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核电汽轮机及其弹簧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73.28 KB
- 文档页数:5
汽轮发电机弹簧隔振器安装质量保证措施分析摘要:汽轮发电机弹簧隔振基座是整个汽机发电机设备运行的核心支撑系统,弹簧隔振器安装程序复杂,精度要求高,汽轮发电机弹簧隔振器平整度偏差直接影响汽轮发电机组安装、调整、安全运行,是实现核电安全和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本文主要是对某核电工程中常规岛汽轮发电机弹簧隔振器安装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以达到指导后续类似工程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无间隙;弹簧隔振器;平整度1 工程概述该核电站汽轮发电机基座采用弹簧隔振的弹性基础,弹性基础是在汽机顶台板与立柱间加弹簧隔振器隔振。
弹簧隔震器安装采用无间隙施工方案,用槽钢牢固焊接在柱头四周的预埋件上,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最后通过释放调节隔振器与预埋钢板之间调平钢板,使其达到最终的工作状态标高。
该机组汽轮发电机每台机组汽轮机柱头共计14个,共100台隔振器,隔振弹簧高560mm,弹簧隔振器有4种规格。
弹簧隔振器安装程序复杂,精度要求高,汽轮发电机弹簧隔振器平整度偏差直接影响汽轮发电机组安装、调整、安全运行,是实现核电安全和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 影响安装平整度调查分析针对该电站弹簧隔震器安装平整度超差问题,对其中两个柱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共设196个检查点,其中不合格点50个,合格率仅为74.5%。
对以上不合格点的平整度偏差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柱头灌浆面平整度偏差超标问题,约占60.0%。
柱头灌浆平整度(1mm/M)不满足要求,柱头灌浆面平整度最为关键。
2)支撑木方平整度问题,约占28.0%。
隔振器四周支撑木方顶部平整度(1mm/M)是保证隔振器安装质量重要控制点。
3 原因分析对影响隔振器平整度“柱头灌浆面平整度偏差超标”和“支撑木方平整度偏差超标”两个主要问题,通过讨论和现场调查,参照厂家提供的安装手册、相关工程照片并结合其他项目汽轮机弹簧隔振器基座施工等大量资料,形成以下七种要因: 1)未进行专业培训或交底不到位;2)测量验收工器具精度不够;3)打磨工器具精度不够;4)角钢现场制作安装变形量过大;5)灌浆料配制质量、流动性差;6)木方刨平精度不满足要求;7)海边气候湿度较大。
某大型核电汽轮机组历次振动异常过程及原因分析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核电汽轮机组作为核电站的核心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核电站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运行中,核电汽轮机组的振动异常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近年来,某大型核电汽轮机组历次发生振动异常,给核电站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并解决核电汽轮机组振动异常问题,需要对历次振动异常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核电汽轮机组稳定安全的运行。
我们来分析某大型核电汽轮机组历次振动异常的具体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某核电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多次振动异常,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出现了高频振动,导致了汽轮机组的紧急停机,严重影响了核电站的稳定运行。
经过对振动异常过程的数据分析,发现振动异常的主要频率集中在高频段(200Hz以上),且振动幅值较大,严重影响了汽轮机组的安全运行。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振动异常进行原因分析。
从振动异常的特点来看,高频振动的产生可能与汽轮机组的结构、转子动力特性、系统参数等多个方面有关。
可能是汽轮机组的叶片、轴承或其他关键部件存在损伤或松动,导致振动的增大。
汽轮机组的转子可能存在动力失衡或偏心等问题,导致了振动异常。
可能还存在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过大的工作负荷、过高的旋转速度等原因,导致振动异常的发生。
为了解决核电汽轮机组振动异常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对汽轮机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各个部件的状态良好,消除损伤或松动等问题。
需要对汽轮机组的动力失衡进行调整,保证转子的平衡稳定。
需要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工作负荷和旋转速度,减小振动的产生。
最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对汽轮机组的实时监测,利用先进的振动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振动异常问题,确保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核电站用弹簧式安全阀的颤震现象及解决方案 1、概述安全阀是受压设备、容器或管路上的超压保护装置。
当设备、容器或管路内的压力升高超过允许值时,阀门自动开启,继而全量排放,以防止设备、容器或管路内的压力继续升高。
当压力降低到规定值时,阀门应自动及时关闭,从而保护设备、容器和管路的安全运行。
核电站中采用了大量的弹簧式安全阀,其中部分介质为液体的弹簧式安全阀,在运行过程中可能由于阀门的颤震导致波纹管断裂,或者引起其连接管道的破裂,对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颤震分析弹簧式安全阀利用弹簧压缩力对阀瓣加载、用以调定开启压力并在介质直接作用下开启,从而实现对受压设备、容器或管路的超压保护。
弹簧式安全阀具有结构简单、调整灵活、可靠性高等特点,但其也存在阀门泄漏、开启压力漂移和颤震现象等。
颤震是指安全阀的阀瓣迅速异常的来回运动,在此过程中,阀瓣不接触阀座。
当被保护设备内压力异常升高达到开启压力时,阀门自动开启,此时设备内介质得以排放。
当被保护容器内的压力还高于起跳压力时,安全阀进口管的压力已经低于回座压力,安全阀回座。
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压力传递,阀门进口管内的压力又达到起跳压力,阀瓣上升,如此循环,产生颤震。
