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 481-2009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石灰滤纸采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简称LTP法)。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氟化物长期平均污染水平的测定。当采样时间为一个月时,方法的测定下限为0.18μg(dm2·d)。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3方法原理

空气中的氟化物(氟化氢、四氟化硅等)与浸渍在滤纸上的氢氧化钙反应而被固定。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浸提后,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获得石灰滤纸上氟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反映的是放置期间空气中氟化物的平均污染水平。

4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高氯酸:72%(m/V),优级纯。

4.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2.5mol/L:称取100.0g优级纯氢氧化钠,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4.3 氢氧化钠溶液c(NaOH)=

5.0mol/L:称取100.0g优级纯氢氧化钠,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500ml。

4.4 石灰悬浊液的制备:称取56g氧化钙,加250ml水,在搅拌下缓慢加入高氯酸(4.1)250ml,加热至产生白烟。冷却后再加水200ml,加热蒸发至产生白烟,重复三次,如有沉淀,用玻璃砂芯漏斗(G3)过滤。在搅拌下向所得透明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2)1000ml,得到氢氧化钙悬浊液。静置沉降后,倾出上清液,再用水重复洗涤5~6次,最后加水至5000ml,质量分数约为1%,密闭保存,用时摇匀。

4.5 总离子

4.5.1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Ⅰ):称取58.0g氯化钠,10.0g柠檬酸钠,量取冰乙酸50ml,加水500ml。溶解后,加氢氧化钠溶液(4.3)135ml,调节溶液pH值为5.2,加水定容至1000ml,摇匀。

4.5.2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Ⅱ):称取142g六次甲基四胺、85g硝酸钾和9.97g 钛铁试剂,加适量水溶解,调节pH至5~6,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溶液的配制可不局限于此,还可参考GB 7484中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注:当试样成分复杂,偏酸(pH≈2)或者偏碱(pH≈12),可用TISAB Ⅱ配方。

4.6 氟化钠标准贮备液ρ(NaF)=1000μg/ml:称取0.2210g氟化钠(优级纯,于110℃烘干2h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溶解于水中,移入1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保存。临用时取出,放至室温备用。

4.7 氟化钠标准溶液:将氟化钠标准贮备溶液(4.6)用水稀释成 2.5、

5.0、10.0、25.0、50.0、100.0μg/ml的标准溶液,临用现配。上述试剂溶液均应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4.8 定性滤纸:直径12.5cm。

4.9 石灰滤纸:用两个大培养皿(直径约15cm)各放入少量石灰悬浊液,将直径12.5cm定性滤纸(4.8)放入第一个培养皿中浸透、沥干,再放在第二个培养皿中浸透、沥干(浸渍5

张~6张滤纸后,换新的石灰悬浊液),然后摊放在大张干净、无氟的定性滤纸上,于60℃~70℃烘干,装入塑料盒(袋)中,密封好放入干燥器中备用(干燥器中不加干燥剂)。

5 仪器和设备

5.1 采样装置

a. 采样盒:外径130mm,内径126mm,高25mm(不包括盖)的平底塑料盒,具盖。盒内具有塑料环状垫圈(3外径125mm,内径110mm)和固定滤纸片用的塑料焊条(或弹簧圈)。

b.防雨罩:采用盆口直径300mm,高90mm的防雨罩,盆底用铁皮焊一个直径130mm、高35mm的圈,用于安装采样盒。

采样装置见图1a、1b、1c、1d、1e。

5.2 离子活度计或精密度酸度计:分辨率为0.1mV。

5.3 氟离子选择电极:

a.测量氟离子浓度范围:10-1mol/L~10-6mol/L。

b. 测定曲线斜率:在t℃下,为(54+0.2t)mV。

5.4 甘汞电极:盐桥溶液为饱和氯化钾。

5.5 磁力搅拌器:具聚乙烯包裹的搅拌子。

5.6 小型超声波清洗器。

5.7 聚乙烯塑料杯:100ml。

5.8 聚乙烯塑料瓶:100ml、1000ml。

6 干扰及消除

浸渍液中有Si4+、Fe3+、Al3+存在,浓度不超过20mg/L时,产生的干扰可采用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来消除。

7样品

取一张石灰滤纸,平铺在平底塑料采样盒底部,用环状塑料卡圈压好滤纸边,再用具有

弹性的塑料焊条或卡簧沿盒边压紧(盒上可安装铆钉卡住焊条)。将滤纸牢牢地固定,盖好盖,携至采样点。

采样点之间距离一般为1km左右,距污染源近时,采样点之间距离可缩小,远离污染源的采样点之间距离可加大。采样点应设在较空旷的地方,避开局部小污染源(如烟囱等)。采样装置可固定在离地面3.5m~4m的采样架上;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可安装在楼顶,与基础面相对高度应大于1.5m。

采样时,将装好石灰滤纸的采样盒的盒盖取下,装入采样防雨罩的底部铁圈内,固定好,使石灰滤纸面向下,暴露在空气中,采样时间为7天到一个月。做好采样记录[记录放样品地点、样品编号及放样、取样时间(月、日、时)等]。收取样品时,从防雨罩取出采样盒,加盖密封,带回实验室。

采集后的样品贮存在实验室干燥器内,在40天内分析。

8分析步骤

校准曲线的绘制

8.1.1 取6个100ml聚乙烯塑料杯,按表1加入配制的标准系列,也可根据实际样品浓度配制。不得少于6个点。分别取2.00ml六种标准使用液(4.7),一次加入TISAB溶液25.00ml、水23.00ml,氟离子含量依次为5.0、10、20、50、100、200μg。

