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_刘嘉夫
- 格式:pdf
- 大小:355.34 KB
- 文档页数:2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作者:刘凤玲徐德福赵晓莉张慧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6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点、难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实践应用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113-02一、引言《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的重要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学习本课程,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和主体设备(构筑物)及工艺设计等基础理论和知识;同时,本课程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实习等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具备从事水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文从如何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的重点难点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强化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给予一些启示。
二、课程重点、难点分析1.课程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涵盖四大基础化学、环境工程原理和微生物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将专业知识向工程应用方面进行迁移和转化,以污水水质指标、处理工艺、原理以及相应的工艺技术设计的知识点为基础,在学习中理解并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工程方法,使学生对水处理方法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2.课程难点。
该课程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上,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样才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针对废水复杂的水质特点,如何使学生把各种废水处理单元和操作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出水时各种水质指标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追踪国际上学科发展的趋势、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也是难点之一。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调查分析和改进【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展开教学调查分析和改进的研究。
在教学调查分析部分,我们对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反馈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
在改进措施部分,我们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改进方案,并对这些改进措施进行了实施效果评估。
我们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调查、分析、改进、实施效果评估、课程内容优化、实践环节设计、结论。
1. 引言1.1 引言本文旨在通过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调查分析和改进,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教学调查分析将从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等方面展开,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改进措施将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课程内容的优化、实践环节的合理设计等。
实施效果评估将在改进措施实施后进行,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实际工作的适应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实施,预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表现,培养出更多具备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希望能够为我国水污染治理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教学调查分析教学调查分析是评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便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
针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调查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反馈。
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参与度,以了解哪些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学生更具有效果。
同时也可以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以衡量教学质量和效果。
还可以观察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课程教学Curriculum Teaching理论与实践交互式教学—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冲的应用以沉淀为例平巍张雅倪琪(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重庆404000)摘要“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课程内容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全面掌握。
本文以“水污染控制工程”沉淀章节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交互式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良,使教学过程符合人类荻取知识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交互水污染控制工程沉淀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20.10.052Application of Theory Practice Interactive Teaching in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Take precipitation as an examplePING Wei,ZHANG Ya,NI Qi(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Chongqing404000) Abstract"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is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of envir o n m 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e content of t he course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depth and strong practical application,so 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master it comprehensivel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Taking the precipitation chapter of"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t heory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process,so that the teaching process conforms to the general law of human knowledge acquisition,which helps students better connect theory with practice,clarify learning objectives,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autonomous learning,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Keyword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precipitation1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沉淀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重要的章节内容。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调查分析和改进水污染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而《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攻克水污染问题的重要学科,其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人才。
一、教学调查分析1. 教学内容《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的成因、污染物的特性、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缺乏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
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难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学生参与和互动。
据学生反馈,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来加深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方面,部分学校存在实验设备老化、实验室条件落后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实验操作。
教材和教辅材料更新较慢,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4. 教学评价对于教学评价,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笔试评价模式上,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
学生认为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互动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形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改进措施针对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的问题,可以增加案例分析、实际工程经验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结合近年来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更新教材和教辅材料,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主动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实践操作、讨论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该增加对实验设备的投入,提升实验室条件,保障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实验操作。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人才,教学工作的改进至关重要。
2022年6月第24期Jun. 2022No.24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以科研促教学,PBL助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赵姗姗1,吕 慧1,孙连鹏1,赵 晴2,李若泓1(1.中山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 要]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
随着复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污染控制新技术和新理论也在快速发展,传统的基本理论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引进PBL研究性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使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以科研实践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以最新科研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完善,以科研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这一教学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理论型、科研型、实践型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PBL;教学改革;水污染控制工程;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基金项目] 2020年度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智能时代环境工程‘新工科智慧教学’的创新与实践”(E-HJFZQG20202426);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水污染控制工程”(粤教高函〔2020〕19号);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立项项目“水污染控制工程”(粤教高函〔2020〕16号)[作者简介] 赵姗姗(1983—),女,河北唐山人,博士,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吕 慧(1982—),男,黑龙江七台河人,博士,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孙连鹏(1973—),男,辽宁丹东人,博士,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2023.7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环境类本科专业是我国工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和规范的教学体系,其教学核心为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其学科门类复杂多样,是一门兼顾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工程技术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
网络、智能控制、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虚拟仿真实验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念、模式等得到了进步与发展,成为现代实验教学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全国高校应重视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将教育信息化举措推行提升到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层面,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教育信息化举措和高校教学的重要媒介,是环境类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的衍生结果[2-4]。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核心实验课程和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污水处理原理和工艺计算原理基础上,具备物理化学分析能力和污水处理方案比选能力,以及能够自主设计实验并开展相关研究验证、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该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该课程自身的特点,传统演示性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教学均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内容因课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被简化为对反应器部分参数和出水污染物浓度的测定,导致学生缺乏系统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能够展示污水处理的全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5]。
文章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为例,进行虚拟仿真教学改革,探索如何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挖掘育人元素,开展将虚拟仿真技术自然融入课程内容的实践与思考。
一、“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本科生实验教学,即通过计算机技术构建动态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模型,真实模拟工程中工艺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境和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表达出与实物实验相符的实验规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控制工程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引言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保障水质安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践教学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动手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组进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的内容1. 水质监测:学习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水质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 污水处理工艺:了解各类污水处理工艺,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掌握不同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污水处理设备:学习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如格栅、沉淀池、曝气池、膜生物反应器等。
4. 污染源控制:学习污染源调查、监测和治理方法,提高学生对污染源控制的认识。
5. 水环境保护:了解水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掌握水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
四、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的方法1. 实验室教学: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2. 工程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站等工程现场,了解工程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