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III铜矿1.13GHz处理器的Bug事件
- 格式:doc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9
188525069.doc 1 奔腾III铜矿1.13GHz处理器的Bug事件
错误 Intel P3 1.13无法正常运行
相信大家都记得铜矿核心的P3 1.13GHz的招回事件吧,这款处理器招回的原因是在使用中发生了执行部分软件时死机、不稳定等情况;或者可以更为确切地说,这种处理器在采用任何芯片组的主板上—包括Intel自家的BX、810、820和VIA的694X主板上,都无法正常运行;即使是搭配Intel特制的并且更新了BIOS的VC820主板也无法正常运行很多的测试软件!
这款处理器出现这个问题并不是偶然的,其中有着很多必然的因素,首先我们知道,在这款处理器之前,铜矿内核已经达到了1.0GHz,这几乎已经是它的极限了,可以说,这款P3 1.13其实就是一颗超频后卖出的处理器。然而,这次的超频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它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抢在AMD的Athlon 1.1GHz之前推出。这款处理器在发布之初就被招回了,所以我们几乎很少看到这款处理器,在网上也很难找到该款处理器的图片。
铜矿1.13GHz处理器的Bug事件
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12:49
不知道Intel是中了哪门子的邪,真可谓是小错屡犯,大错不断。这不,820的事件余波未平,Intel又宣布回收其刚发布不久的“铜矿”奔腾III 1.13GHz处理器,理由是这种处理器在使用中发生了执行部分软件时死机、不稳定等情况;或者可以更为确切地说,这种处理器在采用任何芯片组的主板上——包括Intel自家的BX、810、820和VIA的694X主板上——都无法正常运行;即使是搭配Intel特制的并且更新了BIOS的VC820主板也无法正常运行很多的测试软件!据Intel说,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这种处理的电路上存在着设计上的问题,不过鬼才相信Intel的狡辩呢:纵观1.13GHz奔腾III处理器的表现,我们发现它和一颗超频不成功的处理器的表现如出一辙!或者更直接一点说吧,Intel的1.13MHz处理器根本就是超频超上去的,它的核心电压比标准的铜矿处理器足足高出了0.1V!如果事实诚如Intel所说的那样只是电路上存在着设计上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把它降为100MHz(此时的工作主频是850MHz)时,处理器的运行情况就变得十分良好,一切奇怪的症状都消失了?Intel一向引以为豪的铜矿,怎么就变成了一堆铜渣?Intel为什么要生产铜渣?就让我们透过现象来分析其本质吧!
一、Intel为什么要通过超频的手段来发布1.13GHz奔腾III?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Intel要抢在AMD的1.1GHz Athlon处理器发布之前发布主频与其相当的奔腾III,以此来证明自己才是微处理器市场中的王者,拥有技术上的优势;当然你不要指望Intel会大大方方地对你说:“是的,这就是我们发布1.13GHz奔腾III的本意”,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要不为什么Intel要跳过1.06GHz这一档次、直接发布1.13GHz的奔腾III呢?我们知道,处理器的发布总是由低主频到高主频的,没人在奔腾热卖之后再宣布386处理器已经开发成功吧?这种事Intel在发布1GHz奔腾III时就干过,芯片巨人为了同AMD叫板,置933MHz处理器尚未发布的事实于不顾,在AMD推出1GHz Athlon处理器后的第三天宣布1GHz奔腾III处理器已经问世,但这种1GHz的奔腾III是通过提升了0.05V核心电压来实现的,和超频没什么两样;但即使是这种靠超频超上来的1GHz奔腾III,时至今日仍是有价无货!实际上,Intel靠超频来抢先发布更高主频处理器的事情并非只此两件,还记得去年AMD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即将发布的Athlon550、600两款处理器时的情景吗?AMD不仅公布了这两款处理器的技术资料以及性能表现,而且公开宣布了他们推出这两款处理器的时间!当时Intel的铜矿奔腾III尚未开发完毕,于是靠提升0.05V核心电压为伎俩,手忙脚乱地给老朽不堪的Katmai奔腾III打了一记强心针,在Athlon 550、600处理器推出前的几天匆匆推出了令世人大跌眼镜的奔腾III
600——记住,这可是Intel第一次在处理器的核心电压上做手脚!Intel不是一向反对超频吗,那么这次它为什么以身作则了呢?令Intel感到难堪的是,AMD的Athlon 550、600不仅如期问世,而且同时问世的还有AMD188525069.doc 2 之前只字未提的Athlon 650,从此AMD在处理器的主频上开始全面领先Intel!这无疑是给了Intel当头一记闷棍,打得他老人家晕头转向,从此之后便昏招迭出,落得个推出铜渣处理器的下场。
平心而论,在发布更高级别的处理器后发布低级处理器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如果回到1993年来看一看,由于受到奔腾60、奔腾66“浮点事件”的影响,Intel在这两款处理器问世整整一年后又宣布了486 DX4-100处理器的问世,但这是针对新的奔腾处理器尚未开发成功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本来无可厚非,而且这款486级别的处理器采用了比奔腾60/66更先进的制造工艺,L1 Cache也由传统486的8KB扩充到了16KB,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性能已经逼近了奔腾60,再加上低廉的价格,因此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不仅延长了486的生命,而且Intel也因祸得福,并没有失去用户的欢心;但这次1.13GHz奔腾III的事件与之前完全不同,Intel完全是由于急功近利才遭此一劫的,结果怎么把铜渣卖出去的又得怎么收回来,在联想到Intel正在实行的820主板回收计划,我们不禁要问,堂堂的Intel怎么变成专收破烂的回收站了?难道一定非要同AMD较劲吗?难道为了较劲就不管我们消费者的死活了吗?快醒过来吧,Intel,不要再生产铜渣了!
