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综合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不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的是()。
A.无籽西瓜B.瘦肉型猪C.新型草莓D.三叶草长成四叶草2.下面哪个因素对我们的相貌特征影响最大()。
A.穿着打扮B.父母遗传C.生活环境D.饮食习惯3.同学们在给植物进行分类时,把桃树、梨树分为一类,把海带、铁线蕨、葫芦藓、泥炭藓分为一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A.按是否开花分类B.按种子的形态结构分类C.按水生还是陆生分类4.有三个相同大小和形状的瓶子,但装的水量不同,()会最稳定地立着。
A.装满水的瓶子B.装一半水的瓶子C.空瓶子5.人体的结构与砖结构楼房对比,那么人体的器官相当于()。
A.墙B.楼房C.单元D.房间6.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
A.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油B.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C.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D.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一光年就是()所走的距离,大约是9.5万亿千米。
2.科学家按动物有没有脊柱,把动物分成()动物和()动物。
3.四边形框架具有不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加()提高稳定性。
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根斜杆。
4.()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它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5.()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经常应用于大型框架结构中。
6.科学家按植物是否开花,把植物分成不开花植物和()两大类,不开花植物包括()、()、苔藓类。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牛奶中加入柠檬汁,牛奶没有变化。
()2.动物也有遗传现象。
()3.蝙蝠会飞,所以在分类时我们把它归为鸟类。
()4.在水中游泳或在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鱼类。
()5.豆子和沙混合在一起,没有新物质生成。
( )6.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土星,离太阳最近的金星。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左边化石的种类与它的实例用线段连起来。
琥珀昆虫化石实体化石三叶虫化石特殊化石鱼化石模铸化石尖齿特尔马叶化石遗迹化石苔藓化石五.简答题(共5题,共20分)1.哈雷彗星上次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那下次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一个小朋友10岁时曾看到哈雷彗星,当他第二次看它时是多少岁?2.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意思?3.请你说说日食是怎样发生的?4.六(1)中队搞军事通讯游戏。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36分)1.下列植物的茎属于草质茎的是()。
A.法国梧桐B.毛白杨C.蒲公英D.松树2.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鲸B.非洲象C.蝙蝠D.眼镜蛇3.以下四种形状的篱笆最稳定的是()。
A. B. C. D.4.一般来说,塔的底部比顶部要()。
A.大、重B.小、轻C.大、轻D.小、重5.亚洲人的肤色是黄色的,这是由()决定的。
A.生活状态B.饮食习惯C.遗传因素D.心情好坏6.下列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蝴蝶B.蚕蛾C.蜈蚣D.蜻蜓7.以下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B.不用考虑节省胶带,只要保证塔台的接口处固定牢固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D.搭建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8.小光家养了-条金毛犬和一条牧羊犬,关于这两条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不同的品种B.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C.它们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D.它们的性状特征主要是遗传它们的父母9.下列不属于鸟类的动物是()。
A.鸡B.麻雀C.蜜蜂D.老鹰10.住房所必须具有的系统有()等。
A.水力系统B.电力系统C.排水系统D.以上三者都是11.“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现象。
A.繁殖后代B.遗传C.生物的多样性D.变异12.下列植物的叶属于卵形叶的是()。
A.油松B.毛白杨C.玉米D.柳树13.在测量塔台模型高度的时候,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在测量前一定要统合适的测量工具B.学生尺太短了,不适合测量C.读数时要平视D.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14.小明和小亮是双胞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和小亮长得完全一样B.他们的相貌特征主要是由生态环境决定的C.他们的相貌是由父母的遗传因素决定的D.他们的相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发生变化15.工程师在设计建造跨海大桥时一般会遇到的难题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为了提高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我们应该()。
A.整体多使用四边形框架B.整体多使用三角形框架C.增加底面的重量,减少底面的面积2.对于古代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B.科学家只能通过古生物化石研究古生物C.有些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如鲎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A.人工饲养生物B.建立自然保护区C.加快繁殖速度4.我们不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
A.动物的饮食习惯、运动特点B.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C.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5.用二歧分类法对某一区域的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类标准应该突出两类生物的区别B.同一区域的植物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C.只能用于对植物的分类6.在世界上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人的()是无穷尽的。
A.遗传组合B.数量C.血型7.我们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可以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B.把观察到的小动物都带回家C.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8.下列形状框架中,承重、抗震能力最好的是()。
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9.揭示了遗传和变异之间秘密的科学家是()。
10.关于古生物化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生物化石的形成时间很长B.古生物化石可以在地层中找到C.古生物化石只具有观赏价值11.下列关于我们相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我们的相貌是天生的,不会发生变化B.我们的相貌会受到后天的影响C.双胞胎的相貌是一模一样的12.“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俗话说明动物有()。
A.生殖现象B.遗传现象C.进化现象二、填空题13.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 )、( )、( )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教科版2023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质水平测试卷一、填空题。
