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流程图(卫生部发)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
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本项目在江苏启东、广西扶绥开展肝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
筛查对象为当地 35-64 岁的男性居民和 45-64 岁女性居民, 采用血清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作初筛,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 (AFP ) 和 B 超作进一步检查。
对发现的 AFP 和 /或 B 超检查异常者, 进行及 时的复查,同时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尽早做出诊断和治疗。
具体筛查人数:每个项目点粗筛人数不少于 10000 人,诊断性 筛查人数不少于 1000 人。
工作指标要求:筛查任务完成率》100% ;顺应性》70% ;早诊率 為5% ;治疗率》80% ;诊断及治疗时效达标率》95%。
说明:任务完成率 =实际筛查人数 /筛查任务数;顺应性 =目标人群中实际筛查人数 /当年目标人群数; 早诊率 =早期癌 /癌;治疗率 =实际治疗例数 /应治疗例数;诊断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活检至病理报告w 1个月者)/应达标数;/应达附件7治疗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病理报告至治疗w 1个月者)标数注:早期癌指肿瘤小于5cm,无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一、人群的选择(一)队列的建立。
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早诊早治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以及对照人群。
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对照人群的总人口数并建立数据库,并加强覆盖县(区、乡)全人群的全死因监测工作、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工作。
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登记质量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各项标准进行。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
在参加筛查的地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目标人群,筛查对象为当地35-64岁男性居民和45-64岁女性居民(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一般35-64岁男性约占男性总人口数的50%左右,女性45-64岁的人口约占女性总人口数的30%左右,因此筛查的人群约占当地自然人群的40%左右。
如假设HBsAg阳性率为10%,若筛查10,000 人,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各可初筛到HBsAg阳性者约1000人,按照目标人群的参与率为70%,每地覆盖目标人群则应不少于 3.5万人(10,000 70%- 40% )。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作者:张宏伟来源:《科学导报》2023年第93期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城市女性,目前已经从五年前的17/10万增至2017年的54/10万,上升幅度超过了3倍。
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落地阳泉,由本单位承担,本人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其中乳腺癌筛查的X线检查,本人为科室责任人,负责为筛查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报告审核、发放。
1.年龄为45~74周岁;2.具有完全行为能力;3.愿意签署知情同意書,愿意提供生物样本;4.无恶性肿瘤病史;5.近5年来未参加过城市乳腺癌筛查。
1.对高风险人群及致密型乳腺一般风险人群,首选彩超联合乳腺X线摄影进行筛查;2.高风险人群建议以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3.乳腺一般风险人群(除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所有适龄45~74岁女性,应1~2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4.乳腺X线摄影检查,乳腺技师首先对每一位筛查者进行乳房触诊,发现可疑肿块等,按照左右、钟点、深度、象限及触诊形态大小认真标注于申请单上;5.乳腺X线摄影采取头尾位和斜位投照,一个乳房两个位置,如果有靠近腋窝或者胸壁的肿物,必要时加侧位或者尾头位投照;6.诊断报告于当日结束筛查后,技师医师共同参与阅片,医师签发报告,上级副主任医师审核报告,当日发出;7.技师负责信息核对、乳腺X线摄影报告记录表核对、数据的录入,并于当日将所有检查数据信息准确无误上传于国家城市癌症筛查网。
1.乳腺X线检查3107例,BI-RADS分级4级以上17例,手术11例,病检均为癌症,其中早癌5例,随访6例。
2.良性病变264例;3.钙化612例,恶性钙化7例,良性钙化602例;4.非典型增生2例。
此次筛查的3107例适龄人群。
其中未见异常2212例,良性瘤样变83例,左侧46例,右侧37例。
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通知》的工作目标,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将对子宫颈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鼻咽癌、乳腺癌及淮河流域部分癌症(以下简称癌症)的防治工作给予支持,将在部分地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与目标(一)原则认真执行子宫颈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和乳腺癌筛查项目的相关技术方案,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和筛查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1. 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期治疗率;2. 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3. 普及癌症相关的健康科普知识,提高技术队伍水平;4. 完善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5. 在部分地区初步建立肿瘤登记系统和信息库。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项目范围将根据卫生部癌症防治年度工作安排和财政部、卫生部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计划确定。
三、项目经费使用及管理(一)补助内容根据癌症防治工作计划和预算安排计划,中央财政将对早诊早治项目防治措施中的筛查、人员培训等工作给予补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早诊早治项目的实际工作需要争取各级财政给予支持,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报账程序实施项目的医院对筛查的人群完成检查后,应将患者的检查结果复印件提交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
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每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检查费用进行审核。
审核合格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标准拨付医院补助资金。
原则上,每季度拨付一次。
(三)经费管理1. 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经费要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04]24号)执行,专款专用。
