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期中六数答题情况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2017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查漏补缺,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们的试卷,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本次检测情况做如下分析:一、试卷内容分析:此次试题就总体而言,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了前5个单元的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23人,平均分为87分,优秀率68%,及格率为100%.三、取得成绩:1、成绩较上学期有所提高。
2、第四大题:解比例考试成绩比较理想。
这是由于我平时教学中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口算为基础(课前练习口算),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这次的应用题,多数学生完成较好,一是题目不是特别难,第二也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
四、不足之处:第一大题:错的最多的是第14、15小题,是数学广角里的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抽届原理的相关知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他们对此知识掌握的非常不好。
虽然是数学广角,但是在讲课和复习时都没有忽略,就在考试的前两一天还做过和第14题一模一样的题和15题一样的类型题。
学生出错了感觉还是对此知识属于模糊状态。
“把地面15千米的距离用3厘米的线段现在地图上,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按理说,这个题,学生只要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就能得到结论。
但就是因为考试前一天,我在给学生复习时,讲到了一题“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 3.4厘米.而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7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考试中学生做这一题时根本不去理解其中的原委,马上用15千米:3厘米计算,学的知识死,更是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
从中也可以看出我这个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一、对试题的评价:整套试卷难易适度,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从整体看基本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填空、判断、选择和计算,另一类是解决问题,还有一类就是动手操作,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表达方式都尽可能的涵盖了期中考试前四章的内容。
二、整体情况分析1、数据统计分析:参考人数100-110分80分以上60—80分60分以下平均分及格率97 1 12 33 43 57 56%2、答题情况整体分析:(1)主要优点:学生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极少部分学生灵活性比较强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2)存在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2、学生的计算能力非常差,尤其是简便运算方法掌握的不够好。
还应多加练习。
3、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很多学生在计算题中加号和乘号都看错了。
4、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在解决问题中不知道解题思路,有很多学生列算式没有理由。
三、逐题分析一部分:填空共23分,10个小题,失分率较高的是第8题“一根铁丝长12米,截去1/3后,在接上1/3米,这时铁丝长()米”。
学生不能准确理解1/3和1/3米意义不一样。
二部分:判断题(5分)学生对4、题错误较多,学生对数对已经忘记了,理解起来很困难。
不知道数对中的行和列是横坐标还是纵坐标。
三部分:选择题(5分)学生对数对掌握的不够好,尤其是点(4,4)中哪个是同一列的数对掌握的不够好,大部分学生错误较多。
四部分:计算部分:(30分)共有四个小题,一个是直接写得数,另一个是能简算的要简算第三个就是解方程和列式计算,在这个题中学生对简便运算的第二题审题能力较差导致了失分率较高。
学生大部分对解方程掌握的不好,尤其是第一题错误较多,学生不知道解题方法。
五部分:方向与位置“7分”这道题是描述船行驶的路线和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学生完成得很好,只有极个别学生没有得分。
喇嘛营子中心小学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经过总校统一安排,我们完成了前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现就这次期中考试过程的关键点,以及在今后的有限教学时间里,优化教学,完善教学管理,查缺补漏,总体提高教学质量,做如下分析汇报: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1、试题方面:本次考试试题是由总校统一组织命题,就整个试题而言,除个别科目考题偏难,(选题角度的不同)偏易外,其余基本都体现了目前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
2、成绩情况:从总体成绩上看,大部分学科与上学期相比都有所提高,各年级优秀率有所提高,及格率明显增加。
3、考试所暴露的问题①学生基础差各年级都存在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同班学生中,单科成绩差距太大,个别学生单科成绩个位数。
例如:六年级的英语低分率较高,达到18%,三年级的数学、英语都在20%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太差。
②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态度问题各年级都存在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头,没有养成在学习新课之前预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求取新知识的习惯,学习浮于表面,敷衍行事,不能静心去学习,致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
③审题能力试题的入题深度的确定和入题方法的选择,决定了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
大部分学生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道理,勿忙审题,甚至说匆忙做题,就连基本的思考过程都没有,或失之于思维方法偏颇,或失之于入题角度不正确,或失之于完成过程草草。
答题语言的组织,缺乏准确性和逻辑性。
前言不搭后语。
