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检验(模型截距不为0)显著性水平α=0.05
- 格式:pdf
- 大小:57.52 KB
- 文档页数:8
常用显著性检验1.t检验适用于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方差具有齐性的两组间小样本比较。
包括配对资料间、样本与均数间、两样本均数间比较三种,三者的计算公式不能混淆。
2.t'检验应用条件与t检验大致相同,但t′检验用于两组间方差不齐时,t′检验的计算公式实际上是方差不齐时t检验的校正公式。
3.U检验应用条件与t检验基本一致,只是当大样本时用U检验,而小样本时则用t检验,t检验可以代替U检验。
4.方差分析用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多组间计量比较。
常见的有单因素分组的多样本均数比较及双因素分组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方差分析首先是比较各组间总的差异,如总差异有显著性,再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组间比较用q检验或LST检验等。
5.X2检验是计数资料主要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用于两个或多个百分比(率)的比较。
常见以下几种情况:四格表资料、配对资料、多于2行*2列资料及组内分组X2检验。
6.零反应检验用于计数资料。
是当实验组或对照组中出现概率为0或100%时,X2检验的一种特殊形式。
属于直接概率计算法。
7.符号检验、秩和检验和Ridit检验三者均属非参数统计方法,共同特点是简便、快捷、实用。
可用于各种非正态分布的资料、未知分布资料及半定量资料的分析。
其主要缺点是容易丢失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所以凡是正态分布或可通过数据转换成正态分布者尽量不用这些方法。
8.Hotelling检验用于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两组间多项指标的综合差异显著性检验。
计量经济学检验方法讨论计量经济学中的检验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在不同的假设前提之下,使用的检验统计量不同,在这里我论述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在讨论不同的检验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为什么要检验,到底检验什么?如果这个问题都不知道,那么我觉得我们很荒谬或者说是很模式化。
检验的含义是要确实因果关系,计量经济学的核心是要说因果关系是怎么样的。
那么如果两个东西之间没有什么因果联系,那么我们寻找的原因就不对。
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或者说是意义不大的。
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一元线性样本回归直线可以表示为( )A .i 10i X Y u i ++=ββ B. i X )(Y E 10i ββ+= C 。
i 1i e X Y ++=∧∧i ββD.i X 10iYββ+=∧2. 如果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存在异方差性,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
有偏的,且方差不少最小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
有偏的,但方差仍最小3. 如果一个回归模型中包含截距项,对一个具有k 个特征的质的因素需要引入( )个虚拟变量 A .(k-2) B 。
(k-1) C.k D.K+14. 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某结构方程包含了模型系统中所有的变量,则这个方程是( ) A .恰好识别的 B .不可识别的 C .过渡识别的 D .不确定5. 平稳时间序列的均值和方差是固定不变的,自协方差只与( )有关A .所考察的两期间隔长度B .与时间序列的上升趋势C .与时间序列的下降趋势D .与时间的变化6. 对于某样本回归模型,已求得DW 统计量的值为1,则模型残差的自相关系数ρ∧近似等于( )A .0B .0.5C .—0.5D .17. 对于自适应预期模型i 110t )1(X Y u Y r r r t t +-++=-ββ,估计参数应采取的方法为( )A .普通最小二乘法B .甲醛最小二乘法C .工具变量法D .广义差分法8. 如果同阶单整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平稳时间序列,则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 ) A .协整关系 B .完全线性关系 C .伪回归关系 D .短期均衡关系9. 在经济数学模型中,依据经济法规认为确定的参数,如税率、利息率等,称为( ) A .定义参数 B .制度参数 C .内生参数 D .短期均衡关系10.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如果其某需求量的增加幅度稍大雨价格的下降幅度,则该商品的需求( )A .缺乏弹性B .富有弹性C .完全无弹性D .完全有弹性二、多项选择题1。
第六章自相关二、问答题1、那些原因可以造成自相关;2、存在自相关时,参数的OLS估计具有哪些性质;3、如何检验是否存在自相关;4、当存在自相关时,如何利用广义差分法进行参数估计;5、当存在自相关时,如何利用广义最小平方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6、异方差与自相关有什么异同;三、计算题1、证明:当样本个数较大时,)d。