2. 筛查补助经费要严格执行补助标准,按规定的程序审核后,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支付。
城市癌症早筛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地提高城市居民癌症早期筛查和诊断的覆盖率和质量,降低癌症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危害,促进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城市居民癌症早筛工作,具体包括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子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常见癌症种类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工作。
第三条城市癌症早筛工作应当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起市、区、街道、社区层面的早筛网络和服务体系,形成上下联动、衔接密切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城市癌症早筛工作应当综合运用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测学等学科技术手段,指导早筛实践。
第五条癌症早筛工作应当依据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颁布的癌症早筛诊断技术指南,科学设计早筛方案,确保早筛实施质量。
第六条城市居民癌症早筛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早筛程序应当经过知情同意并尽量减少对个人日常生活的干扰。
第七条城市居民癌症早筛应当遵循保密原则,严格保护患者隐私,禁止将患者隐私信息泄露给不相关第三方。
第八条城市居民癌症早筛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每位居民在早筛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益。
第二章早筛对象第九条城市居民癌症早筛主要针对具有较高癌症风险和易发病人群进行,根据不同癌症种类的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确定早筛对象。
第十条白领、熬夜族、吸烟者、酗酒者、长期接触化学药品或放射线的职业人士、家族中有癌症史的人群等都应列入城市居民癌症早筛的对象范围。
第十一条城市居民癌症早筛对象应当根据个人情况定期接受相关癌症早筛项目,提高癌症早筛的覆盖率和及时性。
第三章早筛内容第十二条城市居民癌症早筛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癌症相关问卷调查:对早筛对象进行癌症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和筛查。
(二)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乳腺、肺部、肝脏、胃部、大肠、生殖系统等器官的体格检查。
(三)实验室检测:对早筛对象进行血液、尿液、粪便等生化指标的检测。
(四)影像学检查:如X光、CT、B超、磁共振等检查。
附件一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癌症早诊早治工程上海乳腺癌、子宫颈癌工程经管办法为保证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癌症早诊早治工程中乳腺癌和子宫颈癌早诊早治工程在本市的顺利开展,根据卫生部《癌症早诊早治和筛查工程经管办法》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与目标(一)原则认真执行乳腺癌、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筛查)工程技术方案,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和筛查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1、建立乳腺癌和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系统,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2、提高乳腺癌和子宫颈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3、宣传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相关的健康科普知识,提高技术队伍水平;4、完善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
二、工程范围和内容(一)工程范围根据卫生部癌症防治年度工作安排和财政部、卫生部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计划确定徐汇区和南汇区为妇女乳腺癌筛查工程实施区;虹口区为子宫颈癌早诊早治工程实施区。
(二)工程内容1、在乳腺癌工程实施区对35-69岁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发现乳腺癌高危人群和乳腺癌病人;2、在子宫颈癌工程实施区对30-59岁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发现子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及癌患者;3、对可疑病变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
三、工程经费使用及经管(一)补助内容根据癌症防治工作计划和预算安排计划,中央财政对早诊早治工程防治措施中的筛查、人员培训和督导等工作给予补助。
工程区根据早诊早治工程的实际工作需要应当争取各级财政给予支持,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二)报账程序工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实施检查医院的协助下,在对筛查的人群完成检查后,对每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检查费用进行审核与汇总,并将个案和汇总资料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对资料进行复审,审核合格的,报市卫生局同意后按照规范拨付工程区补助资金。
原则上每季度拨付一次。
(三)经费经管1、癌症早诊早治工程经费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经管暂行办法》(财社[2004]24号)执行,专款专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项目
国家卫生健康委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项目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国民健康素质,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早期筛查和诊断,尽早发现和治疗癌症,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筛查工作: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癌症筛查活动,针对不同的癌症类型和人群,提供相关的筛查方法和技术指导,如乳腺癌、肺癌、宫颈癌等常见癌症的筛查,以及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如家族遗传性癌症等。
2. 早期诊断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断能力和水平,通过各种手段如影像学检查、生物标记物检测等,确保早期确诊,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3. 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癌症防控意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醒公众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
4. 数据管理与科研工作:建立癌症筛查与早诊数据库,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筛查与早诊相关的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完善筛查与早诊工作模式和方法,提高筛查和早诊的准确性和效果。
