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快乐的一天》
- 格式:ppt
- 大小:7.35 MB
- 文档页数:10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快乐的一天|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年的风俗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意识。
2.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感恩生活。
3.引导学生欣赏、研究艺术作品,感受色彩和造型,培养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
4.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新年的习俗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意识,引导学生欣赏、研究艺术作品,感受色彩和造型,培养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师引导1.引导学生认识新年的文化习俗,了解新年儿童画的特点和风格。
2.通过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当代著名画家王石良的代表作,让学生了解画家的生平和代表性作品。
2. 色彩想象1.运用自身经验,把新年的快乐、喜悦、热闹的场景想象出来。
2.以红色为主调,用各种深浅明暗的红、橙、黄等色彩来表现新年的氛围。
3. 造型创作1.通过模仿王石良的基本造型和特点,以城市街道、窗户、新年灯笼、福字等为主题,用自己的创意和发挥来创作。
2.鼓励每个学生进行表现性、创造性的大胆尝试,以集体展示的形式把作品展示出来,分享彼此的艺术创意和成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图片展示和场景铺排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参与感强。
2.运用多角度、多情景、多模式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绘画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小结绘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艺术技能和思维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新年的文化习俗和艺术作品欣赏,通过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每个学生都能创作出自己独特的、富有表现力的作品,并展示在课堂上,相互欣赏和学习。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社交能力,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
快乐的节日(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意义和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表现节日氛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2. 学会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表现节日氛围。
3. 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意义和习俗,学会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表现节日氛围。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现节日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节日的意义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2. 示范法:示范绘画、手工等艺术表现手法,指导学生创作。
3. 情境教学法:创设节日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节日及原因。
2. 学习节日知识:讲解节日的意义和习俗,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3. 学习绘画、手工等艺术表现手法:示范绘画、手工等艺术表现手法,指导学生创作。
4. 创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表现节日氛围。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作业布置1. 创作一幅表现节日氛围的绘画或手工作品。
2. 与家人分享自己喜爱的节日及原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意义和习俗,学会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表现节日氛围,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分享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现节日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年级美术快乐的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视觉方式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
2. 美术的分类: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
3. 美术的重要性: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讲解:老师简要介绍美术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美术的重要性。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美术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作业:1. 学生回家后,找一些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第二章:绘画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材料。
2.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内容:1. 绘画材料:铅笔、橡皮、画纸、水彩等。
2. 绘画技巧: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
3. 绘画步骤:观察、草图、细化、上色。
教学活动:1. 导入:老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老师讲解绘画材料、技巧和步骤。
3.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第三章: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定义:通过手工方式制作艺术品或实用物品。
2. 手工制作的分类:包括纸工、泥工、布工等。
3. 手工制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1. 导入:老师展示一些手工制作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老师简要介绍手工制作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手工制作的意义。
3.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练习,培养动手能力。
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制作一个小手工制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第四章:美术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快乐的一天|辽海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艺术的情感。
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绘画。
2. 观察和想象: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3. 艺术欣赏: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重点:1. 绘画技巧: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绘画。
2. 观察和想象: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绘画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2. 观察和想象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引出本课的主题:快乐的一天。
二、基本技巧的讲解和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应用。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基本技巧进行绘画。
三、观察和想象的引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环境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快乐的一天的画面。
四、学生创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运用基本技巧进行绘画。
2.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出自己快乐的一天的画面。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快乐经历。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绘画技巧和观察想象能力的重要性。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技巧和知识,创作一幅自己快乐的一天的画面。
第1课难忘夏天一、课型造型·表现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油画棒与水粉颜料结合以及其他的的形式表现画面。
3、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具有夏季特征的事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运用油画棒与水粉颜料结合的形式表现具有夏季特征画面。
2、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说出他们记忆中的夏季并表现出来。
四、教学准备1、师:颜料、水粉、范画、花裙子、纸、剪刀夏季的图片、照片物品等。
2、生:颜料、水粉、纸、剪刀、水果、夏季的图片、物品。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1、教师出示游戏:“连连看”红橙黄蓝绿紫以上颜色哪些可以与夏天有联系?你是如何感受到的?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水粉颜料涂抹各种色彩,(事先准备好一张用白色油画棒画好夏季景观的白纸)随后出现一张油画棒水粉画。
3、夏季的色彩太多了,如此的丰富,夏天里发生的有趣的事也同样的丰富,让我们跟随色彩走进难忘的夏天。
(二)准备1、(师生拿出准备好的夏季用品)走进夏天我们要做些准备,你们都带了什么来?2、同学分小组相互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如:泳衣、泳镜、游泳圈、太阳镜、花裙子、太阳帽等。
也可简单将自己或同伴装扮一下。
用头巾扎一扎,带上小墨镜……3、让我们出发,一会儿会到哪儿呢,同学们,仔细看噢!(三)回忆夏天1、模仿秀装束特别的小朋友,你要到哪儿去呢?通过你的动作告诉大家吧!(学生可以表现游泳、郊游、溜冰、骑车……)2、品尝好东西小朋友可以拿出自己的水果,相互品尝,说说他们的味道。
有哪些小朋友种过水果?摘过水果?在哪儿?夏天都会有哪些水果?除了水果夏天还有一些什么好吃的?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撕纸、剪贴、画一画等。
欣赏:打开书P2看看书上的作品多有趣。
(四)讨论1、在我们的记忆里,夏天有火热的太阳,有绿树下的浓荫,有暴雨雷电,有游泳时的欢乐。
同学们讨论一下,夏天里还有什么?2、同学们相互讨论,教师到各组参与。
(五)创作夏天里大自然的色彩很丰富,特别的事也很多,请你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彩墨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8课彩墨画》是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绘画技巧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彩墨画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教材通过简单的彩墨画技法介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彩墨画表现自己喜欢的题材。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绘画技巧的讲解,又有绘画实践的指导,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感兴趣,且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但学生在彩墨画方面的了解和实践经验较少,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彩墨画的基本技巧,提高绘画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绘画技巧和特点,学会运用彩墨画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绘画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彩墨画的绘画技巧和特点。
2.如何运用彩墨画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彩墨画的绘画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彩墨画教材、示范作品、画纸、画笔、墨水等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墨水等绘画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彩墨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彩墨画的色彩、线条、构图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彩墨画的绘画技巧和特点,如用墨、用水、用色等方面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一幅彩墨画,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实践,尝试运用彩墨画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相互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彩墨画表现更丰富的题材,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绘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