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25.70 KB
- 文档页数:9
ISSN 1000-0054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9卷第12期CN 11-2223/N J Tsinghuauniv (Sci & Tech), 2009, V ol.49, No.12 2036-2038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2010年版)本刊只刊登首发稿。
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全体作者应在“稿件登记表”上签名。
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本刊编辑部在收稿后100天内,确定该文是否刊用。
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
纸质学报出版前,将在网上预览,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文稿的格式要求如下。
1 文稿的篇幅、构成、首页注释、层次标题文稿的篇幅一般不超过7 000汉字。
篇幅以出版版面计算,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
文稿的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当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信作者。
首页地脚注释按以下格式。
————————收稿日期:yyyy-mm-dd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生年-),性别,职称。
通信作者:姓名,职称,E-mail:……文稿的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
例如,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1、1.2、1.3、……。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
再以下,使用a)、b)、c)、……。
文稿的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例如:图1、表2、文[3]、式(4)、定理5。
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一、综合性社会科学类中国社会科学——/guide/tougao.html学术月刊——/allinfo/introduce.cfm?catid=45国外社会科学——/cn/infomation.asp?id=63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user/125290.htm求索——hnqszzs@二、大学学报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wkxb/index.html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qkdy.asp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Tougaoxzlist.aspx 北京大学学报——/xbss/山东大学(文史哲)——/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default.aspx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202.116.65.61/sk/cn/infomation.asp?id=641武汉大学学术——/浙江大学学术——http://211.103.157.86:81/Jweb_zjuskb/CN/article/showOldV olumn.do 西北师大学报——http://202.201.48.18/xbbjb/shehui.html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detail.php?id=97清华大学学报——:8080/webpage/xuebao/social/index.jsp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http://202.115.32.34/zsban/东北师大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南京师大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xuebao/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ndex.php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xb/河北大学学报——/journal/Journal_Ziran.aspx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n/dqml.asp河南大学学报——/北京工商大学学报——/portalhtml/btbu/kjc/xuebao/xbshkx.html兰州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ndex.asp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zncs/xuebao/SXJouSK.htm 暨南大学学报——/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zhexue.htm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qkjs.asp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qdxskcn/ch/index.aspx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cuptsse/ch/index.aspx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ch/index.aspx郑州大学学报——/xuebao//大连理工大学学报——http://202.118.67.40:8080/pressDlut/天津大学学报——/orgs/journal/深圳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东北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xbbj/yg.htm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column/column148.shtml 齐鲁学刊——/xnkw/qlxk/北京理工大学学报——/kyxs1/bjlgdxxsqk/index.htm云南大学学报——/cn/index.asp安徽师范大学学报——/site/journal/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xbsk/home.htm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user/default.aspx?userid=125175 三、人为地理、环境类城市规划学刊——/中国人口。
清华大学学报投稿指南《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2009年版)本刊只刊登首发稿。
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全体作者应在“稿件登记表”上签名。
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若作者投稿100天后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并通知编辑部,请勿一稿多投。
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请自留底稿。
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
纸质学报出版前,将在网上预览,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文稿的格式要求如下。
1 文稿的篇幅、构成、首页注释、层次标题文稿的篇幅一般不超过7 000汉字。
篇幅以出版版面计算,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
文稿的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当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作者。
首页地脚注释按以下格式。
————————收稿日期:yyyy-mm-dd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只写到省、直辖市、自治区),职称。
通讯作者:姓名,职称,E-mail:……文稿的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
例如,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1、1.2、1.3、……。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
再以下,使用a)、b)、c)、……。
文稿的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1)本刊所发表科技论文必须列出参考文献表,以便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详细出处,提供论文论点的科学依据,反映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的传承关系,表示作者的严肃科学态度,尊重研究人员(不仅包括其他研究人员,也可以包括该文作者)的前期研究成果。