8.1.2 将离子活度计接通,并按要求将清洗好的氟离子选择电极及甘汞电极插入制备好的待测液中。插入电极前不要搅拌溶液,以免在电极表面附着气泡,影响测定的准确度。测定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逐个进行。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数分钟,磁力搅拌时间应一致,并且搅拌速度要适中、稳定。待读数稳定后(即每分钟电极电位变化小于0.2mV)停止搅拌,静置后读取毫伏值,同时记录测定时的温度。

注:溶液温度控制在15℃~35℃,保证氟离子选择电极正常工作。

8.1.3 以氟含量的对数及其对应的毫伏值进行直线回归,要求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大于0.999,斜率符合(54+0.2t)mV;或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对数坐标表示氟含量(μg),以等距坐标表示毫伏值,绘制校准曲线。

8.2 空白试验

空白值的不稳定会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每批石灰滤纸都应做空白试验。

抽取4张~5张未采样的石灰滤纸,剪成小碎块(约为5mm×5mm),放入100ml聚乙烯塑料杯中,加入10.0μg/ml的氟化钠标准溶液0.50ml,依次加入TISAB溶液10.00ml、水25.50ml,按(8.1.2)读取毫伏值,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氟含量或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氟含量,空白石灰滤纸的氟含量为测定值(μg)减去加入的标准氟含量5μg。取其平均值为空白石灰滤纸的氟含量(空白石灰滤纸的氟含量每张不应超过1μg)。

8.3 试样的制备

取出石灰滤纸样品,剪成小碎块(约为5mm×5mm),放入100ml聚乙烯塑料杯中,加25.00mlTISAB缓冲液(4.5)及25.00ml水,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提取30min,取出放置过夜(加盖,防止放置时污染),待测。

8.4 样品测定

处理好的试样测定方法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读取毫伏值后,根据回归方程式计算氟含量或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氟含量。

样品测定应与校准曲线绘制同时进行,测定样品时的温度与绘制校准曲线时的温度之差不应超过±2℃。

9结果表示

空气中氟化物的浓度ρ按公式(1)计算:

ρ=(W-W0)/(S×n)

式中:ρ—空气中氟化物的浓度,μg/(dm2·d);

W—由(8.3)测得的石灰滤纸样品的氟含量,μg;

W0—按(8.2)测得的空白石灰滤纸平均氟含量,μg;

S—样品滤纸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dm2;

n—样品滤纸在空气中放置天数,单位为天,d,应准确至0.1d。

所得结果用3位有效数字表示。

10精密度和准确度

10.1 精密度

五个实验室在不同地点采集大气环境样品,每个实验室每批采集5个平行样,共取得31批样品,测定均值范围为2.81μg/(dm2·d)~192μg/(dm2·d),平均变异系数为5.5%,最大为16.6%。

10.2 准确度

五个实验室测定统一制备的含氟50.0μg石灰滤纸样品,相对误差为0.23%。

11注意事项

不得用手指触摸电极的膜表面,为了保护电极,试样中氟的测定浓度不要大于40mg/L。如果电极的膜表面被有机物等沾污,必须先清洗干净后才能使用。清洗可用甲醇、丙酮等有机试剂,亦可用洗涤剂。例如,可先将电极浸入温热的稀洗涤剂(1份洗涤剂加9份水),保持3分钟~5分钟。可放入另一份稀洗涤剂中,然后用水冲洗,在(1+1)的盐酸中浸30秒,最后用水冲洗干净,用滤纸吸去水分。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67-2001方法确认 1.目的 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吸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分析方法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中氟化物的测定。不能测定碳氟化物,如氟利昂。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 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2 复核人员负责检查原始记录、检出限、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3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检测结果及检出限、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分析结果 4.分析方法 4.1 测量方法简述 4.1.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污染源中尘氟和气态氟共存时,采样烟尘采样方法进行等速采样,在采样管的出口串联三个装有75ml吸收液的大型冲击式吸收瓶,分别捕集尘氟和气态氟。 若污染源中只存在气态氟时,可采用烟气采样方法,在采集管出口串联两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2.0L/min的流速采集5~20min。 采样管与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选用聚四氟乙烯管,并应尽量短。 注:连接管液可使用聚乙烯塑料管和橡胶管。 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及操作步骤,按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有关规定进行。采样频次和时间,按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规定进行。 采样结束后,将滤筒取出,编号后放入干燥洁净的器皿中,并按照采样要求,做好记录。吸收瓶中的样品全部转移至聚乙烯瓶中,并用少量水洗涤三次吸收瓶,洗涤液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采样管与连接管先用50ml吸收液洗涤,再用400ml 水冲洗,全部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样品常温下可保存一周。 4.1.3 分析步骤 取6个50ml聚乙烯烧杯,按表1配制标准系列,也可根据实际样品浓度配制,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自来水中氟含量的测定(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氟离子含量的原理、方法。 2、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 3、熟悉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氟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样时,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池为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试液‖SCE 如果忽略液接电位,电池的电动势为: E=b-0.0592loga F- 即电池的电动势与试液中的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由此可采用标准曲线法和一次性标准加入法测定氟含量或浓度。 三、仪器与试剂(自己整理) 四、实验步骤(自己整理) (1)电极的准备 (2)标准曲线制作 (3)水样中氟含量的测定 ①标准曲线法②标准加入法 五、实验数据结果处理(自己整理) 六、思考题: 1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离子时加入TISAB的组成和作用各是什么? TISAB的组成成分对应的作用 0.1 mol/L氯化钠溶液控制离子强度,加快平衡响应时间 控制溶液的酸度,使pH=5-6 0.25 mol/L HAc-0.75 mol/L NaAc 溶液 0.001mol/L柠檬酸钠溶液掩蔽自来水中含有的Al3+、Fe3+、Sn4+等干

