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

1、表面预处理

a.探伤前应对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进行修磨,不应有油污、铁锈、氧化皮等,清理时不要将异物堵塞表面开口缺陷。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粘附磁粉的物质。

b.被检工作上孔隙在检验后难于清除磁粉时,应在检验前用无害物质堵塞。

2、检验时机

a.焊缝的检验通常安排在焊接完成之后,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应安排在焊后24小时进行。

b.紧固件和锻件的磁粉检测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之后进行。

3、工件磁化

a.磁轭的磁极间距应控制在50 mm~200 mm之间,检测的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50mm范围内,磁化区域每次应有15mm的重叠。

b.磁化工件时,必须在同一部位至少作两次互相垂直的探伤,而且将焊缝划分为几个受检段,其长度小于磁轭间距10mm~20mm。

c.用标准试块无人工缺陷的面朝外帖在工件不同部位,以磁痕显示情况确定磁化规范。

4、施加磁粉

a.先用磁悬液湿润工件表面,在外加磁场磁化的同时,将磁悬液施加到工件上,已形成的磁痕不应被流动磁悬液所破坏,停止浇磁悬液后再通电数次,待磁痕形成并滞留下来时再停止通电。

b.磁悬液的施加采用喷、浇、浸等方法,不可采用刷涂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不应使检测面上磁悬液的流速过快。

5、磁粉及磁悬液

a.磁粉应具有高导磁率和低剩磁性质,磁粉之间不应相互吸引,磁粉粒度应均匀。

b.磁粉的颜色与被检工件表面应有较高的对比度。

c.湿粉法应用煤油或水作为分散媒介。若以水为媒介时,应加入适当的防锈剂和表面活性剂。

d.磁悬液的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粒度以及施加方法、时间来确定。

e.对于循环使用的磁悬液,应定期对磁悬液的浓度进行测定。

6、退磁处理

a.当有要求时,工件在检查后应进行退磁处理。

b.将工件放入磁化工件的磁场中,然后不断改变磁场方向,同时逐渐减少磁场强度使其等于零。

7、磁痕记录

a.除能够确认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不均匀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之外,其它磁痕显示均作为缺陷磁痕处理。

b.记录磁粉痕迹(尺寸、数量、和产生部位),可采用照相或用透明胶带把磁痕粘下。

8、质量评定

8.1 按照标准规定对缺限显示迹痕进行等级评定。

8.2 工件中出现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和超标缺陷,应做好记录并出具返修通知单和检验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