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雨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济,命运多舛[chuǎn]。当 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的时候,雨飘然 而下,成为最符合诗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景物。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
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
第一大组全体同学
1.守着窗儿,独自怎生的黑?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声慢》 到黄昏,____________。
《雨霖铃》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______________。 《春夜喜雨》 3.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
4. 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当然,在生性淡泊豁达之人,这雨就不全是愁 苦了。苏轼有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 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抒发了作者坦荡的胸襟和开朗的人生态度。人生中 难免要遭遇风雨,只有不避风雨,一任自然,才能 在风雨中行走得如此从容。 读雨的时候,是慵懒安静的,倦意和疲惫心灵 就像窗外被雨水打湿的叶子,洗去了浮华的尘土, 干净而清凉,心境也和窗外雨中朦胧景致一样,怅 茫而遥远了……
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 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 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面对江南的美景,杜牧发出的却是几分哀伤,感叹世
事变无常、物是人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悲雨
请同学们打一记忆的大门,让我们一同去体验一下清明 节人们冒雨去祭奠亲人的那种心情。 清明时节春光大好,桃杏如云,若心怀哀思,又加“雨纷 纷”,路上思亲上坟的人必定“欲断魂”了。 看看能否背诵一下杜牧的诗作《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