2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各有何特点,比较本实验用这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说明原因。 答:⑴.标准曲线法:可以适用于多次测量,并且要求标准溶液和样品具有恒定的离子强度,并维持在适宜的pH 范围内.调节离子强度所用电解质不应对测定有干扰,调节离子强度的溶液,也常加入适当的络合剂或其他试剂以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 ⑵.标准加入法:是在其他组分共存情况下进行测量的,因此实际上减免了共存组分的影响,古这种方法适合于成分不明或是组成复杂的试样的测定。 标准加入法比标准曲线法操作简便,这两种方法测得的实验结果在排除误差的影响时基本相同。 3为什么控制PH5.0—6.0原因? 较高碱度时,主要的干扰物是-OH 。在膜的表面发生如下反应: -3-33F La(OH)3OH LaF +====+ 反应产生的氟离子干扰电极的响应,同时使氟离子浓度偏高; 在较高酸度时由于形成HF 2-而降低F -的离子活度,测定结果偏低。 扰离子,防止F -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实验六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自来水中的氟含量

实验六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自来水中的氟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氟离子浓度的方法。 3.学会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基本原理 饮用水中氟含量的高低,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氟含量太低,易得牙龋病,过高则会发生氟中毒,适宜含量为0.5~1.0 mg/L 。 目前测定氟的方法有比色法和直接电位法。比色法测量范围较宽,但干扰因素多,并且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直接电位法,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其测量范围虽不及前者宽,但已能满足环境监测的要求,而且操作简便,干扰因素少,一般不必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因此,电位法逐渐取代比色法成为测量氟离子含量的常规方法。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简称氟电极) 以LaF 3单晶片为敏感膜,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氟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SCE) 和待测试液组成的原电池可表示为: Ag│AgCl ,NaCl ,NaF│LaF 3膜│试液‖KCl (饱和),Hg 2Cl 2│Hg 一般pH/mV 计上氟电极接 (-) ,饱和甘汞电极接 (+),测得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 -=F SCE E ?? SCE ?和- F ?分别为饱和甘汞电极和氟电极的电位。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 -=F K E αlg 059.0 (25℃) (1) 其中,K 为常数,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F α为待测试液中- F 活度。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是离子活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的是离子浓度。若加入适量惰性电解质作为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 (TISAB),使离子强度保持不变,则(1)可表示为: pF K c K c K E F F ?+=?+=?-=-- 059.0)lg -(059.0lg 059.0 - F c 为待测试液中-F 浓度,- -=F c pF lg 。

实验 4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实验四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水中氟化物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饮用水水质限值为 1.0mg·L-1 。测定氟化物的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比色法和容量滴定法,前两种方法应用普遍。本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游离态氟离子浓度,当水样中含有化合态(如氟硼酸盐)、络合态的氟化物时,应预先蒸馏分离后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离子活度计或pH计、晶体管毫伏计及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化物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分析干扰测定的因素和消除方法。 2.复习教材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在预习报告中列出被测原电池,简要说明测定方法原理和影响测定的因素。 二.仪器 1.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用前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浸泡)。 2.饱和甘汞电极。 3.精密pH计或离子活度计、晶体管毫伏计,精确到 0.1mV。 4.磁力搅拌器和塑料包裹的搅拌子。 5.100mL、50mL容量瓶。 6.10.00mL、 5.00mL移液管或吸液管。 7.100mL聚乙烯杯。

三.试剂 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或无氟蒸馏水。 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 称取 0.2210g基准氟钠(NaF)(预先于105~110℃烘干2h或者于500~650℃烘干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在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2.乙酸钠溶液: 称取15g乙酸钠(CH 3COONa)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盐酸溶液:2mol·L-1。 4.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称取 58.8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5.水样①,②。 四.测定步骤 1.仪器准备和操作: 按照所用测量仪器和电极使用说明,首先接好线路,将个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开启电源开关,预热15min,以后操作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2.氟化物标准溶液制备:

环境空气氟化物采样器,HJ 955-2018

环境空气氟化物采样器满足新国标HJ955-2018《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1产品概述 TC-120(F)空气氟化物采样器(以下简称采样器)是适用于采集大气中重金属颗粒(TSP)和氟化物样品的必备采样器。该仪器采用传感器、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2适用范围 采用滤膜称重法捕集环境大气中的重金属颗粒(TSP)以及空气中的氟化物。可供环保、卫生、劳动、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用于气态物质和气溶胶的常规及应急监测。 3采用标准 HJ955-2018《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374-2007《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JJG943-201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4技术特点 无刷高负压采样泵,50L/min流量下,可以克服20kPa阻力;

电子流量计,恒流采样; 具有实时时钟,可设置定时采样,间隔多次采样; 氟化物采样头采用铝合金材质,抗静电吸附; 自动测量温度、气压,自动计算标况采样体积; 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大尺寸中文点阵式液晶屏,自动调节对比度,可在零下30度正常工作; 掉电保护功能,来电自动采样; 可选配TSP/PM10/PM2.5采样头用于空气重金属采样; 5工作原理 5.1氟化物采样 氟化物及重金属采样器是指能够采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颗粒物的采样器。其基本原理是:使一定体积的空气恒速通过已知质量的滤膜时,悬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滤膜增加的质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体积,确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可用于测定颗粒物中的金属、无机盐及有机污染物等成分。 6技术参数 表1技术参数 主要参数参数范围分辨率准确度 采样流量(10~100)L/min0.1L/min优于±2.5% 流量稳定性优于±2.0% 流量重复性优于±2.0% 采样时间1min~99h59min1min不超过±0.2% 计前压力(-20~0)kPa0.01kPa优于±2.5% 环境大气压(70~130)kPa0.01kPa优于±2.5% 定时开机24小时制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氟

