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卫生服务需求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130
第一节卫生服务需求有关概念、法则与特点一、与卫生服务需求有关的概念(一)卫生服务要求概念:指居民希望获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反映: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公众对改进社会卫生工作的呼声、反映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专门组织的健康询问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农村卫生服务抽样调查。
(二)卫生服务需要(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概念: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
组成:1、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与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存在异同;消费者是否有接受卫生服务的需要应以医学专家的判定为准,但实际卫生服务的利用取决于消费者的认识。
2、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和进行人群的健康筛选。
3、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三)卫生服务需求概念: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需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愿望;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或一、获得卫生服务的愿望和需要;二、支付卫生服务费用的能力。
分类:结构性、根源性1、结构性角度:个人需求、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和收入水平(预算约束)、卫生服务效果等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有费者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卫生数量,是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总和。
卫生经济学1、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service need):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
2、卫生服务需求(demand of health services):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需求的形成需要两个必要条件: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3、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如果在一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经济福利的在增进必然使其他当事人的经济福利减少,这种状态的资源配置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4、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如果经济上可以在不减少某人效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而提高其他人的效用,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称为帕累托改进。
5、个人卫生支出:又叫直接现金支出,是指个人在接受各类卫生服务时,以现金方式直接支付的门诊、住院、护理以及其他专业性医疗保健费用,其来自家庭可支配收入。
6、医疗服务的价值:是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反映社会物化劳动和劳动力的消耗。
卫生服务价格是医疗服务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卫生服务价格的最低界限为医疗服务成本。
7、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由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损失的健康生命年的综合测量。
计算一给定人群的DALY,就是将该人群的早亡所致生命年损失YLL和伤残所致生命年损失YLD进行综合计算,再以生命年的年龄相对值和时间相对值作加权调整。
8、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是一种个体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全面考虑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把生命质量和生命数量相结合以时间为测量单位反映。
9、卫生总费用(卫生保健总支出)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THE:卫生总费用即卫生保健总支出,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
第二讲卫生服务需求一、卫生服务需求的概述1.卫生服务需求的定义需求(demand):人们根据医疗服务收费水平和自身经济负担能力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医疗服务数量。
(1)消费者有使用卫生资源的愿望(2)具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求涉及的概念卫生服务愿望(want):指消费者对自己是否健康、是否需要接受卫生服务所作出的主观判断和要求卫生服务需要(need):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消费者个体和医学专家认为一个人为了尽可能保持健康或变得健康应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2.卫生服务需求的分类(1)维护生命的卫生服务需求:指那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危、急、重症的医疗保健需求(2)一般性的卫生服务需求:指一些并不威胁生命的急慢性疾病,以及一些使人不适的病症引起的需求。
(3)预防和保健性的卫生服务需求:指因疾病预防、健康保健而产生的需求。
3.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平均每年每人患病天数�每人每年卧床天数�两周每千人卧床天数两周每千人卧床人数�每人每年休工日数每千人休工天数(休工率)�每人每年休学日数每千人休学天数(休学率)4.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量卫生服务利用指标:门诊两周就诊率两周内平均就诊次数每人每年就诊次数住院人群住院率未住院率预防保健疫苗接种率5.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需求的不确定性(2)消费者医疗信息的缺乏和需求的被动性(3)需求的差异性(季节、地域、时间和数量)(4)需求的外部关联性(5)医疗服务需求受卫生服务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二、卫生服务需求理论(一)卫生服务需求法则需求量与需求价格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多种方式来表示:需求函数:QD=f(P,I,Po,T)需求表需求量和价格结合的青霉素需求表需求曲线青霉素需求曲线需求定理的例外一是为了炫耀二是受预期价格的影响三是对质量与价格关系的认识(二)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弹性: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1.卫生服务要求:是指居民希望获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1)公众对政府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希望、要求和建议等;(2)可以在专门组织的健康询问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
2.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1)个人觉察到的需要(2)个人未意识到的需要(3)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3.卫生服务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1)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2)消费者有支付能力4.卫生服务利用:是指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可以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5.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利用之间的关系:说明:Ⅰ是卫生服务的主体Ⅱ表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但却没有转化成实际的卫生服务需求的状态Ⅲ表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实际利用,是在健康角度而言没有卫生服务需要的基础上发生的,造成资源浪费。