≈-1(2ρα2、通过D-W检验,判断下列模型中是否存在自相关,显著性水平%5=(1)样本大小:20;解释变量个数(包括常数项):2;d=0.73;(2)样本大小:35;解释变量个数(包括常数项):3;d=3.56;(3)样本大小:50;解释变量个数(包括常数项):3;d=1.87;(4)样本大小:80;解释变量个数(包括常数项):6;d=1.62;(5)样本大小:100;解释变量个数(包括常数项):5;d=2.41;3、假定存在下表所示的时间序列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表中数据估计模型:t t t x y εββ++=10;(2)利用D-W 检验是否存在自相关?如果存在请用d 值计算估计自相关系数ρ;(3)利用广义差分法重新估计模型:'''1011(1)()t t tt t y y x x ρβρβρε---=-+-+。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二、问答题1、那些原因可以造成自相关?答:造成自相关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经济变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在实际的经济现象中,许多经济变量的现值依赖于他的前期值。
也就是说,许多经济时间序列都有一个明显的相依性特点,这种现象称作经济变量所具有的惯性。
(2)缺乏应有变量的设定偏差。
(3)不正确的函数形式的设定错误。
(4)蛛网现象和滞后效应。
(5)随机误差项的特征。
(6)数据拟合方法造成的影响。
2、存在自相关时,参数的OLS 估计具有哪些性质?答:当存在自相关,即I D ≠ΩΩ=,)(2σε时,OLS 估计的性质有:(1)βˆ是观察值Y 和X 的线性函数;(2)βˆ是β的无偏估计;(3)βˆ的协方差矩阵为112)()()ˆ(--'Ω''=X X X X X X D σβ;(4)βˆ不是β的最小方差线性无偏估计;(5)如果nX X n Ω'∞→lim存在,那么βˆ是β的一致估计;(6)2σ 不是2σ的无偏估计;(7)2σ不是2σ的一致估计。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计量经济学试题一.判断题:1.违背基本架设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不可估计的。
×2.只有满足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参数估计量才具有无偏性和有效性√3.要使得计量经济学模型拟合得好,就必须增加解释变量。
×4.在拟合优度检验中,拟合优度高,则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就高,可以推测模型总体线性关系成立;反之亦然。
×5.样本容量N越小,残差平方和RSS就越小,模型拟合优度越好。
×6.当计量经济学模型出现异方差性,其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无偏性,但不具有有效性。
√7.实际问题中的多重共线性不是自变量之间存在理论上或实际上的线性关系造成的,而是由于所收集的数据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所致。
√8.模型的拟合优度不是判断模型质量的唯一标准,为了追求模型的经济意义,可以牺牲一点拟合优度。
√9.如果给定解释变量值,根据模型就可以得到被解释变量的预测值。
×10.异方差问题中,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与解释变量观测值之间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 名词解释1:普通最小二乘法为使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值与观测值在总体上最为接近使Q= 最小,从而求出参数估计量的方法,即之。
2: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定义TSS度量Y自身的差异程度,称为总平方和。
TSS除以自由度n-1=因变量的方差,度量因变量自身的变化。
RSS度量因变量Y的拟合值自身的差异程度,称为回归平方和。
RSS除以自由度(自变量个数-1)=回归方差,度量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变化部分。
ESS度量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称为残差平方和。
RSS除以自由度(n-自变量个数-1)=残差(误差)方差,度量由非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变化部分。
《计量经济学》要点一、单项选择题知识点:第一章若干定义、概念时间序列数据定义横截面数据定义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同一时间,不同单位相同指标组成的观测数据称为( B )A.原始数据B.横截面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修匀数据变量定义(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前定变量)单方程中可以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是(控制变量、前定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在回归分析中,下列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C )A、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B、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C、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D、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什么是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从变量的因果关系上,模型中变量可分为解释变量(Explanatory variable)和被解释变量(Explained variable)。
在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变动的原因,被解释变量是变动的结果。
被解释变量是模型要分析研究的对象,也常称为“应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回归子”(Regressand)等。
解释变量也常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回归元”(Regressor)等,是说明应变量变动主要原因的变量。
因此,被解释变量只能由内生变量担任,不能由非内生变量担任。
