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方振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第15章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方振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第15章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方振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第15章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方振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第15章

所有的课后习题都是自己整理的,应该是正确的,可能有些勘误,敬请谅解。

第11章·群体和团队的建设

1.什么是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它们是如何区分的?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设立的,有着明确分工和具体工作任务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心理需求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因此它的发展和形成是偶然随机的。非正式群体可能在组织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也可能起着消极的作用。从结构来源、管理维度、结构特征、确定结构因素、目标、影响因素、影响类型、运作方向、控制机制、沟通渠道等方面加以区分。

2.群体形成的阶段有哪几个?

五阶段模型:形成(forming)、震荡(storming)、规范(norming)、执行(performing)、解体(adjourning)

3.群体的凝聚力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果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越高,组织的生产率越高;群体凝聚力较低,组织的生产率保持其正常水平。如果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不一致,那么群体凝聚力越高,组织的生产率越低。凝聚力较低的群体,组织的生产

率基本不受影响。

4.群体动力的作用因素有哪些?

包括群体成员的资源、群体结构和施加于群体的外界条件等。

5.什么是群体思维?什么是群体偏移?怎样才能避免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即由于从众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做不出客观的评价。

群体偏移即在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观点和立场。

避免群体思维的方式:1)群体领导者应该用批评的方式来评估所看到的一切,并且把质疑和公开讨论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2)在开始讨论的时候,领导者应该对公开质疑和批评予以支持,而且尽可能避免对可能的结果表现其偏好性,同时鼓励成员提出建议,全面评估所有信息。3)采取一切可能的公开讨论或者会议的方式来寻求成员们对方案的多方意见。4)不要冲动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5)当意见成熟时,把群体分为小组,让每一个小组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让主要的小组来负责修订。

6.比较不同类型的工作团队,并分析在所有的工作团队中,哪一种工作团队的效能最高?

包括:工作团队(职能式团队、问题解决团队、跨职能团队)、管理团队、自我管理团队、关系团队虚拟团队。根据高效能团队的特征应该是问

题解决团队的效能最高。

7.高效能团队有什么特征?如何建设和管理高效能团队?

特征:a)清晰和开放的目标、b)相关的工作技能、c)相互信任、d)一致的承诺、e)良好的沟通、f)克服冲突的技能、g)恰当的领导、h)支持的环境。

如何建设和管理:1)保持最佳规模、2)正确选拔成员、3)分配角色以及增强多样性4)澄清目标5)适当的绩效评估和奖励方式6)鼓励参与决策7)提供支持8)激发士气9)培养相互信任的精神10)团队领导与结构11)承认与回报重大贡献

第12章领导

1.什么是领导?核心要素是什么?

某一个体(团体)对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整个组织施加影响,使其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核心要素:1)领导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存在于领导身上的一种特点或性格,领导活动发生在领导者与下属的互动过程中。2)领导能产生影响力。3)领导过程存在于群体环境中,单个人不能形成领导。4)领导活动是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中展开的,组织的存在是领导产生作用的北京。5)领导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组织目标。

2.阐述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领导与管理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和重叠。当管理者致力于影响和带领某个团队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他就涉足了领导的领域;同理,当领导者从事计划、组织、人事和控制等工作时,他正是在履行管理的职能。

管理和领导的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1)议程制定方面的不同。2)人员配备方面的不同。3)计划执行方面的不同4)功能的不同。

3.请对领导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简单概述。

19世纪末领导理论伴随管理理论产生而产生,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领导科学。

1927-1932年,美国哈弗大学管理学研究者梅奥领导的霍桑实验研究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领导和下属、领导和群体的关系,该研究被认为对于领导的科学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

领导是天生的”这种信念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占主导地位。

在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下,20世纪40年代逐渐将关注点从对领导者的品质特征的研究,转移到对其行为的研究上来。

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将情境因素应用到领导研究中,从而产生了研究特定环境和领导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的权变理论。领导理论发展至今,又产生了很多新的理论,如变革型领导和魅力型领导等等。

4.什么是领导特质?领导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特质的哪些信息?

领导特质是领导区别于非领导者的个人特点,包括体形、外貌、年龄、

性别、人格特点、价值观及社会交往等。

领导学研究为提取了六项比较重要的特质,分别是:领导愿望、洞察力、自信、诚实与正直、才智和工作相关知识等。

5.对比各种行为领导理论的研究发现。

行为理论认为,任何人只要采取恰当的行为方式,都可以成为有效的领导者。因此,它主要关注领导者做什么和如何做,并致力于揭示:是领导者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他们的个性特征使其成为一个领导者。

1)艾奥瓦大学的研究,提出三种领导风格:独裁型风格、民主型风格、放任型风格。

2)俄亥俄大学的研究,提出“四分图理论”,将领导行为分为两个维度: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

3)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认为领导行为有两种完全对立的类型:员工导向型(employee-oriented)和生产导向型(production-oriented)4)管理方格理论: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罗伯特·布莱克(RobertBlake)和简·莫顿提出了一个二维的管理方格理论(managerialgrid),关心人与关心生产两个维度。

5)PM与CPM:PM是指群体一般包括两个基本功能:一为工作绩效P (performance);二为团体维系M(maintenance)。PM理论认为,一个领导者,不论他的P因素多么强,总包含某种程度的M因素。凌文辁等人提出了中国领导行为评价的CPM模式:中国的领导行为评价由三个因素构成,即P因素、M因素和C因素,其中C因素为品德因素

(characterandmorals)。

6)家长式领导的定义:在一种人治的氛围下,显现出严明的纪律与权威、父亲般的仁慈及道德的廉洁性的领导方式。家长式领导包含三个维度,即权威领导、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与其相对应的员工行为包括敬畏顺从、感恩图报和认同效法。

6.解释菲德勒权变模型?