实验一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氟 实验日期:______ 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离子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的适用条件; (3)了解使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意义和作用; (4)熟悉氟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5)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饮用水中氟含量的高低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氟的含量太低易得龋齿,过高则会发生氟中毒现象,适宜含量为0.5mg ·L -1 左右。因此,监测饮用水中氟离子含量至关重要。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已被确定为测定饮用水中氟含量的标准方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它可将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活度转换成相应的电位信号。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敏感膜为LaF 3单晶膜(掺有微量EuF 2,利于导电),电极管内装有0.1mol ·L -1 NaCl-NaF 组成的内参比溶液,以Ag-AgCl 作内参比电极。当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参比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工作电池时,电池的电动势正在一定条件下与F -离子活度的对数值成线性关系: - -=F S K E αlg 式中,K 值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S 为电极线性响应斜率(25℃时为0.059V)。当溶液的总离子强度不变时,离子的活度系数为一定值,工作电池电动势与F -离子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 - -=F c S K E lg ' 为了测定F - 的浓度,常在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中同时加入相等的足够量的惰性电解质以固定各溶液的总离子强度。 试液的pH 对氟电极的电位响应有影响。在酸性溶液中H +离子与部分F -离子形成HF 或HF 2-等在氟电极上不响应的形式,从而降低了F - 离子的浓度。在碱性溶液中,OH -在氟电极上与F -产生竞争响应,此外OH -也能与CaF 3晶体膜产生如下反应: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过程。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氟离子的方法。 4、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验原理 一般氟测定最方便、灵敏的方法是氟离子选择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由LaF 3单晶片制成,为改善导电性能,晶体中还掺杂了少量0.1%~0.5% 的EuF 2和1%~5%的CaF 2。膜导电由离子半径较小、带电荷较少的晶体离子氟 离子来担任。Eu 2+、Ca 2+代替了晶格点阵中的La 3+,形成了较多空的氟离子点阵,降低了晶体膜的电阻。 将氟离子选择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待测离子可以吸附在膜表面,它与膜上相同离子交换,并通过扩散进入膜相。膜相中存在的晶体缺陷,产生的离子也可以扩散进入溶液相,这样在晶体膜与溶液界面上建立了双电层结构,产生相界电位,氟离子活度的变化符合能斯特方程: --=F a F RT K E lg 303.2 氟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有良好的选择性,一般阴离子,除OH -外,均不干扰电极对氟离子的响应。氟离子选择电极的适宜pH 范围为5-7。一般氟离子电极的测定范围为10-6~10-1mol /L 。水中氟离子浓度一般为10-5mol /L 。 在测定中为了将活度和浓度联系起来,必须控制离子强度,为此,应该加入惰性电解质(如KNO 3)。一般将含有惰性电解质的溶液称为总离子强度调节液 (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TISAB)。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来说,它由KNO 3、柠檬酸三钠溶液组成。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离子浓度有两种基本方法。方法一:标准曲线法。先测定已知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的电位E ,以电位E 对lgc 作一工作曲线,由测得的未知样品的电位值,在E-lgc 曲线上求出分析物的浓度。方法二:标准加人法。首先测定待分析物的电位E1,然后加人已知浓度的分析物,记录电位E2,通过能斯特方程,由电位E1和E2可以求出待分析物的浓度。本实验测定氟离子采用标准曲线法。 三、仪器与试剂 氟离子选择电极一支;饱和甘汞电极一支;恒温水浴锅一台。100mL 烧杯若干个,50mL 容量瓶若5个,25mL 移液管、10mL 移液管,1mL 和10mL 有分刻度的移液管各一支,100mL 容量瓶一个。 NaF(基准试剂);KNO 3(分析纯);柠檬酸三钠(分析纯);NaOH(分析纯)。 氟标准溶液0.5g/L :称取于120°C 干燥2小时并冷却的NaF 1.106g 溶于去离子水中,而后转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备用。 氟标准溶液0.2g/L :移取0.5g/L 氟离子标准溶液20mL 稀释到50mL 。实验前随配随用,用完倒掉洗净容量瓶。 依照上述方法依次配制0.01g/L 、0.04g/L 的氟标准溶液。