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中可以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是( C )A、控制变量B、前定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是( A )A、内生变量B、政策变量C、控制变量D、外生变量在回归分析中,下列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有(C)A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B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C 、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D 、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双对数模型中参数的含义;双对数模型01ln ln ln Y X ββμ=++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D )A . X 的相对变化,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化B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C .X 的绝对量发生一定变动时,引起因变量Y 的相对变化率D 、Y 关于X 的弹性双对数模型 μββ++=X Y ln ln ln 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C )A. Y关于X的增长率 B .Y关于X的发展速度C. Y关于X的弹性D. Y关于X 的边际变化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一般步骤四步12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B )A.确定科学的理论依据、模型设定、模型修定、模型应用B.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C.搜集数据、模型设定、估计参数、预测检验D.模型设定、检验、结构分析、模型应用对计量经济模型应当进行哪些方面的检验?经济意义检验:检验模型估计结果,尤其是参数估计,是否符合经济理论。
《计量经济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个人保健支出的计量经济模型为:i i i i X D Y μβαα+++=221,其中i Y 为保健年度支出;i X 为个人年度收入;虚拟变量⎩⎨⎧=大学以下大学及以上012i D ;i μ满足古典假定。
则大学以上群体的平均年度保健支出为()。
A.i i i i X D X Y E βα+==12)0,/(B.i i i i X D X Y E βαα++==212)1,/(C.21αα+D.1α答案:B2.假设根据某地区1970——1999年的消费总额Y (亿元)和货币收入总额X (亿元)的年度资料,估计出库伊克模型如下,则()。
216.14323997.0)9166.12()7717.5()6521.1(8136.02518.09057.6ˆ21===-=++-=-DW F R t Y X Y t t tA.分布滞后系数的衰减率为0.1864B.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下,DW 检验临界值为3.1=l d ,由于3.1216.1=<=l d d ,据此可以推断模型扰动项存在自相关C.即期消费倾向为0.2518,表明收入每增加1元,当期的消费将增加0.2518元D.收入对消费的长期影响乘数为1-t Y 的估计系数0.8136答案:C3.设t u 为随机误差项,则一阶线性自相关是指()。
答案:B4.设线性回归模型为i i i i u x x y +++=33221βββ,下列表明变量之间具有完全多重共线性的是()。
其中v 为随机误差项。
答案:A5.已知模型的形式为u x y 21+β+β=,在用实际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的时候,测得DW 统计量为0.52,则广义差分变量是()。
A.1,148.048.0----t t t t x x y yB.117453.0,7453.0----t t t t x x y yC.1152.0,52.0----t t t t x x y yD.1174.0,74.0----t t t t x x y y答案:D6.已知模型的形式为01Y X u ββ=++,在用实际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的时候,测得DW 统计量为0.6453,则广义差分变量是()。
第3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4.3 简答题、分析与计算题1.给定二元回归模型:t t t t u x b x b b y +++=22110 (t=1,2,…n)(1) 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2)写出总体回归方程、样本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模型;(3)写出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4)写出回归系数及随机误差项方差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并叙述参数估计量的性质;(5)试述总离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之间的关系及其自由度之间的关系。
