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洋务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4
第6课洋务运动题目及答案1、洋务运动的原因、目的、手段、时间、代表人物(中央与地方)、阶级、派别、主张、口号。
(记忆)(1)原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即涉外事务)。
(2)兴办洋务的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手段:师夷长技(4)兴起的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5)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6)阶级、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
(7)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8)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2、洋务运动主要活动(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建海防;四是兴办新式学堂。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对比记忆)人物军事工业备注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对比记忆)李鸿章: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衙门。
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记忆)(4)培养新式人才(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又送留学生出国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记忆)3、洋务运动结果及出现此结果的原因。
(理解记忆运用)(1)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2)失败原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4、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理解记忆运用)(1)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作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
第六课洋务运动课程标准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辩论以及表演等方法,认识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正反两方面辩论,提高学生活学活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2、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一系列的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依次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无一例外的以中国的战败而宣告结束,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虽然政府腐败,但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无能,比如这段时间里面有林则徐、邓世昌这些民族英雄,除了他们还有其他的一些有识之士,面对中国的落后,面对侵略战争逐渐奋发图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我们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日本也曾经受到过外来地侵略,不过后来日本迅速崛起了,日本的崛起就是通过向西方学习实现的,中国的有识之士也把目光放到了国外。
看目录,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通过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的新出路的过程。
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采用机器大生产)那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以下几个阶层的救国行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新文化运动,其中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内容,这些到底能不能把中国从被侵略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就是我们这一单元中要学习的内容。
第6课洋务运动【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学习目标】1、知道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
熟练记忆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学会正确全面的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体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深远影响。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学习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妥协投降、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结束。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惊醒了地主阶级中一些较先进、开通的人士。
他们认识到了列强的船坚炮利是导致两次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他们开始抛弃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观念,逐渐地向西方靠拢。
开始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式来试图挽救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
这部分人中有的成了后来的洋务派。
在他们的努力下,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于中国的大地上。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能否使中国走向富强呢?带着问题我们学习新课。
二、预习检测洋务运动前期口号:,后期口号:。
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三、自主学习(细读课本→标注知识点→完成填充→记忆熟练)(一)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后,清朝。
时间:19世纪;2、代表人物:中央,地方、、、。
3、目的。
4、主要内容:(1)前期,以“”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最早的近代兵工厂是:年,创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是:年,和创办的;远东第一大船厂是:。
(2)后期,以“”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创办的;创办的和。
(3)筹建三支海军、、;(4)兴办。
学堂名称,兴办目的,成立时间;地位,宗旨,作用。
5、结果(破产标志):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1)性质:。
(2)主观上:(3)客观上:。
四、自学检测分组回答自主学习并做简单记忆。
五、合作探究1、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主张)分别是什么?它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何地位?2、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为什么?六、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所学内容,学习目标回头望。
初二历史第6课笔记初二历史人教版第6课笔记。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 背景。
-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 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侵略加剧,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 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 代表人物。
- 中央:恭亲王奕䜣。
-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 目的: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增强军事实力。
- 主要企业:-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 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 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以制造船舰为主。
2.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 目的: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企业。
- 主要企业:-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
-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3. 建立新式海陆军。
- 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 海军:- 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4.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
- 创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 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等就是留美学生,他们回国后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 积极意义。
-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的人才,如军事、科技、翻译等方面的人才,为中国近代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 局限性。
-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第6课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根本目的、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内外交困
目的: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中央、地方)、口号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中央以奕 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为代表。
口号:自强与求富
3、洋务运动的内容(前期的口号、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军事工业
(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4、洋务运动的结果、性质、失败的原因、作用(评价)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后,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原因: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作用(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