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商品酶制剂有果胶酶共59页
- 格式:ppt
- 大小:6.03 MB
- 文档页数:59
果胶酶的生产一、概况:果胶酶(pectinase)是一类包含多种组分,能分解果胶酶的复合酶系,是由一种优良的曲霉菌株,经液体深层发酵和现代生物后提取技术制备的高活力酶制剂。
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广泛分布于高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在某些原生动物和昆虫中也有发现。
果胶酶主要用于饮料及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
此外,在饲料加工、造纸、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工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新兴酶类。
二、果胶酶的特点及分类(一)特点1、PH值:作用PH:2.5-6.0,最适作用PH3.5。
2、温度:作用温度为15-55℃左右。
最适作用温度为50℃。
3、其他特点1)果胶酶各组分较齐全,包含有解聚酶和果胶酯酶,能有效地分解原料中的果胶质,提高水果的出汁率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释放。
2) 除了产果胶酶外,还产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等,各酶种在使用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的效果。
3) 固体法生产果胶酶活力高(5000U/g)。
发酵成熟曲烘干后可直接使用(特别是应用于饲料工业)或经提取制备高活力的液体或固体果胶酶成品.(二)分类1、分类标准(1)果胶、果胶酸、原果胶是否为其优先底物;(2)对D-半乳醛酸间的糖苷键作用是被反式消去作用还是水解作用;(3)切断糖苷键的方式是随意的(内切酶)还是发生在末端方向的(外切酶)。
2、分类:果胶酶是指分解果胶质的多种酶总称,可分为原果胶酶、解聚酶和果胶酯酶果胶酶A-型果胶酶(A-PPase)原果胶酶B-型果胶酶(A-PPase)果胶质解聚酶主要对果胶作用的解聚酶(1)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endo-PMG和exo-PMG)(2)聚甲基半乳糖醛酸裂解酶(endo-PMGL和exo-PMGL)对果胶酸作用的解聚酶聚半乳糖醛酸酶(PG)(endo-PG和exo-PG)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GL)(endo-PGL和exo-PGL)果胶酯酶三、果胶酶来源:果胶酶最初是由MacDonnell从桔子里提取得到的。
高中生物选修一4.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旳作用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旳重要构成成分之一, 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旳半乳醛酸, 瓦解植物旳细胞壁及胞间层, 使果汁变得澄清。
2.果胶酶是一类酶总称, 包括果胶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等。
3.酶旳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旳能力。
酶活性旳高下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 酶所催化旳某一化学反应旳反应速度来表达。
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 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旳减小量或产物旳增长量来表达。
4. 影响酶活性旳原因包括温度、PH、酶旳克制剂等。
5.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旳影响〕旳试验设计中, 自变量是温度;根据单一变量原则, 应保证各试验组相似旳变量(无关变量)有: 底物旳量及浓度、酶旳用量和浓度、混合物旳pH、水浴时间、试验器材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只有温度一种变量对果胶酶旳活性产生影响。
在试验中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一样旳试管中恒温处理, 保证了底物和酶在混合时旳温度是相似旳。
6.在〔探究PH对酶活性旳影响〕旳试验中, 只须将上述试验旳温度梯度改成pH梯度, 并选定一种合适旳温度进行水浴加热。
反应液中旳pH可以通过体积分数为0.1%旳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进行调整。
此试验中不一样旳pH梯度之间进行互相对照。
7.在〔探究果胶酶旳用量〕旳试验中, 果胶酶旳用量是建立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基础之上旳。
此时研究旳变量是果胶酶旳用量, 其他原因都应保持不变。
试验时可以配制不一样浓度旳果胶酶溶液, 也可以只配制一种浓度旳果胶酶溶液, 然后使用不一样旳体积即可。
8.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可以通过滤纸旳小分子物质, 因此苹果汁旳体积大小反应了果胶酶旳催化分解果胶旳能力。
在不一样旳温度和pH下, 果胶酶旳活性越大, 苹果汁旳体积就越大。
4.2 探讨加酶洗衣粉旳洗涤效果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酶制剂旳洗衣粉, 目前常用旳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
第四章果蔬汁的加工概述果蔬汁是果汁和菜汁的合称。
一般是指天然汁,人工加入他种成分的称为果汁或菜汁饮料或软饮料。
果汁素有“液体水果”之称,不仅色泽艳丽、香味馥郁,而且甜酸适度,清鲜爽口,现已成为风靡全球的营养饮料。
近些年来,由于各国对合成色素和人造香精的限制日益严格,天然纯果汁越来越畅销。
如用维生素强化的纯果汁的销售市场日益扩大。
