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学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10
计量地理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计量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现象与经济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基于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工具,对地理现象和经济现象进行测量和分析。
在区域经济学中,计量地理学的应用可以提供对于地理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的深入理解,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更为准确和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
一、地理与经济关系的定量分析计量地理学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和经济数据,对地理因素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通过对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交通网络等因素与该地区的经济产出、就业率、人均收入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这对于决策者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选择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
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是计量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一些经济学中常见的空间性问题,如空间异质性、空间依赖等。
在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量化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并找出其中的原因。
例如,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空间相关分析,可以发现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的地理集聚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交通和区位选择模型交通和区位选择模型是计量地理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又一重要应用。
这些模型通过分析地理距离、交通网络、市场规模等因素对企业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例如,通过建立基于交通网络的区位选择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生产和分销地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交通和区位选择模型可以帮助他们规划和改善交通网络,吸引外部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城市化过程的定量分析计量地理学可以帮助研究者定量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的地理和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例如,通过建立城市化模型,可以研究城市规模、城市间的迁移与交流等因素对城市化速度和城市结构的影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计量地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近代地理学的发展,曾形成了三种主要学派,即区域学派、人地关系学派、景观学派。
2、计量运动,主要是美国地理学家发起的。
3、计量运动的三大学派(依阿华的经济派)、(威斯康星的统计派)、(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
4、计量地理学的应用:相互关系分析、趋势面分析、空间相互分析、分布型分析、网络分析(总共12点,只要写几点,其余自己看书)5、标准正态分布的偏度系数、峰度系数与0的关系。
偏度系数:g1<0表示负偏,即均值在峰值左边;g1>0即正偏,均值在峰值右边,g1=0,对称分布。
峰度系数:g2=0表示标准正态分布,g2>0高于正态分布,g2<0低于正态分布。
6、锡尔系数越大,就表示收入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越小,就表示收入分配越均衡。
7、趋势拟合方法:㈠平滑法⒈移动平均法(公式,可能考计算,74页)⒉滑动平均法(同上)⒊指数平滑法(填空,75页的最后一段)8、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 进行统计整理;计算有关统计指标和参数。
9、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一、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二、不确定性三、多种时空尺度四、多维性10、地理数据采集的渠道来源----书上25页11、填写下图的偏态类型(1)(正态分布);(2)(正偏态);(3)(负偏态)12、判断下列图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
(1)(=Me =Mo );(2)( > Me>Mo ); (3)( <Me<Mo ) 13、空间分布的类型:点状分布类型、线状分布类型、面状分布类型(离散区域分布类型、连续区域分布类型)。
14、根据测度标准,可以将数量标志数据划分为_间隔尺度数据_和 比例尺度数据。
15、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常常用地理数据分布的 集中化程度 和 均衡度 来描述。
计量地理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分布、规模、结构以及区域发展和不均衡现象的科学,而计量地理学则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地理学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的一门交叉学科。
两者相结合,在解答区域经济学中的问题、发掘地理学信息中的奥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将从计量地理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阐述其在数据分析、模型构建、预测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一、数据分析区域经济学需要同时考虑政策、生态、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在处理这些大量数据时,计量地理学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计量地理学可以利用多元回归、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来寻找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用数学语言进行量化和分析,从而形成较为清晰的数据解释和判断。
计量地理学还能够通过空间数据的分析,来了解区域内不同地点的空间关联、地理区域的分布等信息,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区域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模型构建在区域经济学中,模型是预测和了解区域发展趋势的核心内容,而计量地理学正是建模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和预测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并对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计量地理学可以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经济的长期变化进行预测,从而为区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或者利用流量模型、重力模型、扩散模型等方法对区域发展中的产业分布、人口流动等现象进行建模,从而评价不同政策和规划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预测计量地理学在预测方面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来推测未来趋势,从而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在预测一个城市的人口迁徙趋势时,可以利用小波变换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将历史数据量化分析,从而推测未来的人口流动趋势;或者在预测产业迁移时,可以利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对区域间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进行预测,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预警和指导。
计量地理学复习资料计量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来定量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各种地球表面现象的空间和时间变异,计量地理学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关性和可预测性。
