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7.3
- 格式:ppt
- 大小:5.27 MB
- 文档页数:75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综合评估检测(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生物或细胞中,含磷脂最少的是( )A.蛙的红细胞B.酵母菌C.噬菌体D.小鼠成熟的红细胞【解析】选C。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含有磷脂;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也无生物膜,不含磷脂。
2.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解析】选A。
细胞核可完成DNA复制及mRNA、tRNA合成和加工,A项正确;肽链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项错误;线粒体不能直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只有经过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即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初步氧化生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C项错误;溶酶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酸性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内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形成的,D项错误。
3.下列生理过程伴随着形状改变,其中不一定需要ATP供能的是 ( )A.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细胞膜的形状发生改变B.在篮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收缩C.载体蛋白协助运输葡萄糖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D.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解析】选C。
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需要 ATP供能,A错误;在篮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收缩需要消耗ATP,B错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时可能不需要ATP,如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也可能需要ATP,如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正确;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会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细胞液浓度增大后,会吸水而自动复原,D错误。
阶段评估检测(三)(第五、六部分)(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解析】选D。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后代中性状分离比接近1∶1,实验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
2.(2017·承德模拟)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 b—黑色、C c—乳白色、C s—银色、C x—白化。
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533(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4种毛色【解析】选A。
亲代黑×黑→子代出现黑和白化,说明黑(C b)对白化(C x)为显性。
亲代乳白×乳白→子代出现乳白和白化,说明乳白(C c)对白化(C x)为显性。
亲代黑×白化→子代出现黑和银,说明黑(C b)对银(C s)为显性,银(C s)对白化(C x)为显性,故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A项正确;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有10种,B项错误;根据4组交配亲子代的表现型关系可以确定C b(黑色)、C s(银色)、C c(乳白色)、C x(白化)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C项错误;由于4种等位基因间存在显隐性关系,故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3种毛色,D项错误。
3.人们发现在灰色银狐中有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称白斑银狐。
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的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534A.银狐体色白斑对灰色为显性B.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C.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D.白斑性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解析】选B。
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三)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三) 自由组合定律的9∶3∶3∶1的变式【三年考情分析】近几年高考常对自由组合定律F2的性状分离比9∶3∶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进行变式考查,对近三年高考分析如下:子代表现子代有两种表现型分离比15∶1 9∶7 13∶3 9∶3∶4近三年考情统计20XX年福建T28, 20XX年新课标全国卷T32, 20XX 年福建T27, 20XX年山东T27子代有三种表现型9∶6∶1 12∶3∶120XX年上海T30【分类突破通关】类型一子代有两种表现型【通关典例】(20XX年福建高考)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亲本组合①紫色叶×绿色叶②紫色叶×绿色叶F1株数紫色叶121 89 绿色叶0 0 F2株数紫色叶451 242 绿色叶30 81请回答:(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解题指南】(1)理论基础: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异常分离比的分析:由组合①的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可知符合“(9∶3∶3)∶1”的变式,即绿色叶的基因型应该为双隐性aabb,其他基因型控制的性状均表现为紫色叶。
由表中组合①知F1自交得F2中紫色叶与绿色叶比值约为15∶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绿色叶为双隐性,所以基因型为aabb,纯合紫色叶亲本基因型为AABB;F2紫色叶基因型包括A_B_、A_bb、aaB_,共15份,其中1AABB、1AAbb、1aaBB为纯合子基因型,所以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15=1/5。
知识点21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016·天津高考T4)将携带抗M基因、不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携带抗N基因、不带抗M基因的鼠细胞融合,获得的胞质杂种细胞具有M、N 两种抗性。
该实验证明了( )A.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B.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C.抗M基因位于细胞质中D.抗N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两个方面:(1)题干关键词:胞质杂种细胞、去除细胞核。
(2)关键知识:细胞全能性的含义、判断基因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的方法。
【解析】选C。
只有将该胞质杂种细胞培育成小鼠,才能证明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A项错误;该实验没有证据表明该胞质杂种细胞能无限增殖,B项错误;携带抗M基因、不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不带抗M基因、携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融合,杂种细胞具有M、N两种抗性,说明细胞质中含有抗M基因,但不能确定抗N基因的位置,C项正确,D项错误。
2.(2016·江苏高考·T9)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B.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要防止细胞破裂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1)明确PEG在植物细胞杂交过程中的作用。
(2)理解单克隆抗体准备与核移植的原理。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核移植及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PEG是促细胞融合剂,不能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需要先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去掉形成原生质体,才能诱导其融合,A项错误。