二、1.13GHz的铜渣奔腾III为什么要采用濒于淘汰的Slot 1架构?
这个问题虽然也有人做过解答,但都不对。Intel之所以这么做,不仅是考虑到整机厂商的需要,而且也是技术上的需要。
我们知道,主板芯片组与处理器的升级换代速度来比,无疑要慢许多,像BX芯片组已经用了两年多,最近不才刚要退出市场吗?正因为主板的更新换代速度要慢,所以整机厂商所预订的主板要比同期预订的处理器多得多,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整机厂商手中都积压着一大批Slot 1架构的主板,这就迫使他们在向Intel订购处理器时,只能订购Slot 1接口的;至于采用转接卡,一是会增加整机厂商额外的采购、组装成本,二是会给系统的稳定性带来隐患(整机厂商总不至于为了论证采用转接卡的可行性而在实验室测试个把个月吧?时间就是金钱啊!),因此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Intel所发布的处理器刚开始都主要供给整机厂商,因此1.13GHz奔腾III就采用了Slot 1接口,这太正常了,没有什么值得指指点点的;如果你还有疑问,我们不妨来看看早就由Slot
1架构转向Socket 370架构的赛扬,为什么Intel宣布从赛扬366开始将全面转向Socket 370架构,但直到赛扬433都有Slot 1接口的版本?Slot 1的赛扬433为什么都是散包的(OEM)?原因就是考虑到整机厂商手中有大量Slot 1架构的LX、EX甚至BX的主板!也正因为如此,Intel从赛扬466开始才全部采用Socket 370架构的。与此类似,Intel在推出铜矿奔腾III的时候,就已经宣布刚开始将采用Slot 1架构,随后再生产Socket
370的版本,而且Socket 370版本的奔腾III的产量会逐月增多,最终取代Slot 1的版本,而且后期的Slot 1版本将主要(或仅仅)供货给整机厂商,原因就在于此。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由于铜矿奔腾III把L2 Cache和处理器核心集成在一起了,因此原来主要容纳外置式L2 Cache的PCB板就没有必要保留,省去它还会降低成本,因此铜矿奔腾III没有必要采用臃肿不堪的Slot 1架构,这在理论上是对的,但在实际中却不一定行得通。首先,主频越高的处理器所消耗的功率就越高,因此对散热的要求也就越为苛刻;这一点就要求在设计处理器时必须设计优化好相关的电路,Socket 370架构的奔腾III处理器由于体积的问题,因此在电路的设计优化上余地就不大,相应地设计难度就比采用Slot 1架构的版本大得多,这一点在奔腾III 850、866就开始出现,在设计奔腾III 933时,其Socket 370架构的早期版本就因电路没有设计好而导致发热量过大,导致Intel全部回收了这批产品;相比之下,Slot 1版本的奔腾III就没有这么多的麻烦,它那“多余”的PCB板上有足够大的空间供工程师自由发挥,因此要解决发热量过大的问题就轻松多了:1GHz奔腾III的S0cket 370版本不刚问世吗(听说为了解决好发热量过大的问题还累死了不少的工程师,呵呵)?至于1.13GHz的奔腾III,要想在短期内设计出Socket 370版本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解决好Socket 370版本奔腾III发热量过大的问题,我们只有寄希望于将于年底问世的Coppermine-T奔腾III了。附带提一句,市场上原装高主频的奔腾III,Socket 370版本的风扇功率要比Slot 1版本的大,原因自己去想吧。
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铜渣的思考
188525069.doc 3 作为普通的用户,我们真切地希望Intel和AMD能早日从处理器主频的大战中摆脱出来,认真地反思一下,然后再关注一下,看看他们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处理器。虽说奔腾III 866已经上市,但我们找不出有什么软件非得它才能跑得动;我虽然是个怀旧者,但我绝不保守,不过没有一个人能有足够的理由让我扔掉我那“过时的”赛扬366,他们的理由就是一句话:“奔腾III 1GHz的CPU都出来了,为什么还用366MHz的CPU?”,明眼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理由,赛扬366已经足够应付所有的常用软件了,而且速度绝对一流——我连超频使用它的理由都找不出来,为什么要换奔腾III呢?