在地理学研究中,计量地理学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计量地理学,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方法和分析技术,希望能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1. 地理数据的收集方法地理数据的收集是计量地理学的基础,它包括了多种方法,如野外调查、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野外调查是指研究人员亲自去到研究地点,通过采集样本、观察和记录数据来收集信息。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飞机上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可以获取大范围、实时的数据。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信号的定位技术,可以精确测量地理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2. 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在收集到地理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和数据插值等。
数据清理是指检查和修正数据中存在的错误、缺失或异常值。
数据转换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形式,如将地理坐标转换为距离或方向等。
数据插值是根据已知数据点的特征,在空间上推算出其他未知点的数值。
3. 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是将收集到的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包括地图、图表和统计图等。
地图是最常见的地理数据可视化方式,可以将地理现象的分布和空间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
图表是用线条、柱状图等方式来表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统计图则是通过统计学方法来呈现数据的概括性特征和规律性。
4. 计量地理学的应用领域计量地理学在各个地理学分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人文地理学中,计量地理学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关联性,如城市人口分布、迁徙模式等。
第1篇一、引言计量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量地理学在地理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量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计量地理学实践教学。
二、实践教学的目的与意义1.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计量地理学实践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计量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计量地理学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计量地理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计量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计量地理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 实践教学内容(1)计量地理学基本理论:介绍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2)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学习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如ArcGIS、MapGIS 等。
(3)空间数据分析:掌握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回归分析等。
(4)地理模拟与可视化:学习地理模拟软件的使用,如GeoSIM、SWAT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计量地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践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结合实例,讲解计量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实验操作:在实验室进行计量地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项目实践:学生分组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计量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是地理学和统计学的跨学科领域,旨在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量化和分析地理现象、地貌特征和空间关系。
它的目标是通过量化研究和空间数据的定量分析,提供对地理现象的客观度量和科学解释。
计量地理学的主要特点和方法包括:1.空间分析:计量地理学对于地理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空间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进行量化和分析。
通过空间聚类、空间交互、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2.地理模型和预测:计量地理学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地理模型,以预测和解释地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
通过回归分析、时空插值和模型模拟等技术,可以预测未来的地理变化和趋势。
3.数据采集和处理:计量地理学依赖于大量的地理数据。
它涉及到收集和整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地貌参数、土壤特征、气候数据、人口统计等。
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转换和集成,以供后续的统计分析和建模。
4.空间统计方法:计量地理学使用多种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地理数据。
例如,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插值、空间回归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模式、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变异性。
5.可视化和地图制图:计量地理学通常通过可视化技术来展示和传达地理数据和分析结果。
地图制图和数据可视化可以将复杂的地理统计结果以图形和空间的形式直观呈现,帮助研究者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数据。
通过计量地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可以量化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提供对地理问题的科学解释和定量预测。
它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资源评估、区域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计量地理学期末论文引言计量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理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背后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
通过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理现象的规律性和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现象。
本文将探讨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并且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计量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地理学、统计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用于研究地理现象的数量性质和空间分布规律。
它使用数学和统计模型来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
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 空间位置:地理现象在地球上的位置和空间分布。
- 数量特征:地理现象的数量性质,如面积、人口密度、温度等。
- 空间关联: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相互影响。
- 空间模式: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趋势。
计量地理学的方法计量地理学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
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 1. 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地理数据,使用统计方法来描述和解释地理现象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关联。
2. 空间插值:通过已知的数据点来推测未知位置的数据值,常用于生成地理现象的连续空间分布图。
