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第12讲城市与环境
- 格式:docx
- 大小:109.64 KB
- 文档页数:6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复习与巩固一、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风的形成。
2.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能够理解气压中心形成和分布的原因,以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熟悉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4.了解气候的自然规律和特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和对策。
知识经纬二、要点精析关键词: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天气系统气候(一)大气的分层结构与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特点对流层低纬17~18 km ①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③对流运动显中纬10~12 km 高纬8~9 km 著;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 km ①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层,吸收紫外线;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③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④天气晴朗,能见度好;⑤有利于高空飞行;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侵害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层2000~3000 km ①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在②80~500 km 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2.大气的受热过程【典型例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 。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_____ 。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_____ 。
(4)霜冻多出现在晴天夜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云量的多少既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影响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第二讲规划和开发知识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摸底为了检测一轮复习效果,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训练,诊断一下自己的实力! 1. (2013·江苏省高考真题)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B、C、D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理由是。
(2)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
(3) 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2. 下图为“长三角”某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该地经济效益的角度判断:图中的行政区布局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 该城市计划扩建一座过江公路桥,应该如何合理处理过江公路(桥)和古城墙之间的关系?(3) 甲为该地区的一个中心镇(其职能和服务范围大于普通集镇),其城乡经济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表现在。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心镇的作用,该地区应优先进行建设。
3. (2012·江苏高考)北川新县城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中唯一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
下图是北川新县城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北川新县城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2) 与N地住宅区相比,M地住宅区的有利条件有、、。
(3) 北川新县城交通用地的主要类型是。
在城市建设中,美化景观、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建设用地类型是。
?(4)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如何在该县城规划与建设中突出传统文化特色?1. (2013·常州市第一次模拟卷)下图为“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东京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为。
(2) 东京工业用地的分布特点是,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 甲、乙分别为新开发的住宅区,价格高且畅销的是,判断理由是。
(4) 影响东京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因素。
2014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入答题卡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1.“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这句童谣所指的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低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A.①B.②C.③D.④3.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造成塞北与江南景观差异的自然要素是A.气候B.植被C.地形D.河流4.普通服装厂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技术B.市场C.原料D.劳动力5.我国境内沿40°N纬线从东向西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A.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B.地方性(非地带性)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经度)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赤道向两极(纬度)的地域分异规律6.图2为黄果树瀑布景观示意图,该图显示的地球圈层有A.1个B.2个C.3个D.4个7.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使用一次性餐具B.购物使用塑料袋C.分类回收、处理垃圾D.大量使用矿产资源图28.冷空气入侵造成24小时内降温10°C以上,且最低气温在5°C以下,称为寒潮。
寒潮严重危害我国农作物的季节是A.夏秋之交B.盛夏时节C.隆冬时节D.秋末、春初9.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所描述的生产方式多出现在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文明时期图3为我国南方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
回答10~11题。
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第12讲-城市与环境D业用地和水面等。
三.城市功能分区①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高级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即位置相反)、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口路口处)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②中心商务区(CBD):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便捷。
主要功能为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四.中心地理论五.城市化:1.概念: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在空间集聚、_________地区转变为_________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2.城市化的三大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城市化的主要动力:_____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出现的原因:①推力: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导致市区交通拥挤、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等。
②拉力:郊区卫星城生态环境好,房租地价低,交通便利等。
发展中国家:一部分国家出现了_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八.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使原有的地形、河流水文、植被等生态环境生产很大的变化,◆产生热岛效应,◆长铁一中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邹远奎 班级: 姓名: 使城市水系水质恶化,◆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
第12讲城市与环境
【教学与考核要求】:
1. 了解:中心地理论;城市化的特点
2. 理解:城市化及其意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3. 简单运用: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环境问题
4. 综合运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
【知识梳理】:
城市区位分析
区位就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她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就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大庆、攀枝花)、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深圳、珠海)、外交、宗教(拉萨、麦加、耶路撒冷)、军事(山海关)、科技
二.城市土地利用
类型:商业用地、工为用地、市政用地、居住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与其她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与水面等。
.城市功能分区
①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高级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即位置相反卜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口路口处)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②中心商务区(CBD):就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便捷。
主要功能为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中心地理论
五.城市化:
1 概念:就是指________ 与________ 在空间集聚、___________ 地区转变为 _________ 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就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与必然结果。
2 、城市化的三大标
六.城市化的主要动力: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_______________ 就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七.城市化的特点
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出现的原因:①推力: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导致市区交通拥挤、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等。
②拉力:郊区卫星城生态环境好,房租地价低,交通便利等。
发展中国家: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
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八.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使原有的地形、河流水文、植被等生态环境生产很大的变化,♦产生热岛效应♦使城市水系水质恶化,♦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
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城市功能分区,♦改变居民就业方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使人口与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与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
九•城市环境问题
①主要城市环境问题: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舌L等。
②解决措施: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与居住环境,保护与治理城市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等。
【巩固练习】
【2009湖南学考】1•图7为城市规划示意图,其中布局合理的就是
2、(10分)图12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
题。
(1)将图例中A、B、C填入下表中相应的位置。
(3分)
城市功能区图例对应字母
居民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图12
⑵从市中心到郊区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 > B > ________
(3)该城市拟在甲、乙两处新建一个印染厂,您认为选择在______ 处合理,理由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
【2010湖南学考】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 城市化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
B.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低
C.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D.发展中国家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电动公交车低碳环保、安静舒适,有利于减轻下列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①噪声污染②光污染③水污染④汽车尾气污染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5•以长沙市、常德市(地级市)、耒阳市(县级市)为例,符合中心地理论的叙述就是
A.长沙服务职能最高
B.耒阳服务职能最高
C.三市规模大小相同
D.三市服务范围相同
6、(12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
好”。
图12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河流、海洋与交通四个方面,分析上海城市发展的有
利区位条件。
(4分)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与京沪高铁四个大型工程中
国12
可以让上海市的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有哪些 ? (4分)
(3)上海市就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目前上海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主要问题。
(4分)
【2011湖南学考】
【2012湖南学考】8、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就是
A.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 城市绿地增加
D.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9•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为 60%
B.城市化进程已推进到成熟阶段
10、请根据图10中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 矿产资源)。
该城市未来将向东北方向扩展,试从交通、河流 等方面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三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判断 理由就是 ___________ 。
(2分)
(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拟在①、②处分别新建化工厂与自 来水厂。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4分)
拟建项目
就是否合理
判断理由
化工厂
自来水厂
【2013湖南学考】附在下一章
C.逆城市化现象很普遍
D.构建与谐人居环境就是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
Ait'!: AmL'Ii 好
昌中心商齐区 鶴工业凰 阴住宅区
'新逼JE 驀篦恃at
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