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学1.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
古希腊神话是在氏族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是原始初民借助原始的思维方式对大自然和社会形态想象和认识的结果。
希腊神话关于神的故事,以宙斯为界分为旧神谱系(前俄林波斯神系) 和新神谱系(俄林波斯神系)两大系统。
旧神谱系反映的是母权氏族时期的状况,家庭关系以女性为主,母子通婚或在两性关系和家庭形式上有明显的杂交和血缘家庭的痕迹;新神谱系反映的主要是父权社会的状况,神像人一样以宙斯为中心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家庭也由一夫多妻和杂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
英雄传说起源于古希腊人对祖先的崇拜,是远古时代人类与自然的斗争的颂歌,它以不同的英雄为中心组成了不同的故事系统。
著名的有赫拉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盗取金羊毛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等。
2.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文学成就主要是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起源于民间歌谣,有琴歌、笛歌(又名哀歌)和讽刺诗等,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琴歌以竖琴伴奏,分为独唱体和合唱体。
独唱体的代表是萨福和阿那克里翁。
在希腊民间流传的许多以动物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短小寓言。
又叫《伊索寓言》。
寓言表现了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是他们的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这些用拟人手法写成的故事赋予动物以人的性格和感情,生动有趣,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
寓言短小精悍,极短的篇幅中包含了明确的生活哲理,表现了古代寓言极强的概括性。
3.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奴隶主民主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文学成就主要是戏剧、散文、文艺理论。
古希腊的散文主要是一些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最出名的哲学家和演说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奠定了欧洲文艺理论的基础。
外国文学史主观题精简提纲35个人物形象1 堂吉柯德形象受骑士小说影响脱离现实沉于幻想,这时他是荒诞的梦想家和道德高尚的疯子,当不涉及骑士文学时,他是一个学识渊博,辩才出色思路明晰为理想奋斗的战士,追求自由平等,反封建,行动上百折不挠,闪着人文主义光芒。
2 哈姆雷特形象有崇高理想,目光深刻和社会责任感,但性格内向,过于审慎。
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变得精神忧郁,最由于敌人同归于尽3 哈姆雷特悲剧根源外在原因,黑暗势力的强大,内在原因自身的软弱,他是时代的悲剧,人文主义者的悲剧4 哈姆雷特由于和延宕它一旦杀死了国王,就不单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担负起颠倒混乱的政治局势,和国民命运,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的强大,一个人文主义者不可能发动和依靠群众,只会孤军奋战后被恶势力吞没5 阿巴贡形象达尔丢夫形象表里不一的虔诚教士,贪吃贪睡贪色贪财的利用教会行骗的伪君子7 浮士德形象积极进取生无所息毅力超人的优秀知识分子,一方面沉迷于名利地位女人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又勇敢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有着灵与肉的冲突。
体现了人类复杂性和探求精神。
8 米芾斯托米的辩证关系情欲的化身,淫荡无耻的本性,但对于浮士德探索人生起到推动作用,如使富士德走出书斋生活投身到实践中,鞭笞人贪图安逸使人更努力,并且以一个虚无主义这眼光表现社会邪恶和人的软点,观点精辟嘲讽辛辣,有以毒攻毒之效果。
9 堂皇形象英俊,骄傲,胆大,热情,玩世不恭但不忧郁,没有反抗进取精神10埃斯米莱达真善美的化身,爱自由富有同情心,品格坚贞11冉阿让宽容仁善乐善好施12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受西方民族思想启蒙,具人道主义倾向,对现实不满厌倦上流社会的庸俗,但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抑郁,玩世不恭的多余人。
脱离人民有不溶于上流社会的多余人13达吉亚娜形象温柔善良感情丰富,爱自然人民,受启蒙思想,追求独立个性解放,珍视爱情,但无法脱离资产阶级14于连形象复杂矛盾的个人奋斗者,复辟时期小资典型,精力充沛的伪善者,它是革命与复辟的产物15拉斯第聂形象资产阶级野心家,利用种种机会不惜卑躬屈膝结交权贵混入上流社会。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五篇范例]第一篇: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一、填空(1分x10道)及选择题(2分x10道)1、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喜剧家是阿里斯托芬。
2、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三大诗人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市民文学中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3、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4、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6、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作品,前者是描写战争的英雄史诗,后者是描写海上漂流的史诗。
7、埃斯库罗斯被人们誉为“悲剧之父”,他的代表作《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他的《波斯人》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
8、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
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中世纪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
9、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10、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但丁。
11、《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原题为《喜剧》,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
12、皮特拉克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抒情诗《歌集》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他使十四行诗成为欧洲诗歌中一种新诗体,获称“桂冠诗人”。