(共20分)1、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是从________中来的。
2、通过实验,一张纸,通过增加________、增加________或改变________等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3、用螺丝刀撬箱子,是________的应用。
4、________是辨认植物和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5、植物的叶具有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功能。
6、我们把储存在食物当中的能量叫______能,当我们在运动时此能量可转化为______,也可以转化为______维持我们的体温。
7、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
8、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有些是________,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9、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_________ 。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10、把薄板型材料弯折成“V”,“L”等形状,实际上是减少了材料的________,而增加了材料的__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C.减少光辐射的热量D.增大厚度,防止磨损2、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A.白色大颗粒B.都是立方体颗粒C.粉末状颗粒3、小电动机里面,换向器的作用是()。
A.接通电流 B.转换电流方向 C.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4、用蜡烛火焰加热金属汤匙中的白糖约5分钟,白糖()。
A.只是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后来生成黑色的物质C.先变成水,后来变成黑色物质 D.没有发生变化5、用下面三个放大镜观察小昆虫,能看的最清楚的是()。
A.B. C.6、手电筒使用时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A.电能B.光能C.机械能7、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教科版)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1.世界都是由()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变化。
2.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伴随很多现象的发生,如发光发热、()、产生()生成(),但最本质的特点是()。
3.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进入人体后,要经过许多()变化,才能够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地球的很多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变化的产物。
5.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等物质。
二、判断。
(每题2分,共34分)1.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因为我们看不到、摸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3.有些物质的变化很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定产生了新物质。
()5.只要物质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6.美术课上,小科用橡皮泥捏了一只小兔子,橡皮泥发生了化学变化。
()7.有些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有些反而对我们的生活有害。
()8.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被我们吸入体内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10.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1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12.把牛奶倒入可乐后会出现沉淀,这与泥水静置后的沉淀现象相同,都是物理变化。
()13.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生成的铁锈与铁是同一种物质。
()14.用红颜料涂抹白纸,白纸变红了是化学变化。
()15.人的开心、难过等情绪的产生与化学变化有关。
()16.药物治疗和食物中毒都与化学变化有关。
()17.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中,只是颜色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向人类的祖先“提问”一、填空: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判断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错)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错)三、选择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生活习性C、祖先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A、打铁B、打猎C、治病3、(B)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没有根据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A、都能说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猜想是:(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
直立行走。
2、你知道怎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
2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一、选择题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D)A、找事实B、找证据C、找理论依据D、以上都对2、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D)A、化石B、文物C、资料D、以上都对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B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A.地球B.木星C.土星2.龙龙的母亲是双眼皮、有耳垂,他的父亲是单眼皮、无耳垂,龙龙是单眼皮、无耳垂。
龙龙与父亲长长得像,是()的作用。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3.下面不是我国珍稀动物的是()。
A.大熊猫B.扬子鳄C.狐狸4.星空随着地球四季变化而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却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A.天狼星B.北斗星C.北极星5.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A.横杆B.斜杆C.竖杆6.将一只矿泉水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下最稳定的是()A.将一满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B.将半瓶矿泉水正放在桌面上C.将一只空瓶子正放在桌面上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它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建高塔时,需要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3.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是生物界中的()现象”;“桂实生桂,桐实生桐”讲的是生物界的()现象。
4.高大框架铁塔很牢同,原因有:上小下大,(),()。
5.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与()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
6.目前已知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八个,离太阳最近的是()、有生命的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离太阳最远的是()。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后,马上就能看到铁钉发生了变化。