仪器分析实验-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天然水中氟离子含量

仪器分析实验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天然水中氟离子含量2017 年 5 月 12日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天然水中氟离子含量 许诗赫 PB14007321 【实验目的】 1、熟悉电位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分析方法; 2、了解离子计的结构并掌握其基本操作技术; 3、了解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基本功能,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基本原理】 0原理概述:氟离子选择电极对F-有选择性响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电池电势与试液中的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通过氟离子选择电极可以定量测出自来水中的氟离子浓度。 0氟离子选择电极:电极底部敏感膜由LaF3单晶片制成,单晶中常加入少量的EuF2以增加其导电性,当电极插入含有F-的溶液时,F-在敏感膜与溶液界面扩散及在晶格的空穴中移动产生膜电位,电极电位的能斯特方程为: E F?= k ?2.303RT F lg a F?=k?s lg a F? (k 为常数;s=2.303RT F为电极的斜率) 实际测量时,F-选择电极与一支参比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一同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测量电池,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为: 氟离子选择电极︱试液(c=x)︱饱和甘汞电极(SCE) 该电池的电池电势为: E = E SCE? E F?= E SCE? k s+lg a F? 将E SCE和k合并,用E0表示有: E = E0+s lg a F? 当溶液中加入较高浓度的TISAB溶液(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以维持恒定的离子强度时,可改写为: , E = E0+s lg c F? , 25℃时,电池电势E为:E=E0+ 0.0592 lg c F? 可见,在一定条件下,电池电势与试液中的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0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工作曲线法、标准加入法、仪器直读等其他方法。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自来水中氟离子含量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⑴了解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构造及测定自来水中氟离子的实验条件。 ⑵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氟离子选择电极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离子选择电极,将氟化镧单晶封在塑料管的一端,管内装有0.1mol/L NaF和0.1mol/L NaCl溶液,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了氟离子选择电极。 2.测量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试液||SCE 电池电动势为E=b-0.0592()1F a log- 3.TISAB溶液的构成乙酸缓冲溶液排除OH-的干扰 柠檬酸钠溶液掩蔽Fe+3、Al+3、Sn(IV)配位离子 氯化钠溶液增加导电性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离子计,氟离子选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离子计 100mL容量瓶,50mL烧杯,100mL烧杯, 10mL移液管,50mL移液管。 0.1000mol/L F1-标准溶液,TISAB。 四.实验步骤 ㈠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在含104-mol/L F1-中浸泡约30min,直至测定去离子水 时电位为277mV左右,氟离子活化完成。 ㈡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 在5只100mL容量瓶中,用10mL移液管移取0.100mol/L F1-标准溶液于第一只100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10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2-mol/L F1-溶液;在第二只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102-mol/L F1-溶液10.00mL和TISAB10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3-mol/L F1-溶液。按上述方法依次配制1.00*106-~1.00*104-mol/L F1-标准溶液。 将适量F1-标准溶液分别倒入5只塑料烧杯中,放入磁性搅拌子,插入氟离子选 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连接好离子计,开启电磁搅拌器,由稀到浓测量,等读数稳定后读电压值,稳定后每隔5秒读取一个数,读取3个数,再分别测其他 F1-浓度溶液的电位值。 ㈢氟含量的测定 ①标准曲线法 吸取50mL自来水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 TISAB,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全部倒入一烘干的烧杯中,测电位,记为E1。平行测定3次。 ②标准加入法 实验①测量后,再分别加入1.00mL 1.00*103-mol/L F1-溶液后,再测定其电位值,记为E2。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制作E-logaF1-标准曲线,计算求自来水中氟离子浓度。 F1-浓度mol/L 1.00*102-mol /L 1.00*103-mol /L 1.00*104-mol /L 1.00*105-mol /L 1.00*106-mol /L F1-浓度的 对数 -2 -3 -4 -5 -6 电位mV 95.1 95.1 95.1 154.1 154.1 154.1 212.7 212.7 212.6 266.7 266.7 266.6 286.3 286.4 286.5 电位平均值 mV 95.10 154.10 212.67 266.67 286.40

氟离子检测-氟电极法

TLT/QMO08-08- 氟离子检测—氟电极法 1 a.原理: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样,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 极作参比电极,组成电池,电池的电度势与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 b.干扰:对于氟离子选择电极,常见阴离子NO3-,SO42-,PO43-,Ac-,Cl-,Br-,I-,HCO3- 等不干扰。主要干扰物是OH-,所以,最好保持pH=5~6之间,通常是加入缓冲溶液; 常见的阳离子干扰是Fe3+、AL3+、Sn4+,对于这几种阳离子是加入柠檬酸钠进行掩蔽。由 于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的是溶液中氟离子的活度,因此必须加入大量电解质控制溶液 中离子强度。 c.实验仪器:氟离子选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聚四氟容量瓶100ml的七 个。聚四氟乙烯烧杯7个。 d.试剂:1.氟标准溶液:称去0.221g氟化钠,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到 刻度,贮存于聚四氟乙烯瓶中。该溶液每毫升含氟100微克。 2.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分别称取5.844克氯化钠、15.01克冰乙酸、102.06 克乙酸钠和0.2941克柠檬酸钠溶于水中,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到刻度。倒入塑 料瓶中。 实验步骤:1.绘制标线:首先确定待测液的氟含量大致范围,使该溶液的氟含量在所绘制 的标线上。这里所测水溶液一般在4ppm以下,所以分别从氟标准溶液中分别已取0.00ml、 1.00ml、 2.00ml、 3.00ml、 4.00ml到聚四氟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ml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 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然后按照浓度由小到大,分别用氟离子电极测定其电压。以电 压为横坐标,氟离子浓度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其中mV o为空白时的电压。 2.测量样品:移去样品50ml,用氨水和盐酸将pH调到7左右。移入100ml 聚四氟乙烯容量瓶中,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用 氟离子电极测定其电压。然后通过曲线,计算出相应的氟离子浓度值。 (注:该样品相当于稀释了一倍。最后的浓度值需要乘以2)

环境空气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 72页)

环境空气检测作业指导书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检测试验中心 二〇一五年

目录 一、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1) 二、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 (9) 三、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14) 四、环境空气二硫化碳的测定 (22) 五、环境空气一氧化碳的测定 (25) 六、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 (27) 七、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32) 八、硫化氢的测定 (37) 九、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 (43) 十、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48) 十一、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54) 十二、固定污染源废气苯可溶物的测定 (59) 十三、废气铬酸雾的测定 (64) 十四、硫酸雾的测定 (67)

