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层析系统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9
AKTA层析系统参数1. 介绍AKTA层析系统是一种高效且可靠的分离技术,用于生物分子的层析纯化。
层析系统参数是指在使用AKTA层析系统时需要设定的一系列参数,包括流速、洗脱梯度、柱温等。
正确设置这些参数能够保证分离效果和纯化纯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AKTA层析系统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帮助您合理使用该系统并取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2. 流速参数流速是指液相在层析柱中的通过速率。
流速参数的选择对于分离效果和纯化纯度有很大的影响。
2.1 比线速度比线速度是流速参数的常用表示方法,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液相通过层析柱截面积的体积。
一般来说,比线速度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但可能会降低纯化纯度。
建议在初始实验阶段采用较低的比线速度,然后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离需求逐步调整。
2.2 线速度线速度是流速参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液相通过层析柱的线性距离。
线速度与比线速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相互转换。
3. 洗脱梯度参数洗脱梯度是指在层析过程中逐渐改变洗脱缓冲液的成分,以实现分离目标。
洗脱梯度参数的选择对分离效果和纯化纯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起始缓冲液起始缓冲液是指开始层析时的溶液组成。
一般来说,起始缓冲液的性质应与待纯化物质相似,以提高分离效果。
如果待纯化物质溶解在缓冲液中,可以选择与之相同或类似的缓冲溶液。
3.2 洗脱缓冲液洗脱缓冲液是指在层析过程中使用的溶液,通过改变洗脱缓冲液的成分来实现分离目标。
选择合适的洗脱缓冲液需要考虑待纯化物质的亲和性和纯化纯度要求。
3.3 洗脱梯度洗脱梯度是指在层析过程中逐渐改变洗脱缓冲液的组成。
一般来说,采用线性梯度或者非线性梯度都可以实现分离效果。
线性梯度容易操作,但纯化纯度可能相对较低;非线性梯度可以提高纯化纯度,但操作难度较大。
根据实验要求和待纯化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洗脱梯度。
4. 柱温参数柱温是指在层析过程中控制的柱子温度。
柱温参数的选择对于柱子的稳定性和分离效果有一定影响。
蛋白层析纯化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对实验室人员来说需要深入了解其原理和注意安全操作。
为了确保蛋白层析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档总结了蛋白层析纯化系统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1. 实验人员应着实验服,并佩戴安全眼镜、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1.2. 实验前应通风良好,确保实验室内空气质量。
1.3. 检查蛋白层析纯化系统的设备和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和连通。
2. 正确操作设备2.1. 启动设备和加样前,请务必阅读设备说明书,并认真学习使用方法。
2.2. 操作前先检查试剂/缓冲液是否准备好。
确保使用的试剂标签清晰、正确、未过期。
2.3. 操作前确定好方法和顺序,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3. 防止污染3.1. 操作前要保证操作台面、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杂物进入操作区域。
3.2. 加样前要注意纯水或乙醇等可能存在杂质的物质都需要通过0.22um过滤器进行过滤。
3.3. 空白样品管子和未经过冲洗的采样器不允许接触到试剂。
4. 废弃物的处理4.1. 废弃物要正确分类,分别放在不同的废弃桶中。
4.2. 废液需要配制30%酸性过氧化氢,进行彻底灭菌处理。
4.3. 废料收集桶要及时清理,每周定期清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保养规程1. 设备的日常保养1.1. 在使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清洗,保持设备及附件的卫生和清洁。
1.2. 清洁前需要先关闭电源,卸下或缓慢移开所有易受损附件,避免损坏设备。
1.3. 润滑油要定期加满或更换,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说明书的相关要求进行。
2. 设备的定期保养2.1. 定期进行器械的视觉和性能检查。
2.2. 普通型纯化系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维护,高端型纯化系统则需要每半年全面维护一次。
3. 设备的维修3.1. 如设备出现故障,请及时联系相关厂家进行修理。
3.2. 除非特别授权,在不进行维修的情况下,不得拆卸美国 Bio-Rad 实验室纯化系统。
层析系统操作方法
层析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分离、纯化、分析化合物的方法。
其操作方法如下:
1. 样品的制备:将待分析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溶解或悬浮于适当的溶剂中,以备注入样品进样口。