菲德勒权变模型,认为领导者的效率取决于其领导风格与情境相配合的程度。可从以下方面理解:1)领导风格。菲德勒认同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的领导风格划分标准在于,任务导向的领导主要关心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关系导向的领导更注重发展亲密的人际关系。2)情境变量。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情境变量有三种: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3)领导风格和情境的匹配。菲德勒认为领导风格无法改变,所以实现有效领导的途径只有两个:改变情境或更换领导。

7.解释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

情境领导理论关注的是特定环境下的领导力问题,认为领导行为应根据不同的情境而有所不同。领导者要想卓越成效,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境更换自己的领导模式。情境理论的本质就是领导者的行为要与下属的能力和责任心相适应。

8.什么是变革型领导?有哪些行为和特征?

变革型领导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氛围,促使下属为了组织、团队和部门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并达到超过原来期望的结果。分为四维结构:领导魅力、感召力、智能激发、个性化关怀。它强调“改变”。以魅力和预测性沟通为基础,对员工的需求与动向十分敏感,在愿景的实现过程中使个体在工作能力、道德水平上得到提升和自我完善。

9.魅力型领导的特征?

1)角色模拟。领导者通过亲身践行一系列的价值观和信仰,来为下属塑造模范,使他们也能遵从这些价值观和信仰。2)形象塑造。魅力型领导会运用印象管理技巧,从而给下属留下有能力和值得信赖的形象3)愿景规划和清晰表述。4)表达较高的期望和信心。5)承担个人风险6)表现出非常规行为7)对环境的敏感性8)行为方式富有表现力。10.概述领导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答:1)道德领导,领导者在其行为中明是非,追求公平、诚实、善良和正义。领导者对下属有深刻影响,道德的领导方式给别人以活力,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道德的领导则损人利己。2)诚信领导,把领导者的积极心理能力与高度发展的组织情境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过程。3)战略型领导,理解组织与环境复杂性并领导组织中的变革以实现组织与环境同步发展的过程。

第13章沟通及冲突管理

1.有效沟通与达成共识有何区别?

有效沟通是指每个人都能充分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见解;而所谓达成共识,是指经过信息沟通之后,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观点。实际上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信息发送和接受双方既有可能达成一致意见,也有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观点。

2.请联系沟通的过程来说明人际沟通可能存在的障碍。

沟通过程包括七个环节:信息源、信息、编码、通道、解码、接受者、反馈。可能存在的障碍有:1)沟通方式选择不当2)编码困难3)噪音干扰4)信息过滤5)选择性知觉效应6)个性和情绪影响7)信息超载8)不完整的反馈。

3.请列举人际沟通的方式并介绍其优缺点。

人际沟通的方式有: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言语沟通。口头沟通优点是快速传递和快速反馈。缺点是口头语言准确性不高、多人传递后失真、信息不能保存。书面沟通优点是持久、有形和可以核实。此外书面沟通更为严谨,其逻辑性强,而且条理清楚。缺点是耗时,几乎无法给信息发送者提供观察和判断接受者反应的机会,并且得到的反应是延后的。非言语沟通能更形象地传递信息发送者的情绪和态度信息,因而常常是语言沟通更为复杂。缺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沟通表达的信息不尽相同。

4.请论述改进组织内信息沟通效果的方法。

管理者应该重视沟通、言行一致、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强调面对面的沟通、鼓励员工报告坏消息、广开言路、共享信息、追踪沟通的效果。

5.请比较冲突的传统观点、人际关系观点和相互作用观点。

传统观点:认为冲突是不良的、消极的,是造成和导致组织不安全、不和谐乃至分裂瓦解的主要原因,对于冲突的态度是必须加以克服和予以否定。人际关系观点:对于所有群体和组织来说,冲突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的。由于冲突是无法避免和彻底消除的,因此应该接纳冲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冲突。相互作用观点:主张鼓励冲突,认为冲突不仅可以成为组织内的积极动力。该观点认为,合理的冲突对组织是有益的,融洽、和平、安宁、合作的组织容易变得静止、冷漠并对变革与革新反应迟钝。

6.请介绍冲突发展的五个阶段。

冲突的前因条件阶段、感知冲突阶段、爆发冲突阶段、冲突解决阶段、后冲突阶段。

7.请简述个体冲突管理的五种策略。

1)回避:常见的管理冲突方式。对于不重要问题、成本高于收益问题、另有更合适的解决方式时,回避是聪明的举动。2)迁就:按照别人的意愿来做。当自己错了、需要冒险或成本高的时候,是合适的。3)强制:成功以别人的失败为代价。没有时间讨论时,强制是合适的。4)妥协:双方势

均力敌时、时间限制时,互相让步,达成一致是可取的。5)合作:肯定自己的同时,也接受别人的需要的方案。

8.请从组织角度论述冲突管理策略。

1)设立愿景、2)减少模糊和不公正、3)改进政策、4)程序和规则、5)增加或合理配置资源5)改进沟通方式6)进行人员轮换7)改变奖励系统8)提供培训

第14章控制的基础

1.什么是控制?控制与管理其他职能有什么关系?

控制:使组织的生产或服务活动和行为在规定的绩效范围内,并最终达到管理者最初设定的目标。是监督组织的各项活动和行为、实现组织预定的计划和目标的活动和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组织生产活动的进展,管理者比对原始的计划目标或标准,对组织中的个人或群体采取相应的纠正或调整行动,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

2.控制具有什么重要性?