弹簧式安全阀的颤震现象主要缘于阀门自身设计的缺陷或阀门运行条件的特殊情况。
如阀门选用弹簧的刚度过大,阀门启闭压差小(即开启压力与回座压力差值较小) ,阀门排量小,导致开启后排放不充分,或工作介质为不可压缩的液体,工作压力远小于整定压力,进口管长度与管径之比大,背压过大,进口流道压力损失过大及在L/D较大的情况下阀门所连接的箱罐体积过大。
弹簧式安全阀的颤震现象可能引起被保护设备、容器或管路介质的异常排放,并且由于阀门颤震引发的振动可能导致连接管道的破裂。
对于弹簧式安全阀,可通过加装阻尼器或者改进阀门设计,消除颤震现象,保证系统或设备的正常运行。
3、阻尼器工作原理及特点对于在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过颤震的安全阀,可以采用加装阻尼器的方法,通过施加于安全阀阀杆上的阻尼力,使得阀门在回座前充分的排放被保护设备、容器介质,从而消除颤震现象。
某核电汽轮机及其弹簧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胡志强;徐嗣华;王威【摘要】介绍了某核电汽轮机及其弹簧基础的抗震分析过程,并详细说明了研究对象及分析方法的确立,根据计算中弹塑性时程分析的部分结果评估机组的抗震性能,表明在此方面机组的抗震性能整体良好.【期刊名称】《热力透平》【年(卷),期】2014(043)001【总页数】5页(P59-62,67)【关键词】核电汽轮机;弹簧基础;抗震分析;相对位移【作者】胡志强;徐嗣华;王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上海200240;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汽轮机厂,上海200240;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汽轮机厂,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6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传统能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使得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
一方面,能源面临短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而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新能源因技术仍在继续完善、成本过高而未大规模产业化;另一方面,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需求仍在增长,每年全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地区需要在高峰期进行拉闸限电。
在这种情况下,核电作为一种清洁、稳定,并有助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且已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及经验的能源利用方式,再一次迎来了发展高峰,我国也提出了“积极发展核电”的政策。
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核电的质疑、抗拒和不理解,但政府仍没有改变建造核电的初衷,只是态度更加审慎。
鉴于核电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核电意外事故的恐慌,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核电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某核电站汽轮机及其弹簧基础为对象进行整体抗震性能分析研究,以期为核电设备的抗震性能计算提供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
1 研究对象及方法汽轮机是核电站常规岛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是精密度很高的大型设备,其本身结构复杂、尺寸大、质量重而且分布不均、安装高度高、与外部结构的连接多且复杂。
核电站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核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其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是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核电站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核电站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概述核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其安全性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运行的关键。
而地震作为一种常见自然灾害,对核电站构成了严峻威胁。
因此,对于核电站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分析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2. 核电站地震设计标准在进行抗震分析与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国内外关于核电站地震设计标准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国内目前采用的地震设计标准主要包括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GB 50011-20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
3. 核电站地震荷载计算在进行抗震分析与设计时,首先需要计算并确定核电站所受到的地震荷载。
地震荷载计算是抗震设计的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核电站的抗震能力。
地震荷载计算主要包括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结构响应谱、进行地震动时程分析等步骤。
