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思想的影响
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2、《孟子》在唐代以后成为儒学经典,南宋位 列“四书”之一。 3、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荀子思想主张: 点评 ●提升
① 天人观: “天行有常”—唯物主义 “制天命而用之”
② 人性论: 性恶论
③ 政治主张:礼教为主、 礼法并施 特点: 继承儒家、吸收法家,百家集成。
训练 ●巩固
学派 代表
主张
孔子 “仁”与“礼”、为政以德、有 教无类、 “因材施教”等
孟子 儒家
荀子
“仁政”、“民贵君轻” 、 “性本善”
“性恶论”、“制天命而用之”、 礼法并施
训练 ●巩固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
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 ②“士”阶层在社会、 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④诸侯争 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与庄子的“天与人不 相胜”的异同
点评 ●提升
思考: 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 期成为显学? 战国以后为什么不受重视?
1、战国时期,奴隶制已走向瓦解,大量小 生产者应运而生。墨家思想反映了小生产 者的要求,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2、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生产力的发 展,劳动者地位的上升; 3、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
总结●测评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义 利观
儒家
战国 规律规律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制
荀子
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