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25
冲破思想的牢笼
结构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人们在思想上走出中世纪宗教蒙昧和专制的束缚,追求人性、科学与民主。
它围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诞生以及启蒙运动,向学生展示欧洲由中世纪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思想旋律。
“蒙娜丽莎的微笑”主要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以达·芬奇和莎士比亚为例,阐述了这一时期的人文精神。
课文还以《牡丹亭》为例,把同一时期中国在文艺领域中的思想突破展现出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皇奶牛’的解放”主要围绕德国的宗教改革展开,简要地说明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核心观念以及影响。
通过宗教形势图,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新教的产生和发展对天主教会权威的冲击。
“近代科学的诞生”以培根、哥白尼、布鲁诺、牛顿为代表,阐述了这一时期人类在认识自然方面的系列突破,让学生知道近代科学的诞生对解除宗教蒙昧以及重新塑造人们世界观、价值观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理性之光”主要围绕启蒙运动而展开,通过介绍伏尔泰、卢梭以及百科全书派等思想,突出这一时期的思想主题,即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扬自由、平等和民主,让学生了解近代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
任教年级:八年级任教科目:历史与社会
一课题:冲破思想的牢笼——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教皇的奶牛”的解放
二:课标对应:4-3例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和文艺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
神
2、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入手,知道以路德为代表的新教的核心思想以及宗教
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文艺复兴和德国的宗教改革
难点:路德的主张和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相通之处
教学突破:比较法突破难点:比较中外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六: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达成目标导入新课1、
教授新课1、
1、1、?1、
小结落实目标3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个性练习设计:
问题探究有拓展活动:七:教学探究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