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指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药效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的学科。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及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般药理学研究:指对新药主要药效作用以外的广泛药理作用研究。主要是研究药物对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

作用等。

安慰剂:是不含活性药物但又暗示某种效应的制剂(如在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与某种活性药物或受试药物相同)

药物作用: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

药物效应: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

兴奋: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称为.. 抑制:凡能引起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反应。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不良反应的种类: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停药反应、药物依赖

副作用:指用于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慢性毒性:指长期用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作用

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四环素类等广谱性抗生素后,由于敏感菌株被抑制,而使肠道内菌群间的相对平衡被破坏,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部分激动剂:与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的药物。

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没有内在活性,且激动剂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

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极量:产生疗效的最大治疗量

药物的效能:指药物引起的最大效应

效价:指产生相同效应时所需要剂量或浓度大小,与药物的作用强度成反比

治疗指数:是LD50与ED50的比值,该指数越大表示药物越安全

首关效应: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表观分布容积: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称...

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个体差异:在相同用药情况下,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

快速耐受性:在短时间内连续用药数次后,立即产生的耐受性

交叉耐受性:机体对某些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药的敏感也降低

特异质: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出现极敏感或极不敏感的反应,或出现与通常性质不同的反应

躯体依赖性:反复用药后造成身体适应状态产生欣快感,一旦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症,称为

精神依赖性: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以达到舒适感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应用,而引起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称..

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总称...

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

胆碱受体:能与ACh结合的受体。可分为M、N两种亚型

肾上腺素受体: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分为α、β两种亚型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的与α-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转为降压

拟胆碱药:一类作用与ACh相似的药物,能激动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神经节、神经肌肉接头等部位的胆碱受体,产生拟胆碱作用

调节痉挛: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看近物清楚,

看远物模糊的作用

调节麻痹:晶状体受调节,屈光度减低,不能将近物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看近物模糊不清,仅适于远视

去极化型肌松药:与N2受体结合后,能持续兴奋受体,产生ACh样作用,随后受体失去兴奋性产生肌松的药物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竞争性阻断ACh对N2胆碱受体的兴奋而引起肌松的药物

帕金森病:(震颤病),临床症状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共济失调,重症者伴记忆障碍和痴呆等。

“开-关”现象:即突然发生少动(肌强直性运动不能,所谓“关”),此现象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又突然恢复为良好状态但常伴有运动障碍(所谓“开”)。

中枢兴奋药:是一类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提高其功能活动的药物;包括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以及主要兴奋脊髓的药物。

镇痛药:是一类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消除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但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的药物。

非麻醉性镇痛药:是一类成瘾性小,未列入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的镇痛药,俗称非成瘾性镇痛药,如喷他佐辛、曲马朵、罗通定、奈福泮等

戒断症状withdrawal/abstinence syndrome:反复用药,促使机体不断调整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在外源性物质作用下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基本功能,即所谓适应性。一旦停药,代谢活动发生改变,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如兴奋、失眠、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

成瘾性:即躯体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兴奋、失眠、流涕、流泪、震颤、出汗、呕吐、腹泻、肌肉疼痛、发热、瞳孔散大、焦虑、甚至虚脱和意识丧失。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兼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它们在化学上不同与甾体类激素,又称非甾体类抗炎药。瑞夷综合征:病毒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肝损害和脑病,可致死。

折返:是经传导环路折回到原处的冲动。单次折返可引起期前收缩,连续折返可引起阵发性室上性或室心性心动过速;多个折返同时发生,可引起心房或心室的扑动和颤动。

膜反应性:指膜电位水平与其所激发的0相最大上升速率之间的关系。

后除极:是在一个动作电位水平与其所激发的0相除极后所发生的除极,其频率较快,振幅较小,呈震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容易引起异常触发活动。

早后除极:是发生在2相和3相中由Ca2+内流增加所致的后除极。

迟后除极:是因细胞内Ca2+过荷诱发的发生在4相早期由Na+内流所致的后除极。

触发活动:是由后除极电位诱发的异常冲动

奎宁丁晕厥:是用奎宁丁时,病人突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使病人神智丧失,四肢抽搐及呼吸停止的反应。

金鸡纳反应:是奎宁丁和奎宁所致的肠道反应、耳鸣、听力减退或丧失、势力模糊、晕厥及谵妄等特有的反应。

碘反应:是由含碘化合物在体内释放出碘所致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及变态反应等。

光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均有疗效的药物。

正性肌力作用:指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负性频率作用:指减慢心率的作用。

强心苷: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苷类。

变异型心绞痛:是冠脉痉挛所诱发的一种自发性心绞痛类型。特点:疼痛发生与心肌需氧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冠状动脉血流主流贮备量的减少有关。

高脂血症:凡血浆中VLDL、IDL、LDL及apoB浓度高于正常值为高脂蛋白血症或高脂血症,易致动脉粥样硬化,共有6型。

调血脂药:凡能使LDL、VLDL、TC、TG及apoB 降低,或使HDL、apoA升高的药物,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称..

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症状控制后因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所致愿病复发或加重现象。

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某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作用,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即是它们的治疗作用对象,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原微生物的能力。

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细菌短暂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定时间。

耐药性:由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交叉耐药性:指致病微生物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