6.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7.卫生服务需求法则:在价格和需求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8.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9. 弹性系数:弹性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两种自变量的相对变动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弹性系数=10. 率某种卫生服务价格变动动率该种卫生服务需求量变)系数(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Edp11.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 卫生服务的替代品获得的难易程度(2) 卫生服务的费用水平在消费者收入或总预算支出中的比例 (3) 卫生服务需求的紧迫性、必需性 (4) 卫生服务持续的时间长短、疾病的迁延性 12. QII Q E1∙∆∆==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收入弹性(13. QyPxPx Qy Y Epx ∙∆∆==价格变动率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率卫生服务)需求交叉价格弹性(X 14. 卫生服务需求理论: (1) 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2) 家庭健康生产的需求理论 (3) 卫生保健需求模型15.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1) 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提供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影响①起付线对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②顶封线对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③按比例补偿对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1、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及政策意义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政策意义:医师告知义务、价格公示、DRGS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政策意义:采取行政、经济手段规范医生的行为,如推行临床路径,医药分开等。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政策意义:政府应鼓励消费正外部性的卫生服务,如确保传染病患者得到必要的卫生服务;限制负外部性的卫生服务消费量。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政策意义:需要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经济风险。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政策意义:采取措施引导和规范消费者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如医保报销政策设立三个目录、起付线、自付比例、封顶线等。
6)卫生服务需求的刚性政策性意义:政府需要对卫生服务价格进行必要的干预。
7)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次性政策性意义:指导卫生服务筹资政策2、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大多数卫生服务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其弹性系数一般在~之间。
不同卫生服务弹性不同,主要影响因素如下:卫生服务替代品获得难易程度(外科、内科)卫生服务的费用水平在消费者收入或总预算支出中所占比例(挂号费、CT费)卫生服务需求的紧迫性、必要性(必需品。
奢侈品)卫生服务持续的时间长短与病程迁延性(急性病还是慢性病)3、健康效用的测量方法:让患者在获得特定机构的医疗保健后的预期效用函数为:U=U(H,Y—P)U指患者在特定医疗机构获得治疗后的效用。
H指患者在得到治疗后的预期健康状况。
Y—P在这里是指消费,即用患者的收入减去所支付的医疗费用假定某人J+1个可行的备择医疗机构(当J=0时是自我保健)最大预期效用函数为:U*=max (U0, U1,…,U J)U* 指最大效用患者选择机构 i ,当且仅当U i >U j j≠ i就是要估计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需求的决定因素(即分析影响就诊单位选择概率的因素)1、供给(supply):是在一定时间,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2、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垄断性、不确定性、外部性、即时性、主导性、技术性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填空)Q=ALαKβ(0<α<1, 0<β<1)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有助于了解生产要素对产出量的贡献,当α+β=1时,两者反映了劳动和资本所产生的产出量占全部产量比例的大小,一般,劳动占3/4,资本占1/4假设Q=ALαKβ(0<α<1, 0<β<1)α+β=1,规模收益不变是指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长幅度等于其投入量的增长幅度α+β> 1,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长幅度大于其投入量的增长幅度α+β< 1, 规模收益递减是指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其投入量的增长幅度4、成本,技术水平对供给曲线的影响: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卫生服务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而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源自卫生服务消费者、供给者和卫生服务筹资方以及各方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下面内容。
一、健康状况健康是人们利用卫生服务、产生卫生服务需求的原始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居民生活及文化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对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全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
因而,当人们健康状况下降或存在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时,处于健康需求,消费者需要投资于健康,通过利用卫生服务,改善健康状况.一方面使消费者生理功能得以康复,能更有效的投入生产和活动,为家庭和个人创造更多收入;另一方面,使疾病所造成的心理方面的压力减轻,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再者,使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享受生活的乐趣。
所以当个体和人群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其对卫生服务需求将发生改变。
二、社会人口文化因素社会人口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如人口的数量,人口年龄构成、性别、受教育年限、住房条件等。
当人口的数量增加时,必将导致卫生服务的利用增加,即卫生服务随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人口构成比例中,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会使卫生服务需求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患病的频率较高、患病的种类以慢性病为主,因而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较多.受教育年限越长的人更重视预防保健和早期诊疗,因此,会增加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但从另一方面来分析,由于他们拥有更多的预防保健知识,就会更多的采取自我医疗,从而减少了对卫生机构卫生服务的利用。
三、一般经济因素卫生服务需求还受到卫生服务的价格、个人主观偏好、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对未来物品供应情况的预期,以及货币的储蓄等因素的影响。
卫生服务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
需求者的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购买力越强,对卫生服务需求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