一、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一、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 二、适用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测定。 2、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36μg/10ml 吸收液。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24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15mg/m3。当吸收液总体积为 50ml,采样体积288L 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06mg/m3,本标准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范围为 0.024 mg/m3~2.0mg/m3。 三、干扰及消除 1、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氮氧化物浓度 30 倍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2、空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正干扰。 3、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 0.25mg/m3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采样时在采样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 长的硅橡胶管,可排除干扰。 四、测定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 540nm 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二氧化氮计)。 五、仪器设备 1、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2、分光光度计。 3、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 0.1L/min~1.0L/min。采样流量为 0.4L/min 时,

大气中氟化氢和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大气中氟化氢和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氟化氢为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0.01;相对密度0.69(对空气);熔点-83.1℃;沸点19.5℃。氟化氢易溶于水即成氢氟酸,在潮湿空气中形成雾。氟化氢和多种金属作用生成氢气。无水氟化氢及40%氢氟酸在空气中发生烟雾,其蒸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气态的氟在空气中除大部分是氟化氢,少量的氟化硅(SiF 4 )外,还可能以氟 化碳(CF 4)存在。含氟粉尘主要是冰晶石(Na 3 AlF 6 )、萤石(CaF 2 )、氟化铝(AlF 3 ) 和氟化钠(NaF)以及各种氟化磷灰石〔3Ca 3(PO 4 ) 2 ·Ca(Cl,F) 2 〕等。氟化物污 染主要来源于铝厂、磷肥厂和冰晶石厂、电解铝、用硫酸处理萤石以及制造氟化物和应用氢氟酸时均污染空气。 氟及其化合物的气体和粉尘属高毒类。主要由呼吸道吸入。氟化氢和氢氟酸的大面积灼伤可引起氟骨病。人在氟化氢400~430mg/m3浓度下可引起急性中毒致死。100mg/m3能耐受1min。50mg/m3感觉皮肤刺痛,粘膜刺激。26mg/m3能耐受数分钟。嗅觉阈为0.03mg/m3。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及其化合物的气体和粉尘,能够影响各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牙酸蚀症、牙龈出血、干燥性鼻炎、鼻衄、嗅觉减退及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甚至引起慢性氟中毒(氟骨症)。此时尿氟可能增高,但与氟对机体损害的程度无平行关系。空气中的氟化物不但对人体和动物有损害,同样对某些植物的生长也有明显损害,甚至在其浓度很低的情况下(含氟浓度低至2μg/m3)就可使水仙菖属植物叶子受损害。因此,人们利用氟对某些植物的敏感程度可进行环境监测。大气中的氟化物可低至10-9(体积分数)浓度范围;也可以高到10-6(V/V)浓度范围。为此,对这样宽的测量范围就需要几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只有在采样和分析方法上选择适当,才能完成测试任务。早期的方法是利用氟离子在锆或钍与茜素生成的络合物上进行反应来测量,但其灵敏度很难适宜于低至 10-9(体积分数)浓度范围。利用氟试剂(3-胺甲基茜素-N,N-二乙酸)以及高价镧或铈盐反应所产生蓝色铬合物进行比色定量,其方法灵敏度虽有所提高,但干扰因素多,测定范围窄,仅适用体系简单的样品,如干扰物过多时,仍需进行灰化、蒸馏等预处理。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2]测F-,具有快速、灵敏、适用范围宽、方法简便、准确、特异性好等优点,它可省去灰化、蒸馏等繁琐处理步骤。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氟试剂比色法。滤膜采样-离子选择电极法已推荐为我国居住区大气中氟化物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国家标准报批稿)[1]〔1〕。 一、滤膜采样-离子选择电极法[1,2] (一)原理 空气中气态及颗粒态氟化物通过两层串联的滤膜,第一层为加热干燥滤膜,阻留颗粒物质,第二层浸渍氢氧化钠溶液的滤膜,用以采集气态氟。收集在滤膜上的氟化物,溶解在缓冲液中制成样品溶液,以氟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电位值,其电位与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通过一次标准加入法计算样液中的氟离子含量。 (二)仪器 (1)滤料采样夹及采样装置结构见图9-1。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构造及测定自来水中氟离子的实验条件和方法。 2.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离子选择电极。将氟化镧单晶(掺入微量氟化铕(Ⅱ)以增加导电性)封在塑料管的一端,管内装0.1 moL·L-1NaF和0.1 moL·L-1NaCl溶液,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氟离子选择电极。用氟离子选择测定水样时,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池为:氟离子选择电极︱试液‖SCE 如果忽略液接电位,电池的电动势为: 即电池的电动势与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氟离子选择电极一般在1~10-6mol·L-1范围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氟离子选择电极性能: ①选择性 阴离子: OH- LaF 3 + 3OH-= La(OH) 3 + 3F- 阳离子: Fe3+、Al3+、Sn(Ⅳ) ( 易与F-形成稳定配位离子) ②支持电解质------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 ③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控制试液pH和离子强度以及消除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离子计或pH计,氟离子选择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 容量瓶(100 mL 7只),烧杯(100 mL 2个), 10 mL移液管 F-标准溶液(0.1000 mol·L-1); 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四、基本操作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使用前浸泡于10-4mol·L-1 F-或更低F-溶液中浸泡活化。使用时,先用去离子水吹洗电极,再在去离子水中洗至电极的纯水电位,一般在300 mV左右。 2. 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通常由稀至浓分别进行测量。 3. 自来水中氟含量的测定。 五、实验步骤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2. 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 在5只100 mL容量瓶中,用10 mL移液管移取0.100 moL·L-1 F-标准溶液于第一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2mol·L-1 F-溶液;在第二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0×10-2 mol·L-1 F-溶液10.00 mL和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3mol·L-1 F-溶液。按上述方法依次配制1.00×10-6~1.00×10-4 mol·L-1 F-标准溶液。将适量F-标准溶液(浸没电极即可)分别倒入5只塑料烧杯中,放入磁性搅拌子,插入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连接好离子计或酸度计,开启电磁搅拌器,由稀至浓分别进行测量,在仪器指针不再移动或数字显示在±1 mV内,读取电位值。再分别测定其他F-浓度溶液的电位值。 3. 氟含量的测定: (1) 试液的制备自来水样可在实验室直接取样。 (2) 标准曲线法准确吸取自来水样50.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全部倒入一烘干的烧杯中,按上述实验方法测(此溶液继续做下一步实验),平行测定三份。 定电位值,记为E 1 (3) 标准加入法在实验②测量后,再分别加入1.00 mL 1.00×10-3mol·L-1 F- 。 溶液①后,再测定其电位值,记为E 2 (4) 空白试验以去离子水代替试样,重复测定。 六、数据处理 标准曲线,确定该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线性范围及实际能斯特响1. 绘制E~logC F- 应斜率。并从标准曲线,查出被测试液F-浓度(c ),计算出试样中氟含量。 x ①②③平均值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的氟

