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土花猪
- 格式:doc
- 大小:273.00 KB
- 文档页数:5
湖南宁乡花猪品种介绍
宁乡花猪(学名宁乡猪),原产地为宁乡县流沙河镇草冲一带,所以原名流沙河猪、草冲猪。
因其全身黑白花毛色,故俗名花猪子。
宁乡花猪历史悠久,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与他地产者更肥美之誉,清朝初期已广泛饲养,至清嘉庆年间已是无猪不成家,家家畜之。
宁乡花猪是地方猪种中最早拥有国家标准的品种之一,堪称全国三大名猪之一,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联合作用的结果,以其多个优良的遗传性状名列中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前列。
宁乡花猪具有适应性广、早熟易肥、蓄脂力强、屠宰率高、肉质鲜嫩等特点,特别是加工腌制腊肉,其色泽金黄、肥膘透明、别有风味;仔猪作烤乳猪,因为皮质柔韧,烤制加工不开裂,保持整体完美性,加上味美色佳,深受东南亚国家青睐。
宁乡花猪另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肥肉多。
人们不喜欢吃肥肉,主要是担心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太少,会对血管产生不良的后果;但宁乡花猪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达到了59%,是普通猪的两倍,因此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是一些外来品种猪无法替代的。
宁乡花猪的作文说起猪,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种白白胖胖、吃了睡睡了吃的形象。
但在我的家乡湖南宁乡,有一种猪可跟普通的猪大不一样,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宁乡花猪。
宁乡花猪长得那叫一个有特色。
它们身上的毛色可不单调,而是黑白相间,就像穿了一件精心设计的“花衣裳”。
那白色和黑色的斑块分布得恰到好处,有的像云朵,有的像花瓣,看上去特别俏皮可爱。
花猪的耳朵耷拉着,像两把小扇子,时不时扇动两下,似乎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它们的鼻子又大又圆,总是在地上嗅来嗅去,好像在寻找着什么美味。
眼睛虽然不大,但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去村里的养猪场参观。
一走进猪场,就听到一阵“哼哼唧唧”的声音。
只见一群宁乡花猪正在猪圈里撒欢儿。
有一只小花猪特别引人注目,它圆滚滚的身子,像个小肉球。
它在猪圈里跑来跑去,一会儿用鼻子拱拱土墙,一会儿又在水坑里打个滚儿,身上沾满了泥巴,简直成了一只“泥巴猪”。
这只小花猪似乎对我这个“不速之客”充满了好奇,它慢悠悠地朝我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还不停地哼哼着。
我站在那里不敢动弹,心里有点小紧张。
没想到,它走到我跟前,用鼻子轻轻地碰了碰我的裤脚,那温热湿润的触感让我心里一软。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摸它的头,它竟然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嘴里还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好像在说:“真舒服,再多摸摸。
”爷爷告诉我,宁乡花猪可不光是长得可爱,它们的肉质也是一等一的好。
因为花猪平时都是在自然环境中长大,吃的是天然的饲料,所以猪肉鲜嫩多汁,味道特别香。
每次家里做宁乡花猪肉,那香味能飘出好远好远。
到了喂食的时间,养猪场的伯伯拿着一桶食物走了过来。
花猪们一看到食物,立马兴奋起来,一个个挤到食槽边。
那只小花猪也不甘示弱,凭借着自己灵活的身子,一下子就抢到了一个好位置。
只见它大口大口地吃着,嘴里还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吃得那叫一个香。
不一会儿,食槽就被它们吃得干干净净。
吃饱喝足后,花猪们有的找个阴凉的地方躺下,晒着太阳,有的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不知道在嘀咕些什么。
宁乡花猪的饲养方法宁乡花猪是一种肉类优质的猪种,因其在宁乡地区繁殖繁荣而得名。
它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饲养方法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
首先,宁乡花猪的饲养环境要求相对较高。
饲养场所应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干燥、清洁的地方。
它们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生长,以免导致压迫感和争斗行为。