控制是管理四大职能中的末位职能,与计划、组织、领导职能都有紧密联系,当组织完成任何一项职能后,对于执行情况,都需要控制职能对其进行检查和监控,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如果没有控制职能,其他三项职能可能无法实现。其中,控制与计划职能关系最为密切,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计划是所有管理活动的起点。组织制定了计划,在组织

活动过程中,如果没有实施严格而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组织不能完全实现计划,甚至计划破产。这是因为:1)计划是控制的基础。2)控制是实现计划的手段。控制的重要性还在于,在控制过程中,管理者建立考核标准,实施精确的控制管理,衡量员工和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及时调整,防微杜渐。控制的积极作用在于,通过监督组织的行为过程,是员工和部门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组织的成本预算、财务支出、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投入、成果输出等围绕组织的目标而展开,并最终实现组织的愿景。

3.简述控制的六种系统。

官僚控制系统:是指利用组织的正式规章、制度、规则、标准、预算、章程、政策等强制性手段,衡量组织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在必要的时候采用适当的修正措施以保证实际绩效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从而实现对组织的控制。市场控制系统:是使用市场标准或其他绩效考核标准堆系统内各个部门进行控制的方法。派系控制系统:是指通过组织内建立共同的文化观念来实现对员工的控制,文化观念包括共同的价值观、信念、仪式、传统习惯等。产出控制:是指组织采用可以识别的绩效考核指标对员工和部门的实际行为进行控制,上级管理者通过组织设立的原始目标而对被考核者完成绩效的能力进行考评。人员控制:是指利用人际关系和对下级员工的直接监督而对组织绩效行为进行控制。激励控制:是指采用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励手段引导员工选择与组织目标一致的控制系统。

4.控制的过程是什么?

控制的过程:1)设定绩效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2)衡量实际绩效3)将实际绩效与绩效标准进行比较4)采取管理行动

5.如何获得绩效评价信息?

可以采用直接观察(走动管理)、统计报告、口头报告、书面报告等方式来获得。衡量绩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那些复杂的、非常规的活动,管理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评价。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研发人员需要花费很长数据才能创新产品,另一方面管理者对产品绩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

6.当实际绩效与计划绩效存在差距时,管理者可以采取哪些纠正行动?

有三种方式:1)不采取任何行动2)改进实际工作3)修改标准。

7.分析控制的三种方法。

三种方法: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在资源投入阶段,管理者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实施有效控制措施,以避免组织在随后的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同期控制:是指在资源转换阶段,管理者对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正在发生的问题实施及时控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避免发生重大损失。反馈控制:是指在产品和服务产出阶段,管理者针对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提出的反馈信息,特别是一些关于组织的负面信息,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纠正。

8.分析有效控制的十个特征。

1)有效的控制系统是可靠的,并产生有效的数据2)有效的控制系统应提供及时的信息3)有效控制要以经济效益为优先4)有效控制具有灵活性,允许有随机偏差5)有效控制应该被员工所理解并接受6)有效控制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合理而可行的7)管理者重点控制对组织绩效有战略影响的因素8)有效控制强调例外9)有效控制的衡量标准是多重的,不应自相矛盾10)有效控制系统应该及时纠正偏差

9.影响有效控制的权变因素有哪些?

组织的规模、员工在组织结构中的位置和级别、组织的分权程度、组织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第15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1.什么是作业管理?作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作业管理是一个控制系统,它对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变成销售给顾客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转换过程进行设计、作业和控制。包括对资源投入阶段、资源转换阶段、产品和服务产出阶段的管理。

2.如何理解作业管理在组织运行中的重要性?

1)体现在其覆盖面的广泛性上2)体现在其对生产率的提高上3)体

现在其与组织战略的紧密联系上

3.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组织在价值链上各个环节分成战略环节和非战略环节,把资源集中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环节上,非战略环节利用外包方式给予舍弃,并与价值链的上下游组织有效沟通。

4.作业管理与价值链管理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价值链管理建立在作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基于“协作”的策略,它将组织目标确定为与整个价值链上的组织有效协调与合作,为最终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把作业中的非增值环节予以舍弃,重点关注增值的战略环节。

5.价值链管理的特性有什么?

组织内部的紧密联系:前者关注成本和效率,后者更着眼于满足顾客,创造价值。组织间的协调与合作:不仅强调内部也强调外部联系。信息技术投资:要求更高。组织过程:需要区分哪些是增值作业,哪些是非增值作业。还需要加强与客户及供应商关系管理。员工:要求满足灵活工作设计的员工,灵活的工作方式,使最终顾客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组织文化与态度:要求具有分享、合作、开放、灵活、相互尊重和信任的组织氛围和员工态度。

6.如何理解质量的含义?如何理解全面质量管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05年颁布的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三个原则:客户为中心、持续改进、全员参与。

7.六西格玛的含义是什么?

六西格玛及“六倍标准差”,它在质量管理上的含义为:在生产流程或服务流程中每百万次操作的失误次数不大于3.4次,或者可以表示为操作的合格率达到99.99966%以上。

8.建立ISO9000族国际标准有哪些意义?

国际标准的建立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ISO9000不但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出要求,而且对产品和服务的形成过程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确保客户能够得到最佳的产品和服务。ISO9000的建立为组织实现系统化、规范化、文件化的科学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9.什么是财务控制?财务控制的方法和常用指标主要有哪些?

