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一第一章
- 格式:docx
- 大小:340.97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全部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整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其生命活动依靠于各种分化的细胞亲密合作方能完成;对于非细胞生物(病毒)而言,只有依靠活细胞才能生活,即寄生生活。
留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望见;②一般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③结构简洁,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④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留意:①单独的物质(如水)并不能表现生命现象,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植物组织主要包括分生、养分、输导(导管和筛管)和爱护组织,没有系统;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③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既可以属于细胞层次,也可属于个体层次。
④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肌肉、神经和结缔组织,其中血液、韧带为结缔组织;血管则属于器官。
第一章其次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细胞种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被称之为拟核;遗传物质为袒露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染色体;除核糖体外还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目录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目录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1 细胞的发现和研究
1.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3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4 细胞的生殖和分化
第二章细胞代谢
2.1 糖类代谢
2.2 脂类代谢
2.3 蛋白质代谢
2.4 核酸代谢
第三章遗传与进化
3.1 遗传的基本概念
3.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3.3 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连锁定律
3.4 进化的基本概念
3.5 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第四章物种多样性与分类
4.1 物种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4.2 动物界的分类和生活特征
4.3 植物界的分类和生活特征
4.4 微生物的分类和生活特征
第五章生态系统
5.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5.2 生态位和生态平衡
5.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营养级
5.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六章人类的生命活动与健康
6.1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6.2 消化系统和营养
6.3 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
6.4 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
6.5 人类健康的维护
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的目录,此课本是贯穿高中
生物学习的重要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基础、细胞、遗传、生态以及人类生命及健康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自然界以及生命本质的奥秘。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1.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篇一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2)单层膜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无膜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中心体:与细胞有丝XX有关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2.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篇二概念及其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3.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篇三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2、其要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即使像病毒那样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能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病毒的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的生活方式: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
只有在活细胞中才具有生命现象。
2、单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
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结合在一起。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地球上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的总和。
注意:单细胞生物由细胞直接构成个体,不具有组织、器官、系统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 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 动物,植物,真菌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的化合物:蛋白质。
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剖析原因病毒: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中才能生活。
单细胞生物:依赖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写出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结构层次名称:①,②,③,④,⑤⑥。
(2)上述各层次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①]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⑥]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
(3)上述各层次中,包括无机环境的有。
注意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和组成,一种病毒只含有种核酸(DNA 或RNA)。
2. 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子代,表现出生命现象,所以它属于生物;其生命活动依赖于生命系统但病毒并(属于/不属于)生命系统。
3. 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层次。
4. 植物没有层次。
5. 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和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都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特征,(属于/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明辨正误1.可以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
()2.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群落。
()3. 生命系统是由生命物质组成的,不可能含有无生命的非生物成分。
()4. 父母与子代之间,受精卵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细胞种类:根据,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无核仁;无成形的,被称之为;遗传物质为裸露的,不和蛋白质结合成;细胞器只有;有细胞壁,成分为。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除核糖体外还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
注意: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也有统一性,即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
2. 细胞生物种类:①原核生物:eg ②真核生物:eg 。
注意:细菌——名字里面凡是带字,特例。
二. 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提供了依据..,凡是具有细胞结构.......;也为生物的进化的生物,它们之间都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第一章走近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加下完成的。
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病毒分类:DNA病毒、RNA病毒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3、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衣藻、酵母菌)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亲密合作,完成困难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有,植物没有)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植物的四大组织:爱护、养分、输导、分生组织☆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肌肉、神经、结缔组织☆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蛋白质、核酸等分子虽是组成生命系统的物质,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1)种群是指肯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2)群落是肯定区域内全部的生物(3)生态系统包括肯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如:一根枯木、一片池塘。