清华法学期刊发表条件清华法学期刊是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是国内法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之一。
在清华法学期刊上发表文章对于法学领域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影响力。
那么,清华法学期刊对于发表文章有哪些具体的条件呢?首先,清华法学期刊对于发表文章的要求非常严格。
作者需要提交的文章必须是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能有任何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
文章的内容应当具有学术深度和独特见解,能够对法学领域的研究有所推动和贡献。
同时,文章的撰写需要符合学术规范,语言表达清晰准确,逻辑严谨,不能存在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晰的情况。
其次,清华法学期刊对于作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清华法学期刊更倾向于邀请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学者来投稿。
因此,作者需要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研究能力,能够在法学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同时,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
此外,清华法学期刊在审核文章时也非常注重学术严谨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作者在撰写文章时需要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研究和论证,不能存在任何不严谨和不科学的情况。
同时,清华法学期刊也会对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文章的学术可信度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最后,清华法学期刊对于文章的撰写格式和引用规范也有一定的要求。
作者需要按照清华法学期刊的格式要求进行文章的排版和撰写,确保文章的格式整齐统一,符合期刊的要求。
同时,作者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也需要按照学术规范进行引用,不能存在任何侵权和不当引用的情况。
总的来说,清华法学期刊对于发表文章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文章的原创性、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学术严谨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文章的撰写格式和引用规范等方面。
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文章才有可能在清华法学期刊上发表。
因此,希望广大法学研究者能够严格遵守期刊的要求,努力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为法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核心期刊发表学报要求核心期刊发表学报是每个学术工作者都渴望的事情,因为这代表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然而,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并非易事,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核心期刊发表学报的要求。
首先,核心期刊对于学术研究的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
学术论文在提交核心期刊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审。
这就要求作者在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分析和结论推导等方面都要做到严谨、科学、客观。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论文的学术质量达到核心期刊的标准。
其次,核心期刊对于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也是核心期刊选择论文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提交学术论文时,作者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研究观点,并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批判,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和新见解。
只有在学术研究上有所突破,才能吸引核心期刊的编辑和评审的目光。
另外,核心期刊对于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和论述逻辑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学术论文需要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研究观点和结论,同时要求论述逻辑严密,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逻辑的严密,力求做到言之有物,层次清晰,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吸收论文的内容。
最后,核心期刊对于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和数据来源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学术研究需要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学术论文中,作者需要准确地引用和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注明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术论文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总之,核心期刊发表学报是每个学术工作者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但要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有在学术研究的设计、质量、创新性、语言表达和数据来源等方面做到严格符合核心期刊的要求,才有可能得到核心期刊的青睐,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大家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有所帮助。
EI收录及中文核心期刊目录1、吉林大学学报(EI收录)影响因子:0.881编辑部通信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邮编:130026E-mail: CCDZ@2、水利学报(EI收录)影响因子:1.378编辑部通信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邮编:100038E-mail: SLXB@3、水科学进展(EI收录)影响因子:1.23编辑部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水文水资"邮编:210024E-mail: skxj@4、水力发电学报(EI收录)影响因子:0.546编辑部通信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水利馆邮编:100084E-mail: SFXB@5、中国环境科学(EI收录)影响因子:1.476编辑部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邮编100088Email:zghj@6、环境科学(EI收录)影响因子:1.541编辑部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2871信箱)环境科学编辑部邮编:100085E-mail: hjkx@7、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收录影响因子:0.7898、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收录影响因子:0.6349、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收录影响因子:0.53710、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收录影响因子:0.59311、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收录影响因子:0.517编辑部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邮编:100084E-mail: