师的( )作为重要目标。
[单选题]*反思能力20. 追问式评课旨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帮助,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正确的如下:1、帮助教师由混沌走向清晰2、帮助教师由自恋走向反思3、帮助教师由趋同走向创新21. 下列不属于追问式评课特点的选项是( )。
[单选题]*正确的如下:1、促反思的评课2、有证据的评课3、去权威的评课22. 在追问式评课的过程中,以( )方式,回顾并认定教学事实,追溯并反思教学理念,以期获得教学启发的活动。
[单选题]*对话23. 追问式评课是一种教学者与评课者对共同认定的( )进行教学事实分析的研究活动。
[单选题]*24. 追问式教学评价要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 )为基点。
学生的学[单选题]*25. 追问式评课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评者与教平等者处于( )的地位。
[单选题]*26. 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体现促进学生( )的基本理念。
[单选发展题]*27. “以学论教”就是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 )、交往状态、思维状参与状态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单选题]*28. 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 )的行为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单选题]*29.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学生成长质量的重要手段。
[单选题]*30. 评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除了考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之外,应充分学情考虑到对( )的了解,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单选题]*31. 有效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是( )。
[单选题]*学生发展32. 有效教学的核心点是( )。
[单选题]*学生发展33. 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
[单选(跳过)题]*34.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单选题]*认识活动35. 教师按照难易程度将作业分成不同的部分布置给基础不(跳过)同的学生完成,这种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单选题]*36. 课例研究的主体是( )。
[单选题]*教师37. 课例研究中,教师通常要经过“疑问—规划—行动—观反思察—( )”的循环过程。
[单选题]*38. 课例研究以( )为方向,以解决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具体问(跳过)题为目的。
[单选题]*39. 确定课例研究主题的过程,一般不包括( )。
[单选题]*(跳过)40. 教师要以( )为中心,实施教学或开展课堂观察。
[单选(跳过)题]*41. 课例研究起源于( )。
[单选题]*日本的授业研究42. 课例研究其本质是一种( )研究。
[单选题]*行动43. 行动研究就是将以下哪两方面合二为一( )。
[单选题]*行动、研究44. 课例研究中上课是对研究课设计的( )。
[单选题]*检验课例研究的特性:45. 不属于课例研究的特性( )。
[单选题]*研究性、合作性、情境性、间接性46. 2001年《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国家、地方、学校实行(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单选题]*47. 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校本的课程开发是( )。
[单选题]*48.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 )为中心。
[单选题]*学生49. 由于地区存在差异、学校存在差异,国家课程标准只能(跳过)( )。
[单选题]*50. 校本课程可以是( ),也可以是综合课程;可以是( ),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
[单选题]*51. 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是( )。
[单选题]*(跳过)52. 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是( )。
[单选题]*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53.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 )。
[单选题]*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提高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54.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另一个是对( )的评价。
[单选题]*学生55.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 )提出来的。
[单选题]*地方课程56.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
[单选题]*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57. 阅读教学应该在( )的过程中进行。
[单选题]*师生平等对话58. “阅读教学之目的,我认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这句话是( )说的。
[单选题]*叶圣陶59. 语文课标规定,小学1-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为( )。
[单选题]*不少于145万60.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1-6年级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的篇(段)是( )。
[单选题]*160篇61. 下列属于当代阅读教学经验的一项是( )。
[单选题]*(跳过)6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 )。
[单选题]*对话的过程63. 小学生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是精读、略读和( )。
[单选题]*浏览64. 整体感知是不少阅读课堂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实用而简单的方法是( )。
[单选题]*(跳过)65.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这是( )应达到的要求。
[单文章表达方面选题]*66. 我们要将录音带上的模拟信号节目存入计算机,使用的设备是( ) 。
[单选题]*声卡67. 1GB等于( )MB 。
[单选题]*102468. 新媒体以什么为标志性特征( ) 。
[单选题]*交互性(互动性)69. 以下不是“班班通”系统组成的是( )。
[单选题]*粉笔70. 当我们开启投影仪时,投影仪没有任何反应,应该最先检查( ) 。
[单选题]*电源71. 投影仪的清晰度一般用( )来调节。
[单选题]*焦距调节旋钮72. 无线麦克不用时应该将开关推到( )位置。
[单选题]*OFF73. 投影仪的连续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 )小时。
[单选题]*474. 下列属于存储信息的实体是( )。
[单选题]*磁盘75. 不属于电子白板三大应用模式的是( ) 。
[单选题] *三大应用模式:电脑模式、注解模式、白板模式76. 我们讲课时想给播放的幻灯片加一个解释,应在( )模式下进行。
[单选题]*注解77. 下列关闭投影机的正确顺序是:( )。
[单选题]*先关闭投影机,然后等投影机指示灯不闪烁了再切断电源78. 如果需要在当前页面加入一个自定义的背景,其操作方法是( )。
[单选题]*在页面选项卡中的页面背景中自定义79. 关于白板软件的启动方式有( ) 。
[单选题]*以上全部都可以80. 电子笔是如何实现右击功能的( ) 。
[单选题]*电子笔要实现右击功能,笔尖应接近白板但不接触白板(一般距离2-3毫米),按住靠近笔尖的长白键,即是右击81. 在白板模式下,教师需要新的空白页面进行书写,选择哪新建页个工具最便捷( ) 。
[单选题]*82. 当老师需要对某一块封闭的区域进行颜色的填充,如画喷桶一个太阳时,需使用哪一种笔触( )。
[单选题]*83. 如果教师希望对所有操作过的页面进行预览,可以选择页面预览( )以浏览、编辑、修改曾操作过的页面。
[单选题]*84. 在页面预览菜单下面有一个菜单按钮,通过这个菜单按图库钮可以浏览软件图库中提供教育图片资源,也可预览外部图片,这个菜单的名称是( )。
[单选题]*85. 要在自己准备好的课件上或者是打开的网页上进行标注注解模式应该是在哪个模式下进行( ) 。
[单选题]*86. 掌握教学法要求老师在教授新课前,应对学生的先备知充分识予以( )了解。
[单选题]*87. 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
[单选题]*口头信息源88.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
[单选题]*载体89.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 。
[单选题]*期刊论文90. 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引文追溯法( )。
[单选题]*91. 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数据库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
[单选题]*92. 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著者途径( ) 。
[单选题]*93. 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 。
[单选题]*GB94. ISBN是( )的缩写。
[单选题]*国际标准书号95. 值得向思想品德教师推荐的视频资源的最主要网站有( )。
[单选题]*央视网96. 下列不属于教学资源的是 ( )。
[单选题]*教室97. 学习评价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