2. 进样:将样品注入样品进样口。
通常,进样口位于柱子的顶部或侧面,具体位置根据不同型号的层析柱而定。
3. 选择移动相:选择适当的移动相。
通常有两种移动相,一种是常规液相,另一种是气相。
4. 开始层析:开启泵,让移动相流经层析柱,分离化合物。
移动相会使得不同化合物在柱子内产生不同的扩散速度,从而分离。
5. 收集分离后的化合物:化合物随着移动相流出层析柱,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并记录。
对于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收集样品进行后续的调查研究。
6. 停止层析:关闭泵,停止层析操作,清洗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层析操作之前,需要根据不同的化合物选择不同的适宜移动相,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柱层析分离纯化原理一、柱层析分离纯化原理概述柱层析分离纯化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子分离纯化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
在柱层析过程中,混合物溶液通过加压或重力作用,流经吸附剂填充的色谱柱。
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因此会以不同的速度在柱内移动,从而实现各组分的分离。
二、吸附剂的种类与性质1.硅胶:硅胶是一种常见的柱层析吸附剂,其表面具有极性基团,可以与非极性物质产生相互作用。
硅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特点,适用于多种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
2.氧化铝:氧化铝是一种具有中强碱性的吸附剂,适用于酸性物质的分离。
其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3.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发达孔隙结构的吸附剂,能够吸附多种有机物质。
其表面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可以通过与被吸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分离。
4.聚酰胺:聚酰胺是一种高分子吸附剂,能够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多种物质。
其优点是选择性高、吸附能力强,适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
三、流动相与固定相的选择1.流动相:流动相是一种连续相,在柱层析过程中不断通过色谱柱。
选择适当的流动相有助于提高柱层析的分离效果。
常见的流动相包括有机溶剂和水溶液等。
2.固定相:固定相是色谱柱中的填料,是实现分离的关键因素。
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可以提高分离的选择性和效率。
四、洗脱方式及其影响因素1.洗脱方式:洗脱是指将已吸附在固定相上的组分从固定相中转移至流动相的过程。
常见的洗脱方式包括线性梯度洗脱和阶跃式洗脱等。
选择适当的洗脱方式有助于提高分离效果和纯度。
2.影响因素:洗脱方式的优劣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洗脱液的组成、流速、洗脱梯度等。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提高柱层析的分离效果和纯度。
五、柱层析分离纯化的应用领域1.生物分子分离纯化:柱层析技术在生物分子分离纯化中应用广泛,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物质的分离纯化。
蛋白质纯化系统概况蛋白质纯化系统是我们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主要包括高压梯度层析泵、进样阀、多波长紫外检测器、电导、pH、温度检测器等硬件,以及用于仪器控制、方法编辑、数据及用户管理的多界面智能化计算机软件。
可进行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反相层析、亲和层析等不同层析模式操作,用于各类疫苗、抗体药物、酶、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等的分离纯化。
Protein purification system, the product with independent enzyme and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natural produ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developed by ourselves. It consists of high-pressure gradient pump, sample valve, multi-wavelength UV detector, sensors (conductivity, pH and temperature) and other hardware, as well as the intelligent software for instruments control, method edit, data and user management. The system could be operated with various chromatography mode, including ion-exchang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affinity, reversed phase, etc.,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vaccine, antibody,产品优势•生物兼容性高压梯度泵•3波长同时在线紫外检测•网络化数据通讯模块•全流路参数在线显示,计算机在线操作•High pressure gradient pump with biological compatibility•Three wavelengths UV detectionsimultaneously•Networked data communication module•Parameters of the whole flow-pathdisplayed on-line•On-line operation with computer技术规格。