xuebaost@12、重庆大学学报(EI收录)影响因子:0.44编辑部通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邮编:400030E-mail: cdxbz@13、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文核心)影响因子:1.705编辑部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邮编:430074E-mail: DQKX@14、水资源保护(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693编辑部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邮编:210098E-mail:SZYB@影响因子:1.388通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地球科学进展》编辑部邮政编码:730000E-mail:adearth@网址:http:∥16、水文(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526编辑部通讯地址::北京市白广路二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Email : j.hyd@1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664编辑部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邮编100081Email:swgch@18、工程勘察(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341编辑部通信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大街177号邮编:10000E-mail: GCKC@19、环境污染与防治(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725投稿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11号《环境污染与防治》编辑部邮政编码:310007Email:zjshksjy@;hjwr@20、环境科学与技术(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92编辑部通信地址:武汉市武昌八一路338号邮编:430072E-mail:hjkxyjs@影响因子:2.407在线投稿:/omrs_cn22、节水灌溉(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534编辑部通信地址:武汉大学水电校区邮政编码:430072Email:jieshui@23、应用生态学报(中文核心)影响因子:1.742编辑部地址沈阳市文化路72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应用生态学报》编辑部邮编:110016E-mail: cjae@24、干旱区研究(中文核心)影响因子:1.367编辑部通信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北京邮编:830011E-mail:GHQJ@25、水土保持研究(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66联系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6号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编辑部邮编:712100E-mail: research@26、灌溉排水学报(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601编辑部通信地址:河南省新乡市水利部灌溉研究所邮编:453003E-mail: ggpsh@27、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中文核心)影响因子:1.168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邮政编码:210042Email:bjb@28、中国环境监测(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641编辑部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育慧南路邮编:100029E-mail: IAOB@29、水电能源科学(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5编辑部地址: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水电能源科学》编辑部邮编430074Email:sdny@ sdny@30、水土保持通报(科技核心)影响因子:0.72编辑部地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邮编:712100E-mail:bulletin@31、人民黄河(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3通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邮编:450003Email:rmhh@32、人民长江(中文核心)影响因子:0.245编辑部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邮编:430010E-mail: RIVE@<生态学报> 感觉接受没有以前难,如果是大牛的学校在大牛的课题组审稿和发表很快,要审稿费100元,不交,也会送交专家外审,但意见看不到,自己文章耗时近1年<环境科学研究>要审稿费,一开始就要,环境类还行,不知道接受的速度,大家提供一下<水资源保护>要审稿费,还要递交登记表,不知道速度,感觉比较快,接受难度不大<中国环境科学>不要审稿费,但门槛比较高,还可以,现在还是ei的非核心<水科学进展>不要审稿费,刚调整为ei的核心,个人感觉比较难,连续三次都失败了,而且退稿时没有任何的解释说明,比较郁闷<水利学报>不要审稿费,也刚调整为ei的核心,同样如果是大牛的老师或其学生的文章很容易,但生人比较难,侧重北方研究.发表周期也比较慢.<资源科学>不要审稿费,核心刊,个人感觉门槛一般,发表周期不清楚<干旱区资源于环境>很快,超级快,不要审稿费<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要审稿费100或150元,初审就用了快20天,门槛高,发表周期很长<水土保持学报>不要审稿费,感觉要碰机会一样,发表周期比较快<水土保持通报>不要审稿费,发表周期快0.96<水土保持研究>不要审稿费,发表周期快啊0.8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不要审稿费,修改意见详细,发表周期也较快0.67<西北林学院学报>不要审稿费,编辑意见很及时,发表周期快<湿地科学>不要审稿费,编辑热心,意见及时,发表周期一般<环境科学>不清楚,没有联系各位还有那些杂志啊,说说自己的经历,嘻嘻《环境污染与保护期刊》征稿函《环境污染与保护期刊》是一本关注环境污染与保护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
介绍一下什么是SCI、EI检索上了研究生的同学都听说过发表文章要SCI、EI检索,那什么是SCI、EI检索呢?估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从别的地方摘录了点东西,供大家参考。
1 论文进入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的意义1) 加大论文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吸引读者,拓宽国内外的读者面,提高论文乃至期刊在国内外的被引频次;2) 引起期刊重视,提高作者论文的采用率;3)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工作;4) 促进论文编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与国际文献接轨;5) 提高论文乃至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6) 提高作者、期刊、工作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2 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1)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 (见下文)。
2)美国《工程索引》Ei (见下文)。
3)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
CA报道的化学化工文献量占全世界化学化工文献总量的98% 左右,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收录最全、应用最为广泛的查找化学化工文献大型检索工具。
4) 英国《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 SA;或INSPEC)--《物理文摘》(Section A- Physics Abstracts, PA);--《电子与电气文摘》(Section B-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Electronics Abstracts, EEA);--《计算机与控制文摘》(Section C- Computers and Control Abstracts, CCA);--《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
5) 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s, AJ) 或РЖ(共220余卷),被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统。