(4)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以及全部生物所生存的无机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三、高倍显微镜的运用1、重要结构光学结构: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物镜——长,放大倍数大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凹面——调亮视野机械结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转换器——更换物镜光圈——调整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2、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楚,并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心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楚留意事项:(1)调整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视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2)首先用低倍镜视察,找到要放大视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心(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3)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高一生物书必修一第一章:细胞的发现与研究1.1 细胞的历史:探索无微不至的奥秘1.2 细胞理论的建立: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1.3 细胞的研究方法:透过显微镜窥探微观世界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2.1 细胞膜:细胞的守门员2.2 细胞质:细胞的基质2.3 线粒体:能量的工厂2.4 内质网: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2.5 高尔基体:物质分泌的中转站2.6 溶酶体:细胞的清道夫2.7 细胞核:遗传信息的保管者第三章:细胞的功能3.1 细胞的营养需求:物质的吸收和利用3.2 细胞的呼吸作用:能量的释放与转化3.3 细胞的分裂:新生命的诞生3.4 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形态与功能的多样性3.5 细胞的运动:自由的舞者第四章:细胞的遗传物质4.1 DNA的发现与结构:遗传信息的密码4.2 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传递4.3 RNA的合成:蛋白质合成的媒介4.4 蛋白质的合成:生命的基石第五章:细胞的分化与发育5.1 细胞分化的基本过程:多样性的起源5.2 细胞分化的调控:生命命运的选择5.3 生殖与发育:新生命的奇迹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周期6.1 细胞周期的基本过程:不断重生的循环6.2 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序进行的交替舞蹈6.3 细胞凋亡:细胞自我调控的终结第七章:细胞的信号传导7.1 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信息的桥梁7.2 细胞膜受体的结构与功能:感知外界的使者7.3 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信息的传递者7.4 细胞信号传导的调控:协调生命的节拍第八章:细胞的免疫与防御8.1 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自我与非我之战8.2 免疫细胞的分类:守卫生命的士兵8.3 免疫系统的调控:平衡与和谐第九章:细胞的衰老与死亡9.1 细胞衰老的表现与原因:时光的痕迹9.2 细胞衰老的机制:生命的逐渐消逝9.3 细胞的死亡与再生:永恒与重生之间通过以上章节的学习,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单细胞生物的举例: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单细胞藻类(如:衣藻)、细菌等。
(2)生命活动的完成: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依靠单个细胞完成运动、分裂、摄食、生长等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多细胞生物的举例:大多数动物和植物(2)生命活动的完成: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生命活动的基础:①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细胞代谢②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③生命活动:遗传与变异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思考】试问可否直接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试分析原因。
【答案】不能。
病毒不能单独进行生命活动,必须用活细胞来培养。
4.扩展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①结构:细胞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组成。
②生活方式:只能营寄生活,只有寄生在寄主的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
借助细胞的物质和结构进行繁殖,表现出生命特征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细胞是地球上最小、最基本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2.相互关系: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概念及实例(重点要求完全了解含义)结构层次 概念 实例细胞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细胞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心肌组织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心脏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循环系统个体 有各种器官或者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龟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该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龟生活的水域生态系统生物圈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思考】若图代表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则a 、b 、c 以此代表 ( )A.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B.个体、种群、群落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组织、器官、系统【答案:C 】3.拓展(1)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018衡中高三生物暑假作业11、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B. 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 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D.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2、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A. 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B. 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C. 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D. 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3、理解实验原理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B. 探究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C.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4、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有关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及结论,叙述错误的是()A. 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 科学家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呈现出暗﹣亮﹣暗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发现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14C3→(14CH2O)2D.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实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5、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取得的科学成就不相符的是()A. 艾弗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 萨克斯﹣﹣建立了细胞学说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 孟德尔﹣﹣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6、下面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中,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姐妹染色单体B. 剪取根尖分生区,只需染色后在光镜下可看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 在光镜下的高倍镜下观察黑藻的装片,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D. 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遇双缩脲试剂可以显紫色7、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A.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健那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B. 碘液﹣淀粉﹣蓝色;重铬酸钾溶液﹣酒精﹣灰绿色C. 甲基绿﹣DNA﹣绿色;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D. 醋酸洋红染液﹣染色体﹣红色;苏丹IV染液﹣脂肪﹣橘黄色8、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组成及其检测的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是()A. 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 蔗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能产生砖红色的沉淀C. 脱氧核糖核苷酸与甲基绿发生作用呈绿色,核糖核酸与吡罗红发生作用呈红色D. 蛋白质和蛋白酶在适宜条件下混合放置一段时间,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9、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用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等相关内容,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 4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Ⅱ、Ⅲ、ⅣB. Ⅰ组实验所用的试剂甲是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溶液变为紫色C. Ⅲ组实验中若使用0.3g/mLKNO3溶液,则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又自动复原D. Ⅳ组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0、下列有关教材中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洋葱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B. 