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癌症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率,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为国民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1.23•【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12号•【施行日期】2007.0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12号)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新疆等省(区、市)卫生厅(局):为加强我国癌症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落实《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工作目标,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我部组织制定了《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和《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供在组织实施该项目中参考。
附件:1.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3.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4.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5.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附件1: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通知》的工作目标,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将对子宫颈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及鼻咽癌(以下简称癌症)的防治工作给予支持,将在部分地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与目标(一)原则认真执行以上五种癌症的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1.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期治疗率;2.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3.提高技术队伍水平;4.完善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
菏区卫发(2013) 102 号关于印发《牡丹区食管癌筛查技术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直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为做好牡丹区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特制订《牡丹区食管癌筛查技术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望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牡丹区食管癌筛查技术实施方案我区食管癌筛查试点在沙土镇部分村进行。
在40-69岁的人群中,用健康因素调查表筛选高危人群,应用内镜下碘染色、多点活检筛查技术,对发现的癌前病变患者及癌症患者开展相应治疗。
所有病变的诊断和转归均以组织病理为标准。
具体筛查人数:食管镜筛查1000人。
工作指标要求:筛查任务完成率≥100%,检出率达到估算值,早诊率≥80%,治疗率≥90%,如有随访任务,随访率≥70%。
说明:筛查任务完成率 = 实际筛查人数/筛查任务数。
顺应性=目标人群中实际筛查人数/当年目标人群数。
检出率=(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实际筛查人数。
早诊率=(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及以上病变)。
早期癌:食管粘膜内及粘膜下癌,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治疗率=实际治疗例数/应治疗例数。
随访率=实际随访人数/应随访人数。
一、筛查人群的选择: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根据我区2012年以来食管癌监测资料,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村作为目标人群。
筛查对象为40-69岁的当地常住居民(入选条件:无其他严重疾病,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通过健康因素调查,确定符合食管癌筛查的高危人群。
筛查覆盖人数为16248人(估算过程见图1)图1 筛查覆盖人群样本估算流程图注:不宜作为早诊的检查对象1、已明确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2、已患其他癌症的患者;3、已患其他严重疾病者;4、生活不能自理者。
二、筛查的内容与方法(一)筛查人群选定、动员和确定被筛查者名单1、筛查地区选定和动员根据方案中的选点原则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定筛查人群,从当地公安部门获得人口资料,由地方政府及区疾控中心负责在当地利用媒体、宣传材料和科普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群众参加健康体检,说明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通知》的工作目标,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将对子宫颈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鼻咽癌、乳腺癌及淮河流域部分癌症(以下简称癌症)的防治工作给予支持,将在部分地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与目标(一)原则认真执行子宫颈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和乳腺癌筛查项目的相关技术方案,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和筛查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1. 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期治疗率;2. 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3. 普及癌症相关的健康科普知识,提高技术队伍水平;4. 完善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5. 在部分地区初步建立肿瘤登记系统和信息库。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项目范围将根据卫生部癌症防治年度工作安排和财政部、卫生部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计划确定。
三、项目经费使用及管理(一)补助内容根据癌症防治工作计划和预算安排计划,中央财政将对早诊早治项目防治措施中的筛查、人员培训等工作给予补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早诊早治项目的实际工作需要争取各级财政给予支持,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报账程序实施项目的医院对筛查的人群完成检查后,应将患者的检查结果复印件提交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
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每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检查费用进行审核。
审核合格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标准拨付医院补助资金。
原则上,每季度拨付一次。
(三)经费管理1. 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经费要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04]24号)执行,专款专用。
2. 筛查补助经费要严格执行补助标准,按规定的程序审核后,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