3. 空间回归: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地理现象和其他变量之间的空间关系,以进一步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4. 空间聚类: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来识别空间上相近的地理现象,以便于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模式和趋势。
5. 空间可视化:使用地图和图表等可视化技术来展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地理信息。
计量地理学的应用计量地理学可以应用于各种地理现象的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1. 城市规划:计量地理学可以用于分析城市的人口分布、交通流动、土地利用等,以帮助规划部门做出科学决策。
2. 环境研究:计量地理学可以用于分析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地理现象,以帮助环保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
3. 经济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可以用于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和趋势,以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计量地理学方法与应用第4章课后答案1、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的海洋是:()[单选题] *A、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正确答案)B、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C、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D、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2、15 . 济宁市位于华北平原与鲁中南山地的过渡地带,下列关于济宁市地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较低B.地势东高西低C.泗水县位于平原(正确答案)D.地表的最大海拔高度为648.8米。
3、1.我们到外地出差或者旅游,会经常提前通过网络查阅地图,通过输入“起点”和“终点”,可以查询行走路线和距离,还可以通过操作鼠标“放大”或“缩小”地图,查询到更多信息。
这类地图为[单选题] *A.交通地图B.旅游地图C.遥感地图D.电子地图(正确答案)4、31.地震发生时,铁路①遭到了严重破坏,经军民奋力抢修多天才恢复交通。
该条铁路是[单选题] *A.襄渝线B.湘黔线C.宝成线(正确答案)D.焦柳线5、13、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我国的西北地区基本位于()①季风气候区②非季风气候区③地势第―级阶梯④地势第二级阶梯⑤温带⑥寒带⑦带大陆性气候区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单选题] *A.①③⑤⑦B.②④⑤⑦(正确答案)C.②③⑥⑧D.①④⑥⑧6、中国是印度伟大、友好的邻居,处于中印两国交界处的主要是()[单选题] *A、恒河B、喜马拉雅山脉(正确答案)C、东高止山脉D、印度河7、3.我国沙漠分布最广泛的区域是( ) [单选题]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正确答案)D.青藏地区8、西气东输的起点位于的地形区是()[单选题] *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正确答案)C.四川盆地D.柴达木盆地9、5.若要沿着怀宁路去往祁门路,应该[单选题] *A.往北走(正确答案)B.往南走C.往东走D.往西走10、中日文化交流渊远流长,日本文化、艺术深受中国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A、语言方面B、古代建筑(正确答案)C、文字方面(正确答案)D、农业技术1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某地区“以高寒畜牧业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和林业”,造成其农业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单选题] *A.处于高纬度地区B.地形以平原为主C.地势高,气候高寒(正确答案)D.少数民族聚居地12、20.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位于( ) [单选题]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正确答案)D.青藏地区13、夏季风强的年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单选题] *A.南方地区出现洪涝B.华北平原出现干旱C.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D.北方地区出现洪涝(正确答案)14、10.在西北地区中从东向西,在旅途中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单选题] *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B.森林、荒漠草原、草原C.荒漠、草原、森林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正确答案)15、42.欧洲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单选题]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正确答案)D.高原山地气候16、“白云黄鹤传千古,汉水长江会一楼”所指景观位于:()[来[单选题] *A. ①B. ②C. ③(正确答案)D. ④17、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玉米B、油菜C、水稻(正确答案)D、小麦(正确答案)18、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计量运动的三大学派(艾奥瓦的经济派)、(威斯康星的统计派)、(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
2、近代地理学三个主要学派:区域学派、人地关系学派、景观学派3、计量地理学的应用:相互关系分析、趋势面分析、空间相互分析、分布型分析、网络分析(总共12点,其余看书)4、地理数据:用一定的测度方法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标志5、地理数据分类: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空间联系。
属性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地理过程的有关属性特征,包括数量标志数据与品质标志数据两种。
6、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一、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二、不确定性三、多种时空尺度 四、多维性7、离差: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差,代表着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
8、变异系数:地理数据的波动程度。
9、偏度系数:测度了地理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情况,刻画了以平均值为中心的偏向情况(负偏、正偏、对称分布)10、峰度系数:它测度了地理数据在均值附近的集中程度,峰值系数等于零表示正态分布。
11、洛伦兹曲线P30:使用累计频率曲线研究工业化集中化程度的曲线被称之为罗伦次曲线。
12、集中化指数:描述地理数据分布集中化程度的指数。
P3213、基尼系数P33: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纵横坐标均以累计百分比表示,然后在计算得出的集中化指数。
(越大分布越不均衡)14、锡尔系数越大,就表示收入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越小,就表示收入分配越均衡。
15、相关系数:表示两要素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值介于-1到1之间。
计算:性质:相关系数r 的性质:r ∈[-1,1];r>0时为正相关, r<0时为负相关。
当|r|=1时,则r=1为完全正相关,r=-1时,为完全负相关。
当r=0时,说明两变量之间完全无关。
当|r|→1时,说明两变量之间关系密切;当|r|→0时,说明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差。
计量地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近年来,计量地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它通过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手段。
本文将探讨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
一、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空间回归分析、计量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
首先,空间回归分析是计量地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建立空间模型,探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如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其次,计量空间分析是一种将计量经济学和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测量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变化和差异。