2.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3.决定系数2R 与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性F 检验之间的关系;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与t 检验有何不同?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二者是否有等价的作用?4.为什么说对模型施加约束条件后,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一定不比未施加约束的残差平方和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受约束回归与无约束回归的结果相同?5.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1) t t t u x b b y ++=310(2) t t t u x b b y ++=log 10(3)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 (4) t t t u x b b b y +⋅+=)(210(5) t t t u x b b y +=)/(10(6) t bt t u x b y +−+=)1(110(7)t t t t u x b x b b y +++=10/22110 6.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7.指出下列模型中所要求的待估参数的经济意义:(1)食品类需求函数:u P P I Y ++++=231210ln ln ln ln αααα中的321,,ααα(其中Y为人均食品支出额,I 为人均收入,为食品类价格,为其他替代商品类价格)。
1P 2P (2)消费函数:t t t t u Y Y C +++=−1210βββ中的1β和2β(其中C 为人均消费额,Y 为人均收入)。
某财经学院李子奈《计量经济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分,每题1分)1. 通过增大样本容量和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可以缩小置信区间。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置信区间的影响因素:①样本容量n。
样本容量变大,样本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减小;同时,在同样的显著性水平下,n越大,t分布表中的临界值越小。
②模型的拟合优度。
因为样本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与残差平方和成正比,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残差平方和应越小。
2. 用于进行广义差分变换的自相关系数ρ的常用估计方法有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和杜宾两步法。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或广义差分法,必须已知随机误差项的相关系数,实际上μj的不可观测性使得ρ值未知,所以必须首先对其进行估计,然后再用广义差分法。
常用的估计方法有: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和杜宾两步法。
3. 消除序列相关的一阶差分变换假定自相关系数ρ必须等于1。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消除序列相关的一阶差分变换假定自相关系数ρ=1,即假设随机干扰项之间是完全正序列相关的,这样广义差分方程就转化为一阶差分方程。
2、名词题(5分,每题5分)1. 协方差答案: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协方差是用于衡量两个变量的总体误差。
而方差是协方差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当两个变量是相同的情况。
期望值分别为E(X)=μ与E(Y)=v的两个实数随机变量X与Y之间的协方差定义为:Cov(X,Y)=E{[X-E(X)][Y-E(Y)]}其中,E是期望值。
直观上来看,协方差表示的是两个变量总体误差的方差,这与只表示一个变量误差的方差不同。
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其中一个大于自身的期望值,另外一个也大于自身的期望值,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就是正值;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即其中一个大于自身的期望值,另外一个却小于自身的期望值,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就是负值;如果X与Y是统计独立的,那么二者之间的协方差就是0。
《计量经济学》-谢识予-分章练习题计量经济学分章练习题第一章习题一、判断题1.投入产出模型和数学规划模型都是计量经济模型。
(×)2.弗里希因创立了计量经济学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3.丁伯根因创立了建立了第1个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4.格兰杰因在协整理论上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5.赫克曼因在选择性样本理论上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名词解释1.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理论。
2.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一个或一组方程表示的经济变量关系以及相关条件或假设,是经济问题相关方面之间数量联系和制约关系的基本描述。
3.计量经济检验,由计量经济学理论决定的,目的在于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
通常最主要的检验准则有随机误差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
4.截面数据,指在同一个时点上,对不同观测单位观测得到的多个数据构成的数据集。
5.面板数据,是由对许多个体组成的同一个横截面,在不同时点的观测数据构成的数据。