饲养场所的温度要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其次,合理的饲料配方对宁乡花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幼仔期的饲料以含有较高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专用奶粉为主,逐渐过渡到提供全价鲜料和浸泡后的谷物。
生长期的饲料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其生长的需求。
成熟后的花猪主要以玉米、豆粕、麸皮和矿物质为主要饲料,同时需添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第三,科学的饲喂和定时定量的饲料供应非常重要。
宁乡花猪应按时按量饲喂,保证其充分的营养摄入。
每日饲喂次数一般为2-3次,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避免喂食过多或过少。
同时,要监控花猪的进食情况,如发现只猪不吃或吃得太多应及时调整饲喂量。
第四,及时清洁饲养环境和定期进行疫病防治。
宁乡花猪的饲养环境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此外,采取预防接种和定期驱虫等疫病防治措施,确保花猪的健康。
第五,定期体检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要定期给花猪进行体检,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例如发热、拉稀等症状。
此外,对于花猪的品种、生长情况、饲养成本、疾病防控措施等要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记录,以便进行评估和改进。
最后,宁乡花猪的良好饲养方法离不开饲养者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饲养者要了解宁乡花猪的特点和需求,并不断学习和积累养殖知识,不断改进自身的养殖技术。
同时,要注重和关心花猪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给予它们足够的关注和关爱。
总之,宁乡花猪的饲养方法包括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料配方、定时定量的饲喂、清洁和消毒、疾病防控、定期体检和管理等方面。
只有采取综合而科学的饲养方法,才能保障宁乡花猪健康成长和高产。
饲养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养殖技术,确保宁乡花猪饲养的效益和质量。
2021年第1期 07走近宁乡花猪宁乡,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隶属湖南省长沙市,境内多为丘陵地带,山地、平原、江河相映成趣,气候宜人,植被丰富。
宁乡花猪在这片沃土上应运而生,非凡面世。
宁乡花猪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原产于宁乡市流沙河镇草冲村一带。
古时流沙河镇草冲村一带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极少,隐藏在山水深处的流沙河镇草冲村罘禾苗罳峰是宁乡花猪的原产地。
这里风光秀美,环山贯溪,土壤富含矿物质,温湿相济;水经沙壤过滤,清纯甘甜,田野间绿叶葱茏,野草丰茂,品类繁多,有的还是具有清凉解毒功效的中草药,这些都是宁乡花猪上乘的野生青饲料。
人们将野猪驯化成家猪后自然繁殖,没有引进外来血缘,后来通过不断近亲交配,形成了宁乡花猪这一独特品种。
宁乡花猪因其全身为黑白花毛色,故俗名“花猪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畜养历史,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较他地产者更肥美”之称,清朝初期已广泛饲养,至清嘉庆年间已是“无猪不成家,家家畜之”。
宁乡花猪体形中等,躯干较短,结构疏松,清秀细致,矮短圆肥,呈圆筒状;背腰平直,腹大下垂,但不拖地,臀部斜尻;四肢粗短,前肢挺直,后肢弯曲,多有卧系;两耳下垂,呈八字形。
人们根据宁乡花猪的头型将其分为3种类型:头大额宽,额部皱褶深,两块肥厚皱褶遮住眼睛,嘴筒短而稍上翘,颈粗短、有较大垂肉,耳大下垂,称为“狮子头”;头中等大小,额较宽、有较深的横行皱褶,嘴筒较短、宽而微凹,颈稍粗短、有垂肉,称为“福字头”;头狭长,额部皱褶浅平,嘴筒直、中等长,颈较狭长、无垂肉,称为“阉鸡头”。
此外,宁乡花猪被毛粗稀而短,皮肤白色或带黑晕;成年公猪鬃毛粗长,特征为黑白花。
人们还习惯将其分为3种类型。
一是“乌云盖雪”,体躯上部为黑色,下部为白色,有的在颈部有一道宽窄不等的白色环带,也称为“银颈圈”;二是“大黑花”,头尾黑毛,四肢白毛,体躯中上部黑白相间;三是“小散花”,因体躯中部散布着数目不一的“小黑花”而得名。
宁乡花猪营养价值高。
湖南宁乡花猪品种介绍
花猪,又称山猪,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常见的猪品种,其主要分布在
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湖南宁乡是花猪的重要分布地之一,这里的花猪
品种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花猪肉质鲜美,肉味醇厚,肉纹细腻,肉质紧实,富有弹性。
在制作
腊肉和特色猪肉制品时,花猪的肉质更佳,更加适合。
除此之外,花猪对长食菜料适应性较强,能够在低质料中良好生长,