用50%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表皮细胞,所有的细胞会同时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C. 低倍镜下观察到左下方有需要观察的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若需要放大观察,首先应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D.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1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鉴定蛋白质和还原性糖的实验都需要加热B. 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不同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H2O2作底物D.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用50%的蔗糖溶液12、关于物质检测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B.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奶能观察到紫色C. 对种子进行脂肪检测时,需用50%的盐酸溶液洗去浮色D. 观察脂肪检测的切片时,将切片较厚的部分移至显微镜视野中心1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不能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 “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NaOH用于营造碱性环境C. 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的分布D. 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活酵母菌的提取液后,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14、以下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从卡诺氏液中取出的根尖要用蒸馏水冲洗2次才可进行制片B. 用台盼蓝判断细胞是否死亡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 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D.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P→F1→F2中的两步杂交过程都需要去雄15、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正确的是()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为:制作装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B.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完全相同C. NaOH溶液在大小不同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相同D. 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细胞膜上的所有分子都可以随意运动16、下列有关盐酸在实验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 AB. BC. CD. D17、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 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D. 在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18、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 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C. 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D. 该实验的大致步骤顺序是①取材②水解③冲洗④染色⑤制片⑥观察19、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有()①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③可通过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色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④提取色素采用纸层析法,利用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⑤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⑥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不同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不相同.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20、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B. 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只需染色即可在光镜下观察可清晰观察到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C. 叶绿体四种色素中,胡萝卜素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在滤纸上扩散就最慢D. 取一张新鲜菠菜叶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叶绿体的结构和细胞质的流动21、下列关于实验试剂使用方法、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双缩脲试剂使用时要先加CuSO4,再加NaOHB.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的染色原理是两种染色剂与DNA、RNA的亲和力不同C. 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应用蒸馏水洗去浮色D. 班氏试剂检验糖尿病人的尿液时,必须现配现用22、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B. 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 通过显微镜可看到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的形成过程D. 拍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23、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健那绿给小麦叶片细胞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长期存活的线粒体B.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C. 过氧化氢酶易于取材,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好材料D.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24、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②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中,液泡体积的变化是因变量③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是为了控制无关变量④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调查并多调查几个家系以减少实验误差⑤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A. ①②④B. ①②⑤C. ③④⑤D. ①④⑤25、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彼此分离B.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 分离C.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D.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26、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叙述中正确的是()A.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多,是检测蛋白质的理想材料B.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实验需要加热处理C. 甘蔗的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含有较多糖且近乎白色,可用于鉴定还原糖D. 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必须和双缩脲试剂B液混合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检测2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 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先加重铬酸钾溶液,振荡后再加浓H2S04B.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不适用于对西瓜汁中还原糖的鉴定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可观察到一个中期细胞到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D. 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外界溶液浓度一定大于细胞液浓度28、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清水冲洗B. 蔗糖的水解产物与斐林试剂作用可生成砖红色沉淀C. 菠菜的叶肉细胞可用于观察DNA和RNA的分布D. 根据绿叶中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不同,可对色素进行分离29、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DNA的粗提取与鉴定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③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④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⑤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⑥蛋白质的鉴定⑦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⑧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A. 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①③⑤⑥;需要做临时装片是②⑦B. 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酒精的实验有①②⑦⑧C. 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颜色反应确定的是①③⑤⑥D. 做②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做⑦实验时可用鸡血红细胞代替紫色洋葱表皮细胞30、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