三、单项选择题1.把反映某一单位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B )A. 横截面数据B. 时间序列数据C. 面板数据D. 原始数据2.同一时间、不同单位按同一统计指标排列的观测数据称为( C )A.原始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C.截面数据 D.面板数据3.不同时间、不同单位按同一统计指标排列的观测数据称为( D )A.原始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C .截面数据D .面板数据4. 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的结构分析不包括( D )A .乘数分析B .弹性分析C .比较静态分析D .随机分析5. 一个普通家庭的每月所消费的水费和电费是( B )A .因果关系B .相关关系C .恒等关系D .不相关关系6. 中国的居民消费和GDP 是( C )A .因果关系B .相关关系C .相互影响关系D .不相关关系7. 下列( B )是计量经济模型A .01i Y X ββ=+B .01i i Y X ββμ=++C .投入产出模型D .其他8. 投资是( A )经济变量A .流量B .存量C .派生D .虚拟变量9. 资本是( B )经济变量A .流量B .存量C .派生D .虚拟变量10. 对定性因素进行数量化处理,需要定义和引进( C )A .宏观经济变量B .微观经济变量C .虚拟变量D .派生变量四、计算分析题1.“计量经济模型就是数学”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不是数学式子,相比数学式子多了一个随机误差项,是随机性的函数关系。
期末考试试卷计量经济学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对应的空格内,正确用C表示,错误用W表示)1. 总体回归函数给出了与自变量每个取值相应的应变量的值。
2. 普通最小二乘法就是使误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过程。
3. 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和双对数模型的判决系数可以相比较。
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意味着模型中任何一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
5.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
6. 双对数模型的回归系数和弹性系数相同。
7. 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是有偏的也是无效的。
8. 在高度多重共线性情况下,估计量的标准误差减小,t值增大。
9. 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大碍。
10.无论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1。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内)。
1.当回归系数t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给定的临界值时,表明该系数 。
2.线性回归模型意味着模型中 是线性的。
3.高斯马尔科夫定理说明如果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古典假设,则OLS 估计量具有 性。
4.多元回归的总体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为 。
5.如果对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样本容量为11时有4500,90TSS RSS ==,则其校正的判决系数=2R 。
6.模型12ln t t y B B t u =++的参数2B 表示 。
7. 模型最适合用来描述恩格尔消费曲线 。
8.在多元回归模型中较高的2R 值与多个不显著的t 值并存,表明模型可能存在 。
9.在残差图中,如果残差平方呈现系统模式,则意味着数据中可能存在 。
10.在分析季度数据的季节性时需要引入 个虚拟变量。
三、简答题(共15分)1、简述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步骤。
(8分)2、以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为例简述普通最小二乘原理,并写出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
(7分)期末考试试卷四、(15分)如果考虑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INCOME (元),贷款购车的贷款利率R (%),汽油的价格P (元)来解释汽车的销售额SALE (万元),估计得到如下方程:96.0209)012.0()00041.0()035.0()32.0()ln(11.00017.0)ln(28.068.5)ˆln(2==--=--+=R n se P R INCOME LE AS 如果给定显著性水平0.05a =,单边临界值为0.05 1.645t =,0.05 2.65F =。
计量经济学题库计算与分析题(每小题10分)1X:问题:(1)画出X 与Y 关系的散点图。
(2)计算X 与Y 的相关系数。
其中X 129.3=,Y 554.2=,2X X 4432.1∑(-)=,2Y Y 68113.6∑(-)=,()()X X Y Y ∑--=16195.4 (3)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和出的模型为t 值 1.2427 7.2797 R 2=0.8688 F=52.99解释参数的经济意义。
2.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i iˆY =101.4-4.78X 标准差 (45.2) (1.53) n=30 R 2=0.31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ˆ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3.估计消费函数模型i i i C =Y u αβ++得i i ˆC =150.81Y + t 值 (13.1)(18.7) n=19 R 2=0.81其中,C :消费(元) Y :收入(元)已知0.025(19) 2.0930t =,0.05(19) 1.729t =,0.025(17) 2.1098t =,0.05(17) 1.7396t =。
问:(1)利用t 值检验参数β的显著性(α=0.05);(2)确定参数β的标准差;(3)判断一下该模型的拟合情况。
