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洋务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5.49 MB
- 文档页数:12
第4课洋务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总理衙门的建立、洋务派、指导思想及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进行分析;2、通过图片、老师介绍,让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3、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分析,让学生从近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洋务运动,让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中国迈向近代化道路的第一步。
认识到顺应历史的重要性。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难点:从近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2010年我们期待已久的上海世博会即将在美丽的浦江两岸召开。
世博会后,在船舶馆的地方,将要建造一个上海新的地标——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
这是一个专门介绍我国的工业如何起源与发展的博物馆。
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修建呢?这跟我们今天的课——洋务运动有关。
(过渡)什么是洋务运动呢?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由清政府的洋务派所推行的一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过渡)我们不禁要问:一向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发起一场向西方学习的变革呢?一、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统治危机——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世界潮流——工业革命的影响主导力量——洋务派推动机构——总理衙门●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发给大家材料中的几个问题,然后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观看一段视频。
1、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了怎样的统治危机?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对清政府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如何?2、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英美法普鲁士,他们国内正在发生着什么?对中国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面对统治危机,清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背景)问题一: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
第6课 洋务运动1、知道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
熟练记忆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学会正确全面的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体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深远影响。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简述鸦片战争的危害和影响。
4.列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5.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6.列举《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7.列举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大条约。
8.列举清朝后期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 背景: 后,清朝内外交困。
2. 目的:利用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
3. 代表: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 、 、、 。
4. 时间:19世纪 到掀起的一场 “ ” 的洋务运动。
5、内容:(1)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 ”为口号,创办了 、 福州船政局等。
(2)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 ”为口号主要有在上海创办的 、张之洞创办的 和 。
(3)近代海军:筹建了 、 、三只海军。
(4)近代教育: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成立的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6、结果:在 中,全军覆没,洋物运动也随之破产。
7、评价:(1)局限性: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 的自救运动。
其主观目的是维护 而不是把中国引向 。
它没有 。
(2)积极性: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 。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 ,培养了 ,在客观上为 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开辟了道路。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 )1 2 3 4①开办民用工业②筹建海军③兴办新式学堂④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2.以下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3.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其标志事件是()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D、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4.以下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C、阻碍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D、客观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5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北京再次被外国军队占领,战争和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洋务运动期间制造的军舰性能,教师指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后,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
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过程被称作洋务运动。
平远号军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小结、过渡:这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呢?请看新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自强”与“求富”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8——30页本目的内容,并根据《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10页的练习题,由学生自己先在课本上做读书标记,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补充订正,接着当堂进行“接龙”活动。
(第一个学生由教师指定,其余由答对的学生选择自己准备考察的对手,答错者不得分,答对者得分并有权提问一个同学。
出题者可看教材,“接龙”者不能看书,其他人不许插嘴提示。
)1、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
(中央代表是恭亲王奕訢,地方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2、洋务派先后提出什么口号?(先“自强”——军事上,后“求富”——经济上)3、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前期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还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4、据图填表,认识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分为军事和民用两种,要求工业名称与人名、二、洋务运动的评价学生阅读30——31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
【关键字】教案第6课洋务运动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列举洋务派所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认识洋务运动的背景与影响、地位与困境,认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通过精选材料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知历史本质的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体会洋务派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艰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历史掌故】晚清有位名将叫胡林翼,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有一次他来到长江边的山坡上观察地形。
突然,有一艘西洋轮船在长江上逆流而上,速度惊人,将江面上的其他中国帆船远远的抛在身后。
目睹此情此景,胡林翼忧虑中西方实力的巨大差异,激愤难当,当场吐血倒地。
问题:为什么见到一艘小小的外国轮船驶过,胡林翼就会如此激动呢?他从中看到了中西方的什么差异?生:轮船的差异,器物、技术的差异师:19世纪60年代,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岁月,在垂暮的清朝统治阶级中,一批开明的官员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们主导了一件亘古未有的大事,给陈腐的清王朝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这就是洋务运动。
板书:课题(二)教师引导,自学探究:一.风雨如晦,时代的挑战师:阅读“晚清大事年表”,概括一下当时的清王朝面临着什么样的情况?展示:晚清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2~1865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生:内忧外患、内外交困展示:“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人物图师:面对这样一个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已有的历史经验无法解决新的时代问题,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官员选择了前所未有的应对策略——“师夷长技”,向打败我的敌人学习,他们因此被称作“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
洋务派认为应该学习西方的哪些长技呢?展示: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中国文物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知识点一:“自强”与“求富”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 领导派别:洋务派。
3. 代表人物:中央——;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5.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 洋务运动的口号: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7. 主要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相关链接:主要军事工业简表时间创办者企业名称企业在当时的特点1861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清政府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2)创办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相关链接:主要民用工业简表时间创办者企业名称企业在当时的特点1872年李鸿章轮船招商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1878年李鸿章开平煤矿中国第一个近代煤矿1893年张之洞湖北织布局购买外国机器进行生产1893年张之洞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厂(3)筹划海防。
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思维拓展:洋务派筹建海军的目的和作用,与他们创办军事工业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担负着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秩序,镇压国内一切反抗势力的使命,另一方面又负有抵抗外侮的责任。
(4)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知识点二:洋务运动的评价1. 结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人教版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
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下面是网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人教版,欢迎大家阅读。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