13、薄伽丘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宣扬“幸福在人间”,奠定了短篇小说的基础。
14、法国人文主义文学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倾向,一种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倾向。
15、西班牙的维伽被誉为“民族戏剧之父”,代表作是《羊泉河》。
16、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17、塞万提斯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18、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塞罗》和《麦克白》。
外国文学史一、考试范围:本门课教学大纲所设置的内容均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要求:本大纲在每个章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
凡属于“识记”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努力记忆,并在各种情况下准确辨识。
“理解”部分要求学生不仅熟知其概念,还要理解其原理,并能够联系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及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意义加以简略说明。
凡要求“掌握”的内容,必须做到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分析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中的重要问题,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察。
总之,学生要在“识记”、“理解”、“掌握”三个知识层次上认真学习,系统把握,并能融会贯通。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概述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和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
1)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最著名的诗人→萨福)和寓言;3)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历史上又称“雅典时期”,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散文(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和演说辞→苏格拉底)和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2.理解:早期欧洲文学的各种样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3.掌握:奴隶主民主制与古希腊文学繁荣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神话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希腊神话中主要神的名字,尤其是古罗马神名。
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自己总结)第一章古代文学:古希腊(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神话.史诗古希腊神十二主神: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赛东\农神得墨忒耳\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火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耳墨斯\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月神阿耳忒弥斯\家神赫斯提亚神话特征:1.体系性2.神的权威的相对性3.神人同形同性希腊神话特征:一. 含义:1生产力发展低级阶段的反映2.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3.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二. 艺术特征:1.想象力极强 2.故事性极强 3.哲理性极强荷马史诗: <<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
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荷马史诗文艺特色:A史诗结构紧凑,安排巧妙;B史诗人物塑造,每个英雄都是充满生气的性格特征的总和;C史诗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被誉为“荷马式的比喻”;D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优秀作品,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叙事诗人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 <<神谱>>(二)大移民时代抒情诗寓言<<伊索寓言>>(三)古典时期戏剧散文文艺理论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作品: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埃阿斯安提戈捏特拉基斯妇女俄底浦斯王厄勒克特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希波吕托斯》《安德罗玛克》《特洛亚妇女》喜剧家: 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代表作为《阿卡奈人》(四)希腊化时期新喜剧田园诗古希腊悲剧的起源: (产生)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
外国文学I复习提纲第一章知识要点:古希腊文学发展四个时期以及各时期的主要成就。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
它的发展与古希腊社会的进程同步,各时期有其独特的成就。
(1)荷马时代,主要是人民群众口头集体创作,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这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2)奴隶制形成时期,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古希腊抒情诗源于民歌,用于歌唱,并附有乐器伴奏,有笛歌和琴歌两类,涌现一批著名的抒情诗人,如萨福。
寓言是民间流传的散文体作品,伊索寓言。
至今享有世界声誉。
(3)古典时期,主要是雅典文学,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其中戏剧是古希腊文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散文当时并不是一种单独的文学样式,指的是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
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代表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4)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在中心转移至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希腊文学已届尾声,成就不大,较有影响的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喜剧是相对于古典时期的喜剧而言,主要以家庭生活和爱情为内容,代表作家米南德。
