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精品教案第一章:认识植物和动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植物和动物的定义和特点。
植物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特征。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植物和动物的了解和观察。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质量。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和繁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周期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3 教学方法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植物繁殖方式的了解。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质量。
第三章:动物的分类和特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
动物的特征: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态作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动物标本和图片,展示不同类别的动物特征。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动物分类和特征的了解。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质量。
第四章: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依存关系:食物链、食物网。
植物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表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动物作用的了解。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质量。
第五章:保护植物和动物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护植物和动物的意识。
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欣赏,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植物和动物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态环境的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植物部分:认识各种植物,如树木、花卉、草地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动物部分:认识各种动物,如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3. 绘画技巧:学习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植物和动物的美,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欣赏植物和动物的美,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它们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植物和动物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植物和动物的图片、课件、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植物和动物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讲解绘画技巧,示范绘画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植物和动物的绘画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欣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六、板书设计1. 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2. 内容:植物特点、动物特点、绘画技巧、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根据课堂所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进行绘画创作。
2. 拓展活动:收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图片,进行观察和欣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植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美丽的植物和动物_人教新课标《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为地球增添了许多的生机与活力。
教材图例选择春、夏、秋、冬具有代表性的桃花、荷花、菊花、蜡梅,让学生感受一年四季里不同的花卉及其不同的特征。
通过小小的嫩芽、大叶的芭蕉、灿烂的葵花、金秋时的白桦林,表现了植物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从小小的嫩芽开始,长成旺盛的样子,体现生命的成长、蓬勃的生命力。
动物的种类同样丰富,图例的选择考虑到动物的大小、斑纹、生活习性,有凶猛的虎豹、有优雅的丹顶鹤与天鹅、有可爱的金鱼和蝴蝶、有带花纹的斑马和豹、有羽毛特别漂亮的孔雀、有珍稀动物熊猫,达到开阔学生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同时,欣赏艺术家表现的动物与植物,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比感受艺术家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思路一棵平常的树,在画家的笔下会变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会用心去感受,用热爱生活的心去表现大自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根据当地学生的特点,本方案提供的内容可以适当取舍,要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教学目标:1. 能否发现植物和动物的形态、颜色和纹样美。
2. 能否对植物和动物的美进行简单的描述与评价。
教学重难点:1. 能否描绘植物和动物的形态、颜色或局部纹样。
2. 能否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三、教学过程(一)引言大自然是神奇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去旅行。
(二)四季花卉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春,春光明媚。
桃花在这个季节正蓬蓬勃勃地开放着,观察桃花是什么样子的?(粉色,花瓣圆圆的、小小的,会有重瓣)夏天里最美丽的仙子是荷花,它是什么样子的?(花瓣大大的,中间是黄黄的花心,在绿绿的荷叶映衬下显得特别红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能代表秋天的花是菊花(花瓣一丝丝的,尾端打着卷儿,象征着清高的品格,优雅的气质。
秋霜造就菊成长,不尽风流写晚霞)。
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美丽植物和动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美感的植物和动物作品。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概念2. 植物和动物的美丽特征3. 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环境4. 植物和动物的保护意义5. 植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以及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美感的植物和动物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是否喜欢大自然,是否见过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2. 讲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向学生讲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概念,让他们对植物和动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美丽特征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向学生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美丽特征,如植物的花瓣、叶子、果实等,动物的羽毛、斑点、条纹等。
4. 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环境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向学生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环境,如森林、草原、湖泊、海洋等。
5. 讲解植物和动物的保护意义教师通过讲解植物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保护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
6. 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传授植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7. 学生绘画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植物和动物的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意。
8.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讨论、交流,能对动植物的特点进行简单的评述与绘画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充满乐趣的观察、欣赏、评价动植物的美。
【教学难点】使学生始终保持欣赏兴趣,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课前多方面搜索与动物相关的图文资料、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
各种用以制作“动物”的材料和工具。
制作好的形式多样的“动物”作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表演猜谜:你知道这是哪些的动物的动作?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的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
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回忆,探索了解动物的各种动物特征。
)二、新课讲授(一)观察、赏析、感受1.欣赏《美丽的植物》视频,植物生长和图集各种花儿。
师:美丽的花儿离不开漂亮颜色和不同的形状,同学们要仔细看。
2.欣赏可爱的动物:五彩的世界,离不开美丽的花儿,但这一切只是静静地美,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离不开的是我们可爱的动物。