4.已知估计回归模型得i i ˆY =81.7230 3.6541X + 且2X X 4432.1∑(-)=,2Y Y 68113.6∑(-)=, 求判定系数和相关系数。
5.有如下表数据(1关系?拟合什么样的模型比较合适? (2)根据以上数据,分别拟合了以下两个模型:模型一:16.3219.14P U=-+ 模型二:8.64 2.87P U =- 分别求两个模型的样本决定系数。
7.根据容量n=30的样本观测值数据计算得到下列数据:XY 146.5=,X 12.6=,Y 11.3=,2X 164.2=,2Y =134.6,试估计Y 对X 的回归直线。
计量经济学题库计算与分析题(每小题10分)1X:年均汇率(日元/美元) Y:汽车出口数量(万辆)问题:(1)画出X 与Y 关系的散点图。
(2)计算X 与Y 的相关系数。
其中X 129.3=,Y 554.2=,2X X 4432.1∑(-)=,2Y Y 68113.6∑(-)=,()()X X Y Y ∑--=16195.4 (3)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和出的模型为 ˆ81.72 3.65YX =+ t 值 1.2427 7.2797 R 2=0.8688 F=52.99解释参数的经济意义。
2.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i iˆY =101.4-4.78X 标准差 (45.2) (1.53) n=30 R 2=0.31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ˆ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3.估计消费函数模型i i i C =Y u αβ++得i i ˆC =150.81Y + t 值 (13.1)(18.7) n=19 R 2=0.81其中,C :消费(元) Y :收入(元)已知0.025(19) 2.0930t =,0.05(19) 1.729t =,0.025(17) 2.1098t =,0.05(17) 1.7396t =。
问:(1)利用t 值检验参数β的显著性(α=0.05);(2)确定参数β的标准差;(3)判断一下该模型的拟合情况。
4.已知估计回归模型得i i ˆY =81.7230 3.6541X + 且2X X 4432.1∑(-)=,2Y Y 68113.6∑(-)=, 求判定系数和相关系数。
5.有如下表数据(1拟合什么样的模型比较合适? (2)根据以上数据,分别拟合了以下两个模型:模型一:16.3219.14P U=-+ 模型二:8.64 2.87P U =- 分别求两个模型的样本决定系数。
计量经济学第六章作业思考题:6.1 如何使用DW统计量来进行自相关检验?该检验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局限性有哪些?答:(1)DW 检验是J.Durbin(杜宾)和G.S.Watson(沃特森)于1951年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样本容量大于等于15的检验自相关的方法,许多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计算机软件都可以计算出DW 值。
给定显著水平α,依据样本容量n和解释变量个数k’(不包括常数项),查D.W.分布表可得临界值(d统计量的上界d U和下界d L),当0<DW<d L时,表明存在一阶正自相关,而且正自相关的程度随DW向0的靠近而增强。
当d L<DW<d U时,表明为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自相关。
当d U<DW<4-d U时,表明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当4-d U<DW<4-d L时,表明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自相关。
当4-d L<DW<4时,表明存在一阶负自相关,而且负自相关的程度随DW向4的靠近而增强。
(2)DW检验的前提条件:<1>解释变量是非随机的(因此与随机扰动项不相关);<2>随机扰动项是一阶自回归形式,即u t=ρu t-1 +v t (v t满足古典假定);<3>线性模型的解释变量中不包含滞后的被解释变量,如不应出现下列形式:Y t =β1 +β2 X t +β 3 Y t-1 +u t;<4>截距项不为零,即只适用于有常数项的回归模型;<5>数据序列无缺失项,样本比较大。
(3)DW检验的局限性:<1>DW检验有两个不能确定的区域,一旦DW值落在这两个区域,就无法判断。
这时,只有增大样本容量或选取其他方法;<2>DW统计量的上、下界表要求n≥15, 这是因为样本如果再小,利用残差就很难对自相关的存在性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3> DW检验不适应随机误差项具有高阶序列相关的检验;<4> DW检验有运用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DW检验才是有效的。
1.计量经济学模型: 揭示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 主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的经济数学模型。
2.参数估计的无偏性: 它的均值或期望值是否等于总体的真实值。
3.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 它是否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具有最小方差。
估计量的期望方差越大说明用其估计值代表相应真值的有效性越差;否则越好, 越有效。
不同的估计量具有不同的方差, 方差最小说明最有效。
4.序列相关: 即模型的随即干扰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
5.工具变量: 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 以替代与随即干扰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
6.结构式模型: 根据经济理论和行为规律建立的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直接关系结构的计量经济学方程系统。
