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6章多元化经营战略
- 格式:ppt
- 大小:518.54 KB
- 文档页数:69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免费下载] 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第一篇绪论第1章管理的历史发展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组织管理基本原理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篇企业环境管理第3章企业环境管理概述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企业目标与竞争战略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多元化经营战略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国际化经营战略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企业外部关系协调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篇企业组织管理第9章企业组织管理概述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组织结构与制度规范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计划和控制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激励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领导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企业文化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篇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第15章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概述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模式转换与革新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发展过程管理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风险管理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这本书内容太多了,可以到这里免费下载,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免费下载]》》/DigitalLibrary/Show.aspx?Id=2871。
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目录摘要 (1)1.企业多元化经营概述 (2)1.1多元化的内涵 (2)1.2多元化相关理论介绍 (3)2.国内外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及现状 (4)2.1国外企业多元化经营现状 (4)2.2国内企业多元化经营现状 (5)3.企业多元化动因 (6)3.1国外关于多元化动机的三种观点 (6)3.2我国企业行业多元化动因的分析 (8)4.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施 (10)4.1业务发展方向的选择,即待进入产业的选择 (10)4.2进入时机的选择 (12)4.3进入方式的选择 (13)5.我国企业多元化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建议 (15)参考文献 (17)摘要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多元化经营,经历了从起步到高潮,再到退潮归核化的发展过程。
国际学术界从多方面对企业多元化经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在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将对企业多元化的内涵、相关的理论和多元化的动因及多元化如何实施进行战略分析,探讨其未来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多元化;发展现状;动因;实施ABSTRACTEnterprise Diversification,represented by the ones of United States corporate, experienced a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start to climax,then to the low tide and finally refocusing since a scoreof years in the last century.While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results of effective diversified researches on enterprises from variou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ies,it also gives strategic analysis on the intension of enterprise diversification,relevant theories,a wide range of diverse motives,implement methods and discussion on its future development.Keywords:Diversity,DevelopmentStatus,Motivation,Implementation1.企业多元化经营概述1.1多元化的内涵对多元化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57年,美国著名战略理论家安索夫在《多元化战略》中提出的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化经营作为一种战略选择,为很多国际大型企业成功应用,带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如美国通用电气、摩托罗拉,日本夏普、东芝,德国西门子,韩国三星都是多元化的典范。
据统计,1990年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中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占94%,而日本经济企划厅的调查表明,日本制造业中有74.7%的企业、商业服务业中有58.7%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英国100家最大的企事业中从事单一部门生产的仅占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实行了多元化发展战略,很多企业获得了成功,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增大和我国带入经济世界化水准的加深,多元化经营中的一些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很多企业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一、多元化经营战略及其动因多元化经营又称多角化经营、多样化经营,它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安索夫(H.L.Ansoff)提出。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表现在一个企业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和服务。
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戈特(Gort,1962)提出,“多元化经营是个别企业供给市场产品和劳务的增多”。
所以,多元化经营可定义为企业向市场提供本质和用作不同的多种类型的产品和服务。
多元化经营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的不相关多元化,主要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目的多是为了分散风险。
第二种是20世纪80年代的为获取协同效应的相关多元化。
巴泽尔和盖尔(1987)认为,“作为组合中的一个企业比作为一个单独动作的企业所能取得的更高的赢利水平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
相关多元化的协同效应主要来自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共享,以及知识、技能的转移和扩散等方面。
第三种是90年代之后的建立在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相关多元化,并逐渐成为多元化经营的主流。
综合看来,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获取范围经济。
在企业内部,某些资源是能够共享的,或者是半公共品。
多元化经营战略方案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方案实施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一、目标行业进入策略1.目标行业进入策略分析框架(1)通过进入障碍分析,了解必需的能力。
(2)通过剩余资源分析,了解现有的能力。
具体方法是:首先,逐一对某类型经营资源进行分析并分离;其次,在逐一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归纳。
企业进入目标行业经营的能力是多元化经营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这种能力取决于企业拥有的可转移的剩余经营资源和这些资源的转移效率,这个转移效率又取决于剩余资源的结构以及管理能力的水平。
(3)通过目标行业必需能力与企业现有能力的比较分析,寻找出能力差距。
通过进入障碍分析,我们了解到进入目标行业所需的“上桌赌本”;而通过剩余资源的转移性及转移效率,我们了解到企业进入目标行业所拥有的“实际赌本”,这两者均是企业目标行业进入策略的重要因素。
不仅如此,将上述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出其中的差距,更是目标行业进入策略的关键因素。
这是因为,企业进入目标行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成败并不单独取决于目标行业必需能力或企业现有能力,而是取决于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4)根据能力差距,确定进入目标行业的时机。
一般来说,目标行业的进入时机问题可以归结为能力差距是否适当的问题:如果差距适当的话,可以认为现在正是进入目标行业的时机;如果差距不适当的话,可以认为现在还不是进入目标行业的时机。
当确定了现在是否是进入目标行业的适当时机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案:(1)当现在不适合进入目标行业时,可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进入战略准备期,二是放弃选定行业;(2)当现在正是进入目标行业的适当时机时,企业进入战略实施期。
2.目标行业进入策略的主要内容目标行业进入策略的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1)目标,即为什么进入该行业?战略性转移、战术性发展、追求范围效益、提高或获取核心能力、分散风险、追求成长。
进行多元化经营的管理办法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现有业务基础上,通过扩大产品线或进入新的市场,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的一种经营策略。
多元化经营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进行多元化经营的管理办法。
一、明确多元化经营的目标和战略在进行多元化经营之前,企业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战略。
