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河流水系特征专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5
课时23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陆地水体(1)类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2)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自然环境对陆地水体的影响气候湿润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气候寒冷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地势较低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②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③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淡水资源。
④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在下图中添加箭头以表示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答案特别提醒1.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之间的特殊补给关系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之间并不总是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
在特殊情况下,如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地下水位,因此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河流源头的湖泊,水位总是高于河流水位,因此总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的区别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纬度较高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大量补给河流形成春汛。
冰川融水补给是在高海拔地区,夏季气温升高,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形成夏汛。
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冬季多出现断流。
思考说明湖泊(水库)对河流的调蓄作用。
答案(1)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受此作用影响,在相同情况下,湖泊上游河段水位变化大,而湖泊下游河段水位变化相对平缓。
(2)修建水库前后,受水库调蓄作用影响,水库下游河段在修建水库前水位变化大,修建水库后水位变化平缓。
1.明确三类水体补给关系(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理清五种河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多雨季节降雨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3.掌握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类1.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答题思路答题方向推断依据答题术语流量降水(冰雪融水)多少、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流经地区的干旱程度、浇灌用水多少等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更大(小)水位河流所处的地势凹凸、河流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等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更大(小)汛期河流补给类型、补给季节等汛期长(短),时间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含沙量流域内降水、地形、土质、植被、人类活动等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最冷月气温、纬度凹凸等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凌汛有无结冰期,河流是否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无)凌汛现象流速(水能) 河流流量大小、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水能资源丰富(贫乏)2.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答题思路答题方向推断依据答题术语流程分析图中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及其分布、河道弯曲状况、水系形态(与地形有关)等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 支流支流多(少)、支流分布特征弯曲程度河道弯曲(平直)水系形态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不同地区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干旱半干旱区破坏植被含沙量增加过度引水浇灌河流径流量削减,甚至断流跨流域调水(调入) 河流径流增加,季节变更减小潮湿半潮湿区植被破坏河流含沙量增加,水位陡涨陡落,下游地区易形成“地上河”植树造林河流含沙量削减,水位升降缓慢围湖造田河流水位陡涨陡落修建水库水库以下河段径流量季节变更及含沙量减小,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城市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量,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削减地面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河流水位平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 4 200 km,流域面积210万 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复习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 地势 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 海陆轮廓、地形 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 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 洪涝灾害的原因① 自然原因:a. 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 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 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 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 水流缓慢,水流不、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特征系特征因一一影响河流的因素河流水 河流水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高考地理重要考点总结: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在地理高考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河流’都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考点。
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什么因素会对河流造成影响......众多与河流相关的考点有时候会对同学们的答题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一、河流与等高线地形图1、河流与等高线弯曲的关系:河流在山谷中发育,等高线弯曲处指向高值区。
2、河流与地势高低的关系: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3、河流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等高线密集,水流速度快,水能丰富;等高线稀疏,水流速度慢,航运条件较好。
二、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的地形地势地貌关系十分密切。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程度)。
1、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而内流河的长度则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2、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3、河流的流向可以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互相作为判断依据,还可用于等潜水位线分布图中,进行河流流向、潜水流向、地下水与地表水互补关系及洪水期与枯水期的判定。
4、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可能同时地壳在抬升,下切侵蚀更强)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
地势起伏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考虑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还有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5、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以下6种:①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6河流水系及水文特征分析专题学案16河流水系及水文特征分析[目标定位]以流域为背景的区域分析,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形式之一。
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应熟练掌握河流水系图、河流径流过程曲线图等图表的判读技巧,形成分析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的一般思路。
一、河流流域图的分析例1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A、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表河流A河B河长度(千米) 6 670 4 640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280 369河口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2 200 39 000(1)图中A河名称为________,注入________;B河名称为________,注入________。
(2)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___________。
由于该河下游河水流速________,泥沙沉积,在河口发育了______________。
B河流经________盆地中部的河段,具有____________价值;穿过峡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
(3)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_______雨。
历史上,A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A河上游①与支流②中,与该河泛滥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__(填写数码),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高考一轮复习河流小专题一、河流的基本概念1、内流河与外流河思考:1、内流河与外流河判断依据是什么?2、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2、流域、水系、分水岭、干流与支流干流、支流和水系分水岭和流域二、河流的基本特征1、河流的流向判断方法:(基本依据水往低处流)常考(1)根据地势高低或等高线弯曲方向判定河流流向(“叉叉流”)(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3)根据河床坡度陡缓判定河流流向(北半球右陡左缓,南半球相反)(4)根据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流向描述:自___ 向_____例1、读右图,请判定河流B的流向和水系形状?例2、右下图,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南流向西北C.A处水位低于B处D.乙图中河流向外流2、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例4、依据3年高考2年模拟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知识点,根据下图和相关知识描述长江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
归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向心状水系(刚果盆地)梳状水系(淮河)扇状水系(海河)树枝状水系(长江、亚马孙河)放射状水系(海南岛)知识拓展:认识典型水系形状例5、读甲、乙两国水系图及气候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题中信息,分析乙国流经路易港和C地两河的水文特征的共同点(2)描述两国水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3、河谷特征上游河谷:形成流水_____地貌,河谷呈“__”型,多峡谷、瀑布。
下游河谷:形成流水____地貌,河谷呈“____”型,多河口三角洲。
思考: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等如何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的?三、河流与人类关系1、河流与农业世界农业发达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和冲积平原地区利:(1)灌溉用水: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湿润地区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2)河流携带泥沙在中下游地区形成平坦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冲积扇等。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河流知识点总结河流通常是指陆地河流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
以下是地理网整理的河流知识点总结,请考生参考。
1.河流地形图及等高线:① 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
河谷内河流发育,等高线曲线指向高值区;② 河流与地形的关系是河流总是从高到低流动;③ 河流与等高线密度之间的关系。
等高线密集,水流速度快,水能丰富,等高线稀疏,水流速度慢,航运条件好。
2.河流水系特征: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地貌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流经地形区。
3.河流水文特征:① 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的集水区以及气候区的降水和蒸发之间的关系;② 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供水水源水量的变化。
主要有必要分析流经区域的气候特征。
当然,地下水或湖水补充的河流流量相对稳定,径流变化较小;③ 冻结期取决于温度,一般低于0℃;④ 冰洪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有冰期,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⑤ 泥沙含量取决于表层土壤的松散程度和植被覆盖度,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⑥ 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尤其是在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而宽、无急流、瀑布和危险海滩的地区。
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密切相关,尤其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⑦ 水电资源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上游。
大流量、大落差水电资源丰富,峡谷区适宜筑坝;⑧ 人类活动一般来说,河流两岸人口密集。
引水、筑坝、地面条件变化、污染和航运将影响河流的水文和生态。
4.河流地貌:①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②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③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
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一、知识体系二、相关概念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流速、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航运等。
(一)径流量1.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取决于地形)、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取决于气候,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季节变化及汛期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补给类型,还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最高,故径流量最大),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东北地区的河流(春汛和夏汛),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风活动),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我国无论是降水还是径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都是南方小,北方大;而西北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径流量变化小。
(二)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
(三)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还受流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珠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四)冰期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地区(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河流才会结冰。
(五)凌汛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有凌汛,而是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水流平缓的河段;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
(六)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且落差大的河段,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
(七)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