二、今后教学工作思路期中考试之后的教学已经进入了后半期,即进行新课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基础,精讲精练。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都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但事实不完全如我们所愿,仍存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脱节的现象。
应当看到,所谓夯实基础,绝不只是背熟课本,增加练习题的数目而已,而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能够熟练地运用,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叫夯实基础。
2017-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6 2017-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班参考人数 43人,平均分66分。
优秀的有19人,优秀率44%,及格的人数有28人,及格率65% ,不及格的有15人。
(二)试卷分析本试卷涉及面广,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前三个单元的学习状况。
试卷共有六大题:一、填一填。
包括负数、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每方面的知识点都有涉及;二、判一判。
此大题对百分数,圆柱和圆锥,比例进行了检测。
三、选择题;四、解比例,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五、看图计算,求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六、解决问题,解决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问题。
总之,试题考查全面,注重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三)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第一大题:填一填。
此题共有9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在这9道小题里面,其中第5、8、9小题共出错较多,5题出错出在对正反比例意义没有理解,混为一谈。
第8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在正方体里面削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地面直径和高,学生没有弄清楚。
第9小题出错的原因对于等地等高还没能理解,学生出错。
分析理解能力有点差,没有弄清里面的等量关系,以至于出错较多。
第二大题:判一判。
其中第4小题出错较多,大部分学生正比例没有理解,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第三大题:选择题。
第2小题出错较多,原因是没有读懂题意,是求节省的钱,第5小题是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对比例的意义理解不清楚,导致出错。
第四大题:解比例。
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对,拿满分,但有一少部分同学由于计算能力原因,出现错误,还有个别因马虎写错,计算精准这块还要平时多加练习。
第五大题:看图计算。
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一个图求圆柱的表面积,对公式没有掌握。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
共6小题,第1小题考查百分数,折扣应用题,少部分学生出错。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2016.11.7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40人,总分3069分,平均分为76.7分,达到及格的人数有34人,及格率为85%,达到优秀的人数共有24人,优秀率为60%.二、试卷命题特点1、选择现实鲜活的素材。
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解题方法的多元化。
试题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变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
3.关注数学思考的含量。
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试卷分析1、主要成绩。
从卷面来看,有以下几点成绩值得肯定:(1)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
比如:填空题的第8题,0.3:1的前项扩大10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这是根据()。
这道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为95%以上,这道题的正确率之所以为95%以上,是因为在教学类似这样的教学内容时,数学老师的教案设计能够做到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为学生创设一些学习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单元里,老师还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易于理解,因此掌握较好。
(2)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较理想。
在试卷中的直接写出得数,化简比,简便计算,解方程和列式计算,学生的得分率较高,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计算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比较重视,对学生计算基本功抓到位。
因为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多数数学教师都能做到在讲新课的前5分钟进行基本计算、口算、巧算的训练,然后学校定期进行口算竞赛,比赛方法是在5分钟内完成60道基本计算,100分的被评为口算状元。
让学生对计算技能感到兴趣,从而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对应用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掌握较好。
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一、基本情况六年级参考人数42人,26人及格,及格率62%,优秀人数10人,优秀率为24%。
总分为2657分,平均分为63.3分。
二、试卷特色这次六年级的数学试题共100分,六大题,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
命题的形式多样,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
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个别题难度较大。
三、失分原因分析这次数学考得不很理想,和以往相比有一定差距了。
对着数学试卷,总结了一下几点失分的原因:1、没有认真仔细的读题。
答题时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一些题目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如计算第4小题,题目是化简比,有的学生求的比值。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填空第4小题,做过很多题,可是还有个别不会。
3、没有仔细、认真的检查。
4、有个别学生解方程还不会。