制备人工种子的外植体是完整的植物细胞,不是用原生质体,B项错误。
骨髓瘤细胞具有增殖能力,但不能产生抗体,C项错误。
在核移植技术中,重组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来自去核的卵细胞,则核移植克隆的动物的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D项正确。
阶段评估检测(八)(选修3)(40分钟100分)1.(12分)(2017·青岛模拟)科学家将动物体内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600(1)图中是以________为模板,通过________过程形成单链DNA,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基因。
(2)图中②代表________,在它的作用下将质粒切出黏性末端。
(3)图中④表示将________________。
(4)采用蛋白质工程可以对胰岛素进行改造,使起效时间缩短,保证餐后血糖高峰和血液总胰岛素高峰一致。
如果你是科研工作者,请写出研制速效胰岛素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是以原胰岛素m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逆转录)过程形成单链DNA,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基因。
(2)图中②代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它的作用下将质粒切出黏性末端。
(3)图中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结合蛋白质工程的操作程序,本题研制速效胰岛素的思路:预期蛋白质的功能预期的蛋白质结构应有的氨基酸序列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答案:(1)原胰岛素mRNA 反转录(逆转录)(2)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预期蛋白质的功能预期的蛋白质结构应有的氨基酸序列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2.(12分)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请根据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在动物体内卵子的发生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的时间是在雌性个体________;当次级卵母细胞发育到________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受精的场所是________;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高考大题集训(三)生命活动的调节(40分钟100分)1.(12分)家兔的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相似。
下图为其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功能关系示意图,A~E代表相关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28(1)若处于寒冷环境中,激素________的分泌量将会增加,这两种激素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对于维持动物体内激素C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激素A的分泌将会________;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将会________,家兔的尿量将________,激素E的分泌量将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激素E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几种激素中,肾小管管壁细胞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受体。
【解析】(1)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即激素C、D分泌增加,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2)图中虚线箭头反映了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为(负)反馈调节。
(3)若切除部分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将减弱,导致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垂体释放的激素B(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尿量增加,但不影响激素E(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4)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细胞,因此肾小管管壁细胞上有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的受体。
答案:(1)C、D (2)(负)反馈调节(3)增加减少增加不变(4)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2.(15分)为探究重组胰高血糖样肽-1(rhGLP-1)对大鼠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禁食12小时后,A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B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和50%葡萄糖液,C组大鼠注射rhGLP-1和50%葡萄糖液,定时测定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八通过激素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解析】选D。
酶不具有调节作用;一般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激素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激素一般作用于靶细胞,酶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
【知识总结】酶、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的比较2.(2017·三门峡模拟)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11A.如果该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 处高于B 处B.如果该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 处低于B 处C.如果该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 处高于B 处D.如果该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 处高于B 处【解析】选D 。
饭后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成非糖物质,故血糖浓度会降低;饥饿时肝脏中肝糖原分解加强,使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尿素随尿液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饭后血糖升高,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故A 处胰岛素含量应低于B 处。
3.(2016·全国卷Ⅱ)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两点:(1)正确理解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激素分泌的影响。
(2)理解转录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地位。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激素的本质、作用与分泌。
A项,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如体内血糖浓度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又如外界寒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故正确。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三、四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解析】选B。
细胞内有些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催化ATP合成与分解的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A正确;低温能抑制酶活性,但是酶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导致酶结构被破坏的因素有高温、过酸或过碱,B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底物被其他酶降解,D正确。