财务控制是指组织通过对其财务活动进行组织、指导、监控和约束,促使其财务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活动,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财

务控制的方法有:目标控制、授权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资产与记录保护控制、独立稽核控制。常用指标有:投资回报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负债比率等。

10.什么是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实现最佳财务成本、提高资本增值效益为目标,对组织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活动。

11.什么是资产控制?资产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资产控制是指通过对组织内部人员及其行为的控制,实现资产在价值上的保值、增值,保证资产在功能上的可用性,满足组织运作经营的需要。方法:制度控制、人事控制、会计控制、保险补救措施、法律手段。

1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如何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内部和与组织相关联的外部环境中,依靠信息技术,对有关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储存、筛选、处理、传递及利用,能够快速、准确、安全地为组织中各项控制、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信息的功能整体。管理信息系统是向组织管理者提供有效信息,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业务运行状态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从具体业务中采集数据,为管理层提供组织运行的有效信息,并帮助知识层工作人员进行新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并保证新知识和技术经验正确地应用到组织中。还能为决策层管

理人员提供各种专题性报告,使其及时了解组织的运行状态,以便对组织进行常规的计划、监测、控制和决策活动。提供关于组织的全方位报告,以帮助战略层应付和处理组织的战略问题。

13.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对组织运行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哪些要求?

信息资源管理:将技术和经济管理联系起来管理。运行控制:系统执行过程、软件、硬件、数据质量均要控制。安全管理:保密,防修改,防破坏。

14.最佳实践标杆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与组织战略调整、业务流程重构、绩效考核指标值确定有什么关系?

最佳实践标杆指通过不断寻找和研究其他组织在产品、服务、绩效或流程方面的最佳实践,以此为基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进而重新设计并付诸实施,使自己得到不断改进,从而进入赶超一流组织创造优秀绩效的良性循环过程。最佳实践标杆,战略性标杆帮助企业寻找适合自身的战略,转换战略。收集竞争者的各方面信息,寻求高绩效公司的成功战略和优胜竞争模式。流程性标杆帮助企业以最佳工作流程为基准进行的标杆管理。以工作流程为对象,要求公司按照标杆管理步骤对流程进行重组。绩效性标杆帮助企业注重具体产品或服务价值、质量、价值等重要绩效指标,通过比较,制定符合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值。通过最佳实践标杆实施,通过与适当标杆对象的比较,借鉴最佳实践的核心思想,提出适合自己组织发展的改进计划,更加明确企业的战略导向、任务和目标。最佳实践标

杆是面向过程、面向实践的一种绩效评价工具,数据信息只是过程结果的表层反映。最佳实践往往暗含在员工的态度、组织制度、组织结构以及组织文化中,需要对表层的数据进行隐性知识的挖掘,实施业务流程重构等措施才能有所收获。通过与最佳标杆的比较,能够获取目前绩效差异,然后分析原因,和全体员工反复沟通,争取支持和认可,才能确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值和可行的改进方案。

管理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01 选择题答案: 1、目标管理的关键是:目标的确定; 2、解决急性问题和解决慢性问题的目的分别是:维持现状和打破现状; 3、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岗位设置为中心; 4、计算机软件公司所处的组织环境类型为: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5、通过管理提高效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表明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6、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权利支配关系的是:行政手段; 7、下列组织结构形式中分权程度最高的是:事业部制; 8、赫茨伯格提出了著名的理论是:双因素理论(又叫保健激励理论); 9、管理的首要只能是:计划; 10、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 11、具有“压制个人目标,使组织目标凌驾于个人目标之上”特征的是传统管理; 12、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底层需要是生理需要; 13、按照勒温理论,把决策权定位与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的领导作风是:民主领导作风; 14、确定达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决策是:战术决策; 15、组织结构越能反映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是精干、高效。——指的是:分工协作原理; 判断: 1、计划职能促使组织目标更快地实现。√ 2、控制是计划、组织和领导等职能有效实施的必要保证。√ 3、主管人员采取的激励方法是否有效,取决于员工对金钱的欲望。× 4、亚当·斯密是人事管理之父。× 解析:人事管理之父是罗伯特·欧文。 5、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6、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德鲁克。√ 7、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8、组织是连接企业领导与职工、企业与环境的桥梁。√ 9、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的科学。√ 10、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于权力。× 解析: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于: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法律;职位;习惯;暴力。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