6)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orrent Bulletin on Science Technology, CBST;为印刷本,共12分册)。
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自然科学类)一类期刊科学通报,EI收录,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数学学报,数学年刊A辑,力学学报,力学进展,信息与控制,系统工程学报,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化学学报,化学进展,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无机材料学报,材料研究学报,矿物学报,金属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学报,计量学报,仪器仪表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子学报,半导体学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化工学报,化工进展,建筑学报,土木工程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环境科学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质论评,地质学报二类期刊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学报,数学进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计算力学学报,工程力学,系统仿真学报,控制与决策,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控制理论与应用,声学学报,光学学报,发光学报,化学物理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高分子学报,应用化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非金属矿,中国矿业,有色金属,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冶金分析,粉末冶金技术,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光学精密工程,工程图学学报,摩擦学学报,电源技术,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国激光A,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A,工程塑料应用,硅酸盐学报,精细化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工业科技,城市规划,岩土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中国给水排水,生态学报,环境科学,遥感学报,中国环境科学,地震,地震地质,中国地震,空间科学学报,岩石学报,沉积学报,矿床地质,地质科学三类期刊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
清华法学投稿经验
如果您想投稿清华法学,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经验:
1.了解期刊的风格和主题:在投稿之前,仔细阅读清华法学的投稿指南,了解期刊的风格、主题和格式要求。
确保您的稿件符合期刊的要求,否则可能会被拒绝。
2.选择合适的主题:清华法学涵盖了广泛的法律领域,您需要选择-个适合该期刊的主题。
在选择主题时,要考虑期刊的读者群体和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3.仔细撰写稿件:撰写稿件时,要确保语言清晰、准确,逻辑严谨。
在讨论部分,要充分阐述您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同时,要确保您的稿件没有抄袭或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4.遵循投稿要求:在投稿时,要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要求,并按照要求准备稿件。
例如,有些期刊要求作者提供多个版本的摘要、关键词等。
确保您的稿件符合期刊的要求,否则可能会被拒绝。
5.与编辑建立联系:在投稿之前,您可以先与期刊的编辑建立联系,向他们咨询有关投稿的问题。
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期刊的要求和流程,并提高您的稿件被接受的可能性。
6.耐心等待:投稿后,等待编辑的回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您被拒绝了,不要灰心丧气,可以尝试重新撰写稿件并再次投稿。
如果您被接受了,恭喜您!您可以继续完善您的研究,并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继续发表更多的优秀论文。
以上是投稿清华法学的一些经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成功!。
编辑学报审稿流程一、投稿。
咱们先说说投稿这个事儿哈。
作者把自己精心撰写的论文投到学报编辑部,就像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给大家看一样呢。
这时候,作者心里肯定是既期待又有点小紧张的。
作者得按照学报的要求,把论文的格式调整好,什么字体呀、字号呀、参考文献的格式之类的,要是格式乱乱的,就像一个人穿着邋遢去面试,第一印象可就不好啦。
二、初审。
稿子到了编辑部之后呢,就开始初审啦。
初审的编辑就像是一个守门员,把那些明显不符合学报主题或者质量太差的稿子先筛选出来。
这个编辑可厉害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论文是不是符合学报的定位。
比如说,学报要是关于文学研究的,结果投来一篇化学实验的论文,那肯定就不合适啦。
初审编辑还会看看论文的结构是不是完整,有没有一些基本的逻辑错误。
要是发现论文里前言不搭后语,就像讲故事讲到一半突然跑题了,那这稿子可能就有点悬咯。
不过初审编辑也不是很无情啦,如果发现稿子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有潜力,也会给作者一些修改的建议,就像老师给学生指出作业里的错误一样,充满了鼓励的感觉呢。
三、外审。
初审过了的稿子就进入外审环节啦。
外审就像是请外面的专家来当裁判。
这些专家都是在相关领域很有威望的人哦。
他们会非常认真地看论文,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这篇论文的价值。
专家们会看论文里的观点新不新,研究方法对不对,数据是不是可靠。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严格的考试,专家就是考官,论文就是考生。
有时候专家可能会提出很犀利的意见,那也是为了让论文变得更好呀。
而且专家们都很忙的,他们抽出时间来审这些稿子,真的是很不容易呢。
作者在这个时候就只能耐心等待啦,就像等待自己种的花慢慢长大一样,心里可能会有一点点焦急,但是又充满了希望。
四、复审。
外审的意见回来之后呢,就到了复审环节。
复审编辑会综合外审专家的意见,再仔细看看论文。
如果外审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比如说都觉得这篇论文很不错,只需要做一些小修改,那复审编辑可能就会比较轻松地通过这篇稿子。
但如果外审专家们的意见分歧比较大,那就有点头疼啦。
稿件要求
发布时间:2008-4-10 13:46:36 浏览次数:9428次
以下要求摘自2006年版的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写作指南
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
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
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稿件登记表》上签名。
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
学报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本刊编辑部在收稿后3个月内,确定该文是否刊用。
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
1 文稿的篇幅、卷面、结构、首页注释、层次标题
1.1 文稿的篇幅(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以出版版面计算):一般不超过7000汉
字
(英文文稿,长度不限)。
1.2 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
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1.3 文稿首页地脚注释(以下格式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
)
收稿日期:yyyy-mm-dd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
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E-mail:……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博士后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联系人;
其他情况时,在作者简介后直接加E-mail,不写通讯联系人。