7. 内生变量: 具有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它的参数是联立方程系统估计的元素, 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决定的, 同时也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
内生变量一般都是经济变量。
8.异方差:对于不同的样本点, 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 而是互不相同, 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性。
9.回归分.: 研究一个变量关于另一个(些)变量的依赖关系的计算方法和理.。
其目的在于通过后者的已知或设定值,去估计和预测前者的(总体)均值。
前一变量称为被解释变量或应变量,后一变量称为解释变量或自变量。
1. 下列不属于线性回归模型经典假设的条件是( A )A.被解释变量确定性变量, 不是随机变量。
A. 被解释变量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A.被解释变量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B.随机扰动项服从均值为0, 方差恒定, 且协方差为0。
C. 随机扰动项服从正态分布。
D. 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 参数的估计量具备有效性是指( B )A.B. 为最小A .0)ˆ(=βVarC .0)ˆ(=-ββED. 为最小3. 设Q 为居民的猪肉需求量, I 为居民收入, PP 为猪肉价格, PB 为牛肉价格, 且牛肉和猪肉是替代商品, 则建立如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根据理论预期, 上述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估计参数 、 和 应该是( C ) A . <0, <0, A. <0, <0,A .1ˆα<0,2ˆα<0,0ˆ3>αB . <0, >0,C . >0, <0,D . >0, >0,4. 利用OLS 估计模型 求得的样本回归线, 下列哪些结论是不正确的( D )A. 样本回归线通过( )点A .样本回归线通过(Y X ,)点B. =0 C .Y Y ˆ= D .i i X Y 10ˆˆαα+=5. 用一组有2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 后, 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 的显著性作t 检验, 则 显著地不等于零的条件是t 统计量绝对值大于( D ) A.t0.1(20) A. t 0.1(20)B.t0.05(20)C.t0.1(18)D.t0.05(18)6. 对模型 进行总体线性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 C ) A .0210===βββ B . , 其中C.D . , 其中 7.对于如下的回归模型 中, 参数 的含义是( D ) A. X 的相对变化,引起Y 的期望值的绝对变化量A .X 的相对变化,引起Y 的期望值的绝对变化量B.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率C. X 的绝对量发生一定变动时,引起Y 的相对变化率D. Y 关于X 的弹性8.如果回归模型为背了无序列相关的假定, 则OLS 估计量( A ) A .无偏的, 非有效的 A. 无偏的,非有效的 A .无偏的,非有效的 B .有偏的, 非有效的 C .无偏的, 有效的D .有偏的, 有效的 9.下列检验方法中, 不能用来检验异方差的是. ..) A. 格里瑟检验 A .格里瑟检验 B.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C. 怀特检验D. 杜宾-沃森检验10. 在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 B. 序列相关性检验时, 发现各参数估计量的t检验值都很低, 但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且F检验显著, 这说明模型很可能存在( C )A. 方差非齐性A.方差非齐性C. 多重共线性D. 模型设定误差11.包含截距项的回归模型中包含一个定性变量, 且这个定性变量有3种特征, 则, 如果我们在回归模型中纳入3个虚拟变量将会导致模型出现( A )A. 序列相关A.序列相关B. 异方差C. 完全共线性D. 随机解释变量12.下列条件中, 哪条不是有效的工具变量需要满足的条件( B )A. 与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A.与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B. 与被解释变量高度相关C. 与其它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D. 与随机误差项不同期相关13. 当模型中存在随机解释变量时, OLS估计参数仍然是无偏的要求( A )A. 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独立A.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独立B.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同期不相关, 而异期相关C. 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同期相关D.不论哪种情况, OLS估计量都是有偏的14. 在分布滞后模型 中, 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长期影响乘数为( C ) A. A. 1βB.C.D .210βββ++15. 在联立方程模型中, 外生变量共有多少个( B )A.1 A. 1B.2C.3D.41. 普通最小二乘法确定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的参数 和 的准则是使( B ) A. ∑ei 最小 B. ∑ei2最小C. ∑ei 最大 D. ∑ei2最大2.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要求模型误差项 满足某些基本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