同时对富含纤维的物质消化能力也较强。
湖南宁乡花猪在饲养上不但可以
降低饲养成本,还能有效提高农民的收益。
由于花猪营养价值高、肉质优良、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等优势,近年
来花猪开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湖南宁乡花猪的繁育工作也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养殖花猪,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育种选育,努力
提高花猪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湖南宁乡花猪是一种具有独特特点和优势的猪种。
其鲜美
的肉质、良好的繁殖力以及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使得花猪成为了广大
农民的首选。
湖南宁乡花猪的优越性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养殖此品种,并对其进行选育,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信在未来,花猪将会在市场上占据
更重要的地位,为更多的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
案例18宁乡土花猪的营销策略宁乡土花猪是指生长在中国湖南宁乡地区的一种特色品种猪。
它以肉质鲜嫩、脂肪均匀分布、滋味鲜美而闻名。
然而,由于生长周期长、养殖条件苛刻等原因,宁乡土花猪的养殖量并不大。
为了提升宁乡土花猪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制定一套有效的营销策略。
1.建立品牌形象:在营销宁乡土花猪时,应注重建立品牌形象。
可以通过包装设计、宣传广告等方式,将宁乡土花猪定位为高品质的特色产品。
品牌形象的建立需要注重宁乡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宁乡土花猪的养殖历史等元素的融合。
2.增加产品附加值:宁乡土花猪的特色在于其肉质的鲜美和口感的独特性。
可以考虑将宁乡土花猪的肉制成特色食品,如腌制品、火腿等,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可以开发利用宁乡土花猪的其他部位,如内脏、皮等来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3.拓展销售渠道:可以考虑与高端酒店、特色餐馆等进行合作,将宁乡土花猪推向更广泛的消费者。
在与合作伙伴洽谈时,可以突出宁乡土花猪与其他品种猪肉的差异,强调其独特的品质和美味。
此外,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推广宁乡土花猪,便捷地让更多消费者购买到宁乡土花猪的产品。
4.打造营销活动:可以组织一些与宁乡土花猪相关的活动,如品鉴会、烹饪大赛等,吸引消费者关注和参与。
在活动中,可以邀请专家、厨师等进行现场示范和品鉴,以增加宁乡土花猪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活动的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5.引入地理标志认证:可以考虑将宁乡土花猪引入地理标志认证体系,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的认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信誉和价值。
地理标志认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品质保障,促进消费者对宁乡土花猪的信任和购买意愿。
综上所述,宁乡土花猪的营销策略应该注重建立品牌形象、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打造营销活动和引入地理标志认证等方面。
这些策略的落实将有效提升宁乡土花猪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其更好地融入市场。
宁乡土花猪的营销策略在湖南省宁乡县有一种长相比较特别的小猪,它们嘴巴较短,双耳下垂,浑身毛色黑白相间,当地人叫它流沙河土花猪。
当地农民李述初,正是靠养殖这种土花猪发财致富的。
2007年李述初土花猪养殖场产值800多万,纯收入60多万。
而就是这种给李述初带来巨大财富的土花猪,在几年前的宁乡县却几乎濒临灭绝。
这种采用传统方法喂养土花猪,由于生长缓慢,遭到了养殖户集体抛弃,纷纷改种洋白猪。
现在城里的土鸡土蛋卖得那么火,为什么土猪肉反而没人要呢?李述初经过反复琢磨,他认为是花猪的“土”字品牌没有出来。
于是,正在四处寻找新项目的李述初,突然动起了养殖土花猪的念头。
经过多方打听,四处寻找,李述初才高价收购到了7头种公猪和50头花母猪,2003年的4月份,他的保种繁育场正式建立起来了。
经过了近两年的保种繁育和改良选育,土花猪的存栏量到2005年年底达到了1000多头。
然而作为一个一直在流沙河镇生活的农民,怎样才能把自己生产的土花猪肉打进宁乡县城呢?在经过了一番考察后,李述初瞄准了当时宁乡县城最大的一家超市——家润多超市,现在的心连心购物广场。
2005年的12月5日,土花猪肉顺利地进入了家润多超市,以每斤高出普通猪肉将近1元钱的价格销售,但是在双方的利益分成上,李述初却显得很被动。