( )2.奥运会体育场“鸟巢"的外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3.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4.月季、肾蕨都属于开花的植物。
()5.杂交水稻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6.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左边化石的种类与它的实例用线段连起来。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一、填空题1.房屋是人类______、______的地方。
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______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______的生活。
2.建筑物的结构有______(体育馆)、(大坝、桥墩)、(铁架桥)等等。
3.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______;空心结构可以______;三角形结构有______的作用。
4.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______和______,又要考虑建筑物的______,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______。
5.地球自转时围绕着一条假想的轴,人们称之为______。
6.毛绒玩具是______的,石子是______的。
7.仿生建筑是一种______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8.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9.打鼓使______振动发声;弹琴使______振动发音;我们说话唱歌发声,是由于______振动的结果。
10.水污染严重危害着地球的水资源,我们应该______水污染。
二、判断题1.人的心脏在腹部。
()2.每个生命体都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
()3.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4.正常成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
()5.在大多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
()6.组成人体最基本的单位是组织。
()7.使用显微镜时必须闭上一只眼睛。
()8.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9.喜欢和同龄人交往是件好事,当你和异性同学交往时,需要学会掌握分寸。
()10.建筑物的结构往往是为了使其更加美观,而不是更加坚固。
()三、选择题1.建筑房屋最基本的材料是()。
A. 单元房B. 墙C. 土D. 砖2.为了使房屋更结实、耐用,屋顶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
A. 三角形B. 拱形C. 正方形3.傣族的传统民居是()。
A. 毡房B. 竹楼C. 四合院D. 砖瓦房4.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2.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和。
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铁制品生锈,这是一种变化,其伴随产生的现象是。
如图所示,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人试管中,将试管倒置插入水中后再固定好位置,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保持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生成,试管内水面(填“变化”或“不变”)。
4.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光芒。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经过复杂的变化,能变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二、判断题6.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有些是不能回收利用的。
7.因为沼气的原料有杂草、人畜粪便等,所以不是清洁能源。
8.我们在观察生物时,不可以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9.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三、单选题11.下列关于白糖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是()A.白糖研磨成粉末B.白糖加热后变成苦味的焦糖C.白糖溶于水12.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A.蓝色B.黑色C.棕色13.铁制菜刀在下列情况下产生锈斑的程度由重到轻的是()。
①切酸菜后放置。
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
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
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14.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火柴燃烧C.爆竹爆炸15.下列诗句描述的对应变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四、多选题16.保护环境,我们要做到()。
A.把光盘行动落到实处B.绿色出行,少乘坐私家车C.节约用水、用电、避免资源浪费17.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通常有()A.颜色改变B.产生气泡C.发光发热D.产生沉淀18.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会发生变化B.有些物质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C.烟花爆炸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D.物质变化实际上是物质在转换19.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减少垃圾的是()A.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B.经常使用一次性纸杯C.把废塑料瓶送到回收站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20.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金属物质,电池中就包含了三种分别是()A.汞B.铅C.镉D.砷五、连线题21.将下列变化连线。
六年级科学综合测试
一、填空.
1.食盐、白糖、味精等都是有 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
2、我们把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称为 ,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 。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有 , , , 等。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 , , , , , 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4、硫酸铜和铁钉的置换反应的现象是 。
5.月球表面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是 。
6.被人们称为夏季大三角的星星有 , , 。
二、选择题。
1、动物的卵( )
A 、就是一个细胞
B 、是一组细胞
C 、是一组脂肪
2、草履虫喜欢生活在( )
A 、海水中
B 、淡水中
C 、土壤中
3、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看到了( )。
A 、各种晶体
B 、微小生物
C 、各种动物
4、观察铁片在空气、油、水中的变化的实验是( )
A 、对比实验
B 、模拟实验
C 、都不是
5.光年是( )单位。
A 、时间
B 、速度
C 、长度
6。
对固体垃圾的最科学最积极的处理方法( )。
A 、减少数量
B 、再次使用
C 、回收利用
三、连线题。
1.下面的现象各是什么变化。
铁生锈
水结成冰 小苏打和醋混合 纸折成飞机 碘酒滴在饭里
咀嚼米饭出现甜味
馒头发霉 糖加热成黑色 树木加工成家具 蜡烛加热变成蜡烛油 烟花爆炸 茶叶泡茶
2.将下面的月象和出现时间连线。
四、简答题。
1.说说月食形成原因。
2.你所知道的水的污染源又哪些?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护水资源?
3下面三个标志是什么标志?
五.实验题。
1、做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的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