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花猪适宜屠宰期及体重运贮损失的试验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3.21 KB
- 文档页数:3
养猪 SWINE PRODUCTION2021第2期 41宁 乡 猪 杂 交 组 合 的 胴 体、肉 质 性 状 对 比 分 析朱 吉1,陈 晨1,谢菊兰1,任慧波1,刘莹莹1,杨仕柳2,彭英林1(1.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31;2.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宁乡 410000) 中图分类号:S82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21)02-0041-05摘 要 为了比较宁乡猪不同杂交组合的优劣,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试验设计了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宁)、杜洛克猪×宁乡猪(杜宁)、巴克夏猪×(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巴宁)、(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宁F1)等4个杂交组合,并进行了胴体、肉质等性状指标的系统测定。
结果表明,以宁乡猪为母本的杂种猪均具有较好的胴体性状和较高的肉品质,胴体长、平均背膘厚、瘦肉率、肥膘率、失水率、天门冬氨酸、赖氨酸、肉豆蔻酸、锌等19个指标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巴宁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巴宁F1(P<0.05),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合(P<0.05),肉蔻豆酸和十七烷酸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巴巴宁(P<0.05),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杜宁(P<0.05),丙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杜宁、巴巴宁(P<0.05);巴宁F1组合瘦肉率最低、肥膘率最高,与其他3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
说明巴宁杂交组合猪较为适合市场消费需求。
关键词 宁乡猪;杂交;胴体性状;肉质性状Comparative Studies on Carcass and Meat Quality and Meat Composition Traits of Crossbred Pigs with Different Cross Combinations of Ningxiang PigsZHU Ji1, CHEN Chen1, XIE Julan1, REN Huibo1, LIU Yingying1, YANG Shiliu2, PENG Yinglin1(1.Hunan Institute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 Changsha 410131, China; 2.Hunan Liushahe Ningxiang PigsEcological Husbandr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Ningxiang 4100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test the cross performance of Berkshire, Duroc and Ningxiang pig and pick out the valuable cross combination, four combinations were designed in this study, namely Berkshire×Ningxiang pig(BN), Duroc×Ningxiang pig(DN), Berkshire×(Berkshire×Ningxiang pig)(BBN), (Berkshire×Ningxiang pig)×(Berkshire×Ningxiang pig)(BNF1) and some carcass and meat quality were used to compare pros and cons of the four combin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pigs showed good carcass performance and meat quality.19 indicators (carcass length, the averagc backfat thickness of three points, lean rate, fat rate, water losing rate, aspartic acid, lysine, nutmeg acid, Zinc and so on ) ha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reached the significant level(P<0.05).The water losing rate and Zinc of B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BN and higher than the other groups respectively(P<0.05), the nutmeg acid and heptadecanoic acid of B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lower than BBN respectively(P<0.05), the glycine of B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N, both the alanine and phenylalanin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N and BBN(P<0.05).The BNF1 has the lowest lean rate and the highest fat rate, and these