图5-1 氟离子电极示意图 1.0.1mol/LNaF,0.1mol/L,NaCl 内充液 2.Ag-AgCl 内参比电极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的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主要特性,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的原理、方法及实验操作。 2、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Gran 作图法测定未知物浓度。 二、方法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简称氟电极)是晶体膜电极,见示意图5-1。它的敏感膜是由难溶盐LaF 3单晶(定向掺杂EuF 2)薄片制成,电极管内装有0.1mol ?L -1NaF 和0.1mol.L -1NaCl 组成的内充液,浸入一根Ag-AgCl 内参比电极。测定时,氟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外参比电极)和含氟试液组成下列电池: 氟离子选择电极 | F -试液(c =x )║饱和甘汞电极 一般离子计上氟电极接(-),饱和甘汞电极(SCE )接 (+),测得电池的电位差为: j a AgCl Ag SCE E ?????++--=-膜电池 (5.1)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如溶液的离子强度,温度等),外 参比电极电位?SCE 、活度系数 、内参比电极电位?Ag-AgCl 、氟电极的不对称电位?a 以及液接电位?j 等都可以作为常数处理。而氟电极的膜电位?膜与F -活度的关系符合Nernst 公式, 因此上述电池的电位差E 电池与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 性关系,即 -+=F a F RT K E log 303.2电池 (5.2) 因此,可以用直接电位法测定F -的浓度。式(2)中K 为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数8.314J ·mol -1· K -1,T 为热力学温度,F 为法拉第常数96485C ·mol - 1。 当有共存离子时,可用电位选择性系数来表征共存离子对响应离子的干扰程度: )log(303.2/,m z j Pot j i i a K a zF RT k E ++=电池 (5.3) 本实验用标准工作曲线法、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氟离子的含量。测量的pH 值范围为5.5-9,加入含有柠檬酸钠、硝酸钠及HAc-NaAc 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来控制酸度、保持一定的离子强度和消除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 PHS-3C 型pH 计或其他型号的离子计;电磁搅拌器;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各一支;玻璃器皿一套。 试剂 TISAB 溶液:称取氯化钠58g ,柠檬酸钠10g ,溶于800mL 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

氟离子选择电极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含氟牙膏中氟的含量 一 目的要求 1.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未知物浓度。 2.学会使用离子计和离子选择性电极。 二 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膜由LaF 3单晶制成,电极电位(25o C )为: F a b log 0592.0-=? 测量电池为: 氟离子选择电极│试液(c=x )‖SCE 测定时试液中应加入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 。 标准曲线法,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以电位值φ对logC 作图,然后由测得的未知试液的电位值φ,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其浓度。 标准加入法,首先测量体积为V x 、浓度为c x 的被测离子试液的电位值φx ,若为一价阳离子: X X X X c f s b a s b log log +=+=? 接着在试液中加入体积为V X ,浓度为c X 的被测离子的标准溶液,并测量其电位值φ1: X S X X S S V V c V c V f s b +++=log ? 若V S

试剂 1.0×10-1mol/L F—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NaF(120o C烘1h)4.199g溶于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中待用;1.000×10-2—1.00×10-5mol/L F—标准溶液用上述贮备液配制;配制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称取NaCl 58克,柠檬酸钠10克,溶解于800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冰醋酸57毫升,用固体氢氧化钠(或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到pH=5,最后稀释到1升。样品(日用牙膏)。 四实验步骤 1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将氟离子选择电极泡在1×10-4mol/L 氟离子溶液中约30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数次直至测得的电位值约为-300mV(此值各支电极不同)。若氟离子选择电极暂不使用,宜于干放。 2绘制标准曲线 在5只100mL容量瓶中分别配制内含5mL离子强度调节剂的1.000×10-2—1.00×10-5mol/L 氟离子标准溶液。将适量标准溶液(浸没电极即可)分别倒入5只塑料烧杯中,插入氟离子选择和饱和甘汞电极,边接线路,放入搅拌子,由稀至浓分别测量标准溶液的电位值(为什么) 测量完毕后将电极用蒸馏水清洗直至测得电位值-300mV左右待用。 3试样中氟的测定 试样用自来水或牙膏,若用牙膏,用小烧杯准确称取约1g牙膏,然后加水溶解,加入5mL TISAB。煮沸2min,冷却并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待用。 若用自来水,可直接在实验室取样。 (1) 标准曲线法准确移取自来水样5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 TISAB,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然后全部倒入一烘干的塑料烧杯中,插入电极,连接线路。在搅拌条件下待电位稳定后读取电位值φx(此溶液别倒掉,留作下步实验用)。 (2) 标准加入法在实验(1)测得的电位值φx后,准确加入1mL1.00×10-4mol/L 氟离子标准溶液,测定电位值φ1 (若读得的电位值变化小于20mV,应使用1mL1.00×10-3mol/L 氟离子标准溶液,此时实验需重新开始)。 (3) 空白试验以蒸馏水代替试样,重复上述测定。 牙膏试样同样可按上述方式测定。 注意事项: 1. 测量时浓度应由稀至浓,每次测定后用被测试液清洗电极、烧杯以及搅拌子。 2. 绘制标准曲线时测定一系列标准溶液后,应将电极清洗至原空白电位值,然后再测定未知试液的电位值。 3. 测定过程中更换溶液时,“测量”键必须处于断开位置,以免损坏离子计。 4. 测定过程中搅拌溶液的速度应恒定。搅拌5-8分钟后,停止搅拌测量,测量结束后用水冲洗,再用滤纸吸干。 5.本实验中氟ISE接负极,所以测出的电池电动势E是负值,随浓度增加,E增加(绝对值下降)。 6.氟电极不用时干燥保存。氟离子储备液要用聚乙烯瓶子装。 7.注意参比电极内是否有气泡,若没充满,应补充饱和氯化钾溶液。