目标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长远目标,如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等。
战略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如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等。
明确目标和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组织多元化经营活动。
二、建立多元化经营的组织结构多元化经营需要企业具备更强的组织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为了有效管理多元化经营,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
可以设立多元化经营部门或项目组,负责统筹协调各个业务板块的运营和管理。
同时,需要明确各个业务板块的职责和权责,确保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合作。
三、加强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多元化经营意味着企业将进入新的市场或领域,面临新的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
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
通过调研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产品策略和市场推广计划,提前做好准备,降低经营风险。
四、优化资源配置和协同管理多元化经营需要合理配置和利用企业的资源。
企业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协同管理,促进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协同。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协同管理,企业可以提高整体效益,降低运营成本。
五、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多元化经营需要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应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想法和建议,为员工提供创新的平台和机会。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企业,才能在多元化经营中获得竞争优势。
六、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多元化经营需要对业务板块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
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估指标,对各个业务板块进行评估和排名。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保持持续的增长和竞争力,越来越多地采取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进入新的市场、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以实现业务领域的拓展和增长。
本文将从多元化战略的定义、类型、优势、风险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多元化战略的定义与类型1. 定义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通过进入新的市场、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实现业务领域的拓展和增长的战略。
2. 类型(1)横向多元化:企业在原有业务领域内,通过增加产品线、扩大市场份额或进入新的市场,实现业务领域的拓展。
(2)纵向多元化:企业在原有产业链上,通过向上游或下游延伸,实现业务领域的拓展。
(3)混合多元化:企业在不同业务领域、不同产业链或不同市场进行拓展,实现业务领域的多元化。
三、多元化战略的优势1. 降低经营风险:多元化战略可以使企业分散投资,降低单一业务领域的经营风险。
2. 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多元化战略,企业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多元化战略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盈利能力。
4. 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多元化战略可以使企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应对市场变化。
5. 提升企业形象:多元化战略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
四、多元化战略的风险1. 资源分散:多元化战略可能导致企业资源分散,影响原有业务的经营和发展。
2. 管理难度加大:多元化战略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否则可能导致管理混乱。
3. 市场风险:进入新的市场可能面临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变化等问题。
4. 技术风险: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可能面临技术难题,影响企业盈利。
5. 人才风险:多元化战略需要企业具备不同领域的人才,人才招聘和培养存在一定难度。
五、多元化战略的实施策略1. 明确多元化战略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多元化战略目标。
2. 选择合适的多元化类型:根据企业资源和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多元化类型。
多元化经营理论Study of Diversification Management Theory多元化经营理论研究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多元化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57年,安索夫在《多元化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安索夫以产品种类多少来定义多元化,无法区分高度相关的多种产品经营与高度不相关的跨产业的多种产品经营之间的差异。
1959年,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定义"多元化"为"多元化包括了各种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运营的生产领域数目的增加。
这最后一项对多元化的度量是最重要的。
"彭罗斯认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与其拥有的资源量相关,而成功率则与原有专长领域相关。
1962年,钱德勒发表专著《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提出了"结构跟随战略"的著名论断。
指出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是企业多元化成功的关键。
同时他运用历史分析法,开创了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研究之先河,指出除非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企业的多元化会导致绩效下降。
同年,高特《美国工业中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诞生,这是第一本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著作。
高特以《美国标准行业分类和代码》(SIC)中的四位数行业分类为依据,来计量企业多元化程度。
"多元化可定义为单个企业所活动的异质市场数目的增加。
生产活动的异质性如果仅仅涉及有些差异的同类产品或垂直结合方式,并不是多元化。
"高特在四年后进一步明确道:"多元化的含义是一个企业所活动的行业数目的增加"。
二、多元化研究的两个学派尽管有大量的方法、模型来测度公司的多元化,但都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的学派:基于SIC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和基于类型学的战略研究学派。
产业经济学派关注企业多元化的深度与广度,而战略学派更加关心多元化的本质。
1.产业经济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派是以异质市场数量来进行多元化判别。
管理学原理第6章多元化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进入不同的业务领域或扩展现有业务的范围,以实现业务组合的多样化和风险分散的战略。
通过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加盈利机会,提高竞争力。
多元化经营战略有着多种形式。
在产品多元化战略中,企业通过开发和推出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途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收入。
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不仅仅生产可口可乐饮料,还推出了众多的其他饮料品牌,如雪碧、芬达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
在市场多元化战略中,企业通过进入不同的市场,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
这种战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市场风险,减少对特定市场的依赖。
例如,亚马逊公司从线上书店起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进入了许多不同的零售市场,包括图书、电子产品、服装等。
除了产品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企业还可以通过跨国多元化战略来进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市场。
这种战略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来自全球市场的增长机会,降低在单一市场中面临的风险。
例如,苹果公司积极进军中国市场,推出面向中国消费者的特别版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竞争多元化战略来进入与原有业务相似但竞争激烈的市场,以挑战已有竞争对手,并实现企业的增长。
例如,谷歌公司在互联网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后,进军移动操作系统市场,推出了安卓系统。
通过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竞争,谷歌实现了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优势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风险分散,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加盈利机会。
通过进军不同的业务领域,企业可以平衡风险和机会,实现业务的多样化发展。
此外,多元化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和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多元化经营战略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跨入新的业务领域需要企业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否则可能会面临失败的风险。
其次,多元化经营会增加企业的管理复杂度,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