5、分析理解能力差,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四、改进措施1、重视课内听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课后及时复习当天教的新知识,不把问题留到以后。
3、强化练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
4、了解更多难题解答,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后进生辅导工作。
6、进行专项训练。
争取各个过关。
五、今后改进设想:1、进一步夯实、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口算、解方程、脱式计算等多方面;2、审题细心程度与良好的检查习惯,通过多次的强调与测试训练,学生们具有了一定的检查习惯,但因审题不认真而失分的现象还有很多;3、以教材为主,对题型进行变换,拓宽学生的思维;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树立信心。
2016/11/17。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内容为六年级上册的1—4单元内容。
满分120分。
从卷面整体来看出题范围全面,基础知识难易程度适中。
试题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六个大题。
参考人数25人,平均分88.50分。
合格率72.00%、综合得分76.95分。
二、试题分析
1、在填空中,7、9、10小题学生整体答得较差,主要是学生对写比、关于份和量的认识掌握的不好,需要进一步练习,其余各题只有少数学生失分。
2、在选择题中,5、6、8小题失分较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3、在判断题
4、
5、6小题失分较多。
4、计算题1、2、小题直接得数学生相对失分比较少,个别差生失分较多,主要是计算不够熟练。
虽然多次练习,但仍有个别学生粗心导致计算错误。
5、实践操作题。
失分主要在2题,根据描述标出各场所的位置此知识点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好。
6、在解决问题中,失分主要在5题,部分学生虽然能列出方程但不会解方程导致失分。
三、提高措施:
1、继续抓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向四十分要质量,及时反馈,及时补差,争取做到课堂无死角,知识落实准确。
3、用抽象和逆向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不应拘泥于一个题目,一个类型,一份试卷,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2016年11月6日。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本报告为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的报告。
我们对学校
根据当前要求制定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进行了系统的
分析和总结。
一、试题结构
(1)试卷共20题,其中单选题7题,多选题5题,判断题2题,填空题3题,计算题3题。
满分100分,其中单选题20分,多选题15分,判断题10分,填空题20分,计算题35分。
(2)试卷涉及算术运算、几何、时间和货币之间的转换、图形比例等
六年级诸多知识点,题目细节丰富,符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目前的学习
水平。
二、试题难度
我们对本次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使用区间法、难度指数法对
试题难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如下:
(1)按区间法评估,试题难度属于容易、较易、中等三部分,其中容
易题所占比例40.0%,较易题所占比例 5.5%,中等题所占比例54.5%;
(2)按难度指数法评估,总体难度得分达到4.0分,总体答题难度属
于较易至中等。
三、结论
(1)在试题结构上,数学期中考试试卷满足了涵盖小学六年级诸多知识点的要求,试题细节丰富多变,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在试题难度上,本次考试整体难度系数较低,属于较易至中等水平,看来学校按照当前小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水平制定出了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考试试卷。
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这次测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测试,评价形式比较灵活,基本体现了新课标的评价要求。
试卷包括字、词、句、阅读、作文几个方面。
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检测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做到题型多样灵活,知识面广,从学生的考试结果看较难。
现就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一、数据统计及分析:参考人数49人,总分3073,平均分62,不及格15人,及格7人,良好11人,优秀16人。
积分1.19.二、答卷情况分析:1、本次测试学生的卷面书写不够端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重视了这方面的训练,但学生的书写还不够规范、不够整洁。
主要表现在阅读题中,很多学生没有写答,而是直接写答案。
写作时书写较马虎。
2、在这次考试中所体现出来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总以为语文是熏陶和渐染的过程,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在第一大题第2小题的多音字“着”理解不深,很多同学选不准字的读音。
在今后还需要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读书好习惯,并且要求读准课文中的每个字。
师生都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先教好学好最基本的,然后才能够加深和拓展教材的内容。
3、本此考试在改写句子中,大部分学生失分较多,在教学中都是笼统的传授知识,没有落实到个人。
我想以后多注重这方面的练习与指导,以便能综合性的提高。
4、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失分最多,其次对问题的回答不够中肯,主要是对这一类型的练习做的太少,在教学中过多的是传授书本的知识,而没有教给学生方法,因此全班在这题有一大半学生扣分。
还有在阅读中有些成绩好的学生还漏题,这明显是粗心、不仔细。
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要培养学生仔细审题和掌握阅读方法及技巧。
教师在一朝一夕的教学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进行渗透,重视阅读教学这一综合能力的培养。
5、在习作方面,很多同学不能正确把握习作的要求,没有抓住自己的同桌的特点来写,语言贫乏,内容不够具体。
故今后要对各种题型讲解具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这半个学期以来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和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检查习惯在试卷中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