高财课后练习及答案

高财课后练习及答案 2014 一、单选题 1.有关企业合并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企业合并必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 B.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就是吸收合并 C.控股合并的结果是形成母子公司关系 D.企业合并的结果是取得被并方净资产 2.下列各项企业合并示例中,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D )。 A.合并双方合并前分属于不同的主管单位 B.合并双方合并前分属于不同的母公司 C.合并双方合并后不形成母子公司关系 D.合并双方合并后仍同属于同一企业集团 3.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下列有关此项合并的陈述,不正确的是(D )。 A.通过合并,甲公司有可能取得乙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B.通过合并,甲公司有可能取得乙公司的大部分股权 C.通过合并,甲公司有可能需要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D.通过合并,甲公司必然成为乙公司的控股股东 4.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所称的“控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时间内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控制的时间通常在(D )。 A.3个月以上 B.6个月以上 C.12个月以上 D.12个月以上(含12个月) 5. 下列有关合并商誉的各种阐述中,正确的是(B )。 A.只要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就一定要确认合并商誉 B.确认合并商誉的前提是该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C.合并商誉完全是被购买方自创商誉的市场外化 D.合并商誉与被购买方的净资产毫无关联 6.对于吸收合并,购买方对合并商誉的下列处理方法中符合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是(A )。 A.单独确认为商誉,不予摊销 B.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并分期摊销 C.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D.调整减少合并当期的股东权益 7. 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编制者是(A )。 A.母公司 B.子公司 C.企业集团 D.以上答案均正确 8. 下列关于合并报表与企业合并方式之间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B)。A.企业合并必然要求编制合并报表 B.控股合并的情况下,必须编制合并报表 C.新设合并的情况下,必须编制合并报表 D.吸收合并的情况下,必须编制合并报表 9.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这里的全部子公司(D )。 A.不包括小规模的子公司 B.不包括与母公司经营性质不同的非同质子公司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1.D;2.A;3.A;4.B;5.D;6.A;7.D;8.A;9.A;10.B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 A )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的 B.最符合需要的C.最经济和合理的D.最先进科学的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A)。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D.激励手段 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的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B)。 A、时间序列法 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 D、简单平均法 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D)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B.130C.60D.30 6.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A)。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 7.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D )。 A、即席发言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结构式面谈 D、非结构式面谈 8.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9.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A)。 A.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B.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 C.产品的服务质量D.产品的最终检验过程 10.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B)。 A.正式途径内的关系B.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D.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专项计划是为完成特定任务的计划,是某项重要项目的特殊安排,所以在拟订时不必考虑综合计划。× 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低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 3.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可取的。√ 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少,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5.×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6.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方振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1、什么是组织?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组织: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载体,是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具有三种共同的特征,首先,每个组织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员组成的。其次,每个组织都是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最后,每个组织都具有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2、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管理的概念:本书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1)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活动;(2)管理是与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这就区分了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 (3)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 效率(efficiency)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果(effect)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结果。 3、论述管理的性质及其一般特征 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现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一般特征: 1. 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协作。 2. 管理最基本的形式是组织。 3. 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 4. 管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变革与创新。 4、简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 1.人际关系。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有三种,分别是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2.信息传递。在组织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管理者也就成了组织中的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3.决策制定。决策制定是做出抉择的活动,管理者扮演着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四种角色。 5、简述管理的环境。 管理的环境:是指能够对管理活动的成效产生潜在影响的何种因素的总和,可以将其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6、如何对管理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和管理 根据外部环境的特点和客观形势的变换采取相应 的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评估与管理。(1)评估环境就是评估其不确定性程度。组织环境的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是评估环境不确定性的两个维度。就变化程度而言,可以分为动态环境和稳态环境。就复杂化程度而言,可以分为简单与复杂。两个维度交叉,可以组成四种不同形式的环境特征组合。稳定简单的环境,代表了不确定性水平最低的环境。复杂动态环境所代表的不确定性水平最高。(2)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利益相关者是组织外部环境中影响组织决策和行动或受其影响的任何相关者,既包括组织内部的工会、员工,也包括组织外部的顾客、竞争者、供应商、政府、社区、行业协会等群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2)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存在的特殊利益或利 害关系是什么?3)对于组织决策和行动来说,每 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关键程度如何?4)通过什么具 体方式来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的管 理方式取决于它们对组织的关键程度以及环境的 不确定性程度。由此形成二维矩阵,有跨域管理、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利益相关者管理、扫描和监控环境四种具体的管理方式。 7、论述管理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包括:确定研究目的、概念化、选择研究方法、操作化、总体和抽样、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分析资料、应用。 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实地研究法、非介入性研究法、评估研究法。 8、如何认识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意义?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研习管理学的必要性。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管理学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其次,学习管理学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要素,提高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最后,学习管理学也是个人谋职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必要准备。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请简述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前,欧洲各国长期外在中世纪反对商业、反对获取成就、反人道的文化价值准则的严重束缚下,社会与经济停滞不前。文艺复兴时期,在新教伦理、自由伦理和市场伦理三股力量的驱动下,欧洲各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动,终于打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笼,迎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产业革命的春天。随着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出现,如何合理计划、组织和控制早期企业的生产活动等一系列的问题越来 越突出,巨大的压力迫使理论家和实践者不断积累和总结管理经验形成了早期的管理思想。 2、请论述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的历史阶段 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古典管理理论时期、管理理论发展的过渡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深入时期、管理理论的多元化时期、当代管理理论的繁荣时期。

《管理学基础》课后参考答案

一、理论分析题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管理的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基本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管理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验证和丰富。因此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管理的艺术是强调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管理艺术。也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靠背诵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地将管理知识和具体管理轰动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动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二、综合实践题 走访学校(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进行简单的介绍) 1.他属于哪一层次的管理者? 答:属于中层管理者. 2.他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 答:担任副校长一职. 3.他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 答:教师30人,学生800左右. 4.他认为胜任其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答:胜任其工作要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教学能力. 5.观察他如何安排一天的工作,并记录下来 答:上课,组织学校会议. 建议根据自己目前所在单位为走访对象,很容易写。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第十章控制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被视为组织的一项积极性要素,其理由在于控制可以帮助组织避免( ) 。 A. 变化 B. 加重错误 C. 组织复杂化 D. 有效运作 2.( ) 控制发生在实际的变化过程中。 A. 前馈 B. 后馈 C. 同步 D. 预防 3.前馈控制发生在实际变化过程( ) 。 A. 之前 B. 之后 C. 之中 D. 之前、之中和之后 4.控制过程的最后一步是( ) 。 A. 制定标准 B. 评价成绩并纠偏 C. 用标准衡量成绩 D. 质量控制 5.用标准衡量成绩的过程中,( ) 对纠正偏差无丝毫意义。 A. 改变标准 B. 全力运用反馈控制 C. 保持现状 D.A 和c 6.某教授讲到管理控制部分时,要求学员做一项练习。教授说:“大家都受过高等教育,对大学的情况比较了解,你们是否知道目前大学管理部门都是从哪些力一面控制教师的?每人只要说一个方面即可。”学员们发言踊跃,有的说要检查教师的教案更新情况,有的说要检查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有的说要检查教师所教授的学生的成绩??。学员边说,教授边记,很快黑板被写满了。面对如此多的控制标准,教授问学员:“现在,有谁愿意当老师,请举手。”大家盯着黑板,长时间没有举手。造成上述控制标准过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 A.没有明确或忽视了控制的日的B .没有选择好关键控制点 C.管理人员希望控制全局的欲望 D .人们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 7.可以克服对于控制的抵制行为的技术是( ) 。 A. 目标管理 B. 会计 C. 现状分析 D. 计算机管理 8.前馈控制又称为( )。 A.同步控制B. 预防控制C .反馈控制D .实时控制 9.以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为控制重点的控制工作是( )。 A. 前馈控制 B. 反馈控制 C. 现场控制 D. 计划控制 10.有效管理的( )使系统得以及时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A. 准确性 B. 灵活性 C. 及时性 D. 经济性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 (答案参见实时授课课件、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1.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 )。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2. 营销人员的营销策划能力属于管理者的( A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分析技能 3. 管理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一面,这指的是管理的( B )。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科学性 D. 艺术性 4. 古人所说的“运筹帷幄”是对管理( B )职能的最形象的概括。 A.决策 B.计划 C.控制 D.指挥 5. 某建筑工地的包工头王某对其手下的民工采用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他常说的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干的回家去,干好了下个月发奖金”。可以认为王某把他手下的民工看做是( B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复杂人 D.自我实现人 6.“弹性计划”体现了计划工作的( C )。 A.限定因素原理 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 D.改变航道原理 7.某公司在2015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力争在本年度实现利润2亿元。如果从计划工作的表现形式看,此计划属于( D )。 A.战略 B.宗旨 C.规划 D.目标 8.某项目网络图如下,且该项目的活动关系与时间耗费如图所示(单位:天),该项目的关键路线是( D )。 J ——J D.CI———.———.——. AADJ BBFHJ CAEH某项目网络图如下,且该项目的活动关系与时间耗费如图所示(单位:天),该项目的关键 9. )。路线是( C 1