two indicators ha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reached the significant level(P<0.05), both the lysine and aspartic acid of the BNF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groups(P<0.05). That indicated BN pigs are more suitable for market consumer demand.Key words Ningxiang pigs; crossbreeding; carcass traits; meat quality收稿日期:2021-01-12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2017TP1030)作者简介:朱 吉(1981-),女,湖南望城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猪的遗传育种.E-mail:***************通讯作者:彭英林(1965-),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猪的遗传育种.E-mail:139****************2021 42养猪 SWINE PRODUCTION(2)宁乡猪历史悠久,性能独特,据《宁乡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就有“与他地产者更肥美”之称,是仅有几个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国家标准的品种之一。
标题要读,表格不读宁乡猪饲养技术一、品种介绍:“宁乡猪”原产于我县流沙河草冲一带,形成历史距今有300多年。
宁乡猪的外观为黑白花,有乌云盖雪、大黑花、小散花三种类型。
其头型有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三种。
该品种猪体形中等、结构疏松、清秀细致、矮短圆肥、体驱筒状,耳中等下垂,呈八字形,四肢短小,背腰平直或稍凹。
宁乡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早熟易肥、蓄脂力强、耐粗饲、性情温驯、繁殖力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等特点。
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核准颁布了《宁乡猪标准》,代号为GB2773-81。
2003年10月长沙市沙龙畜牧有限公司建设了宁乡猪保种场。
2006年宁乡猪被列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008年12月,建设了国家级宁乡猪资源场。
2008年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了“宁乡猪饲养技术规程”。
二、饲养环境与设施要求:1、饲养环境。
猪场要建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地势高燥、环境幽静、无有害气体、烟雾、灰沙及其他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居民住宅区、旅游景点及其他公共场所。
2、水质水源。
水源可采用地下水、自来水、人工蓄水、江河湖泊水。
饮用水应透明无色、无臭、无异味、无污染、无肉眼可见物。
除自来水外,其他饮用水须定期送卫生监督部门检测,应符合饮用水的规定,保持新鲜充足的饮水。
3、场区布局。
场区生产区与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相隔50-300米,入场的大门口和人行道设立消毒池,生产区大门入口处设有效消毒设施,场区搞好绿化,场内污物道和清洁道分开,道路铺设坚固的水泥地面。
场内猪舍坐北朝南,栏舍通风、干燥、亮堂,具有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功能。
在场区偏僻处设置隔离猪舍、治疗室、化尸池、沼气池或贮粪池和污水处理设施。
4、栏舍要求。
①栏舍类型:分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猪舍排成一列,具有采光面积大、空气流通、结构简单、投资少、维修方便等特点,但劳动效率与生产水平低。
双列式:两边是猪圈,中间是过道的猪舍,具有保温性能好、管理方便、栏舍利用率高等特点。
宁乡花猪
作者: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5年第19期
宁乡花猪原产于湖南省宁乡县流沙河镇,作为全国四大生猪地方名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养殖历史,并与武冈铜鹅、湘莲一起被誉为湖南“三宝”。
一、品种特征
“乌云盖白雪,脖戴银项圈,丝颈葫芦肚,耳薄体毛稀”,这是对宁乡花猪体貌的传神写照。
宁乡花猪体型中等,头中等大小,额部有形状和深浅不一的横行皱纹,耳较小、下垂,颈粗短,有赘肉,背腰宽,背线多凹陷,肋骨拱曲,腹大下垂,四肢粗短,大腿欠丰满,多卧系,撒蹄,被称为“猴子脚板”,被毛为黑白花。
依毛色不同有乌云盖雪、大黑花、烂布花三种类型;依头型差异可分为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三种。
经过漫长的选育过程,宁乡花猪形成了特有的性状: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产仔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被称为国家重要的家畜基因库,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推荐品种。
二、生产性能
宁乡花猪属偏脂肪型猪种,具有早熟易肥、边长边肥、蓄脂力强、体躯深宽短促、体质松疏等特点。
宁乡花猪育肥期日增重为370~560克,饲料转化率较高,体重在75~80公斤时屠宰为宜,屠宰率为70%,膘厚4.6厘米,眼肌面积18.42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4.7%。
三、种质的优良性及开发前景
宁乡花猪肉色鲜红,肌纤维纤细,肌间脂肪丰富、分布均匀,肉质细嫩,肉味鲜美。
肌内脂肪的含量很高,而且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油酸、亚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性和风味性成分的含量极为丰富。