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实验报告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实验报告 2.1 试剂与仪器 试剂 (1)F-标准溶液(0.1000mol/L ):实验室提供; (2)TISAB(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实验室提供,在500ml水中,加入57ml冰醋酸,58.5g的氯化钠和0.3g的柠檬酸钠,用水稀释至1L,pH值为5.0至5.5。 表一:TISAB的组成与离子强度 组成C i Z i2 NaCl(1mol/L) Hac(0.25mol/L) NaAc(0.75mol/L) 柠檬酸三钠(0.001mol/L) I Z I 2=1.75 mol/L pH=5.0~5.5 112+112=2 弱酸 0.7512+0.7512=1 .5 0.00132+0.00312=0. 012 仪器 pH510型pH计/离子计;电磁搅拌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Ag/AgCl电极,超声波清洗器。 2.2 1.00010-2~1.000-5 mol/L的氟的标准溶液系列的配置 取50ml的容量瓶,加入5mL0.1000mol/L氟标准液,加入25mlTISAC,用水稀释至刻度。照此法,配置 1.00010-2~1.000-5的氟的标准溶液,浓度差为10倍。 2.3 标准氟工作曲线的制作 利用pH510型pH计/离子计,由稀至浓测量上述标准溶液系列的电位值。 以F-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电位(mV)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如图一。 2.4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1.1906g的牙膏样品于小烧杯中,用25mlTISAB稀释转移到50ml容量瓶。定容,超声波震荡几分钟。 取待测液用以上pH510型pH计/离子计测量此时溶液的电位值,记录于表一。 根据标准氟工作曲线以及样品的电位值求出牙膏中所含有的氟的浓度,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 ’.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 481-2009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石灰滤纸采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简称LTP法)。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氟化物长期平均污染水平的测定。当采样时间为一个月时,方法的测定下限为0.18μg(dm2·d)。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3方法原理 空气中的氟化物(氟化氢、四氟化硅等)与浸渍在滤纸上的氢氧化钙反应而被固定。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浸提后,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获得石灰滤纸上氟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反映的是放置期间空气中氟化物的平均污染水平。 4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高氯酸:72%(m/V),优级纯。 4.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2.5mol/L:称取100.0g优级纯氢氧化钠,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4.3 氢氧化钠溶液c(NaOH)= 5.0mol/L:称取100.0g优级纯氢氧化钠,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500ml。 4.4 石灰悬浊液的制备:称取56g氧化钙,加250ml水,在搅拌下缓慢加入高氯酸(4.1)250ml,加热至产生白烟。冷却后再加水200ml,加热蒸发至产生白烟,重复三次,如有沉淀,用玻璃砂芯漏斗(G3)过滤。在搅拌下向所得透明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2)1000ml,得到氢氧化钙悬浊液。静置沉降后,倾出上清液,再用水重复洗涤5~6次,最后加水至5000ml,质量分数约为1%,密闭保存,用时摇匀。 4.5 总离子 4.5.1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Ⅰ):称取58.0g氯化钠,10.0g柠檬酸钠,量取冰乙酸50ml,加水500ml。溶解后,加氢氧化钠溶液(4.3)135ml,调节溶液pH值为5.2,加水定容至1000ml,摇匀。 4.5.2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Ⅱ):称取142g六次甲基四胺、85g硝酸钾和9.97g 钛铁试剂,加适量水溶解,调节pH至5~6,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溶液的配制可不局限于此,还可参考GB 7484中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注:当试样成分复杂,偏酸(pH≈2)或者偏碱(pH≈12),可用TISAB Ⅱ配方。 4.6 氟化钠标准贮备液ρ(NaF)=1000μg/ml:称取0.2210g氟化钠(优级纯,于110℃烘干2h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溶解于水中,移入1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保存。临用时取出,放至室温备用。 4.7 氟化钠标准溶液:将氟化钠标准贮备溶液(4.6)用水稀释成 2.5、 5.0、10.0、25.0、50.0、100.0μg/ml的标准溶液,临用现配。上述试剂溶液均应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4.8 定性滤纸:直径12.5cm。 4.9 石灰滤纸:用两个大培养皿(直径约15cm)各放入少量石灰悬浊液,将直径12.5cm定性滤纸(4.8)放入第一个培养皿中浸透、沥干,再放在第二个培养皿中浸透、沥干(浸渍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