亲和层析纯化亲和层析纯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它基于目标分子与特定配体之间的亲和作用,通过选择性地捕获、洗脱和回收目标分子。
本文将从亲和层析纯化的原理、步骤和应用方面进行阐述。
一、亲和层析纯化的原理亲和层析纯化是基于生物大分子之间特异的相互作用原理进行的。
在该方法中,目标分子与具有亲和性的配体发生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这种特异的结合使得目标分子能够在混合溶液中被选择性地捕获和富集。
亲和作用可以是多种形式,如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等。
根据目标分子和配体之间的亲和性,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亲和层析介质,例如亲和树脂、亲和膜等。
亲和层析纯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样品预处理、柱填充与平衡、样品加载、洗脱和目标分子回收。
1. 样品预处理:首先需要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细胞破碎、蛋白质去除等,以获得目标分子的纯化样品。
2. 柱填充与平衡:将选择的亲和层析介质填充到柱子中,并通过流动缓冲液进行平衡,使介质充分湿润。
3. 样品加载:将样品加入到柱子中,目标分子与配体发生亲和结合,被捕获在柱子内。
4. 洗脱:通过改变流动缓冲液的组成、pH值或离子强度等条件,使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质分子被洗脱,而目标分子仍保持与配体的结合。
5. 目标分子回收:通过改变条件,使目标分子与配体的结合解除,从而使目标分子得以回收。
这可以通过改变pH、离子强度、温度等来实现。
三、亲和层析纯化的应用亲和层析纯化在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蛋白质纯化:亲和层析纯化可用于从复杂的混合物中纯化目标蛋白质。
例如,通过选择性地捕获具有特定亲和性的标签蛋白质,如His标签、GST标签等,实现目标蛋白质的高效纯化。
2. 抗体纯化:亲和层析纯化也被广泛用于抗体的纯化。
通过使用抗体与特定抗原之间的亲和作用,可以高效地纯化特定抗体。
3. 生物药物纯化:亲和层析纯化在生物药物制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性地捕获和富集目标生物药物,可以实现高纯度和高产量的生物药物生产。
9种层析分离纯化方法详解层析法是利用不同物质理化性质的差异而建立起来的技术。
所有的层析系统都由两个相组成:一是固定相,它或者是固体物质或者是固定于固体物质上的成分;另一是流动相,即可以流动的物质,如水和各种溶媒。
当待分离的混合物随溶媒(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由于各组份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与两相发生相互作用(吸附、溶解、结合等)的能力不同,在两相中的分配(含量对比)不同,而且随溶媒向前移动,各组份不断地在两相中进行再分配。
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力越弱的组份,随流动相移动时受到的阻滞作用小,向前移动的速度快。
反之,与固定相相互作用越强的组份,向前移动速度越慢。
分部收集流出液,可得到样品中所含的各单一组份,从而达到将各组份分离的目的。
按层析原理可将层析分为以下9种:1、亲和层析利用待分离物质和它的特异性配体间具有特异的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将可亲和的一对分子中的一方以共价键形式与不溶性载体相连作为固定相吸附剂,当含混合组分的样品通过此固定相时,只有和固定相分子有特异亲和力的物质,才能被固定相吸附结合,性无关组分随流动相流出。
改变流动相组分,可将结合的亲和物洗脱下来。
亲和层析中所用的载体称为基质,与基质共价连接的化合物称配基。
具有专一亲和力的生物分子对主要有:抗原与抗体,DNA与互补DNA或RNA,酶与底物、激素与受体、维生素与特异结合蛋白、糖蛋白与植物凝集素等。
亲和层析可用于纯化生物大分子、稀释液的浓缩、不稳定蛋白质的贮藏、分离核酸等。
亲和层析纯化的分离原理特点:亲和层析具有高选择性、高纯度、快速、浓缩等特点,在重组蛋白的分离中多作为第一步的粗纯,实现对绝大部分杂质蛋白的去除。
2、离子交换层析采用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物质作固定相,利用它与流动相中的离子能进行可逆交换的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
主要用于分离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也可用于分离核酸、核苷酸及其他带电荷的生物分子。
不同蛋白质的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特性,使在不同pH缓冲液条件下所带正/负净电荷不同,选择不同的离子交换柱实现分离。