A-B-E-H-J ..A-C-F-H-J D.A-C-G-J B.A-C-F-I CA A )。 10. 企业进行环境分析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D.波士顿矩阵法 B.波特五力模型 C.SWOT分析法A.PEST分析法企业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 来确定战略选择的分析方11. C )。法是(波士顿矩阵法 D.波特五力模型 C.SWOT分析法A.PEST 分析法 B.. )。12.直线型结构的优点是( A 结构简单,权力集中,责任分明,命令统一,联系简捷A. 分工较细,能够适应现代组织技术比较复杂和管理分工较细的特点B. 实行了集权与分权的较优结合C. 集中决策,分散经营D. )。最适用于在大型企业的各个事业部之间进行共同的科技研发的组织结构是( C 13. 直线职能参谋型直线型 B. A. D. 超事业部制矩阵型C. B )。14. 银行设立商业信贷部属于( D. 过程部门化顾客部门化 C.地区部门 化A.职能部门化 B. )。15.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D 事业部制矩阵制 D. B. A.直线制职能制 C. C )。下列最适宜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的是(16. 学校 C. 医院电视剧制作中心 D. A. 汽车制造厂 B. 某贸易进出口公司设有:市场开发部、人力资源部、公关部、质检部、财务部等,该公司是17. B 采用()来设置部门的。 D.过程部门化顾客部门化职能部门化地区部门化A. B. C..一家超级市场分为以下几个部门:日用杂物、肉类、冷冻食品、瓜果蔬菜、乳制品。该超 182 市是按照( B )来划分部门的。 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顾客 19. 某公司销售经理被批评为“控制的太多,而领导的太少”。据此,你认为该经理在工作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最有可能是( C )。 A.对下属销售人员的疾苦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的课后练习答案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综 合教程的课后练习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最全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2答案 课后练习答案 Unit1 Ways of Learning Part II Reading Task Comprehension Content Question Pair Work 1. They were studying arts education in Chinese kindergarten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in Nanjing. 2. Their 18-month-old son Benjamin was fond of trying to place the key into the slot of the key box during their stay at the Jinling Hotel. 3. They would come over to watch Benjamin and then try to teach him how to do it properly. 4. Because he realized that this anecdote was directly relevant to their assigned tasks in China: to investigat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to throw light on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 creativity. 5. Most of them displayed the same attitude as the staff at the Jinling Hotel. 6. He emphasiz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teach the child that on can solve a problem effectively by oneself.

最新管理学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 (专科 ) 一、填空题 : 方法。 3. 管理者平息客户的怒气,对员工的争端进行调解,扮演着( )角色。 ( ) 1. 管理的载体是( ),管理的目的 是( )。 2.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 )、( )和( )。 3.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 )、( )和( ) 。 4.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 )和( )的学科。 5.1911 年《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出版, 标志着科学管理理论 正式 诞生, 同时确定了泰勒的 ( 6.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代表人物有( )和奥唐纳尔。 7. 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 ),该学派认为管理的 关键是( )。 8. 按照计划的对象,可将计划分为( )、( )和( )。 9. 按计划要解决的问题的重复程度,可将计 划分为( ) 和( )。 10. 从管理的角度看,目标具有( )、( )和 ( ) 的特性。 11. 按规模,可将组织分为( )、 ( )和( ) 。 12. 按组织目的,可将组织分为( )和( ) 。 13. 领导活动包括( )和( )两个方面。 14. 领导的权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 )的权力, 二是来自( )的权力。 15. 领导者的作用有( )、( )和( )。 16. 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 ) 、( )和身体素质。 17. 激励的心理基础是( )和( )。 18. 按激励的内容,可将之划分为( )和( ) 。 19. 按激励的性质,给予奖励是( ),给予惩罚是( )。 20. 决定激励力(行为动机)的因素有两个, 即( ) 和( ( )。 21. 按照团体组成的目的,可将团体分为( )和( ) 。 22. 团体的作用体现在保证( ) 的实现和满足( )的需 要。 23. 按照冲突的性质,可将之划分为( )和( )。 24. 按沟通的反馈性,可将之划分为( )和( )。 25. 按沟通的渠道性质,可将之划分为( )和( )。 26. 按控制的手段,可将控制分为( )和( )。 27. 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有( )、( )和( ) 。 28. 有效控制的原则有( )、( )、( )和 ( ) 。 )的地位。 、单项选择题: 1. 管理对象是指组织中的 () A. 人员 B. 技术 C.设备等资产 D. 人、财、物、信息等一切资源 2. 管理者是指 () A. 组织的高层领导 B. 组织的中层领导 C. 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D. 组织的所有员工 30. 按控制的时机,可将控制分为( )和( )。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的重要性。 A.计划B.领导C.协调D.指挥 2.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A.复杂人B.经济人C.社会人D.古典人 3.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最早来源于()。 ()。80 属的需要D.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企业再造是有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其核心就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 2.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程序性决策。() 3.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做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要费用及其