如果说当初我们把486升级到奔腾是为了运行Windows 95流畅一些(其实我们都中了Intel的奸计,如果内存在16MB以上的话,486就可以流畅地运行Windows 95),把奔腾升级到奔腾II是为了流畅地运行Windows 98(如果内存在32MB以上,奔腾MMX就足够了)的话,那么谁能给我一个把奔腾II升级到奔腾III的理由?我们是不是该从升级的噩梦中清醒过来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微处理器市场大哥大的Intel应该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无论AMD怎么折腾,光靠早一些发布更高主频处理器的办法是无法撼动Intel王者地位的;但Intel若是再自出昏招,就会进一步破坏自己业已建立起来的声誉,而这正中AMD的下怀;希望Intel把回收的铜渣,连同CC820主板一同挂在公司的墙壁上以警示自己,并且大声地宣布:“我们不需要采用0.18微米工艺的1.13GHz奔腾III!”——有铜矿就会有铜渣,这就和有鸡就有蛋是同一个道理,Intel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图拉丁、PIII 1.4、
图拉丁是由奔腾III向奔腾4过渡的产品和铜矿的替代品,它的诞生很富戏剧性。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第一块突破1Ghz的桌面处理器是由AMD推出的,这件事情令一项高傲的英特尔很没面子。再加上AMD Athlon处理器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让英特尔始料不及。于是AMD和英特尔展开了一场速度竞争的比赛。
但在这个时候英特尔遇到了大麻烦,铜矿核心的奔腾III在跨越1GHz的关键位子上出现了问题,而AMD的处理器却可以在不改变架构的前提下继续提速。英特尔不甘心就此败给AMD,于是硬着头皮推出了1.13GHz的铜矿奔腾III,本想借此挽回自己的形象,但是这款CPU在上市后,经过评测机构的测试发现1.13GHz的铜矿奔腾III严重不稳定存在巨大缺陷,结果在发售不到一个月后便召回了所有的1.13GHz铜矿奔腾III,因此人们都称1.13GHz的铜矿奔腾III为“矿渣”。很长时间里,Intel对于1.13Ghz决口不提。
在这样的环境下,英特尔信匆匆的推出了第一代采用威拉姆特核心(423针插口,以前的奔腾III都是370针插口)的奔腾4,与此同时图拉丁核心的奔腾III-S(370根针)也面世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图拉丁采用了更加先进的0.13微米工艺,512k的二级全速缓存。在性能和执行效率上远远超过采用较老的0.18微米工艺和256K外部二级缓存的威拉姆特奔腾4。也就是说,奔腾III-S比奔腾4还要强!这是英特尔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苦心培育的奔腾4市场居然受到了来自奔腾3的威胁。再加上英特尔以前说过:“socket370是要逐步淘汰的构架”,因此如果英特尔这个时候推出的socket370图拉丁比423根针的威拉姆特奔腾4还强,岂不是出尔反尔吗?没办*,只能忍痛割爱,于是令人敬畏的图拉丁奔腾III-S转向了服务器领域和笔记本领域,几乎没有在零售市场上出现。但是英特尔不会白白丢弃这一有着优秀血统的内核,于是将图拉丁奔腾III-S的阉割版本——图拉丁赛扬(就是我们说的赛扬3代)推向了市场,成为英特尔低端市场的杀手锏,大获全胜,击败了低端市场的佼佼者AMD的毒龙,毒龙随即退出了市场,AMD转而用低端的AthlonXP 1700+和1800+作为反击。
英特尔承认1.13 GHz奔腾III存有问题 : 生产与供应已经停止 - 简介
- 2000-08-28 以 Equipe Tom's Hardware
来源 : Tom's Hardware China – 关键词 : intel, pentium, iii, slot, 1, cpu, prozessor, pentium, 386,
486, 586, pentium, pro, mmx, pentium, ii, pentium, iii, amd, k5, k6, k7, athlon, cyrix, winchip
目录 :
1 – 生产与供应已经停止 - 简介...
2 – 生产与供应已经停止 - Tom有偏见吗?...
3 – 生产与供应已经停止 - 英特尔无能为力...
4 – 生产与供应已经停止 - 英特尔的报复...
生产与供应已经停止 - 简介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