在扣除了超市20%的扣点后,给李述初剩下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但是不管怎样,土花猪肉总算是进入到了超市,在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且令李述初感到欣慰的是,猪肉的销售量也在稳步提升。
刚开始销售的时候这个量不是很大,一天大概是40多公斤,到06年下半年,销量就大一点,大概每天能够销到100多公斤。
经过在家润多超市一年的销售,到了06年年底双方在续签下一年的合同时,家润多提出了增加扣点的要求。
这使得李述初就没有利润空间了。
李述初觉得这样利润太少,就把土花猪肉从家润多撤了出来。
从家润多撤了出来,以后的销路该怎么打开呢?在经过了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后,在原来家润多超市一街之隔的马路对面,李述初开设了流沙河土花猪肉制品专卖店。
宁乡土花猪花猪印象传说相传,明朝正德皇帝南巡,行至宁乡草冲,腹中饥饿,便到一农户家里 农民用猪肉款待,皇帝感到猪肉味道极美,龙颜大悦,说:“这猪肉好吃。
一天长一斤就好了。
”皇帝开了御口,于是生猪长得很快,肉味更美,声誉日盛。
史志据清同治《宁乡县志》载:“牲猪家家畜之,较他地产者更肥美。
”民国《宁乡县志》称:“流沙河、草冲两地相连数十里,猪种极良,家家养母猪产仔,益阳等地贩客络绎。
”宁乡印象宁乡,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今隶属湖南省会长沙,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32万。
宁乡地处湘中东北部,是长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冲;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生猪之乡”、“茶叶之乡”,先后被列为全国优质米、瘦肉型猪、水产品生产基地,生猪和粮食产量分列全国第五位和第九位。
名片《宁乡县志》和传说中谈到的宁乡猪就是现在的“流沙河土花猪”,系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中国四大名猪种之一,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省名牌农产品。
花猪品种一、品种特征“乌云盖白雪,脖戴银项圈,丝颈葫芦肚,耳薄体毛稀”,这是对宁乡猪体貌的传神写照。
宁乡猪体型中等,头中等大小,额部有形状和深浅不一的横行皱纹,耳较小、下垂,颈粗短,有垂肉,背腰宽,背线多凹陷,肋骨拱曲,腹大下垂,四肢粗短,大腿欠丰满,多卧系,撒蹄,群众称“猴子脚板”,被毛为黑白花。
依毛色不同有乌云盖雪、大黑花、烂布花三类型;依头型差异,有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三种。
而在漫长的选育中,宁乡猪更是形成了特有的性状: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产仔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被称为国家重要的家畜基因库,上个世纪70年代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推荐品种。
二、生产性能宁乡猪属偏脂肪型猪种,具有早熟易肥,边长边肥,蓄脂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性情温顺,适应性强,体躯深宽短促,体质松疏等特点。
宁乡猪肥育期日增重为368克,进食利用率较高,体重75~80千克时屠宰为宜,屠宰率为70%,膘厚4.6厘米,眼肌面积18.42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4.7%。
宁乡猪三胎以上产仔10头。
三、品种利用宁乡猪在华北、东北、西北、华南等地饲养,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外种猪杂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最高优势率达19.12%。
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核准颁布了《宁乡猪标准》,代号为GB2773-81宁乡猪,正式确定宁乡猪为全国三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
进入八十年代末期后,宁乡农户养猪基本实现杂交化。
省市有关部门以宁乡猪原产地草冲农户为基础、县种猪场为核心,对宁乡猪实行保种。
从此,宁乡猪进入保种繁育阶段。
流沙河土花猪4月龄第一次发情,6-7月龄可配种,利用年限10-12年,成年母猪每胎产活仔数10-14头,具有投资挥手期短、利用年限长,产仔成活率高等优点,能够满足全国各地各种档次的规模养殖场及养殖大户高效投资的需要。
