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TMS320C55x 的信号处理算法设计实例

第6章 TMS320C55x 的信号处理算法设计实例

第6章 TMS320C55x 的信号处理算法设计实例
第6章 TMS320C55x 的信号处理算法设计实例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求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二0年月日

一、问题描述 输入一列整数,求出该列整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二、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提高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独立实践的能力,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实际,实践编程的能力。在实际的编程和调试综合试题的基础上,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思想、编程巧和解题思路进行总结与概括,通过比较系统地练习达到真正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了解一般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三、问题分析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最容易想到的算法是直接比较算法:将数组的第 1 个元素分别赋给两个临时变量:fmax:=A[1]; fmin:=A[1]; 然后从数组的第 2 个元素 A[2]开始直到第 n个元素逐个与 fmax 和 fmin 比较,在每次比较中,如果A[i] > fmax,则用 A[i]的值替换 fmax 的值;如果 A[i] < fmin,则用 A[i]的值替换 fmin 的值;否则保持 fmax(fmin)的值不变。这样在程序结束时的fmax、fmin 的值就分别是数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个算法在最好、最坏情况下,元素的比较次数都是 2(n-1),而平均比较次数也为 2(n-1)。 如果将上面的比较过程修改为:从数组的第 2 个元素 A[2]开始直到第 n 个元素,每个 A[i]都是首先与 fmax 比较,如果 A[i]>fmax,则用 A[i]的值替换 fmax 的值;否则才将 A[i]与 fmin 比较,如果 A[i] < fmin,则用 A[i]的值替换 fmin 的值。 这样的算法在最好、最坏情况下使用的比较次数分别是 n-1 和 2(n-1),而平均比较次数是 3(n-1)/2,因为在比较过程中,将有一半的几率出现 A[i]>fmax 情况。

DSP技术与算法实现学习报告

DSP技术与算法实现学习报告 一.课程认识 作为一个通信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了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带着进一步学习DSP技术以及将其理论转化为实际工程实现的学习目的,选择了《DSP技术与算法实现》这门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在原有的一些DSP基础理论上,进一步学习到了其一些实现方法,系统地了解到各自DSP芯片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受益匪浅。 本门课程将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简明扼要地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的基本要点的基础上,概述DSP的最新进展,并以目前国际国内都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德克萨斯仪器公式(TI,Texas Instruments)的TMS320、C54xx系列DSP为代表,围绕“DSP实现”这个重点,着重从硬件结构特点,软件指令应用和开发工具掌握出发,讲解DSP应用的基础知识,讨论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实现方法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诸如FIR、IIR、FFT等基本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等等。 1.TI的DSP体系 TI公司主要推出三大DSP系列芯片,即TMS320VC2000,TMS320VC5000,TMS320VC6000系列。 TMS320VC200系列主要应用于控制领域。它集成了Flash存储器、高速A/D转换器、可靠的CAN模块及数字马达控制等外围模块,适用于三相电动机、变频器等高速实时的工控产品等数字化控制化领域。 TMS320VC5000系列主要适用于通信领域,它是16为定点DSP芯片,主要应用在IP 电话机和IP电话网、数字式助听器、便携式音频/视频产品、手机和移动电话基站、调制调解器、数字无线电等领域。它主要分为C54和C55系列DSP。课程着重讲述了C54系列的主要特性,它采用改进哈弗结构,具有一个程序存储器总线和三个数据存储器总线,17×17-bit乘法器、一个供非流水的MAC(乘法/累加)使用的专用加法器,一个比较、选择、存储单元(Viterbi加速器),配备了双操作码指令集。 TMS320VC6000系列主要应用于数字通信和音频/视频领域。它是采用超长指令字结构设计的高性能芯片,其速度可以达到几十亿MIPS浮点运算,属于高端产品应用范围。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应用——LMS算法结果及分析