宁乡花猪在肌肉品质上具有优良的种质遗传基础。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杨仕柳 ;邮编:410131)。
宁乡花猪肉质特性及烹饪方式对肉质的影响研究宁乡花猪作为地方特色猪种,长期以来受到消费者喜爱。
目前在国内,对于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胴体重宁乡花猪肉质品质及食用品质无相关研究。
本试验旨在对宁乡花猪规模化养殖及商业推广提供指导意见及科学依据。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胴体重宁乡花猪的肉质特性,并测定了不同烹饪方法对宁乡花猪肉质的影响。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选取养殖场养殖、农户散养、农户圈养的宁乡花猪肉为原料,对其各类主要品质进行研究与对比分析,测定了各部位肉占比率、背肌脂肪酸、背脂脂肪酸、腹部脂肪酸、背肌氨基酸、肉的食用品质等指标。
试验结果表明:各部位肉占比方面,不同饲养方式下,农户散养组在目前售价较高的里脊肉和梅花肉的出肉率上最高,分别达到3.15%、4.94%,且与其他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占比最高的肉腿肉的出肉率上,农户散养组出肉率最高,达到16.85%。
各部位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中,不同饲养方式下背肌与腹部脂肪中脂肪酸含量较好的为农户散养组。
不同饲养方式中农户散养组的氨基酸总量以及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最高,其氨基酸总量为24.664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1.020g/100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8.232g/100g。
由试验结果得出农户散养宁乡花猪出肉率、肉质品质方面最为理想。
2.对不同胴体体重宁乡花猪间猪肉品质特性进行比较,选取胴体体重45±2kg、55±2kg、65±2kg三组,测定了各部位肉出品率、背肌脂肪酸、背脂脂肪酸、腹部脂肪酸、背肌氨基酸、肉的食用品质等指标。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胴体体重下商品部位总占比45kg组最高,达到79.60%,显著高于55kg、65kg组(P<0.05),在后腿肉、带皮五花肉、汤骨的出肉率方面45kg组的宁乡花猪出肉率最高,并与55kg、65kg组的宁乡花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不同胴体重宁乡花猪中脂肪的脂肪酸含量级组成45kg组最好,且与其他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宁乡猪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宁乡猪的品种来源和特性、体型外貌特征、成年体重体尺、生产性能及种用基本要求,描述了相应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宁乡猪的品种鉴定和种用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820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821猪肉品质测定技术规程NY/T822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NY/T825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来源和特性宁乡猪原产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中心产区为宁乡市,主要分布于长沙市、湘潭市、娄底市、益阳市等地。
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早熟易肥、蓄脂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多汁等特性。
5体型外貌特征宁乡猪体躯上部为黑色,下部为白色,还有部分大黑花和小散花,颈肩部为白毛,黑白交界处有黑晕。
体型中等,体躯矮短圆肥,呈圆筒状。
头型分“狮子头”、“福字头”和“阉鸡头”。
两耳下垂,颈成年公猪(23月龄~25月龄)体重115.7kg±13.2kg ,体长133.5cm±10.7cm ,体高79.8cm±15.5cm ,胸围129.9cm±10.1cm ;成年母猪(第3胎、妊娠2个月)体重142.7kg±11.4kg ,体长137.6cm±7.5cm ,体高65.4cm±3.2cm ,胸围132.3cm±7.6cm 。
7生产性能7.1繁殖性 粗短,有垂肉。
背线多凹陷,腹大下垂,不拖地。
四肢粗短,多有卧系。
乳头数6~8对,排列整齐。
尻部微倾斜,尾根低。
宁乡猪品种照片见附录A 。
6成年体重体尺能公猪性成熟在90d~120d ,适配日龄210d~240d ,适配体重60kg~70kg ;母猪的初情期在90d~120d ,适配日龄为180d~240d ,适配体重50kg~70kg 。
《猪生产学实验》综合实验-屠宰性能测定实验指导————————————————————————————————作者:————————————————————————————————日期:《猪的屠宰性能测定》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性质:本实验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在修完《猪生产学》专业必修课后,对所学的《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家畜育种学》、《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营养学》等基础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该实验内容多、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对培养动物科学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十分重要。
计划学时:5 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猪屠宰的方法,包括击晕、放血、去毛和取出内脏的方法。
2、掌握肌肉、脂肪、骨骼和皮的分离方法,以及屠宰率、瘦肉率等计算方法。