1.4 层次标题序号
1.4.1 层次标题左顶格。
1.4.2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
例如,
一级标题使用1, 2, 3 …;
二级标题使用1.1, 1.2, 1.3, …;
1.4.3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 2), 3), …。
这时,退2字起排。
再以下,使用a), b), c), …。
这时,退2字起排。
1.4.4 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1.5 其他序号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1.6 插图和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
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
2.1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2.2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
作者之间以“,”分隔。
2.3 作者机构
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在作者隶属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
机构之间以“;”分隔。
2.4 摘要
中文摘要的篇幅200~220字,信息具体。
摘要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
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
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2.5 关键词
5.1 应有3~8个关键词。
2.5.2 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
2.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2.5.4 其中的符号和缩略语应先加以说明。
2.6 中图分类号
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附录)。
3 英文摘要
3.1 文题
3.1.1 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
3.1.2 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母。
3.1.3 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1.4 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3.2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
3.2.1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
3.2.2 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例如:WANG Dazhong。
3.3 作者机构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
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要加国名。
3.4 摘要正文
3.4.1 字数为100~150单词。
3.4.2 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
3.4.3 其中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3.4.4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
1)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
2)尽量使用简单句;
3)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
4)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
5)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
6)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
3.5 关键词
3.5.1 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相应。
3.5.2 除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3.5.4 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
4.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
4.2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
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4.3 量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可带有角
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
4.4 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之间,留一空格。
如“10毫米”应为“10 mm”。
5 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5.1 斜体
1)量的符号、
2)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
3)一般函数符号、
4)变数符号。
5.2 黑斜体
1)矢量(向量) 的符号、
2)矩阵的符号、
3)张量的符号。
5.2 正体
SI词头和量单位、
从文字转化的角标、
阿拉伯数字、
叙述性文字、
化学元素符号、
缩略语、
仪器的规格型号、
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复数的虚部i 或j )、
数学运算符(如: 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
6.1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6.2 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
6.3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格。
如“π = 3.141 592 6”。
6.4 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999之间。
7 插图
7.1 插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
7.2 插图的幅面:h×w = 50 mm×70 mm。
7.3 插图的精度:约600 dpi。
7.4 图注的字体、字号
字体:汉字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用8 point。
7.5 图线要求:主、辅线分明。
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0.8 p,或0.3 mm);
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用细线(0.4 p,或0.15 mm)。
7.6 函数图要求
标目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MPa”;
标线数目:3~7个;
标线方向:刻度朝向图内;
标值圆整:宜为2、5的整倍数。
7.7 照片、灰度图:清晰。
7.8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
8 表格
8.1 表格的宽度:一般限25汉字(或48字符)。
8.2 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
8.3 三线表的表头应放在第一行。
8.4 三线表的表头中,应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MPa”。
9 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的要求
9.1.1 只列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6条。
9.1.2 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对其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9.1.3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
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
9.1.4 作者不超过3 人的姓名都写,超过3 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
9.1.5 中文的参考文献附加英文译文,并加注“(in Chinese)”。
9.2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
9.3 主要参考文献的示例
附录: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