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分区的范围和依据如下:
-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分、北京和天津),还包括甘肃的东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0%,人口较多,约占中国人口的43%。
-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西南三省一区一市,沿海四省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大部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5%,人口众多,约占全国的52%。
-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
包括新疆、内蒙、宁夏、陕西和甘肃的西北部。
西北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33%,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占区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 青藏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2%,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方。
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综合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一、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
1. 东部沿海地区
•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达的城市。
其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对外交往的窗口。
2. 中部地区
•特征: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份。
这一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工业中心。
3. 西部地区
•特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高原和山地居多,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的扶持下,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了大力推进。
4. 西南地区
•特征: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西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云雾弥漫,植被丰富。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如草药和特色农产品。
西南地区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十大口诀
1.。
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的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四个主要地理区域。
这四大自然区划分布于中国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各自独特的地貌、气候、生态以及资源分布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自然区划的特点。
一、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区和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
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
东北平原气候寒冷,降水充沛,农业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
此外,东北平原地下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中部,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和山西等省区。
这片地区以其独特的黄土地貌而闻名,因为其由长期风蚀和水蚀形成的黄色土壤而得名。
黄土高原多山丘、峡谷,地势较高,而且缺乏表层水。
由于地貌和气候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土地肥力较差。
然而,这片地区仍然在农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为主。
此外,黄土高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充满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中国的东部,沿长江两岸分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经济发展区。
这片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和渔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季风盛行。
该地区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蔬菜等为主,并且也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
此外,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成为国内外投资和贸易的热点地区。
四、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全球最大的冰雪储量区。
该地区地势崇山峻岭,气候寒冷干燥。
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丰富,以地下水和高山湖泊为主要水源。
青藏高原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如珠穆朗玛峰、扎什伦布寺等,还是多个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等。
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高,生态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屋脊”。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区域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下是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点总结:一、东部沿海地区1. 地理位置: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从辽宁省到广东省,沿海线长达1.8万公里。
2.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地势平坦,多低丘和平原;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大;港口和航道发达,交通便捷。
3. 经济特点: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快速;外向型经济比重高,对外贸易占据重要地位;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快速。
二、中部地区1. 地理位置:中部地区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包括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
2. 自然条件:地形复杂,包括平原、丘陵、山地;气候以暖温带为主,年降雨量较多;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3. 经济特点: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制造业比重高;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三、西部地区1. 地理位置:西部地区包括西藏、新疆、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陲。
2. 自然条件:地形高原、山地、盆地相间,气候干旱或多雨;资源丰富,包括能源、矿产、水资源等;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3. 经济特点: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不易;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但需要加强保护;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
四、东北地区1. 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东北边陲。
2. 自然条件:气候寒冷,冰雪覆盖时间长;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有少量山地;森林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受限。
3. 经济特点: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重工业比重高;近年来转型升级,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旅游资源丰富,冬季滑雪、温泉等项目备受欢迎。
中国的地理之四大区域知识概括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在该界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矿产:煤、铁、油等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
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三、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1、“高寒”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本店铺整理《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供高考考生参考,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第7章比较区域差异
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填空题
1.从自然环境分异上看,中国分为、和三大自然区。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3.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4.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5.西北地区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地形多为和,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由于降水少,屋顶一般建的比较。
6.北方地区分布在秦淮以北的,地形多为和,耕地以为主,是我国、、杂粮的主要产区。
7.南方地区分布在秦淮以南的季风区,地形多为和,耕地以为主,是我国、、的主要产区。
8.青藏地区主要分布于上,地形多为和,地势高,以等高寒畜牧业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等高寒农业及林业。
二、选择题
9.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
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
10.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
B.温带、亚热带、热带
C.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
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1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A.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10℃有关
B.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
C.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 000米有关
D.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有关
12.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是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它们是我国1月平均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它们是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D.它们是我国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13.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几组自然事项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由于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
B.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
C.这里的气候深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D.由于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充沛
14.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D.三年两熟
15.下列不是我国南方地区水果的是()
A.山楂B.柑橘C.菠萝D.荔枝
三、综合题
1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与我国的哪条山脉、河流走向大体相一致?
(3)请用直线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如图中用字母表示)与其主导因素连接起来:
A a.气候因素
B b.地形因素
C c.夏季风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1.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2.秦岭淮河
3.夏季风400
4.一二
5.非季风区高原盆地平坦
6.季风区平原高原旱地小麦棉花
7.丘陵山地水田稻谷茶叶蚕桑
8.青藏高原高原山地牦牛青稞
二、9.B 10.C 11.D 12.BD 13.D 14.A 15.A
三、16.(1)略
(2)秦岭、淮河
(3)A—c B—b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