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的原理及使用
- 格式:pptx
- 大小:569.67 KB
- 文档页数:28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电击除颤护理专家共识》(2024)要点1 心脏电击除颤定义心脏电击除颤是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1.1 心脏电击除颤原理除颤仪的电压变换器将直流低压变换成脉冲高压,经高压整流后向储能电容C充电,在电容中储存一定的能量。
除颤治疗时,控制高压继电器动作,将储能电容C、电感L及人体(负荷)串联接通,使之构成RLC(R为人体电阻、导线本身电阻、人体与电极的接触电阻三者之和)串联谐振衰减振荡电路,在几秒钟内通过电极板向胸壁或直接向心脏放电,使颤动的心脏全部除极。
由于窦房结产生的信号最强,因此将重新支配心脏的收缩,从而将各种室上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VT/ VF)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
1.2 心脏电击除颤适应证(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征;(2)心室扑动;(3)心房颤动或新房扑动;(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
1.3 心脏电击除颤禁忌症(1)检查发现心房内血栓;(2)风湿活动期或者心肌炎急性期;(3)未能有效控制或纠正心房颤动的病因或诱因(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梗死、肺炎等);(4)合并洋地黄中毒或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5)合并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已安装起搏器者除外)。
2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除颤规范2.1 除颤仪的准备2.1.1 推荐意见1 除颤仪应放于易取用的位置,定点放置,标识明显,电量充足,处于备用状态。
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导管室的布局和手术团队的需求确定(强推荐)。
推荐依据:2.1.2 推荐意见2 心脏除颤仪的质量检测:除颤仪的检测环境温度为20℃±10℃,相对湿度为30%~60%,供电电源电压为(220±22)V,频率为(50±10)Hz,周围无影响校准系统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强推荐)。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目录:1.引言2.除颤仪的工作原理3.除颤仪的基本操作流程4.除颤仪的注意事项5.附件:示意图6.法律名词及注释7.结束语1.引言除颤仪是医疗救护中常用的设备,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本文档将介绍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除颤仪的工作原理除颤仪通过向心脏传递电能冲击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它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并在需要时释放适当的电能,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3.除颤仪的基本操作流程以下是除颤仪的基本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 确保除颤仪已经根据厂家指示进行了适当的维护和校准。
- 检查除颤仪电池电量,确保充足。
- 检查除颤仪电极的连接,确保良好。
- 穿戴手套、眼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3.2 检测心律- 将除颤仪连接到患者身上的电极。
- 打开除颤仪,选择适当的心律监测模式。
- 确保患者皮肤干燥清洁,电极与皮肤紧密贴合。
- 按下监测按钮,让除颤仪开始检测心律。
3.3 判断是否需要除颤- 当除颤仪完成心律检测后,它会自动分析心律情况。
- 根据除颤仪的指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除颤。
3.4 进行除颤- 确保距离患者和其他人员安全。
- 将除颤仪开关设置到正确的除颤模式。
- 输送电能前,确保所有人员不再触碰患者。
- 按下除颤按钮,执行除颤。
3.5 监测和复苏- 若除颤成功,继续监测患者的心律。
- 根据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或进一步治疗。
4.除颤仪的注意事项- 除颤仪使用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在操作除颤仪时,应始终保持冷静、专注,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 除颤仪电极必须与患者的皮肤紧密贴合,确保良好的电传导。
- 操作除颤仪时,避免患者和其他人员接触电极、患者或其他的体液。
- 除颤时,确保除颤仪和患者周围的环境处于安全状态,避免意外发生。
- 遵守除颤仪的操作说明,定期对除颤仪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工作。
5.附件:示意图(此处插入除颤仪示意图)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法律名词- 除颤仪:指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
除颤仪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引言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它常被应用于心肺复苏、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等情况下。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除颤仪的工作原理除颤仪通过向心脏发送电能冲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其工作原理基于心脏电活动的特点。
- 心脏电活动:心脏通过传导系统产生电信号,控制心肌收缩和舒张。
正常的心脏电活动包括心房收缩(P波)、心室收缩(QRS 波群)和心室舒张(T波)。
-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指心脏电活动出现异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
- 除颤:除颤是通过给心脏施加电能冲击来终止心室颤动或室速,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的过程。
2. 除颤仪的使用步骤以下是使用除颤仪的基本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 确保除颤仪已连接到电源,并处于工作状态。
- 检查除颤仪的电极贴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正确粘贴在患者的胸部。
步骤2:心律监测- 将除颤仪的心律监测模式调整为监测状态。
- 将电极贴片放置在患者的胸部,确保良好的接触并稳固固定。
步骤3:分析心律- 在心律监测模式下,除颤仪会分析患者的心律,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除颤。
- 患者应保持平静,避免移动。
步骤4:除颤准备- 如果除颤仪确认需要进行除颤,操作者需要准备好。
- 确保患者及周围人员安全,远离患者和除颤设备。
步骤5:进行除颤- 确保患者与除颤仪的连接良好,然后按下除颤按钮。
- 除颤仪会向患者的心脏发送电能冲击,操作者需要远离患者以避免触电。
- 除颤成功后,除颤仪会自动分析心律并记录相关数据。
