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外种皮提取物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32
1 引言1.1 银杏资源及开发现状1.1.1 品种资源银杏是古老的孑遗植物,远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其曾经是北半球森林中的主角。
第四纪冰川降临时,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银杏遭受了灭顶之灾,唯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银杏幸免于难,历尽沧桑,成为举世闻名的“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
我国银杏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近10余年来,我国银杏种植业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全国结实的银杏树10多万株,年产银杏果1.2万吨,年产值4.8亿元人民币;干青叶年产量1.10-1.30万吨,年产值 1.65-1.95亿元人民币。
新外种皮与核的比例大约为3:1,据此估计,每年全国至少有3万吨新鲜外种皮,除去水分,干燥的外种皮约1.2万吨。
事实上,我国的银杏资源远不止这些,当前银杏还正以每年2000~2500万株的速度递增,银杏种植业发展较快的省份为江苏省、广西省和山东省。
江苏省现栽植银杏2000万株,建成生产基地1.4万公顷,年产种实3600吨,干青叶4500吨,产量居全国之首。
山东省现已栽植银杏350万株,培育银杏苗木3.5亿株,年产干青叶2800吨。
陕西、安徽、河南、湖北、贵州等省、区的银杏生产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在陕西秦巴山区银杏种植业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陕西省从1994年起,在陕南秦巴山区种植银杏面积陆续已达2000公倾以上,近300万株,年产种实540吨,干青叶650吨,外种皮180吨。
国内外对银杏种仁、叶片的开发利用研究和生产已相当普遍,并取得多项成果,在人们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人们对银杏外种皮的研究仅仅是刚刚起步,开发利用几乎还是空白。
银杏外种皮占整个种子重量的75%左右,我国每年约有2.4万t银杏外种皮作为废物丢弃,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如果除去外种皮中60%的水分,可得干燥外种皮9600t,比银杏种核的年产量还高。
因此,深入开展银杏外种皮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不但可做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而且还可防止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资源,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8]。
科技成果——银杏外种皮制备生物农药技术开发单位西北大学
成果简介
我国银杏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
近些年来由于银杏叶及果中多种有效成份在医药、食品、饮品、化妆品等领域用途愈来愈广泛,促使银杏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果、叶产量显著提高。
这就使得银杏加工中废弃物—外种皮大量产出,外种皮中的酚酸类有毒物质在雨水浸淋下,严重地危及到种植及加工地域各类水生物以及人畜的饮用水安全。
本技术正以银杏外种皮为原料,对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分离出了其中的银杏黄酮、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以及白果酚等活性成分;并用活性成分对农作物常见的菌及虫进行了生物测定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产品的性能及用途
经过对几种常见的供试菌类进行杀菌试验,结果为: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对黄瓜赤霉菌、玉米大斑菌抑制率在80%以上;对小麦赤霉菌、苹果炭疽菌的抑制率在60%以上。
经过对4种供试昆虫生物测试表明,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对红蜘蛛的毒杀活性强、重复性好,杀虫率在90%以上,对桃蚜虫杀虫率在65%以上,具有进一步深入开发的价值。
应用前景
在国内,农作物杀菌、杀虫剂的品种、产量和销量呈逐年上升趋
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使用的合成农药在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在田间使用后从残留到降解等方面均不如生物农药。
为此,国家一在鼓励和号召开发生物农药。
由于本技术所采用的原料为银杏加工中的废弃物—外种皮,其价值很低,而且生产过程简单,所以一定可取代部分市售的合成农药,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本项目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银杏外种皮浸出物如何影响植物生长银杏是古老的木本孑遗植物,生长于新生代第四纪冰河时期,在植物分类学上被世界古生物学家称为“活化石”,为我国的稀有珍贵树种。
银杏外种皮是银杏种子硬壳外面的肉质部分,俗称白果衣胞,它占了整个种子重量的75%左右。
我生活的八一路两旁,生长着许多的银杏树,落果的季节由于无人收集掉落的银杏种子,只能任其自然腐烂。
同时我也发现,在这些树下,竟然很少有杂草生存,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所以我对银杏外种皮浸出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做了探究。
一、研究过程(一)材料准备1.收集从树上掉落的银杏种子。
2.买一些形态较好的、根部保存较好的洋葱。
3.烧杯(大小若干)、玻璃棒、干燥箱、pH试纸、研钵、塑胶手套、托盘天平、蒸馏水等。
(二)操作过程1.浸泡种子先将银杏种子在水中浸泡几天,去除外果皮(外果皮是实验材料,不能丢弃),获得的去除外果皮的银杏种子经多次冲洗后晾干,可加工食用。
2.去除外果皮水分为保证实验可对比性,采用先去除外果皮水分再配置溶液实验的办法。
将银杏外种皮烘干水分,研磨后备用。
3.初步培养洋葱为保证洋葱生理状况及活力基本一致(也可以有效防止不生根的洋葱出现),先对洋葱进行水培。
将洋葱放在50ml的小烧杯口上,烧杯中装满水,保证洋葱基部接触到水分,让洋葱长根,待洋葱根长到1cm左右备用。
培养时可多培养几组,以便在实验时选取生根状况基本一致的洋葱做实验。
初步培养2天后的结果如图1。
4.配置溶液用研磨好的已去除水分的银杏外种皮配置三组溶液,分别是15%(即称取15g干物质,加入到85ml的蒸馏水中,其他以此类推)、10%、5%的溶液。
利用未去除水分的外种皮配置10%的溶液做实验,设置一组蒸馏水作为对照。
5.测定pH值溶液配好后,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先放置24小时,让其充分溶解。
然后测定五组溶液的pH值。
对照pH比色卡,查出五组溶液的pH值如下。
6.对照培养把培养好的洋葱放入配置好的溶液中,为减少实验误差,相同的实验做两组。
第 7 卷 第 2 期2021 年 4 月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Vol.7 No.2Apr. 2021银杏果中有效杀虫成分的提取及效果检验董俊,刘文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上海 325000)摘要:目的:提取银杏肉质外种皮中的有效杀虫成分并检测其杀虫效果。
方法:采用旋转蒸发器提取银杏外种皮中的有效杀虫成分并使用棉铃虫作为实验对象检测其杀虫效果。
结果:银杏外种皮浓缩液具有非常明显的杀灭二龄棉铃虫的效果,其短时间内(10 min)杀灭二龄棉铃虫的有效率可达100%。
结论:银杏外种皮浓缩液提取过程简单方便、成本较低,杀虫效果好,且较为环保,可以作为环保型杀虫剂进行开发。
关键词:银杏果;提取;杀虫中图分类号:TQ453 文献标识码:AExtraction of Effective Insecticidal Ingredients in Ginkgo Fruit and Its Effect TestDONG Jun, LIU Wenyi(Pudo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Shanghai 325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tract the effective insecticidal components from the fleshy exotesta of Ginkgo biloba and test its insecticidal effect. Methods: The effective insecticidal components of Ginkgo biloba exotesta were extracted by rotary evaporator, and the efficacy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was tested. Results: Ginkgo biloba exotesta concentrate had obvious effect on killing the second instar cotton bollworm,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killing the second instar cotton bollworm in a short time (10 min) was 100%. Conclusi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Ginkgo exotesta concentrat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he cost is low,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is good, and it is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Keywords: Ginkgo biloba; extraction; insecticide有机合成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会威胁人类健康,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