四、营养特点宁乡花猪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经权威部门检测表明:宁乡土花猪除了含有大量钾、钙、钠、镁、铜、锌等40余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外,有机营养成分含量也非常丰富,如:肌肉脂肪、亚油酸、a-亚麻酸、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如果饮食中经常缺少此类氨基酸,会影响健康,特别是对婴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亚油酸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具有软化心脑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和血压、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和减缓衰老等功用。
a-亚麻酸经人体自身酶将其转化为DHA,DHA俗称脑黄金,是人的大脑发育和成长的重要物质之一。
人类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体内DHA含量高的人,智力发育指数高、心理承受力强,同时,DHA可使癌症发病率降低,使乳腺癌及肠癌死亡率下降,起到抑癌作用。
宁乡土花猪肉基本不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可以有效防止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发生。
花猪品牌成立于长沙的“景浩农产品有限公司”及其旗下“景仓•中华一号土花猪”品牌,是一家真正立足于湖南本土花猪肉市场,倡导和坚持做“无抗生素无激素无生长素猪肉”品牌的责任企业。
公司网址:景仓中国花猪荣誉宁乡土花猪系中国四大名猪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我国中南地区代表猪种被列入大中专教材。
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Livestock Breeding 家畜繁育》杂志,曾选用宁乡土花猪作为封面,对宁乡土花猪进行了详细介绍,向全世界推介。
先后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朝鲜、俄罗斯、荷兰等60多个国家的畜牧专家对宁乡土花猪进行过考察。
宁乡土花猪是我国乃至世界宝贵的遗传资源,2006年7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007年,列为世界银行贷款农业科技项目。
2008年荣耀登上中国钓鱼台国宾馆的餐桌,被指定为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专用肉食品。
2010年代表湖南特色产业展销上海世博会。
花猪保种后记2006年,国家农业部将宁乡花猪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7年,又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2009年,宁乡获“国家级宁乡猪保种场”和“国家级宁乡猪保护区”称号,迄今为止全国同时获得这两个称号者仅此一家;今年4月,国家农业部颁发了《宁乡花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证书》;目前,宁乡花猪肉正深受长沙等大城市居民青睐,销售均价超过60元/千克……近几年,一度沉寂多年的宁乡花猪名气一路飙升,其品牌效应越来越彰显。
宁乡花猪品牌的重新树立,宁乡花猪产业的重新崛起,离不开县畜牧水产局数年如一日的强力推动。
品牌重塑,脱离濒危为起点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良种猪,在全国不少省市及东南亚其他一些国家,宁乡花猪曾留下辉煌印记。
其原产地在我县流沙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与他地产者更肥美”的美誉;1954年,在全国品种资源调查过程中,被认定为国家优良地方品种;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除台湾和西藏之外,全国其他省市都曾引种饲养;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中南地区代表猪种被列入大中专教材;上世纪七十年代,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杂志《家畜繁殖》详细介绍,并被该组织列为推荐品种;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核准颁布了《宁乡猪标准》,正式确定宁乡花猪为全国三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市场拓展一度达到一个巅峰,仅县肉联厂每年出口东南亚各国的乳猪产品就达60万头之多。
2003年,宁乡花猪新国家标准颁布的那年,农业部专家对各地良种猪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发现一个严峻的现实状况——大部分品种陷入濒危困境,宁乡花猪便是其中之一。
7头公猪,7个血统,母猪有数万头,但绝大部分通过杂交繁殖白毛肉猪,这就是当时我县宁乡花猪的存在状况。
宁乡花猪保种工作迫在眉睫!因为从保种理论来看,要使优良特性全部遗传下去,使其基因不丢失,血统必须达到31个,最低底线为10个。
当年,县畜牧水产局一班人提出从保种工作入手,大力发展宁乡花猪产业。