目前,我国生产的高温杀菌果汁有很多种,主要有苹果汁、梨汁、山楂汁、草莓汁、荔枝汁、沙棘汁、柑橘汁、菠萝汁等。
蔬菜汁品种还比较少,主要有少量的番茄汁和芹菜汁,而且主要用于出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按照加工方法和状态特征,果蔬汁可以分为四类:第一节果蔬汁的分类果蔬汁一般指天然汁,天然的果蔬汁与人工配制的果蔬汁饮料在成分和营养功效上截然不同,前者为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而后者纯属嗜好性饮料,不在本章阐述范围之内。
一、 原果蔬汁原果蔬汁又称天然果蔬汁,是由新鲜水果蔬菜直接制取的汁液(或原汁)。
原果蔬汁可分为澄清果蔬汁和混浊果蔬汁两种。
(一)澄清果蔬汁澄清果蔬汁也称为透明果蔬汁,外观呈清亮透明的状态,原料经过提取后所得的汁液往往含有一定比例的微细组织及蛋白质、果胶物质等,使汁液混浊不清,放置一段时间后,使其出现分层现象,产生沉淀。
经过滤、静置或加澄清剂后,即可得到澄清透明果蔬汁。
这种果蔬汁由于组织微粒、果胶质等部分被除去,虽然制品的稳定性高,但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亦由此受到损失,故大部分国家均提倡生产混浊果蔬汁。
主要的透明果汁为苹果汁和葡萄汁。
(二)混浊果蔬汁混浊果蔬汁的外观呈混浊均匀的液态,果蔬汁内含有微粒。
其制造工艺与清汁有所不同,不经澄清处理,但须经过高压均质等处理,不允许有大颗粒,以免影响商品价值。
混浊果汁中留有果肉微粒,其营养成分大部分存在于果汁的悬浮微粒中,故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都较清汁好。
如柑橘、柠檬、桃、杏等,习惯加工成混浊果汁。
二、浓缩果蔬汁原果蔬汁经蒸发或冷冻,或其他适当的方法,使其浓度提高到20。
十种常见的酶制剂十种常见的酶制剂(1)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自然界中很多真菌都能分泌纤维素酶。
习惯上,将纤维素酶分成三类:C1酶、Cx酶和β葡糖苷酶。
C1酶是对纤维素最初起作用的酶,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
Cx酶是作用于经C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酶。
β葡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
自1906年Seilliere在蜗牛的消化液中发现纤维素酶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了,随着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纺织工业、能源工业上的应用,纤维素酶已成为最近十几年酶工程研究的一个焦点。
近年来有关纤维素酶的基础研究,包括酶的氨基酸序列、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酶蛋白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以及酶蛋白的基因调控等诸多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
到目前为止,登记在Swiss2Protein数据库的纤维素酶的氨基酸序列有649条,基因序列有433条。
我国对纤维素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在纤维素酶的菌种开发、发酵培养、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以及纤维素酶在纺织、能源等方面的应用都取得较大进展. 进入21世纪,利用纤维素酶转化纤维素物质产生葡萄糖进而发酵获得生物乙醇,可以避免对粮食作物的大量损耗,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重视,这其中的关键是纤维素酶的成本问题。
由于纤维素酶发酵活力较低,因此其应用成本也较高。
同时纤维素酶相比其他糖苷水解酶类,比活力至少要低1~2个数量级,如滤纸酶的比活力为1IU/mg左右,CMC的比活力约为10IU/mg[7],从而造成酶的作用效率较低。
这是两个限制纤维素酶应用的瓶颈问题,也是纤维素酶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目前通过传统的菌种诱变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提高酶的发酵水平.还可以通过改善发酵条件和工艺,如采用固体发酵来大幅度降低发酵成本。
但是提高酶降解天然纤维素的效率则需要,深入研究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作用方式,进而对其进行有效改造;或者通过筛选新的产酶菌种,发现具有开发潜力的新酶源.(2)脂肪酶产菌株主要通过诱变获得。
1、果胶酶【简介]】果胶酶由黑曲霉经发酵精制而得。
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
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及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
【PH值特性】作用PH:2.5-6.0,最适作用PH3.5。
【温度特性】作用温度为15-55℃左右。
最适作用温度为50℃。
【应用范围】①果浆用酶:②果汁用酶:【贮存】本品最佳贮藏条件为4-15℃,一般为室温贮藏,避免阳光直射。
果胶酶本质上是聚半乳糖醛酸水解酶,果胶酶水解果胶主要生成β-半乳糖醛酸,可用次碘酸钠法进行半乳醛酸的定量,从而测定果胶酶活力2、果胶酶产品是采用国际公认卫生安全的优良菌种,应用最先进的代谢调控技术,自然状态下纯种发酵、多级膜精制而成的新一代果胶酶产品。
果胶酶能大大增加压榨和离心分离的能力,节能降耗,提高出汁率10-30%。
能迅速澄清果蔬汁,使果蔬汁更透明,超滤更简洁、更经济。
能非常有效地降解果胶以及其他导致混浊的各类物质,保证产品良好的色值及澄清度,提升果蔬汁感官品质。
增色加香,提升感官质量。
能有效预防产品的后浑浊,保证果汁货架储存期的稳定性。
3、由黑曲霉经发酵精制而得。
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