LMS 算法MATLAB 实现结果及其分析 一、LMS :为课本155页例题 图1.1:LMS 算法学习曲线(初始权向量[]T 00w ?=) 图1.2滤波器权系数迭代更新过程曲线(步长075.0=μ) 图1.3滤波器权系数迭代更新过程曲线(步长025.0=μ)图1.4滤波器权系数迭代更新过程曲线(步长015.0=μ) 分析解释: 在图1.1中,收敛速度最慢的是步长为015.0=μ的曲线,收敛速度最快的是步长075.0=μ的曲线,所以可以看出LMS 算法的收敛速度随着步长参数的减小而相应变慢。图1.2、1.3、1.4分别给出了步长为075.0=μ、025.0=μ、025.0=μ的滤波器权系数迭代更新过程曲线,可以发现其不是平滑的过程,跟最抖下降法不一样,体现了其权向量是一个随机过程向量。

LMS2:为课本155页例题,156页图显示结果 图2.1:LMS 算法学习曲线(初始权向量[]T 00w ?=) 图2.2滤波器权系数迭代更新过程曲线(步长025.0=μ) 图2.3滤波器权系数迭代更新过程曲线(步长025.0=μ)图2.4最陡下降法权值变化曲线(步长025.0=μ) 分析解释: 图2.1给出了步长为025.0=μ的学习曲线,图2.2给出了滤波器权向量的单次迭代结果。图2.3给出了一 次典型实验中所得到的权向量估计()n w ?=,以及500次独立实验得到的平均权向量()}n w ?E{=的估计,即()∑==T t n w T 1 t )(?1n w ?,其中)(?n w t 是第t 次独立实验中第n 次迭代得到的权向量,T 是独立实验次数。可以发现,多次独立实验得到的平均权向量()}n w ?E{=的估计平滑了随机梯度引入的梯度噪声,使得其结果与使用最陡下降法(图2.4)得到的权向量趋于一致,十分接近理论最优权向量[]T 7853.08361.0w 0-=。 LMS3:为课本172页习题答案

内部堆排序算法的实现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内部堆排序算法的实现 学生姓名金少伟 学号1121024029 班级信管1101 成绩 指导教师曹阳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3年3月15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内部堆排序算法的实现 完成期限:自2013年3 月4日至2013年3 月15 日共 2 周 设计内容: 堆排序(heap sort)是直接选择排序法的改进,排序时,需要一个记录大小的辅助空间。n个关键字序列K1,K2,…,Kn称为堆,当且仅当该序列满足如下性质(简称为堆性质):ki≤K2i且ki≤K2i+1 或(2)Ki≥K2i且ki≥K2i+1(1≤i≤ n) 若将此序列所存储的向量R[1..n]看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则堆实质上是满足如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关键字均不大于(或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若存在)结点的关键字。(即如果按照线性存储该树,可得到一个不下降序列或不上升序列)。 本课程设计中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1.设计堆排序算法并实现该算法。 2.对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进行计算与探讨。 3.寻找改进堆排序的方法。 基本要求如下: 1.程序设计界面友好; 2.设计思想阐述清晰; 3.算法流程图正确; 4.软件测试方案合理、有效。指导教师:曹阳教研室负责人:申静 课程设计评阅

摘要 堆排序是直接选择排序法的改进。本课设以VC++6.0作为开发环境,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编程实现了堆排序算法。程序运行正确,操作简单,易于为用户接受。 关键词:堆排序;C语言;时间复杂度

实验设计方法(1)

实验设计方法㈠ 统计学设计方法按因素分为: 单因素:完全随机,配对设计,序贯设计。 两因素:配伍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均衡不完全配伍组设计 配对设计,两层次分组设计。 三因素:拉丁方设计,尧敦方设计,裂区设计。 多因素: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 嵌套设计,重复测量设计,调查设计,诊断试验。 一、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 random design) (一)概念 ?完全随机设计:又称简单随机分组设计,将受试的对象 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水平)进行试验,或从不同总 体中随机抽样进行观察。 ?是最简单、最易于掌握的设计方法。 ?可设置两个组,也可设置多个组,可设置2个以上的水平。 ?设计中未考虑非处理因素的影响。 (二)应用条件 1.应用条件: ①计数、计量、等级分组资料; ②适合于样本内个体变异较小的情况; ③注意各组的均衡和可比性。 ④各组样本含量可以不等,但最好是n1 = n2 2.缺点: 只能分析单因素。因工作量大,统计效率低。 (三)实验设计方法 ?单因素多水平完全随机设计:将符合实验要求的观察对象随机分配到n个水平组中。 ?单因素g水平组内完全随机设计:研究某药物治疗某疾病,比较该药物对不同年龄段病人的作用,可采用随机抽样,分别从该疾病的老中青三个总体中随机抽取所需要的样本,比较观察。完全随机设计多组试验 二、配对设计(matched-pairs design) 配对设计:是将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受试对象按某些特征或条件配成对子,然后把每对中两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研究组,这种设计称配对设计。可分为四种: (一)前后配对设计 (二)左右配对设计 (三)异体配对设计 (四) 配对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比较 (五)交叉配对设计 (一)前后配对设计 指同一批实验对象,施加一种受试因素后,观察某一实验指标在实验前后的变化。同一批标本接受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检查也这属类配对。 1.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急性病与短期实验,但不是绝对不能用于慢性病(病情稳定的慢性