4. 核电站结构抗震分析方法核电站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是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核电站结构抗震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力弹性法、准静力弹性法和时程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5. 核电站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在进行核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时,除了满足抗震要求外,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等因素。
因此,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对于核电站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是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
6. 核电站工程实例本章将以某核电站工程为例,对其建筑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通过对该工程实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前述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
7. 抗震设计的挑战与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电站抗震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例如,随着大型核电站建设的增多,如何应对大型核电站地震荷载、如何提高核电站结构抗震能力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某大型核电汽轮机组历次振动异常过程及原因分析摘要:本文以某大型核电汽轮机组历次振动异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振动异常的过程和原因。
通过对振动异常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探讨了振动异常的可能原因及其对汽轮机组运行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汽轮机组运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组;振动异常;原因分析引言核电汽轮机组是核电站的核电主机,其安全、可靠运行对核电站的整体运行至关重要。
振动是汽轮机组运行中十分常见的异常现象,长时间或高强度的振动对汽轮机组的零部件和结构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振动异常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和处理,对于确保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一、振动异常的历次情况1. 第一次振动异常2017年10月,某大型核电站的汽轮机组出现了振动异常的情况。
当时汽轮机组的振动传感器监测到了超出正常范围的振动信号,引起了运行人员的高度重视。
在此次振动异常中,汽轮机组的振动频率较高,振动幅值也较大,对汽轮机组的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振动异常的可能原因分析1. 设计问题振动异常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汽轮机组的设计问题。
汽轮机组的设计不合理或者存在结构问题,会增大振动的发生概率,引起振动异常。
需要对汽轮机组的设计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可能问题,并进行修复和改善。
2. 零部件老化汽轮机组的零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零部件的性能和结构出现变化。
这些老化造成的变化会影响汽轮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增加了振动的发生概率。
在振动异常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对汽轮机组的零部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找出可能的老化零部件并进行更换和维护。
3. 操作和维护问题三、振动异常的应对措施1. 定期检查和维护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零部件和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发现和解决零部件老化和结构问题,降低振动的发生概率。
2. 优化设计对汽轮机组的设计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优化,找出存在的可能问题并进行改善,以降低振动的发生概率,提高汽轮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浅谈核电汽轮机基础台板下大型弹簧隔振器施工工艺王千华,陆鹏飞,谢明明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97号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邮编:250100摘要:随着核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核电建设市场成为电建企业的焦点。
不仅要在满足质量要求、确保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如何施工好这些复杂结构并尽最大可能的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已成为电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核电;弹簧隔振器;弹性基础弹性基础与常规固定基础最主要的差别:将立柱与台板之间增设弹簧隔振器,改刚性连接为弹性连接。
基础间采用弹簧隔振器解决了基础固有频率与机器运行频率相近的难题,但因弹簧隔振器对混凝土平整度要求为1mm/m,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1、常规做法弹簧隔振器安装柱顶处理现行方法可分为:普通混凝土浇筑后打磨处理和采用二次灌浆再打磨处理两种。
普通混凝土浇筑,根据以往浇筑混凝土经验可将平整度控制在5~8mm之内,但这远远满足不了弹簧隔振器对平整度(1mm/m)的要求;若采用二次灌浆,需待下部混凝土浇筑后方可进行灌浆区钢筋、模板等作业,这样工期较长影响工程进度;弹簧隔振器周围支撑与周围底模连成整体,下部采用顶丝进行调整,因弹簧隔振器对平整度要求较高,调整非常困难。
2、新方法特点2.1、角钢控制标高精确:为了使柱顶标高及平整度准确,采用在柱顶周边安装角钢的方法控制标高,考虑柱顶截面尺寸较大(3000mm*1000mm),角钢长度过长会因自身变形影响平整度,将角钢截成900mm一段安装,上用钢筋焊接卡扣用螺栓调节角钢标高,最重测量报告显示角钢标高及平整度均控制在1mm之内(右图:25号弹簧隔振器柱顶标高测量报告),验收完成并在浇筑之前将螺栓与螺母焊接(点焊)固定,使角钢上下均不能移动。