例如,通过计算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变化,可以识别污染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最后,空间自相关分析则从地理数据的空间关联性入手,用于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自相关性,如城市间人口分布的空间集聚程度。
二、计量地理学研究的应用领域计量地理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下面介绍其中的三个典型案例。
首先,人口迁移研究是计量地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计量地理学的方法,可以分析人口迁移的规律和原因,进而为城市规划和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交通研究是计量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运用计量地理学的方法,可以测量不同交通模式对城市交通流量的影响,并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最后,商业地理研究也是计量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运用计量地理学的方法,可以研究商业空间的分布与发展,揭示商业中心的形成机理,为商业区域规划和商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三、计量地理学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两个典型的计量地理学应用案例,以展示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以犯罪分析为例。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犯罪数据及其空间关联信息,可以运用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找出与犯罪率相关的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城市规模和警力分布等。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警察部门更好地安排巡逻区域和资源分配,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
计量地理学期末论文引言计量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分支领域,它借助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探讨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案例,并分析计量地理学对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1. 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计量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应用于地理现象的研究。
计量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
在计量地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了解:1.1 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是计量地理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描述了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相关性。
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格局。
1.2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计量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用于根据已知的地理数据推断未知位置的数值。
通过空间插值,可以绘制出具有连续空间分布的地理现象。
1.3 空间回归分析空间回归分析是计量地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它通过建立地理现象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揭示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2. 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计量地理学依靠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地理现象。
常用的计量地理学研究方法包括:2.1 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是计量地理学的基础方法,通过统计学的技术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关性。
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有Moran’s I 指数、Geary’s C 指数等。
2.2 空间插值方法空间插值方法是计量地理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用于根据已有的地理数据推测未知位置的数值。
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包括克里金插值、反距离加权插值等。
2.3 空间回归分析空间回归分析是计量地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它通过建立地理现象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揭示地理现象的影响因素。
常用的空间回归分析方法包括地理加权回归、空间误差模型等。
3. 计量地理学的应用案例计量地理学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用途。
以下是几个计量地理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3.1 城市规划计量地理学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地理数据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标志,是对地理问题进行定量化描述和研究的基础,是一切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应用的先决条件。
2、相关分析: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回归分析:拟合地理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发展趋势。
方差分析:研究地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时间序列分析:用于地理过程时间序列的预测与控制研究。
主成分分析:用于地理数据的降维处理及地理要素的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用于各种地理要素分类、各种地理区域划分趋势面分析:用于拟合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形态。
3、对计量地理学的评价评价一:在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计量地理学”担负着方法论的任务,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地理问题的认识、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地理学由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定位的分析。
地理系通过“计量地理学”的教学,让本科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掌握计量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常用方法,理解数学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结合实际问题的分析,是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数据资料,建立起适宜的数学模型,把数学方法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数理基础,也为从事实际工作准备了条件,可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评价二:计量地理学让本科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掌握计量地理学基础知识、基本数学模型,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地理数据资料,利用定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简答)一、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二、不确定性三、多种时空尺度四、多维性一、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定量化的地理数据是建立地理数学模型的基础,其作用为:确定模型的参数、给定模型运行的初值条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
形式化、逻辑化与数量化,是所有地理数据的共同特征。
二、不确定性。
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数据误差。
(1)地理系统的复杂性。
(2)数据误差。
三、多种时空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