DSP常见算法的实现

3.6 常见的算法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虽然信号处理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算法的基本要素却大多相同,在本节中介绍几种较为典型的算法实现,希望通过对这些例子(单精度,16bit )的分析,能够让大家熟悉DSP 编程中的一些技巧,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借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 函数的产生 在高级语言的编程中,如果要使用诸如正弦、余弦、对数等数学函数,都可以直接调用运行库中的函数来实现,而在DSP 编程中操作就不会这样简单了。虽然TI 公司提供的实时运行库中有一些数学函数,但它们所耗费的时间大多太长,而且对于大多数定点程序使用双精度浮点数的返回结果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因此需要编程人员根据自身的要求“定制”数学函数。实现数学函数的方法主要有查表法、迭代法和级数逼近法等,它们各有特点,适合于不同的应用。 查表法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程序员可以根据运算的需要预先计算好所有可能出现的函数值,将这些结果编排成数据表,在使用时只需要根据输入查出表中对应的函数值即可。它的特点是速度快,但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且灵活度低。当然,可以对上述查表法作些变通,仅仅将一些关键的函数值放置在表中,对任意一个输入,可根据和它最接近的数据采用插值方法来求得。这样占用的存储空间有所节约,但数值的准确度有所下降。 迭代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在自适应信号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函数产生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自变量取值临近的函数值之间存在的关系,如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 、MA 、ARMA 等模型,刻画出了信号内部的特征。因为它只需要存储信号模型的参量和相关的状态变量,所以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相对较少,运算时间也较短。但它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由于新的数值的产生利用了之前的函数值,所以它容易产生误差累积,适合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级数逼近法是用级数的方法在某一自变量取值范围内去逼近数学函数,而将自变量取值在此范围外的函数值利用一些数学关系,用该范围内的数值来表示。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灵活度高,且不存在误差累积,数值精度由程序员完全控制。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合适的自变量取值区间和寻找相应的系数。 下面通过正弦函数的实现,具体对上述三种方法作比较。 查表法较简单,只需要自制一张数据表,也可以利用C5400 DSP ROM 内的正弦函数表。 迭代法的关键是寻找函数值间的递推关系。假设函数采样时间间隔为T ,正弦函数的角频率为ω,那么可以如下推导: 令()()()T T ω?β?αω?-+=+sin sin sin 等式的左边展开为 T T side left ω?ω?sin cos cos sin _+= 等式的右边展开为 ()T T side right ω?βωα?sin cos cos sin _-+= 对比系数,可以得到1,cos 2-==βωαT 。令nT =?,便可以得到如下的递推式: [][][]21cos 2---=n s n s T n s ω

数字信号处理期末论文

题目:基于DSP的FFT程序设计的研究 作者届别 系别专业 指导老师职称 完成时间2013.06

内容摘要 快速傅里叶变(Fas Fourier Tranformation,FFT)是将一个大点数N的DFT分解为若干小点的D F T的组合。将用运算工作量明显降低,从而大大提高离散傅里叶变换(D F T) 的计算速度。因各个科学技术领域广泛的使用了FFT 技术它大大推动了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现已成为数字信号处理强有力的工具,本论文将比较全面的叙述各种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原理、特点,并完成了基于MATLAB的实现。 关键词:频谱分析;数字信号处理;MATLAB;DSP281x