步骤6:监测和继续处理- 在除颤后,患者的心律应得到监测和评估。
- 如果患者仍然存在心律失常或另有需要处理的情况,相应的措施应该立即采取。
3. 除颤仪使用的注意事项除颤仪的使用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 操作者应熟悉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并接受相关培训。
- 在操作除颤仪之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连接稳固。
- 患者及周围人员应保持安全距离,以避免触电风险。
除颤仪的使用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打动,导致全身缺氧,丧失意识和呼吸,是一种紧急情况。
除颤仪通过释放电能对心脏进行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搏动,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急救手段。
除颤仪的使用非常关键,正确的使用可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以下是关于除颤仪使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1. 基本原理:除颤仪通过电击来恢复心脏的正常搏动。
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心脏进入了一种称为心源性露电的异常状态,此时电流无法在心脏组织中传导。
除颤仪会在正确的时机释放电击,使心脏重新恢复正常的电位差,从而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
2. 适用人群:除颤仪适用于所有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无脉搏的心脏骤停患者。
一般情况下,只有医护人员和有相关培训的人才能使用除颤仪。
但是,在公共场所或者一些特殊场合,一些有心脏骤停急救经验的民众也可以参与使用除颤仪。
3. 操作步骤:使用除颤仪前,首先应确认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应,呼吸和脉搏也不存在,就可以判断为心脏骤停。
然后,将除颤仪打开并连接到患者的胸部,根据仪器的声音和显示屏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4. 安全措施:在使用除颤仪时,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首先,确认患者在接触除颤仪时没有直接接触金属物品,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其次,确保患者周围没有水和液体,以免发生触电和漏电事故。
同时,操作人员自己也需要站在安全的位置,以免受到电击伤害。
5. 培训和维护:使用除颤仪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急救知识。
此外,除颤仪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有关培训和维护的具体要求,可以咨询厂家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除颤仪的使用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来说至关重要。
了解并正确使用除颤仪可以提高急救效果,挽救更多的生命。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急救人员和普通民众都能掌握除颤仪的使用,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整个社会的心脏骤停急救意识,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救治机会。
除颤仪的原理和应用1. 什么是除颤仪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处理心脏骤停情况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向心脏输送电流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除颤仪可以检测心脏的电信号,并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电流冲击。
与手动心脏按压或药物治疗相比,除颤仪可以更快地恢复心律。
2. 除颤仪的工作原理除颤仪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接触皮肤:除颤仪通常使用电极贴片与患者的皮肤接触。
这些电极贴片用于检测心脏的电信号和输送除颤电流。
•步骤2:心脏监测:一旦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接触,除颤仪会开始监测心脏的电信号。
这些信号表明心脏是否处于需要除颤的不正常状态。
•步骤3:自动分析:除颤仪会自动分析心脏电信号,以确定是否需要施行除颤。
这个分析过程通常基于预设的算法来判断心脏的状态。
•步骤4:除颤冲击:如果除颤仪判断心脏需要除颤,它会通过电极贴片向心脏输送一定的电流。
这个电流冲击的作用是重置心脏的跳动,使其回复到正常的心律。
•步骤5:监测恢复:除颤仪会继续监测心脏的电信号,以确保心脏跳动正常。
如果需要,除颤仪可能会再次施行除颤冲击。
3. 除颤仪的应用除颤仪主要应用于处理心脏骤停情况,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以下是除颤仪的一些常见应用场景:•急救:除颤仪在急救中是非常重要的设备。
当一个人出现心脏骤停时,及时使用除颤仪可以大大提高其生存率。
急救人员通常会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身边,并在需要时进行操作。
•医院和急诊室:除颤仪在医院和急诊室中广泛使用。
这些地方经常处理各种心脏相关的紧急情况,如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
除颤仪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地恢复患者的心律。
•日常健康监测:除颤仪也可以用于日常健康监测。
根据医生的建议,某些心脏病患者可能会被建议使用可穿戴的心脏监测设备,其中包括除颤仪。
这些设备可以即时监测患者的心律,并在需要时进行除颤。
•公共场所:一些公共场所,如机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也会安装自动除颤仪。
这些设备通常是自动的,可以由任何人使用,以应对紧急情况。
电除颤的物理原理
电除颤是一种用于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治疗方法。
其物理原理基于通过施加电流来重置心脏的电活动。
在心脏发生室颤(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时,心脏的电信号变得混乱和不规律,无法有效地泵血。
电除颤通过施加电流来停止这种不规则的电活动,以便心脏可以重新恢复正常的节律。
电除颤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让患者躺平并确保周围安全,避免他人接触患者以防止电击伤害。
2. 接上除颤电极,一般有两个电极,一个放在患者的胸部,另一个放在背部;或者通过两个电极贴片粘贴在胸部和背部。
3. 调节电除颤仪器,选择适当的电流强度和时间参数。
4. 施加电流。
电流通过电极进入心脏组织,产生短暂的电击。
5. 电击作用于心脏,将心脏的电活动重置为正常节律。
这种电击产生一个强烈的电流脉冲,瞬间用电子来控制心脏传入的电流,通过使心脏细胞的电势回到正常水平来重置心脏节律。
6. 停止电击后,医生会继续观察心脏的节律,确保其恢复正常。
总的来说,电除颤利用电流短暂地干扰并重置心脏的电活动,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这个过程需要医生进行操作,并且需要确保使用适当的电流和时间参数以保证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