田园诗又称牧歌,是描写牧人或农村生活的抒情短诗,后来成为欧洲诗坛的一种重要形式。
希腊文学的重点是神话、史诗和戏剧。
希腊神话的组成特点,主要神名。
希腊神话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组成。
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诸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日常活动、万物的形成及人类的起源等。
这部分神话主要反映古希腊人对宇宙的理解。
神的谱系。
十二主神。
英雄传说与希腊人祖先崇拜相联系。
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
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想象力,故事性,哲理性极强。
“普罗米修斯造人”的神话,“潘多拉的盒子”的神话。
荷马的两部史诗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
相传是由公元前九至八世纪之间一位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一直被视为古希腊文学的典范。
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参考课本第18页)希腊戏剧的起源。
外国文学史一、考试范围:本门课教学大纲所设置的内容均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要求:本大纲在每个章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
凡属于“识记”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努力记忆,并在各种情况下准确辨识。
“理解”部分要求学生不仅熟知其概念,还要理解其原理,并能够联系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及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意义加以简略说明。
凡要求“掌握”的内容,必须做到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分析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中的重要问题,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察。
总之,学生要在“识记”、“理解”、“掌握”三个知识层次上认真学习,系统把握,并能融会贯通。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概述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和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
1)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最著名的诗人→萨福)和寓言;3)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历史上又称“雅典时期”,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散文(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和演说辞→苏格拉底)和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2.理解:早期欧洲文学的各种样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3.掌握:奴隶主民主制与古希腊文学繁荣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神话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希腊神话中主要神的名字,尤其是古罗马神名。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填空题1、()被伍尔芙称为“英国小说家中的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3、哈代小说(《》)的副标题就是“一幅荷兰派的写生画”。
4、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的名字分别就是夏洛蒂、艾米莉与()5、 19世纪英国第一部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就是(《》)。
6、长篇小说《双城记》的“双城”指()与()。
、7、()称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等作家就是现代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
9、俄国十九世纪三大文艺理论家就是杜勃罗留波夫、()()。
10、由果戈理与别林斯基所开创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被称为“”派。
11、与贵族革命时期相对应的系列化文学形象就是();平民知识分子时期的文学以塑造()形象为主。
12、俄国第一部写小人物形象的作品就是()。
13、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名美学著作就是()。
《怎么办》的副标题就是()。
14、俄国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就是()在《奥勃洛摩夫》中塑造的。
15、屠格涅夫在()中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新人的形象。
20、被称为俄国戏剧史上里程碑的作品就是果戈理的()=2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就是()o22、巴赫金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小说的经典论著就是()。
她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称为()o23、托尔斯泰平最早表现平民化思想的长篇小说就是()=27、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就是()。
29、有“美国文学之父”之称的小说家就是()。
30、被林肯总统称为“以一本书引起一场战争的小妇人”指的就是美国作家()。
31、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就是长篇小说(《》)。
32、“现代美国诗歌之父”指的就是《草叶集》的作者()。
37、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经典概括为“除()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8、()的问世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开端。
)被认为就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宣言。
39、40、莫泊桑的成名作就是()。
42、《红与黑》的副标题就是()o43、《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就是()。