3.看一看:你觉得哪些植物和动物最美丽?它们是以什么样子和颜色显示美丽的?4.说一说:你喜欢的植物或动物。
你了解这些动植物么?5.作品欣赏:美丽的动物、植物,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
很多画家忍不住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
(1)吴作人《熊猫》中国(出示视频《熊猫》讲解)(2)卢梭《有猴子的热带雨林》法国(出示视频《有猴子的热带雨林》讲解)(3)吴昌硕《荷花鸳鸯图》中国(出示视频《荷花鸳鸯图》讲解)(4)何香凝《虎》中国(5)莫奈《睡莲》法国引导赏析大师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讨论、交流,能对动植物的特点进行简单的评述与绘画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充满乐趣的观察、欣赏、评价动植物的美。
【教学难点】使学生始终保持欣赏兴趣,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课前多方面搜索与动物相关的图文资料、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
各种用以制作“动物”的材料和工具。
制作好的形式多样的“动物”作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表演猜谜:你知道这是哪些的动物的动作?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的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
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回忆,探索了解动物的各种动物特征。
)二、新课讲授(一)观察、赏析、感受1.欣赏《美丽的植物》视频,植物生长和图集各种花儿。
师:美丽的花儿离不开漂亮颜色和不同的形状,同学们要仔细看。
2.欣赏可爱的动物:五彩的世界,离不开美丽的花儿,但这一切只是静静地美,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离不开的是我们可爱的动物。
3.看一看:你觉得哪些植物和动物最美丽?它们是以什么样子和颜色显示美丽的?4.说一说:你喜欢的植物或动物。
你了解这些动植物么?5.作品欣赏:美丽的动物、植物,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
很多画家忍不住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
(1)吴作人《熊猫》中国(出示视频《熊猫》讲解)(2)卢梭《有猴子的热带雨林》法国(出示视频《有猴子的热带雨林》讲解)(3)吴昌硕《荷花鸳鸯图》中国(出示视频《荷花鸳鸯图》讲解)(4)何香凝《虎》中国(5)莫奈《睡莲》法国引导赏析大师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植物和动
物》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与纹样;引导学生感受动物、植物的颜色与纹样的美;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并能大胆地评述与表达。
三、教学策略
这是本学期唯一的一节“欣赏·评述”课。
通过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怎样正确、完整的进行表述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在教学设计上
我打算第一节先由教师搜集要欣赏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用简单的话来表述;第二节由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以向同学介绍的形式进行欣赏、表述。
这节欣赏课整堂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等等。
这种角色的转换,学习方法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在教学中我通过启发诱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美丽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丽植物:花朵、树木、蔬菜、水果等。
2. 可爱动物: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和自然环境中的美丽植物和动物。
2. 讲解法:教师对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
3. 互动讨论法:学生之间分享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交流各自的感受和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美丽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2. 观察实践:学生分组,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和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
3. 讲解:教师对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
4. 互动讨论: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交流各自的感受和认识。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2. 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3. 学生对美丽植物和动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的加深。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和动物的采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2. 开展植物和动物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举办植物和动物摄影比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美丽植物和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
2. 植物和动物的实物标本或模型。
3. 相关书籍和参考资料。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植物和动物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生活习性的了解。
3. 学生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的培养。
九、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教学资料和资源。
2. 安排适合的观察和实践场地。
3. 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工具。
十、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2. 通过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部分:树木、花朵、草地、叶子等。
2. 动物部分:蝴蝶、小鸟、小鱼、小猫、小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植物和动物的细节,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学习(1)植物部分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他们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画笔描绘出他们所观察到的植物。
(2)动物部分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动物模型或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动物的外形、颜色、纹理等特征。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画笔描绘出他们所观察到的动物。
3. 练习与指导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由选择植物和动物进行描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和动物,尝试用画笔描绘出它们的特点。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
同时,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和爱护动植物,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附录1. 教学图片素材2. 学生作品展示3. 教学评价表注: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美术教学中,教学过程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兴趣的培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十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2、生成关爱动物植物的美好情感;3、产生保护动物、植物的内在行为动机。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师:小朋友,喜不喜欢玩游戏?那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吧!——叫做请你猜一猜。
小眼睛看仔细了,这是谁的尾巴?你怎么知道?这是谁的眼睛?(课件出示燕子的尾巴、青蛙的眼睛)。
2.刚才老师给大家猜的都是(板书:动物)。
小朋友们只看到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就猜出来了,真了不起。
3.还想玩吗?换一种形式?猜谜语怎么样?课件出示:四季它常绿,总是不开花。
摊开一只手,满手刺来扎。
(仙人掌)师:要不要再猜一个课件出示:高高个儿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向日葵)4.小朋友们,仙人掌、向日葵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板书:植物)5.小朋友们,动物、植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他们和我们一起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
(完整课题)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板书:生命)二、探究生命现象1.师: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是有生命的。
那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有生命的?(会动、会说话、会长头发、知识会越来越多)师:我们说了许许多多的会,会呼吸、会长大、会说话,这些会,其实就是生命现象(板书: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我们是有生命的。
2.师:刚才我们讲到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那么动物会些什么,植物会些什么?有哪些现象说明他们也是有生命的。
今天老师也请来了几位动物、植物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闭上眼睛,教师出示金鱼、乌龟、两株植物的实物。