2.(2018·长沙模拟)科学家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pH对来自同一生物体的酶A和酶B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pH从2调至6,酶B的活性逐渐增强B.酶B的催化效率始终高于酶AC.酶B具有高效性,酶A不具有高效性D.酶A与酶B可能在不同部位起作用【解析】选D。
将pH从2调至6,酶B的活性不变,A错误;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酶A和酶B的活性大小有区别,pH小于5时,酶A的活性大于酶B;pH等于5时,酶B与酶A的活性相等;pH大于5时,酶B的活性大于酶A,B错误;酶A和酶B的催化作用都具有高效性,C错误;酶A与酶B催化活性的最适pH 不同,应该在不同部位发挥作用,D正确。
3.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开始实验时4支试管(1号试管对照;2号试管加热;3号试管滴入FeCl3溶液;4号试管滴入肝脏研磨液)内的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状态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分子正处于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知识点12 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1.(2014·海南高考·T20)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了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
若要探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不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B.待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其形态特征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了一枚绿壳蛋”。
(2)关键知识:生物的变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
A项中,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属于鸟类的母性行为,故A项能提供有效信息。
B项中,该绿壳蛋孵出小鸟的表现型受基因型影响,观察其形态特征可以提供有效信息。
C项中,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能提供有效信息。
D项中,用蛋白质不能进行亲子鉴定,因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故D项不能提供有效信息。
2.(2014·江苏高考·T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解题指南】关键知识:细菌个体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有些抗药性强,有些抗药性弱,抗生素等对细菌个体的抗药性差异进行选择,留下的个体抗药性强。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和免疫。
抗生素并非导致突变的因素,即突变在前选择在后,抗生素对细菌只起选择作用,故A选项错误;细菌的变异与是否接触过抗生素无关,所以即使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细菌中也存在抗药性的类型,故B选项正确。
免疫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故C 选项错误。
阶段评估检测(六)(第九部分)(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B.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C.种群的很多特征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D.性别比例的改变不会影响种群密度【解析】选D。
种群是物种存在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种群个体特征的统计值形成种群的特征;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种群密度。
2.(2017·西宁模拟)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580( )A.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群落水平结构而森林生态系统没有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选B。
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均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水平结构是由于环境条件如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的,B正确;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
3.(2017·邯郸模拟)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数量特征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种群的种群密度必不断增大C.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初生演替D.不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最终都能进行到森林阶段【解析】选C。
部分种群无性别比例或年龄组成等数量特征,A错误;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种群的种群密度未必增大,B错误;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初生演替,C正确;不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只有在条件适宜时最终才能进行到森林阶段,D错误。
【加固训练】下列所列举的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C.田间的玉米合理密植,有高有矮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解析】选C。
阶段评估检测(四)(第七部分)(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7·南昌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基因突变B.在没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D.基因突变能产生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解析】选D。
因为DNA分子中基因才具有遗传效应,非基因片段中碱基对的替换并不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
基因突变会由于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B错误。
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表现的是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随机性是指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错误。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D 正确。
2.下图1为等位基因Aa间的转化关系图,图2为黑腹果蝇(2n=8)的单体图,图3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则图1、2、3分别发生何种变异(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549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B.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解析】选B。
图1所示为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图2为染色体的单体组成图,是染色体少一条引起的染色体变异;图3是交叉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3.(2017·西安模拟)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550( )A.将转基因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的培育【解析】选C。
转基因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其原理是基因突变;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其原理是基因重组;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的培育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考大题集训(四)生物与环境(30分钟100分)1.(14分)美国决定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来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的入侵。
请结合图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回答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14120464(1)“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环境。
