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及病例分析1例
- 格式:pptx
- 大小:5.83 MB
- 文档页数:49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术后并发重度低钙血症的多因素分析目的低钙血症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重度低钙血症可引发病人手足抽搐、心率失常、猝死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存。
因此低钙血症的治疗及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出现重度低钙血症(Ca2+ < 1.8 mmol/L) 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预测术后发生重度低钙血症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并行甲状旁腺切除的141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人,收集围手术期临床资料。
通过单因素χ2检验或t检验分别分析分类变量或连续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多因素分析结果并预测重度低钙血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收集并整理了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了因住院期间死亡或资料缺失的4例患者,最终有14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
纳入研究的141例病人均为尿毒症透析病人且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血液透病人138例、腹膜透析病人3例,发生重度低钙血症的概率为60%(86例)。
超过一半的病例为男性(53.90%)。
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因素分别是术前血钙水平(χ2=16, P<0.05)、手术切除甲状旁腺数量(χ2=6.71, P<0.05)、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χ2=48.11, P<0.05)、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t=5.4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odds ratio:5.079 , 95%CI=0.8008- 0.9306, P =0.001)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odds ratio:1.003 , 95%CI=0.8213-0.9426, P=0.016)是术后发生重度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8.866,确定二者的界值为PTH=1920 pg/ml,ALP=203 U/L。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分析
患者,女,28岁,因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无力,体重减轻来院诊治。
体格检查:体温37℃,脉率99/min,眼球突出,睑裂增宽,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基础代谢率+57%(正常范围:-10% -+15%)。
T3、T4水平升高,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
入院后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标本送病理检查:肉眼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表面光滑。
切面质实,色灰红,呈鲜红牛肉状外观。
镜下可见甲状腺滤泡弥漫性增生,上细胞呈柱状,并形成乳状状结构突向滤泡腔。
滤泡腔较小,腔内胶质少而稀薄,靠近上边缘有成排的吸收空泡。
间质血管丰富,明显充血,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有淋巴滤泡形成。
分析题:
1、病理诊断及依据;
2、分析临床病理联系。
3、除本例外,还有哪些疾病能导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参考答案: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毒性甲状腺肿)。
依据: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无力,体重减轻;突眼;心率增高、基础代谢率升高、T3和T4升高、摄131I率升高;病理检查所见。
2、滤泡增生→对称弥漫性肿大;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亢(高代谢→产热多→皮肤温暖、多汗、心输出量增加,易饿多食、体得减轻;交感神经兴奋→心悸、易激动、震颤);免疫损伤球后软组织水肿、淋巴细胞浸润及眼肌肿胀→突眼。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继发性甲旁亢所属部位:颈部就诊科室:内分泌科病症体征: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肾功能衰竭,骨痛,关节畸形疾病介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怎么回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指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肠吸收不良综合征,FANCONI综合征和肾小管酸中毒,维生素D缺乏或抵抗以及妊娠,哺乳等情况下,甲状旁腺长期受到低血钙,低血镁或高血磷的刺激而分泌过量的PTH,以提高血钙,血镁和降低血磷的一种慢性代偿性临床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甲状旁腺增生,但并非甲状旁腺本身疾病所致症状体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有什么症状?CRF所致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临床表现有:1、骨骼症状:骨骼疼痛呈自发性或在加压后促发,骨痛多见于脊柱、髋、膝等负重关节,且在活动时加重,疼痛呈发作性或持续性,还可伴病理性骨折和骨畸形。
此与PTH促进骨质溶解、破骨细胞增多、骨细胞骨质分解亢进、骨皮质变薄、全身骨骼普遍脱钙有关。
骨折多见于肋骨、脊柱等部位,骨折为自发性或轻微外力所致;关节畸形可见脊柱侧凸、胸廓变形,儿童可出现骨生长延迟、骨骺脱离和股骨变形;PTH是甲旁亢骨病的重要决定因素,其升高程度与甲旁亢骨病严重程度相一致。
2、神经毒性和神经肌肉症状:PTH的神经毒性作用,可引起精神失常、脑电图紊乱和周围神经病变,也可出现近端肌力减退和肌萎缩。
四肢近端肌力进行性下降,影响上肢抬举和走路。
3、与PTH过高、血钙过高或转移性钙化有关的其他症状: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与皮肤内钙沉着,PTH过剩引起软组织、血管钙化,导致缺血性坏死,出现皮肤缺血性溃疡和肌肉坏死,多发生于指趾尖端。
异位性钙化发生钙化的部位有眼角膜、关节周围、血管等。
有的可表现为关节痛、假性痛风综合征,偶见缺血性肌痛。
化验检查: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要做什么检查?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检查有下面几种:1、实验室检查(1)血清钙:大多正常或正常低值及低于正常。
甲亢及病例分析范文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甲亢的主要特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率增高,常常伴有多种临床表现,如心悸、手颤、多汗、体重减轻、睡眠不安等。
本文将对甲亢的病因、症状、体征以及病例进行详细分析。
甲亢的病因通常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发生异常,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继发性甲亢则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如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甲亢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非常多样化。
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多汗、怕热、手颤、失眠、食欲增加等。
由于甲状腺激素的促进作用,病人的代谢率增高,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引起多汗等症状。
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出现心悸等症状。
此外,部分病人还会出现肌肉震颤、眼睑上提等体征。
下面举个病例进行分析:患者为女性,28岁,主要症状为心悸、多汗、睡眠不安。
患者最近半年来感觉心跳加快、有时还会不规则,经常出现心悸的症状,尤其是在情绪激动或运动之后。
同时,患者也出现了多汗的情况,尤其是手心和腋下。
此外,患者还抱怨睡眠不安,经常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根据这些症状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有可能是甲亢。
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患者有突眼的表现,并且有细微的眼睑上提,这些都是甲亢的典型体征。