现在老师把这些动物和植物放在讲台上,请每位小朋友排队来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看看他们有哪些生命现象3.请学生说说你发现了哪些生命现象?4.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生命现象。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动物、植物朋友今天没有出现在课堂里,想感受一下它们富有生机的一面吗?小眼睛看大屏幕(生观看配乐录像)注意一边看一边找,你看到了哪些生命现象。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了解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的特点,能够用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植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如树木、花草、小鸟、小兔等。
2. 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如高大的树木、鲜艳的花朵、可爱的小鸟等。
3. 学习用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并通过示范教授绘画技巧。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然后独立完成绘画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2. 课题内容:植物、动物的特点与绘画技巧3. 示例作品:展示植物和动物的绘画作品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用线条和颜色进行绘画。
2. 说一说: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自己画的植物和动物,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如何改进。
3. 学生参与度如何: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美丽的植物和动物-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植物和动物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欣赏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内容1. 植物和动物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植物和动物的绘画方法和步骤。
3. 植物和动物的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绘画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细节描绘和色彩搭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彩色粉笔,黑板。
2. 学具:绘画纸,彩色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形状和特征,以及绘画方法和步骤。
3. 示范:在黑板上示范绘画植物和动物,边示范边讲解。
4. 练习:让学生根据示范,自己动手绘画植物和动物。
5. 指导: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解答他们的问题。
6.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植物和动物的基本形状。
2. 用彩色粉笔标注出植物和动物的特征。
3. 用文字标注出绘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所学,自己绘画一幅植物和动物的画。
2. 要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和色彩搭配。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讲解是否清晰,示范是否到位等。
2. 教师应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是否掌握了植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等。
3. 教师应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知识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绘画技巧的掌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引入- 在引入阶段,教师应选择多样化和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和动物图片,包括常见的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物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篇1: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教学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欣赏表述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
教具学具: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授:(一)导入:(播放描绘动物的音乐《野蜂飞舞》)师说:同学们听这是描绘什么的音乐?生答:蜜蜂。
师说:在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它们的颜色和纹样真漂亮。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动物、植物。
(二)新授1、讲述有漂亮颜色或纹样的动物、植物(1)月季花:低矮直立落叶灌木,茎有尖刺;叶面平滑有光泽,花冠肥大,花瓣很密,有的是重瓣,有的是单瓣;花的颜色大部分是红色,深浅不同。
(2)斑马:是非洲大陆的特产动物,主要产于埃塞俄比亚南部和东部、索马里、肯尼亚北部。
斑马的外形与一般的马相似,是马的近亲,各种斑马都有深色的条纹遍布在较浅色的身体上。
这些光滑的条纹,看上去很像一幅抽象派绘画,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色彩斑斓,格外耀眼。
这些条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
因为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到了模糊或分散斑马身体轮廓的作用,远远望去,很难将它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
(3)向日葵:圆形的花盘外长着黄色的花瓣,花盘上有密密麻麻的籽。
(4)蝴蝶:翅上布满绚丽的花纹,优美的飞舞姿态倍受人们的喜爱。
(5)大狮子:雄狮体貌雄伟,体长约3米,头大脸阔,从头部到颈部有鬃毛,毛通常为黄褐色或暗褐色,尾端有长的毛束。
(6)蒲公英:叶子肥厚,叶子中伸出一直长长的茎,茎上顶着一朵黄色的花,花瓣落后变成圆圆的绒球,轻轻一吹随风飘荡。
(7)长颈鹿:是现今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它的头颈和腿都非常长,站起来能达到6米高,就像一座高高的瞭望台。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物、植物的漂亮颜色与纹样,并展开自由的联想。
2.培养保护动植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3.引发喜爱动植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植物的形、色、态之美。
课堂类型:欣赏表述教学手段:白板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神奇的星球---地球上。
大自然是一个五彩的大花园,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
它们的颜色和纹样真漂亮。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动物、植物。
二、讲授新课1.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物、植物的漂亮颜色与纹样,并可以展开自由的联想与想像。
(1)欣赏植物你能叫出这些植物的名称吗?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花儿或叶子长得象你在生活中见到的什么东西?你最喜欢哪种植物,你喜欢它的什么?春天来了,桃花报春。
清新的兰花,让人赏心悦目。
夏日的荷花,绽开笑脸。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秋菊怒放,美不胜收。
五颜六色的郁金香,让人目不转睛。
月季花,竞相开放。
红梅傲雪,在寒冬绽放。
一望无际的向日葵,生机勃勃。
满山的枫叶红了,真美呀!充满生命力的芭蕉树!一望无际的白桦林!大自然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呀!(2)欣赏动物你最喜欢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它们身上有什么花纹?“国宝”大熊猫,憨态可掬。
展翅的丹顶鹤。
兽中之王,老虎。
斑马,穿着一身美丽的条纹衣服。
企鹅,生活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一点也不怕冷。
孔雀开屏,美丽极了!五彩的蝴蝶在花间飞舞。
海底世界也是色彩斑斓,各种各样的鱼游来游去。
动物朋友们真可爱,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呀!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的艺术家的作品,鼓励学生描述、解释作品,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评价。
吴昌硕的《荷花鸳鸯图》, 齐白石的《桃花小鸟》。
画家吴作人笔下的《熊猫》。
法国抽象派画家凡高的著名油画《向日葵》。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20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他们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植物和动物图片,以及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植物和动物画作。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充满兴趣。
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技巧和构图方面还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描绘,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美,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美。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并模仿。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绘画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绘画纸张、画笔、水彩颜料、教科书等。
2.素材: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图片、绘画作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植物和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植物和动物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
引导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如如何描绘线条、上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