但随着“亚洲鲤鱼”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现,并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
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亚洲鲤鱼”初期疯狂增长的变化情况。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调查“亚洲鲤鱼”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___________法。
(3)依据自然界“种群数量增长”的特点,人类进行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控制在图中________点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曲线Ⅱ可用于表示某地蟑螂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蟑螂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蟑螂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蟑螂数量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初期,由于食物、空间充足,且缺少天敌,此阶段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成是“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Ⅰ所示。
(2)“亚洲鲤鱼”活动范围较大,其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3)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海洋捕捞作业时,在e点后进行,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4)有效控制有害动物数量的关键措施是增加有害动物的生存环境阻力,从而降低有害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1)Ⅰ食物、空间充足,且缺少天敌(2)标志重捕(3)e 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后进行捕捞,可获得较高的产量(4)增加蟑螂生存环境阻力(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均可得分),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答案合理即可)2.(12分)(2018·长春模拟)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伴性遗传特点及基因传递规律1.部分基因在果蝇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Ⅰ和基因Ⅱ不可能决定果蝇的同一性状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Ⅰ和基因Ⅱ之间可发生互换C.图示为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绝对位置D.雄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自其雌性亲本【解析】选D。
基因和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二者可能决定果蝇的同一性状,A错误;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基因Ⅰ和基因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能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变异会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是绝对的,C错误;雄性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母本,因此雄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自其雌性亲本,D正确。
预测点2.伴性遗传中基因型、表现型推断及相关概率求解2.某种野生山葡萄的雌、雄花序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来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M控制生成雌花序,H控制生成雄花序,h会导致雄花序不能正常发育而发育成雌花序,即个体hh的个体为雌株,请回答:(1)如果子代全为雄株,则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父本________,母本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若基因型为MmHh的个体与杂合雄株杂交,则后代有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雌株占__________。
(3)选取基因型为mmHH的雄株与某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再自交,自交后代只有雌雄同株和雄株两种个体,且比例为3∶5,则某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雄株可能的基因型有mmHH、mmHh共2种,雌株可能的基因型有MMhh、Mmhh、mmhh共3种。
(1)如果子代全为雄株mmH-,则纯合父本的基因型为mmHH,纯合母本的基因型为mmhh。
(2)若基因型为MmHh的个体与杂合雄株mmHh杂交,则后代有M_H_(雌雄同株占1/2×3/4=3/8)、mmH_(雄株占1/2×3/4=3/8)、__hh(雌株占1/4)。
●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及细胞的分子组成第1讲走近细胞[考纲明细]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考点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①]细胞。
(2)序号⑤所代表的含义:群落。
(3)最大的生命系统:[⑦]生物圈。
(4)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
3.病毒知识整合①病毒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所以病毒的出现在细胞之后。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时,应先用含有放射性的普通培养基培养寄主细胞,再用寄主细胞培养病毒。
[思维诊断]1.深挖教材(1)病毒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吗?提示不能,所有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细胞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2)植物、动物和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系统层次有何不同?提示动物一般包含所有生命系统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而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层次。
(3)分子、原子和病毒是否存在生命系统,请说明理由?提示分子、原子和病毒不存在生命系统,因为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判断正误(1)“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都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2)菠菜的最基本和最大的层次分别是细胞和生物圈(×)(3)原子、分子都是一个系统,但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是生命系统(√)(4)一个酵母菌与一个西瓜所属的生命系统层次相同(×)(5)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题组一考查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1.(2018·河南濮阳模拟)2016年春季,在我国南方发现了几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患者。
寨卡病毒(RNA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有报道称寨卡病毒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
下列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能够独立生存和繁殖B.寨卡病毒的结构与肺炎双球菌类似C.寨卡病毒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D.寨卡病毒侵染大脑时将自身成分全部注入神经细胞内答案 C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A错误;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生物,肺炎双球菌是细菌,为原核生物,B错误;据题干“寨卡病毒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可知,寨卡病毒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C正确;寨卡病毒(RNA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其侵染大脑时只将RNA和某些酶注入神经细胞内,蛋白质外壳不注入,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