AKTA蛋白纯化层析系统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蛋白纯化层析系统操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的AKTA蛋白纯化层析系统操作。
三、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预热:打开系统电源,预热至设定温度(一般为室温)。
(2)洗涤缓冲液:根据实验要求,制备所需的洗涤缓冲液,确保其浓度和pH值符合要求。
(3)净化缓冲液:根据实验要求,制备所需的净化缓冲液,确保其浓度和pH值符合要求。
(4)样品:根据实验要求,制备所需的样品。
2.系统配置:(1)连接仪器: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连接好,包括色谱柱、注射器、检测器等。
(2)配置方法参数:根据实验要求,在系统内设置合适的流速、梯度洗脱条件等相关参数。
3.样品处理:(1)样品加载:将样品注入到加载注射器中,通过样品加载阀注入到色谱柱中。
(2)洗脱: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梯度洗脱条件,将混合物中的目标蛋白纯化。
4.系统清洗:(1)注射器清洗:每次实验结束后,将注射器从系统中取出,用纯化缓冲液反复洗涤至无污染为止。
(2)色谱柱清洗:每次实验结束后,将色谱柱从系统中取出,用纯化缓冲液反复洗涤至无污染为止。
5.系统关闭:(1)关闭电源:关闭系统电源,断开电源线连接。
(2)清洗系统: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用水冲洗干净,保持干燥。
(3)整理工作台:将使用过的耗材整理归位,清理工作台。
四、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2.操作时要穿戴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避免吸入或接触有害物质。
3.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4.定期检查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5.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洗和整理仪器,保持仪器的干净和完好。
五、风险控制与安全措施:1.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溶液飞溅引起的伤害,避免溶剂和化学品的吸入或接触。
2.避免电源短路或其他电气故障引起的意外事故。
sdl蛋白纯化层析系统操作流程
1、使用前,根据自己所要分离蛋白的性质确定所需的分离柱及缓冲液,打开计算机及仪器,但不要急于打开软件,等计算机与仪器连接再打开软件,此过程大约需要3-5分钟。
2、将纯水先抽滤脱气(使用≤0.45μm的滤膜),然后选择流路连到机器上,先洗泵,然后给机器一个流速和压力。
选择的最高压力须小于柱子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
3、将柱子连接到仪器上,接柱子时,须等进液管中的液体出来,将柱子的一头与进液管通过接头连接,先不要拧的太紧,等液体从柱子的另一头流出,再用接头将其与出液管相连拧紧,再将进液管端拧紧,这样防止柱子中进入气泡,影响分离效果。
4、柱子接上后,换上配好的缓冲液(须抽滤脱气)用缓冲液平衡至仪器的各条基线都平后,再上样。
5、上样时,必须通过滤膜过滤(0.22μm),具体上样体积视样品浓度而定,采用不同的上样环上样。
6、仪器使用完毕,切记要用纯水清洗泵和柱子,洗柱直至各条基线都平为止,防止盐和粒子结晶于泵和柱子使机器报废。
若长期不用,再用20%的乙醇清洗系统和柱子,防止泵和柱子生长微生物(这一步非常重要)。
7、仪器的PH计每隔一段时间(一个月)须校准一次。
紫外流动池也需定期清洗(三个月)。
蛋白纯化层析系统操作规程一、实验前准备1.确认所需操作的蛋白样品、层析柱类型和材料的完整性和准备情况。
2.检查实验设备和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如层析仪、洗脱缓冲液储备罐、洗脱梯度系统等。
3.预先准备所需的实验试剂和缓冲液,确保其浓度和pH值符合实验要求。
二、层析柱装填和平衡1.将所需的层析柱装填到层析系统中,确保柱床填充均匀且无明显空隙。
2.选择适当的洗脱缓冲液和梯度溶液,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调整pH值和盐浓度。
3.设置洗脱缓冲液的流量和梯度溶液的梯度程序。
三、样品准备和负载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如离心、过滤、冻干等。
2.根据目标蛋白的亲和特性和pH效果,调整样品pH值并添加必要的盐。
3.将样品加入到层析柱中,确保样品均匀覆盖柱床,并避免气泡。
四、洗脱和收集1.开始运行层析仪,以洗脱缓冲液的流量洗脱样品。
2.监控样品的吸收曲线,调整洗脱缓冲液的pH值和盐浓度,以实现目标蛋白的洗脱。
3.相关实验过程中,及时收集和保存洗脱图峰的分馏物,便于后续分析。
五、柱的再平衡和清洗1.在洗脱完毕后,用适当的缓冲液进行柱的再平衡,以去除残留的洗脱缓冲液和杂质。
2.清洗柱子时,确保缓冲液的流量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并充分冲洗层析柱。
六、实验后清洗和消毒1.关闭层析仪和其他设备,清除样品和实验废液。
2.将使用过的层析柱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准备下一次实验使用。
3.清洗操作台面和其他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环境清洁。
七、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1.记录重要的实验操作、观察和结果,包括样品负载量、洗脱曲线等。