外国文学史1 复习提纲一、题型1、填空题(15小题共15分)2、名词解释(5小题共25分)3、简答题(3小题共30分)4、论述题(1小题共30分)二、重点(一)古代文学1、世界文学、东方文学/西方文学的统一性2、古埃及人的生死观/灵魂观3、奥西里斯神话与死者崇拜4、《亡灵书》的构成5、《吉尔伽美什》的人物形象、象征意义6、《希伯来圣经》的分类7、吠陀文献与两大史诗8、古印度两大史诗的构成9、古代史诗概念10、古希腊神话的构成、特点11、《荷马史诗》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影响12、古希腊悲剧的艺术特征13、《俄狄浦斯王》的人物、主题、艺术特色14、《美狄亚》的人物、主题、艺术特色15、三大悲剧家的比较(从塑造人物/命运观/艺术手法等方面)(二)古罗马与中世纪文学1、古罗马文学的成就2、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3、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分类和成就4、骑士文学、四大民族史诗5、中世纪波斯文学、八大诗人及代表作6、中古阿拉伯文学的成就7、《一千零一夜》的结构方式、人物特色8、中古日本文学的成就9、物哀小说、《源氏物语》10、光源氏的形象11、“物哀美学”在《源氏物语》中的体现12、《神曲》的双重性与象征意义(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1、文艺复兴及其在各国的成就2、人文主义思想3、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4、《哈姆雷特》的剧作由来、人物形象、主题、艺术特色5、莎士比亚戏剧的特征6、流浪汉小说7、《唐吉可德》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8、塞万提斯的人文主义思想9、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清教文学10、布瓦洛与“三一律”11、《伪君子》的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
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是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活;一是新生(new—birth),是一种新文化的诞生。
2.文艺复兴运动:十四至十七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故有“文艺复兴”之称。
文艺复兴不是古代文化的单纯复兴,它包含了萌芽中的资产阶级文化因素,它是在封建制度内部形成的新的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与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
因而,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开展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3.人文主义文学思想内容?反映的基本内容就是人文主义思想。
它的基本精神有以下几点:(1)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
(2)否定禁欲主义,赞美现世生活。
(3)批判蒙昧主义,颂扬文化知识。
4.彼特拉克是意大利“人文主义之父”,曾获“桂冠诗人”称号,是十四行诗体的完善者。
抒情诗集《歌集》,表达了对劳拉的爱情。
5.薄伽丘和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薄伽丘是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创者。
6.《十日谈》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发展了中古短篇故事,为意大利的艺术散文奠定了基础。
开创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7.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其代表作《巨人传》。
作品中神瓶的启示是“喝”:即到智慧之泉,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
象征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渴求知识,追求幸福,开创新世界的愿望。
8.仆人桑丘是一个农民,堂吉诃德的邻居。
他的性格与堂吉诃德相反,讲求实际,聪明能干,性格乐观。
他既是堂吉诃德的陪衬人物,又是小说的另一主人公。
桑丘的朴实厚道显出一股子傻劲,在小说中被人看作一个傻子。
9.堂吉诃德是一个十分矛盾复杂的人物。
一<人间喜剧>基本内容:1、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
2、表现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揭露了“金钱主宰一切”的时代特征和金钱的罪恶。
3、客观地描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主题意义:《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贵族衰亡第一战场:老一代被金钱打倒。
代表作是:《古物陈列室》、《农民》。
第二战场:新一代被金钱腐蚀。
代表作为《高老头》。
第三战场:妇女被金钱轰走。
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小姐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
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资产者发迹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
2.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欧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
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
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
金钱罪恶1毁灭人性、败坏良心。
2.毁灭爱情、败坏家庭。
3.毁灭社会、败坏国家。
强烈的现实性1.立意高:2.视野阔:3.挖掘深:高度的典型性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 环境决定性格:2.性格再现环境:.1惊人的情欲描写:二《复活》时代意义:《复活》正是主人公在面对一个失去价值规范的荒诞世界中的自我救赎,并对这个荒诞世界进行批判、重新审视,最终获得新生的过程。
全文通过描绘一幅幅荒诞的画面,以及辛辣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通过对人们价值观的丧失的描写,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发人深省。
局限性: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三《海燕之歌》“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思想意义:“暴风雨”象征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风暴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是扫除一切障碍、使民族获得新生的契机。
所以“海燕”和苦难深重的被压迫人民对革命充满了渴望,“──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黑暗的沙皇统治行将崩溃,一场人民革命行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剧变的敏锐的预见性。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也是革命者从胸臆中迸发出来的对人民群众的革命召唤,号召人民行动起来,去迎接一场伟大的“暴风雨”般的革命。