3、掌握眼肌面积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4、掌握肉质品质测定的指标和方法,pH值测定、系水力、滴水损失、肉色、肌间脂肪等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1、屠宰测定(1)活重:猪在宰前空腹禁食24h后称重。
(2)屠体重:屠体重=宰前活重-(毛重+血重)。
(3)空体重:空体重=屠体重-(胃重+大小肠重)(4)内脏重:心、肝、脾、肺、肾、胃和大小肠(去掉内容物)分别称重并计算占空体重的百分比。
(5)胴体重:去头、蹄、尾、内脏、板油后的屠体重称为胴体重,头、蹄、尾、板油分别称重并计算占胴体重的百分比。
计算屠宰率: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6)胴体分离:左片胴体用于胴体品质测定,右片胴体用于肉质评定。
用手术刀对左片胴体的皮、骨、肉、脂分离后,分别称重,并计算:瘦肉率(%)=左片胴体瘦肉重/左片胴体重×100%脂肪率(%)=左片胴体脂肪重/左片胴体重×100%骨率(%)=左片胴体骨重/左片胴体重×100%皮率(%)=左片胴体皮重/左片胴体重×100%(7)背膘厚度:用卡尺测量第6-7肋胸椎、腰椎和尾椎的背膘厚度,计算三点平均膘厚。
宁乡花猪原生态保种方法的实施效果分析王慧明;朱吉;喻金娥;陈晨;张四阳;任慧波;喻晓丹;彭英林;刘莹莹;李华丽;杨仕柳【期刊名称】《养猪》【年(卷),期】2022()3【摘要】文章在提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基础上开展了宁乡花猪保种群世代Ⅰ公猪85头、母猪464头和世代Ⅱ公猪76头、母猪428头1~16胎次不等的世代繁育,历时10年获得系统调查数据。
运用该数据分析所建立的以世代界定车轮、以系谱血缘实施组配选配、以逐一轮次规范有序繁殖的原生态保种体系方法的实践效果。
结果表明:1)保种群161头公猪、892头母猪闭锁繁殖4536窝41269头仔猪比《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1984版)中的宁乡花猪毛色比率趋势体现出更为发展、而与保护区种群趋势基本一致;2)产仔数、产活仔数分别为10.42头和9.10头,其最高值为20头和17头。
而以标准差衡量世代间、血缘间产仔数、产活仔数均值的离散、变异,其范围为1.94~2.84头和2.02~2.78头,反映出种群内、系别间均存在高产基因及基因型个体;3)相比《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1984版)中的宁乡花猪的数据,该项原生态保种所获性能指标不仅稳定、而且有所提高。
由此,体现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及其体系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总页数】6页(P64-69)【作者】王慧明;朱吉;喻金娥;陈晨;张四阳;任慧波;喻晓丹;彭英林;刘莹莹;李华丽;杨仕柳【作者单位】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8.8【相关文献】1.宁乡花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及分析2.宁乡花猪原生态保种的繁育性能分析3.宁乡花猪适宜屠宰期及体重运贮损失的试验分析4.限饲模式下宁乡花猪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分析5.浙江宁乡花猪原生态养殖示范基地9月投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粮能量水平对宁乡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肖银涛;夏铭隆;郑赛珍;谭碧娥;印遇龙;陈家顺;尹杰【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24(36)5【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能量水平对宁乡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试验试验选取120头体重为(26±1) kg、日龄相近的宁乡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
3组试验猪分别饲喂低消化能、中消化能和高消化能水平的饲粮。
其中,在26~50 kg阶段,各组饲粮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1.58(低消化能组)、12.54(中消化能组)和13.59 MJ/kg(高消化能组);在51~80 kg阶段,各组饲粮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1.34(低消化能组)、12.31(中消化能组)和13.31 MJ/kg(高消化能组)。
预试期3 d,正试期110 d。
结果表明:1)在26~50 kg和51~80 kg这2个阶段,高消化能组宁乡猪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中消化能组和低消化能组(P<0.05),料重比均显著低于中消化能组和低消化能组(P<0.05)。
2)低消化能组宁乡猪的背膘厚显著低于高消化能组(P<0.05);中消化能组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高消化能组和低消化能组(P<0.05)。
3)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宁乡猪背最长肌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提高(P<0.05)。
其中,高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肉豆蔻酸含量显著高于低消化能组(P<0.05),且高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
高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低消化能组(P<0.05);低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低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其中,高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低消化能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