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及推广效果显著
- 格式:pdf
- 大小:287.23 KB
- 文档页数:4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摘要】陇薯7号马铃薯是一种独特的马铃薯品种,具有特殊的特征特性。
其外观呈长圆形,皮色为黄色,肉质细腻,口感香甜可口。
陇薯7号马铃薯在栽培方面也具有优势,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栽培,提高生产效率。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播种、除草、施肥、收获等环节,减少了人力劳动,降低了劳动成本。
陇薯7号马铃薯具有独特的特性,通过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生产,为马铃薯种植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陇薯7号马铃薯、特征特性、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引言、正文、结论、概述、总结1. 引言1.1 概述陇薯7号马铃薯是一种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具有丰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机械化栽培,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和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优质马铃薯品种的种植与栽培方法,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2. 正文2.1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一、生长季节短:陇薯7号马铃薯生长周期较短,适应于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种植。
这使得种植者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种植和收获,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抗病性强:陇薯7号马铃薯对常见的马铃薯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保证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三、品质优良:陇薯7号马铃薯的肉质细腻,口感好,烹饪后不易烂糊,淀粉含量适中,适合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四、产量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陇薯7号马铃薯的产量稳定,可以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获得较高的产量,为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五、适应性强:陇薯7号马铃薯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生长,同时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较低,种植管理相对简单,适合推广种植。
陇薯7号马铃薯具有生长季节短、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产量稳定、适应性强等特征特性,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沙湾县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250公顷,已成为凉冷地区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
由于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方式落后,耗费劳动力多,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经实践,引进先进马铃薯播种机和收获机,总结出马铃薯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全面推广。
一、播前准备1.土壤条件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易碎、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
2.基肥与深耕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反应极其敏感,每生产1吨马铃薯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5.5千克、磷2.2千克、钾10.2千克,三者吸收比例为1∶0.4∶2,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量以钾最多。
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每667平方米施3吨为宜,肥料深翻入土,秋翻冬灌,以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整地标准用联合整地机或41片圆盘耙进行整地,耙深10~15厘米,地表平整,上松下实,漏耙面积<1%,耙深度变异系数≤15%,碎土率>80%,达到“平、齐、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二、机械播种马铃薯机械播种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该技术具有排种均匀、株行距一致、镇压严密、出苗均匀等优点。
采用2CM~2型马铃薯施肥播种机播深10~15厘米,覆土15厘米,垄距70厘米,株距25厘米,保苗5.7万株/公顷左右,播量约2250千克/公顷,播种时每公顷用撒可富450~600千克或马铃薯专用肥750千克,施肥于种芽下侧2~4厘米处。
三、田间管理1.中耕一般作业两次,第1次在出苗50%左右时进行,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第2次在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每次培土厚5厘米。
2.追肥在第1次中耕时追施尿素100~150千克/公顷,中耕培垄时调好犁铲和犁铧角度、深度和宽度,做到不伤苗。
四、机械收获1.在收获前10天左右,先轧秧或割秧,使薯皮老化,以便在收获时减少损失,机械收获进地前要调整犁铲入土深浅,入土浅易伤薯块,且收不干净,入土深浪费劳动力,易丢薯。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摘要总结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深耕整地、化肥深施、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力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3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048-01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一是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二是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四是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实践证明,一项产业的培植和开发必须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将带动包装、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现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前准备选择地势较平坦,而且具有一定规模面积,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水、旱川地、梯田地及坡度小于8°的丘陵地种植。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配备的拖拉机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检验,要求技术性能良好,液压悬挂机构操纵灵活,位置准确、可靠。
2深耕整地机械深松耕作业应严格执行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机作业质量标准,即播前整地一般不应该有直径>3cm的土块;深浅一致,耙深16~20cm;用于化肥深施的耙整地应覆盖严密。
深耕应达到20cm以上,深松30cm以上,秋季可适度镇压,以保护土壤水分。
播前用圆盘耙进行耙耱整地,或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耙耱,深度一般10~15cm为宜,使地表平整,上下疏松,耕层绵软,土块细碎,确保播种质量。
耙耱整地作业的质量标准为:漏耙面积80%,直径>5cm,土块不得超过5块/m2。
3化肥深施施肥均匀一致,位置准确,深度6~10cm,种薯与肥的隔离土层>3cm;施肥量应达到农艺要求;测土配方定量施肥,各种肥料的比例严格按要求进行。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引言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马铃薯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机械化生产技术在马铃薯种植、收获和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1. 土地耕作传统的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土地耕作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手动或动力耕作工具,对土地进行翻耕、松土等操作。
然而,随着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使用马铃薯种植机械,如耕整机、深松机等,对土壤进行更加高效、快速和均匀的处理,提高土壤质量和耕作效率。
2. 种植操作在种植操作阶段,传统的方法是使用人工进行马铃薯下种。
然而,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体力消耗大。
相比之下,马铃薯种植机械可以实现自动下种,提高种植效率。
这些机械装置通常通过自动定位系统将马铃薯种植在正确的位置,并确保种植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二、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1. 收获前处理在马铃薯收获前,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操作,如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进行这些操作,但效率低下且劳动力成本高。
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使用除草机械、喷雾机械等设备,实现自动化的处理过程,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2. 收获和分选传统的马铃薯收获方式是使用人工或动力驱动的挖掘机进行挖掘,然后通过人工把马铃薯筛选出来。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和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
现在,可以使用马铃薯收获机械,如马铃薯挖掘机和自动斗篷机等,实现自动挖掘和筛选,高效完成收获任务。
此外,还可以使用光学分选机等设备对马铃薯进行分选,提高产品质量。
三、马铃薯加工机械化技术1. 清洗和去皮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手工清洗和去皮马铃薯,这样做效率低下且劳动力成本高。
现在,可以使用马铃薯清洗机和去皮机等设备,实现自动化的清洗和去皮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切片和炸制马铃薯切片和炸制通常是生产马铃薯片和薯条的必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