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及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
用途:酶制剂【应用范围】①果浆用酶;②果汁用酶。
【贮存】本品最佳贮藏条件为4-15℃,一般为室温贮藏,避免阳光直射。
果胶酶本质上是聚半乳糖醛酸水解酶,果胶酶水解果胶主要生成β-半乳糖醛酸,可用次碘酸钠法进行半乳醛酸的定量,从而测定果胶酶活力4、果胶酶:果胶酶由黑曲霉经发酵精制而得。
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
作用PH:2.5-6.0,最适作用PH3.5。
作用温度为15-55℃左右。
最适作用温度为50℃。
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及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
5、本产品采用我公司独有的专利技术“果胶酶工业生产方法”和优秀的菌种生产,活力高、能力强。
【酶活定义】在45℃,pH值=9的条件下,1分钟使聚半乳糖醛酸裂解产生1μmol的不饱和聚半乳糖醛酸的酶量。
食品工业中某两种不同酶制剂的种类浅析酶制剂种类 (1)1.葡萄糖氧化酶 (1)制备 (1)来源 (2)特性 (2)作用机理 (2)应用 (2)2.异淀粉酶 (2)制备 (3)来源 (3)特性 (3)作用机理 (4)应用 (4)酶制剂种类国外: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酶、β-葡聚糖酶、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植酸酶、角蛋白酶、木聚糖酶等。
国内:市场主要的酶制剂有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等。
目前除植酸酶有单一产品外,其余饲用酶制剂大多是包含多种酶的复合制剂。
1.葡萄糖氧化酶制备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需氧脱氢酶,能专-地氧化β-D-葡萄糖成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在有过氧化氢酶存在的情况下,生成葡萄糖酸和水,并在此过程中消耗氧气。
经旋光测定, GOD反应的最初产物不是葡萄糖酸,而是中间产物δ-葡萄糖酸内酯,而后δ-葡萄糖酸内酯以非酶促反应自发水解为葡萄糖酸。
早在1904年人们就发现了GOD ,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28年Muller首先从黑曲霉的无细胞提取液中发现GOD。
我国自1986年开始研究GOD的制备提纯工艺, 1998年正式投入生产, 1999年农业部将其定为12种允许使用的饲料酶制剂添加剂之一。
特性高纯度葡萄糖氧化酶为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分子量为150KD左右,最大光吸收波长为377nm和455nm。
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温度为30°C ~ 60°C ,固体酶制剂在0°C下保存至少可稳定2年,在-15°C下可稳定8年。
葡萄糖氧化酶稳定的pH范围为4.0~8.0 ,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酶反应受底物浓度的影响不大。
葡萄糖浓度在5% ~ 20% ,反应速度几乎不变。
作用机理葡萄糖酸是一种有机酸,它能够降低肠道pH值,提高饲料的酸结合力,增殖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并且低的pH值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十种常见的酶制剂十种常见的酶制剂(1)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自然界中很多真菌都能分泌纤维素酶。
习惯上,将纤维素酶分成三类:C1酶、Cx酶和β葡糖苷酶。
C1酶是对纤维素最初起作用的酶,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
Cx酶是作用于经C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酶。
β葡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
自1906年Seilliere在蜗牛的消化液中发现纤维素酶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了,随着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纺织工业、能源工业上的应用,纤维素酶已成为最近十几年酶工程研究的一个焦点。
近年来有关纤维素酶的基础研究,包括酶的氨基酸序列、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酶蛋白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以及酶蛋白的基因调控等诸多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
到目前为止,登记在Swiss2Protein数据库的纤维素酶的氨基酸序列有649条,基因序列有433条。
我国对纤维素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在纤维素酶的菌种开发、发酵培养、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以及纤维素酶在纺织、能源等方面的应用都取得较大进展. 进入21世纪,利用纤维素酶转化纤维素物质产生葡萄糖进而发酵获得生物乙醇,可以避免对粮食作物的大量损耗,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重视,这其中的关键是纤维素酶的成本问题。
由于纤维素酶发酵活力较低,因此其应用成本也较高。
同时纤维素酶相比其他糖苷水解酶类,比活力至少要低1~2个数量级,如滤纸酶的比活力为1IU/mg左右,CMC的比活力约为10IU/mg[7],从而造成酶的作用效率较低。
这是两个限制纤维素酶应用的瓶颈问题,也是纤维素酶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目前通过传统的菌种诱变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提高酶的发酵水平.还可以通过改善发酵条件和工艺,如采用固体发酵来大幅度降低发酵成本。