2.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目标蛋白的纯化效率和纯度。
3.分析实验结果,并做出合理解释。
以上是蛋白纯化层析系统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和要点,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前,应详细了解实验的要求和步骤,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蛋白层析系统
蛋白层析系统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技术。
它基于蛋白质在化学或物理条件下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蛋白质层析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 高效层析柱:蛋白质样品通过柱状填料进行分离。
填料通常是多孔性固体材料,如海洛因、DEAE、Octyl-Sepharose等。
填料的选择和操作条件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性质和纯化要求来确定的。
2. 缓冲液系统:用于保持适宜的pH值和离子强度,以确保蛋白质在层析柱中具有最佳的亲和性和分离度。
缓冲液系统通常包括运行缓冲液、平衡缓冲液和洗脱缓冲液,其配方也需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3. 层析设备:用于控制流速、压力和温度等操作参数。
常见的层析设备包括高压液相层析仪(HPLC)、低压液相层析系统(FPLC)和手动操作的层析设备。
4. 蛋白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和监测层析柱流出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光谱、荧光标记和蛋白质浓度测定等。
蛋白层析系统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样品预处理、层析柱平衡、样品加载、洗脱和回收等。
不同的层析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分离方法,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尺寸排除层析等,来实现更精确的纯化目标。
蛋白层析系统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和生产中,可以从复杂的混合物中高效地纯化目标蛋白质,满足药物研发、蛋白质结构分析和生物学功能研究等领域的需求。
蛋白纯化系统原理蛋白纯化系统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的实验方法,旨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纯化目标蛋白质,并去除其他无关成分。
蛋白纯化的基本原理涉及到蛋白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
1. 分离:蛋白纯化的第一步是根据蛋白质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
常用的分离手段包括差速离心、过滤、电泳、凝胶层析等。
这些方法根据蛋白质的大小、电荷、亲疏水性等特性进行选择,并通过分离将目标蛋白质与其他杂质分开。
2. 亲和纯化:亲和纯化是一种常用的蛋白纯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目标蛋白质与其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例如,可以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的特异性结合来纯化蛋白质。
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亲和对,如金属螯合剂与螯合蛋白、酶与底物、受体与配体等。
亲和纯化可以高效地将目标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但选用合适的亲和对对于纯化效果至关重要。
3. 层析纯化:层析纯化是一种基于不同蛋白质与层析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层析介质有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
通过调节层析柱中的条件,如pH、离子浓度等,可以将目标蛋白质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4. 电泳纯化:电泳是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根据其电荷、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的方法。
电泳纯化可以根据蛋白质的电荷差异将其分离开来。
常见的电泳技术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等电聚焦(IEF)。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泳条件和电泳介质,可以将目标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纯化出来。
综上所述,蛋白纯化系统使用不同的原理和技术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亲和对和层析介质,可以实现高效、纯度较高的蛋白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