2.2、浇筑过程中间歇浇筑:浇筑混凝土完成后混凝土均有不等量收缩,一次浇筑到顶收缩量较大,为了减小收缩,采用间歇浇筑的方法,浇筑至离柱顶500mm时停止浇筑1-2小时(现场实验室测定C45混凝土初凝时间约3小时),使下部混凝土预收缩一段时间,并将浮浆清除干净后在进行浇注,通过实践这种方法可大大减小收缩量,从而保证了柱顶的平整度。
三代核电半速汽轮机组与弹簧基础应用摘要:本文论述了半速汽轮机组的优点,是三代核电发展选择。
简述弹簧隔振装置的隔振原理,计算并分析三代核电(桃花江核电)汽轮机组的弹簧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文章又简述弹簧基础的其他优点。
最后总结采用半速机和弹簧基础可满足三代核电发展需求。
关键词:三代核电;半速汽轮机组;弹簧隔振装置;常规基础;弹簧基础;系统固有频率;隔振效率桃花江核电Application of Spring Foundation & Semi-speed Turbine-generator in3rd Generation NPP(Tianji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City, China 300222)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emi-speed Turbine-generator advantages, it is the choice of 3rd generation NPP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lains the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spring vibration-isolation mountings, calculates and analyses the vibration-isolation result of spring foundation in 3rd generation nuclear power (Taohuajiang NPP),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its additional advantages. The summary points out the Semi-speed units and spring foundation can satisfy the demand of 3rd generation NPP development.Key words:3rd generation NPP; Semi-speed Turbine-generator units; conventional foundation; Spring vibration-isolation mountings; spring foundation; natural frequency; vibration isolation efficiency; Taohuajiang1概述汽轮发电机基础分为常规框架式基础和弹簧隔振基础两种;常规框架式基础(以下简称常规基础)其主要缺点在于对基础条件要求高,仅适用于地震烈度小的硬地基,基础造价大;振动传递系数大,动力计算复杂,对长轴系、超大、超重的汽轮机组不适应。
某核电站整体基础三维隔震地震反应分析戴颖楠;闫维明;陈适才【摘要】为研究整体基础隔震技术在核电站中的应用,针对某第四代核电站结构进行整体基础三维隔震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通过隔震层设计及隔震前后模型对比,进行设计基准地震动下的动力特性、楼层反应谱分析、超设计基准地震动下隔震层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基础三维隔震层的布置,有效地减少了结构的水平与竖向的地震反应,上部结构可降低0.1 g~0.2g,隔震层耗散输入能量的1/8 ~1/3,较好地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并为第四代核电站隔震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期刊名称】《结构工程师》【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8页(P51-58)【关键词】核电站;基础三维隔震;隔震支座选型与布置;隔震动力分析【作者】戴颖楠;闫维明;陈适才【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基础隔震技术尤其基础三维隔震能同时降低隔震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使结构和重要设备避开共振区域,减小地震作用的破坏,提高结构的抗震裕度。
目前隔震技术的可靠性及经济性己得到广泛认可,但全世界运行的核电厂中,只有法国的Cruas核电厂和南非的Koeberg核电厂使用了基底水平隔震技术[1] [2],由于三维隔震技术仍存在一些缺点,目前此技术一直处于研究中还未实际运用到核电站工程中,我国也在对三维隔震技术进行研究,如王涛等进行的1/15缩比模型的安全壳振动台试验[3],魏陆顺等进行的核岛厂房系统的三维隔震研究 [4]等,通过研究表明三维隔震技术对三向隔震效果显著,但已有研究中仅对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隔震,未对反应堆整体进行隔震。
本文针对第四代核电站结构,研究分析其整体三维基础隔震方法,分析整体隔震性能,以期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核电站概况第四代核电站由反应堆嵌固在基础筏板上组合而成,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属于平面、立面均不规则结构,图1为核电站三维图。
大型汽轮发电机基础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
作为主要的电力供应设备,大型汽轮发电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基础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旨在提高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稳定性,确保其安全运行。
关键词:大型汽轮发电机,基础,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引言:大型汽轮发电机作为电力工业的核心设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对其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通过模拟地震条件,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的基础抗震性能进行测试。