这两句话是对时代精神的传神写照和高度概括。
四《老人与海》思想意义何在?通过塑造桑提亚哥老人的硬汉形象以古典悲剧中的命运观念来说明现代的生活,赞美了不服输的硬汉精神,并启示我们:自然法则是人类力量不可抗拒的,人类可以利用、改造自然,但不能征服自然。
老人尽管最终失败,但他毫不畏缩,敢于斗争,他是精神上的强者,体现出人的尊严。
艺术风格:《老人与海》具有”电报式“风格,结构具有单纯性,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在那里?进步性:人类意识的觉醒,从关注自然到关注人自身;强调个人的解放,自由,权利突破宗教束缚,宏扬人性局限,太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一些弊端。
社会导致很不和谐。
六,“木马之谜”的启示?对于特洛伊人来说,文化上的保守与落后导致了思想上的无知与麻木。
而对于希腊人来说,当强大的兵力不足以战胜敌人的时候,在思想和观念上从内部来瓦解敌人,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洛伊木马”因此成为一个蕴含深刻的文化象征:观念的华丽外衣下面所包裹的往往是赤裸裸的物质利益,外在的新鲜与新奇遮蔽的往往是其内在的攻击、掠夺与占领。
从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来看,“特洛伊木马”的启示意义在于:思想体系及意识形态上的安全是最为根本和切中要害的,而文化的觉醒、发展和繁荣又是思想体系及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匕,布鲁士“我再也不会站错队了”的启示?八,《悲惨世界》悲在何处?这是一部集人类所有悲惨于一身的小说,他对社会从最底层的流氓到最高层的皇帝都有描写,但是他并不像其他的文学作品那样旨在对一种现象进行抨击,而是对整个人类的苦难进行悲天悯人的感悟。
不管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低贱的流氓和苦役犯,他都既赞美又抨击,既怜悯又憎恨,即使是拿破仑他也待之如常人。
是世界名著的压轴大作之一。
九,如何理解“捭阖第一”?捭阖,具体地讲是一种谈判术,是指通过挑动别人打开心扉,说出实情或是使对方沉默,显露真情;反过来也是一样,游说者自己或捭或阖以达到目的。
通过试探来看对方的表现。
鬼谷子深知语言在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就像古人的警世名言说的那样“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所以,鬼谷子提出,作为游说者一定要有时可以开口说话,有时则应当闭口沉默,有时不妨松弛、宽厚,有时不妨紧张、严厉。
要根据各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
以开闭之术控制自己的嘴巴,使得心声的出入有规律,那么就是掌握了说话的技巧,掌握了人间的大谋略!通过游说中的应对、较量最后达到“乃可以纵,乃可以横”,而无敌于天下!这些靠游说、靠言辞平天下的人被称为“纵横家”。
十,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入世”“出世”的思想?所谓入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把修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因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行者才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境界。
贪、嗔、痴虽然是苦,但却是培养觉性的很好的资粮,就如同大粪一样,是将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不可缺少的肥料。
因此这些境界的出现恰恰是培养觉性的好时机,古人讲的“烦恼即菩提”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出世,是指修行者的心远离了贪、嗔、痴。
虽然他(她)的身在世间,但是他(她)的心却超越了这世间,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十一,三一律三一律(three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优点:剧情集中,紧凑。
缺点:人物类型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例: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十二,教会文学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这种主要是指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基本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
这种大多取材于《圣经》的文学样式,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和信徒苦修电脑感,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它用根本不存在的天堂幸福诱惑欺骗被压迫、受剥削的人民,使其俯首帖耳,忍受社会的苦难,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血腥统治。
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性、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并将这些艺术形式和手法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这是对古希腊古罗马以来艺术形式的巨大发展。
十三,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
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这次运动是由一批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德国作家发起的,他们推崇天才,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其作为其美学观点的核心。
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进步性狂飙突进的领袖、文艺理论家海尔德尔提出的“天才不须规律”的口号,成了他们共同的信条。
这场运动,实质上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对腐朽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一次有力冲击。
狂飙突进运动反封建的旗帜是鲜明的,激情是高涨的,在推动德国新文学发展方面的历史功绩也是应该肯定的。
局限性虽然它来势凶猛,但不深入持久,犹如昙花一现,瞬即消逝。
因为狂飙突进运动的参加者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他们的反抗往往流于无政府的暴乱情绪。
由于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这个运动没有能够发展成为政治革命。
他们提出的一些改革社会的要求,都未能改变当时的客观现实,而只限于呼唤反抗封建意识的范畴。
而且狂飙突进的参加者也含有远离人民群众,好高骛远,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等不良因素。
十四,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
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
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十五,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