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丰富的图形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6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丰富的几何图形,包括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形的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比较初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对基本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形示例,问题引导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形实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电线杆,尺子,剪刀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丰富的图形世界。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如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等。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这些图形的性质。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下面的图片有许多常见的几何体.你能找到哪些几何体?一、认识几何体试一试: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如图5-3,从建筑物的局部可以抽象出棱锥、棱柱.议一议:1.从本节开头的三幅图片中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2.从你的身边,你还能找到哪些几何体?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归纳: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考虑其他属性,我们就可以将物体抽象成几何体.1.从天坛图片中可以抽象出圆锥,从东方明珠电视塔图片中可以抽象出球体等.2.寻找身边的几何体.二、平面与曲面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水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等都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反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几何体由点、线、面组成.结合实例,认识平面与曲面.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点动成线,舞动的荧光棒——线动成面.三、棱柱、棱锥有关概念如图5-4,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1.通过比较,你能说出棱柱、棱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2.你能分别说出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结合图形,认识棱柱、棱锥有关概念.1.棱柱、棱锥的相同点:棱柱、棱锥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不同点: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2.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它们都分别有2个形状、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底面;棱柱与圆柱的不同点:(1)棱柱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柱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圆柱的底面是圆面.棱锥与圆锥的相同点:它们都只有1个底面且都是平面图形;棱锥与圆锥的不同点:(1)棱锥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锥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圆锥的底面是圆面.课堂练习:A:1.从下面的图片中,你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请与同学交流.B:2.(1)围成下列几何体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课堂小结: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通过对这些图形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受图形的特征,体验图形的丰富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缺乏系统的几何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思考中掌握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丰富性,培养对几何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图形的特征。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实物模型和图片,以及相关的教学卡片。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实物模型和图片,以及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自行车、房屋、圆形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基本几何体的基本特征,掌握空间点、线、面的内在联系2、能力目标:通过探索几何图形的形状及其基本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从实际物体中提炼出几何图形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在实际生活中,几何图形的广泛存在与应用,认识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感受几何图形的抽象性和确定性教学重难点:1、理解体会体、面、线、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棱柱、棱锥的基本组成元素3、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美丽的图形都是由常见几何体组成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播放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为了引起大家的共鸣,调动课堂气氛,并让学生感受声音之美)师: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生:隐形的翅膀!师:张韶涵的声音柔和动听,此时,声音就是一种美!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美,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同走进丰富的图形世界,感受这种美!(板书课题、学生欣赏图片)二、讲授新课(一)常见几何体师:在这组图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幅图片?为什么?生:畅谈!(如:金字塔——金字,角锥形,壮观……)师:在这些伟大的建筑中,都蕴含了设计者们的心血,也包含了许多数学思想,在这些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几何体吗?生:长方体,棱锥、圆柱、圆锥、球!师:(展示几何体)这就是我们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在小学里,大家学过与长方体类似的几何体吗?生:正方体!师:今后,我们把像这样的(如: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三棱柱)几何体称为棱柱!今后,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将是我们中学数学所要研究的几个常见几何体!师:刚才老师所展示的图片中包含了许多常见几何体,那么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于常见几何体的物体吗?生:畅谈!(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生活中处处由数学)(二)平面、曲面师:非常好,大家都能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我们的生活,下面,请大家继续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两组图片!(1)平静的水面、桌面、黑板面(2)易拉罐、水管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这两组图片有何区别?生:第一组为平面,第二组为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