他因素后的总额,所以,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只考虑计划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即可。() 4.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 5.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6.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是拥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分工协作关系的群体,所以,他们是一个组织。() 7.职能制组织结构是“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首先提出来的。() () 理效率得以捉高,而厂部的工作则着重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协调各经营分厂的经营战略、技术战略等更高层次的决策。 2.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向产品专业化。早在80年代末期.虹光公司采用以工艺专业化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但常常出现如下问题:(1)该朴生产组织是跨行政部门的,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一致时,有时难以协调;(2)由于原料品种多,可能会引起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影响生产效率。虹光公司对该公司的产品的生产组织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主导的三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要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车间,于是打破了原来低效率的工艺专业化生产格局,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一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高财课后答案

练习题参考答案: 1、兴兴公司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60000 应收账款240000 原材料250000 库存商品750000 固定资产600000 无形资产500000 商誉115000 贷:应付账款280000 应付票据185000 长期借款200000 银行存款1000000 股本850000 合并后兴兴公司资产负债表: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借:银行存款60000 应收账款240000 原材料250000 库存商品850000 固定资产740000 无形资产500000 贷:应付账款330000 应付票据200000 长期借款300000 股本1000000 资本公积800000

营业外收入180000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借:银行存款60000 应收账款190000 原材料200000 库存商品600000 固定资产500000 无形资产250000 资本公积30000 贷:应付账款330000 应付票据200000 长期借款300000 股本1000000 第五章控股权取得日合并报表的编制 一、习题第一题 1.大成公司与中华公司属于同一集团,则此项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合并日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541.4万 贷:股本 1000万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41.4 抵销分录: (1)借:实收资本 1000万 资本公积 600万 盈余公积 200万 未分配利润 402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 1541.4万 少数股东权益 660.6万 (2)恢复大成公司被抵销的留存收益 借:资本公积 421.4万 贷:盈余公积 140万 未分配利润 281.4万 2. 大成公司与中华公司没有关联方关系,此项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购买日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3500万 贷:股本 1000万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500万 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为: (1)对大成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分录 借:存货 78万 长期股权投资 660万 固定资产 1000万

《管理学基础》试题1及答案

试卷代号:?座位号□□安徽电大芜湖分校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学基础》试题 2004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资源和一一一。 A分配资源 B组织劳动 C组织活玫 2、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一一一。 A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3、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该学派实质上是传招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一一一。 A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4、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卖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一一一。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5、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A管理系统 B指标体系 C指标管理系统 6、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常采用一一一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7、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利要求分散,适于采用一一一组织形式。A集权式 B职能式 C分权式 8、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一一一。

A 70—80% B 80—90% C 90%以上 9、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偏差探究原因,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使之改进工作的控制活动,就是一一一。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现场控制 10、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组织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管理幅度既定时,一一一。 A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多 B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少 C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管理层次的设置没有影响” 二、判断正误(请指出正误并改正。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西“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2、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努力促使整个管理过程不发生偏差的控制方法。 4、两个企业力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发生的冲突,属于竞争。 5、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2、计划

管理学基础_方振邦课后习题答案13-15

第10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1、什么是激励?激励的过程是怎样的? 激励是管理者提高员工积极工作的动机水平的过程,而动机是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来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当然这种努力也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 激励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需要不断获得满足的过程。 2、请比较需要层次理论和ERG理论的异同。 ERG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说明了员工的内在心理需要,但它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更为简单、更加灵活。研究者认为这个理论在本质上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没有区别,还有研究者认为这个理论缺乏实证的证据支持,过多注重经验和直觉,缺乏验证性的基础。 3、请阐述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并分析这个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意义。 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可以降低员工的不满意感。激励因素可以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产生相应的激励效果。 4、请阐述公平理论的有关内容,并分析公平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意义。员工做出一定努力后就期望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当员工做出的努力并获得回报以后,他不仅关心其所得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回报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日后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他觉得报酬合理是公平的,就会继续努力,否则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而不公平感会给员工带来紧张情绪。 5、请阐述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以及高成就需要者具备的特点。 6、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原则是什么? 强化理论: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罚),这种后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强化理论的原则: A、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b、应该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 c、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d、及时反馈; e、正面强化比负面强化更有效。 7、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基本内容: M=V×E, M——激励力(motivational force) V——目标效价(valence) E ——期望(expectancy)