血液检查发现,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
进一步行甲状腺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稍微增大,并且有非对称性多结性结节,提示原发性甲亢。
针对该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
抗甲状腺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减少激素的生成,达到治疗的效果。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心率,改善心悸等症状。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甲状腺的一部分或全部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甲亢是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常常伴有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病例分析甲亢范文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为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导致。
甲亢的临床症状多样化,包括心动过速、体重减轻、多汗、焦虑等。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53岁,主诉近期出现心慌、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患者近期出现体重减轻明显,从原来的72公斤减轻到了63公斤。
患者还反映最近情绪不稳定,易焦虑,夜间出汗明显增多,而且时常感到心慌胸闷,时而有手颤。
患者表示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了两个月左右,且逐渐加重。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潮红,皮肤湿润,手颤明显,心动过速(每分钟120次),胸闷明显。
甲状腺可及,质地增硬,无明显肿大。
实验室检查结果:T3:240ng/dL(正常范围80-220ng/dL),T4:15μg/dL(正常范围4-11μg/dL),TSH:0.01mIU/L(正常范围0.4-4mIU/L)根据上述病例描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初步确诊为甲亢。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导致。
甲亢的主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结节或肿瘤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外源性甲状腺激素过量。
甲亢的典型症状包括心动过速、多汗、体重减轻、手颤、自主神经亢进等。
以往,甲亢的常见病例往往是年轻女性,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甲亢也可以发生在中老年男性。
在诊断甲亢时,实验室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血清中T3和T4水平升高,而TSH水平明显降低,可帮助确认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
治疗甲亢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中,最常用的是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药物和甲状腺抑制素。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甲状腺肿瘤引起的甲亢,手术通常是部分切除甲状腺组织。
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中、重度甲亢患者,通过碘-131放射性核素摄取来治疗甲状腺。
对于该病例,建议患者首先接受药物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
通常,硫脲类药物如甲巯咪唑是首选药物。
通过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减轻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1.病史摘要:张××,女,32岁。
主诉:心慌、消瘦,伴颈部增粗两月。
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消瘦、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失眠,自己发现颈部增粗,脾气急躁,在外院化验检查甲状腺功能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自发病以来小便正常,大便次数增多、3~5次/天,体重减轻约5Kg。
既往身体健康,个人史无特殊,其姐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
2.病史分析:(1)关于消瘦的病史采集,应重点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有无诱发因素、消瘦的程度、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大致可以确定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糖尿病等引起消瘦的常见疾病,也要注意询问有无其他慢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可能。
(2)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于这些疾病的鉴别。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典型表现是甲状腺激素增高引起高代谢综合症、甲状腺肿大和突眼,伴有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增高。
恶性肿瘤患者也可出现明显消瘦、恶病质,诊断的关键是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原发病灶。
结核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在消瘦的同时也应伴随原发病的表现。
(3)病史特点:①女,33岁,2月前出现心慌、消瘦,伴颈部增粗。
②有脾气急躁、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失眠,大便次数增多3~5次/天,体重下降4kg。
③其姐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
体格检查1.结果:T 37.0℃,P 110次/分,R 20次/分,Bp 130/70min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白主体位,神志清楚、应答切题;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淤点淤斑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球无突起,甲亢眼征阴性;颈软,双侧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质软,无压痛,未触及结节,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及胫前无浮肿,双手细震颤。
继发性甲旁亢诊断标准继发性甲旁亢是指由于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正确诊断继发性甲旁亢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继发性甲旁亢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临床表现。
继发性甲旁亢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骨质疏松、骨折、关节疼痛、瘙痒、肌肉无力、疲劳、消化道症状等。
这些表现常常是由于血钙和磷代谢紊乱所致,因此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钙和磷浓度,继发性甲旁亢患者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血清钙浓度升高、磷浓度降低。
2. 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浓度明显升高,通常超过正常范围。
三、影像学检查。
骨密度检查和骨X线片是诊断继发性甲旁亢的重要辅助手段。
骨密度减低和骨质疏松是继发性甲旁亢的常见表现。
四、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继发性甲旁亢的诊断标准包括,1. 慢性肾脏疾病存在;2. 血清钙浓度升高;3. 磷浓度降低;4. PTH浓度升高;5.骨密度减低或骨质疏松表现。
五、诊断注意事项。
在诊断继发性甲旁亢时,需要排除其他引起高PTH的因素,如原发性甲旁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同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六、结语。
继发性甲旁亢的诊断应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避免仅凭单一指标作出诊断。
及时、准确地诊断继发性甲旁亢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当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诊断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以上就是关于继发性甲旁亢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