首先,建立合适的试验装置,确保实验环境的真实性和可控性。
然后,选取适当的试验对象,进行地震振动试验。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对比,评估大型汽轮发电机的抗震性能。
结果与讨论:试验结果显示,大型汽轮发电机基础抗震性能较好。
在地震条件下,发电机的振动幅度较小,且无明显损坏现象。
通过对比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数据,发现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对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
此外,试验还发现,合理设计和施工发电机基础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抗震性能。
结论:本研究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基础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大型汽轮发电机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大型汽轮发电机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运行。
致谢:感谢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和支持。
本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你们的帮助和支持。
核电汽轮机运行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1-03-12T07:17:19.50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25期作者:覃事栋[导读] 其后果难以想象。
因此,加强核电汽轮机的振动分析和治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18摘要:振动是核电厂汽轮机运行期间最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各种故障。
为避免振动,工作人员必须正确分析振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预防措施,以提高蒸汽轮机的运行效率。
本文讨论了防振技术在核电汽轮机运行期间的实际应用,以便为此后核电机组汽轮机的运行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运行;振动;对策;核电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稳定的住宅能源使用和不间断的工业使用,必须进行发电机组的日常维护和稳定运行。
在核电机组的发电设备中,汽轮机是非常重要的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是确保稳定供电和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
大修期间,汽轮机的维修和保养是关键路径,更是确保燃料寿期内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重中之重。
在实际的蒸汽轮机运行中,异常的蒸汽轮机振动是最常见且最难以解决的。
它不仅会影响发电,还会影响单元系统的安全,并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其后果难以想象。
因此,加强核电汽轮机的振动分析和治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汽轮机运行振动的危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汽轮机振动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汽机振动的幅度可以保持在规定的振动值之内,那么该振动就是正常振动,不会对蒸汽轮机的启动和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汽机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了其转速和网带负荷在启动时可达到的重要参数。
如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汽轮机振幅徒突增,过度振动会在汽轮机的动静部件中引起摩擦和其他问题,导致动静部件损坏,从而导致转子经受热弯曲并导致永久的轴弯曲。
在严重的情况下,动态和静态零件的疲劳损坏也会导致轴承衬套过热并烧坏。
此外,由于过度振动,在此过程中,汽轮机的内部部件也会偏心磨损,这将导致设备寿命无法保证。
弹簧减振基础上的汽轮机安装(论文)南天飞龙一.概述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德国西门子公司下属KWU核电制造分部就采用了弹簧减振基础,即将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在一块单独的底板上,为减轻振动,将钢筋混凝土底板通过弹簧支撑在基础上。
它的单机功率为1300MW。
转速n=1500r / min的半速机组,设计结构为一只高压缸和二只低压缸,每台低压缸配置一台凝汽器,凝汽器与低压缸排汽接管焊接在一起,凝汽器位于低压缸底部,坐落在弹簧支座上,弹簧支座承受凝汽器的重量,并补偿垂直方向的热膨胀。
其布置参考下图一。
该T-G机组全长为55M。
图一:1300MW饱和汽轮机组的安装图1——高压缸2——低压缸3——发电机4——励磁机5——截止阀6——汽水分离器/ 中间再热器7.——凝汽器8——新汽阀门9——底板10——弹簧支承11——给水加热器12——蒸汽管道所采用的弹簧减振器系由德国隔尔固(GERB)公司提供,其优点是:汽轮机及平台与基础结构脱离动力耦合,能减低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轴系不振动,保护汽轮机设备免受地震损害,而且在机组大修时,当基础不均匀下沉时,可采用调整弹簧预应力的方法,使轴系较易对中,能方便地调整其靠背轮上下张口值。
目前国内600MW以上的火电与核电机组,如秦山核电站600MW、730MW、大亚湾及岭澳的900MW核电站、上海吴泾、浙江嘉兴等电厂的600MW火电机组,还有石洞口二厂的超临界600MW 火电机组以及外高桥二期的超临界900MW火电机组均未采用弹性基础。
田湾核电站一期的2台1060MW核电汽轮机系俄罗斯列宁格勒金属工厂设计与制造的(见图二),该汽轮发电机组轴系长达72M,却首次在国外采用了弹簧减振基础,列宁格勒金属工厂(简称LMZ)先前已生产同类机组7台(其中6台安装在前苏联乌克兰洛文斯卡亚等核电站,一台安装在现俄罗斯的加里宁斯卡核电站)均未采用弹性基础,又缺乏在弹性基础上安装汽轮机的经验。
此外,俄罗斯圣彼得堡设计院也缺乏设计弹性基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