高财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按购买法记录吸收合并业务 借:长期股权投资 9800000 贷:银行存款 9800000 (2)记录合并业务发生的相关费用 借:管理费用 56000 贷:银行存款 56000 (3)将投资成本按公允价值记录到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差额记录为商誉借:银行存款 260000 应收账款(净) 540000 存货 970000 长期股权投资 860000 固定资产 8310000 无形资产 300000 商誉 950000 贷:短期借款 550000 应付账款 540000 长期应付款 1300000 长期股权投资 9800000 2.(1)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借:存货 50000 长期股权投资 20000 固定资产 400000 贷:应收账款(净) 40000 无形资产 30000 资本公积 400000 (2)注销旧账: 借:短期借款 550000 应付账款 540000 长期应付款 1300000 股本 6000000 资本公积 2100000 盈余公积 750000 贷:银行存款 260000 应收账款(净) 540000 存货 970000 长期股权投资 860000 固定资产 8310000

无形资产 300000 2. (1)按购买法记录吸收合并业务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0000 贷:股本 2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000000 (2)记录合并业务发生的相关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 56000 贷:银行存款 56000 (3)将投资成本按公允价值记录到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差额记录为商誉 借:银行存款 260000 应收账款(净) 540000 存货 970000 长期股权投资 860000 固定资产 8310000 无形资产 300000 商誉 1206000 贷:短期借款 550000 应付账款 540000 长期应付款 1300000 长期股权投资 3.(1)按购买法记录控股合并业务 借:长期股权投资 9600000 贷:银行存款 9600000 (2)记录合并业务发生的相关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 56000 贷:银行存款 56000 注意:在控股合并情况下,主并企业不需要在合并时将投资成本按公允价值分摊记录到可辨认资产和负债,也不需要记录商誉或负商誉。 4.(1)记录合并业务 借:长期股权投资 650000 贷:普通股本 550000 资本公积 50000 (2)记录合并费用 借:管理费用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结转 借:资本公积 320000 贷:盈余公积 320000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共20 分)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A.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 管理就是决策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3.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4.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 实现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配置的优化 B.利益的再分配 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5.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 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属于()。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C非程序化决策 6.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则。 )原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 7.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8.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导。 )领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均权型 9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 %;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A、60-70% B、70-80% C、80-90% 10 .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C企业结构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指出错误所在并改正。每题 2 分,共20 分) 1.? 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2.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3.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 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4.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5.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6.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 的预测。 7.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 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8.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 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9.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 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10.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 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行为科学

管理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职能或要素是( B ) A、计划、组织、决策、领导、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D、计划、组织、决策、指挥、控制 从管理学的发展过程来看,除了管理实践推动之外,大量地借鉴,应用其他学科,如系统理论、信息科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新成果、这体现了管理学的( A )特性。 A、综合性 B、社会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在我国最早的管理学家是( B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荀子 在( C )著作中指出企业家要从“智、信、仁、勇、严”等五个方面来塑造自己。 A、《道德经》 B、《孟子》 C、《孙子兵法》 D、《周礼》 “科学管理之父”是指( A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欧文 “管理过程理论之父”是指( B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欧文 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是指( C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欧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 A )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A、泰罗科学管理 B、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 C、韦伯组织理论 D、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产生的萌芽阶段是指( B ) A、人类有了集体劳动到18世纪 B、18世纪到19世纪末 C、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 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指()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A、科学管理理论 B、人际关系学说 C、行为科学理论 D、期望理论 ( A )是泰罗的代表作。 A、《科学管理原理》 B、《工业管理和一般原理》 C、《社会和经济理论》 D、《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马克斯·韦伯在()一书中,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社会和经济理论》 C、《管理要素》 D、《计件工长制》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 A、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B、实行计件工资 C、提高效率 D、实行职能工长制 美国切斯特·巴纳德是()学派的创始人。 A、社会系统学派 B、经验主义或案例学派 C、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D、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在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提出有关激励问题的学派是() A、经验主义或案例学派 B、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C、沟通中心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把管理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A、泰罗 B、法约尔 C、孔茨 D、梅奥 下面关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A、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叫管理理论丛林 B、管理理论丛林中各个流派彼此相互独立 C、管理理论丛林至少可以划分十个学派 D、管理理论丛林中各个流派基本目的不同 群体行为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是()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课堂笔记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第一章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中国古代、近代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主要学派。 2、理解:X理论和Y理论、超Y理论、Z理论。 3、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人际关系学说,X理论和Y理论。 第一节中国管理思想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儒家管理思想 儒家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仁”(注意是仁义的意思)。 儒家管理手段和途径都强调“为政以德”(注重用道德感化臣民)。 注意:儒家虽然重道德,但是并不否认法治(碰到冥顽不灵者仍要用法制手段)。 2、道家管理思想 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道”,它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真题链接:中国古代认为管理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来达到管理目的的是(B)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012.4/2014.4选择) 3、法家管理思想 法家哲学以“法”为中心,强调法律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韩非子提出了“上法而不上贤”的观点(往年多次考过的一个知识点) 4、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以“谋略”为中心,重视组织和编制的作用 厉以宁的观点→高层要道家,中层要儒家,基层要法家(2010.4选择) 二、中国近代管理思想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的舞台上涌现出不同的阶层和代表人物。 1、地主阶级改良派的管理思想 林则徐最早意识到中国有不如西方之处,主张向西方学习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学习洋人的技术来抵制洋人) 2、农民阶级的管理思想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撼动了清朝的统治 《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没有实现,但却体现了良好的愿望 3、无产阶级的管理思想 共产党人认为:要民主集中、要走群众路线、要集体领导 这些思想成为我党治军治国的重要原则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 背景介绍: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生于1723年,逝于1790年,被世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2014.4填空)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是如何论述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2011.4简答) ①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②劳动分工节省了通常由一种工作转移到其他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③劳动分工使劳动简单化,使工具专门化,从而有利于创造新的工具和改进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