在取得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畜牧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后,在流沙河建立了一个宁乡花猪保种场和一个宁乡花猪保护区,其保护区主要位于原草冲乡。
2004年4月,县畜牧水产局派出技术人员赶赴新化县,寻找在我县已不存在的宁乡花猪血统。
此前,技术人员得知,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大量宁乡花猪被引到新化,当地应该还饲养不少。
功夫不负有心人!技术人员跑遍了5个乡镇,经过7天“地毯式”搜寻,终于找到了3个已在我县消失的宁乡花猪血统。
当年5月,6头公猪携带这3个血统被引回“老家”。
至此,不管是保护区还是保种场内,宁乡花猪的血统都达到了10个,终于脱离了濒危的困境。
精心保种,铸就国家级品牌在推动宁乡花猪产业重新崛起的过程中,县畜牧水产局一班人始终将保种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从新化引回3个血统后,在保护区和保种场内,各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宁乡花猪核心保种群,每个核心保种群包括代表10个血统的10头公猪和10个家系的150头母猪。
为推进宁乡花猪保种工作的高效开展,县畜牧水产局建立了梯次结构的保种员队伍,包括局里的技术人员、流沙河镇畜牧水产工作站的2名专职保种员和保护区内10个自然村的协保员;并实施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建立种猪血缘系谱档案,给每头保种种猪一个对应编号,严格世代更换及公猪调换等。
严格的世代更换是保种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
从今年开始,宁乡花猪保种种猪三年更换一个世代;在此之前,则是两年更换一个世代。
这,是县畜牧水产局技术人员以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宁乡花猪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的一个规划。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每一头保种种猪都有严密的档案管理,每一头后备种猪的选定都必须遵循严格标准。
每一个世代,都有一套完整的血缘系谱档案;不同区域的公猪,按一定周期进行一次调换……种种举措的实施,使宁乡花猪的优良特性得以完整保留和充分展示。
今年55岁的何长才家住流沙河镇草冲村,他家养有1头保种母猪。
在宁乡花猪保护区内,这样的保种户共有150户,都与县畜牧水产局签订了保种合同。
他说,每一个保种户每年都能获得一定补助,养保种公猪的户子所获得的补助更多。
在他的印象当中,宁乡花猪的保种工作是越抓越严格,越抓越扎实。
一遇到什么问题,保种工作人员都会及时帮忙解决。
一年下来,县畜牧水产局技术人员和当地的保种员都会多次上门,进行指导。
正因为这些,他与当地不少养殖户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宁乡花猪越来越好养。
2007年,他家养了1头母猪,到今年,数量增加到了15头。
他表示,明年还好扩大规模,当地不少村民都有这个打算。
保种工作的长期扎实推进,收到了可喜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
去年11月,荣获“国家级宁乡猪保种场”和“国家级宁乡猪保护区”两个含金量十足的称号。
迄今为止,全国优良畜牧品种同时获得这两个称号的,仅有宁乡花猪。
目前,在保种场内有宁乡花猪原种场和资源场,资源场每年可繁育种猪1200头;在保护区内,扩繁基础母猪已有近2000头。
深度开发,瞄准十年过百亿近年来,宁乡花猪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众多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今年,这种重视与支持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成立了宁乡花猪产业深度开发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黎石秋等任顾问,县长黎春秋任组长,副县长刘平任副组长,全面统筹宁乡花猪产业深度开发工作。
在年初的人大会上,议案《宁乡花猪保护与综合开发》被列为一号议案,并成为全年唯一一件交由县政府办理的议案。
这个议案,得到了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县长黎春秋对此进行了多次专题深度调研,从产业发展基金中安排了100万元的专项经费。
副县长刘平亲自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使办理工作得到高效推进。
经过反复调研与不断完善,宁乡花猪产业的发展思路得以确定,即:按照“科学定位、规划先行,品牌先导、项目支撑;龙头驱动、辐射带动”的思路,实行“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以公司为龙头,科技为依托,通过加大投入与开发力度,形成“保种、选育、养殖、屠宰、加工、流通”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五年五十万,十年过百亿”(即通过5至10年努力,全县宁乡花猪养殖总量达50万头,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