但是提高酶降解天然纤维素的效率则需要,深入研究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作用方式,进而对其进行有效改造;或者通过筛选新的产酶菌种,发现具有开发潜力的新酶源.(2)脂肪酶脂肪酶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它催化天然底物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甘油和甘油单酯或二酯。
班级姓名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一、果胶:植物细胞壁、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浑浊);含有亲水基团,果胶与水有强大结合力,是有力的凝胶化剂二、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作用在: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澄清。
三、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一定条件下,酶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PH、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哪些因素会影响果汁产量?温度、pH、果泥量、果胶酶的浓度和用量、反应的时间、酶的用量、过滤时间等。
(一)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思路:在恒定PH下,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探究果胶酶的活性步骤1、制苹果泥2、将苹果泥和果胶酶保温: 分别保温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进行恒温处理的目的是?保证混合后温度不变3、将酶与苹果泥混合:玻璃棒4、过滤果汁A同学:测果汁的体积B同学:测果汁的澄清度自变量:温度因变量:果汁的体积或澄清度无关变量:pH、果泥量、果胶酶的浓度和用量、反应的时间,酶的用量、过滤时间等。
(二)果胶酶的最适pH思路:在恒定温度下,设置一系列PH梯度,探究果胶酶的活性步骤1、制苹果泥2、调节底物的pH梯度: 可用体积分数为0.1%NaOH 和盐酸调PH3、将酶与苹果泥混合4、过滤果汁那些因素该保持不变? 无关变量:温度、果泥量、果胶酶的浓度和用量、反应的时间、酶的用量等只改变PH,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是为什么?满足单一变量原则,保证实验结果只有PH一个因素引起。
(三)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思路:在恒定PH、温度下,设置一系列酶用量(酶浓度)梯度,探究果胶酶的活性如何判断果胶酶的用量是否合适?如果随酶的用量增加,果汁体积也增加,说明酶用量不足;当酶的用量增加到某个值后,再增加酶的用量,果汁体积也不在改变,说明酶用量足够,这个值就是酶的最适用量原因是?酶的活性与果汁体积关系为正相关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一、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高二生物知识点整理1、果胶酶作用: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2、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3、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削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4、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5、加酶洗衣粉的作用原理: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简单从衣物上脱落。
同样道理,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
6、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纳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纳包埋法固定化。
由于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简单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7、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酵母细胞的活化用蒸馏水;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加热要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要将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
CaCl2溶液有利于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
高二生物知识点最新整理2*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1、致病基因*a正常基因:*A2、患者:男性*aY女性*a*a正常:男性*AY女性*A*A*A*a(携带者)3、遗传特点:(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艾弗里试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试验)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回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