引言: 1965年,库利(J.W.Cooley)和图基(J.W.Tukey)在《计算数学》杂志上发表了“机器计算傅立叶级数的一种算法”的文章,这是一篇关于计算DFT的一种快速有效的计算方法的文章。它的思路建立在对DFT运算内在规律的认识之上。这篇文章的发表使DFT的计算量大大减少,并导致了许多计算方法的发现。这些算法统称为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1984年,法国的杜哈梅尔(P.Dohamel)和霍尔曼(H.Hollmann)提出的分裂基快速算法,使运算效率进一步提高。FFT即为快速傅氏变换,是离散傅氏变换的快速算法,它是根据离散傅氏变换的奇、偶、虚、实等特性,对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算法进行改进获得的。它对傅氏变换的理论并没有新的发现,但是对于在计算机系统或者说数字系统中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可以说是进了一大步。 随着科学的进步,FFT算法的重要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傅里叶分析本身的应用。FFT算法之所以快速,其根本原因在于原始变化矩阵的多余行,此特性也适用于傅里叶变换外的其他一些正交变换,例如,快速沃尔什变换、数论变换等等。在FFT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广义的快速正交变换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各种快速变换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说FFT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信号处理中和频谱分析最为密切的理论基础是傅立叶变换(Fouriertransform,FT)。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和数字滤波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内容。信号时域采样理论实现了信号时域的离散化,而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实现了频域离散化,因而开辟了数字技术在频域处理信号的新途径,推进了信号的频谱分析技术向更广的领域发展。 1.信号的频谱分析 如果信号频域是离散的,则信号在时域就表现为周期性的时间函数;相反信号在时域上是离散的,则该信号在频域必然表现为周期的频率函数。不难设想,一个离散周期序列,它一定具有既是周期又是离散的频谱。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本质是一样的。因而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为:x(n)和X(k)是一个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对。

算法课程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作业 班级:计本08-1班 学号:3081817106 姓名:詹萍

简单算法 符号三角形问题:这个问题用的是回溯法解决的,符号三角形要求在符号三角形的第1行有n个由“+”和“-”组成的符号,以后每行符号比上行少1个,2个同号下面是“+”,2个异号下面是“-”。计算有多少个不同的符号三角形,使其所含“+”和“-”的个数相同。 解题思路: 1、针对所给问题定义解空间,该问题的解空间为n元组x1,x2,x3...xn,其中xi ∈S,S={0,1},其中0代表“+”, 1代表“-”; 2、确定易于搜索的解空间结构,例如子集树,排列树,该问题是子集树; 3、以深度优先原则搜索解空间树,并利用剪枝函数避免无效搜索,这里的约束函数应该为:在符号三角形的第一行的前i个符号x1...xi确定后,就确定了一个由i*(i+1)/2个符号组成的符号三角形。下一步确定了x(i+1)的值后,只要在前面已确定的符号三角形的右边加一条边,就可以扩展为x1...x(i+1)所相应的符号三角形。最终由x1...xn所确定的符号三角形中包含的“+”号个数与“-”号个数同为n*(n+1)/4。因此在回溯搜索过程中可用当前符号三角形所包含的“+”号个数与“-”号个数均不超过n*(n+1)/4作为可行性约束;用0和1代替+和-,执行异或操作推出下一行对应符号,当所有符号总数为奇数时无解,当某种符号超过总数一半时无解。 4.由于回溯法是对解空间的深度优先搜索,不断改变第一行每个符号,搜索符合条件的解,因此可以使用递归回溯。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riangle {friend int Computer(int);//定义友元函数 private: void Backtrack(int t); //t,第一行第t个符号 int n, //第1行符号的个数 half, //每个三角形总符号数的一半 count, // 统计减号的个数 **p; //指向三角形的二维指针 long sum; }; //统计符合条件的的三角形的个数 void Triangle::Backtrack(int t)//回溯法 {int i,j,k,s,f; if((count>half)||(t * (t-1)/2 - count > half)) return; //如果加号或减号的个数大于符号三角形中总符号数的一半则退出函数if(t<=n) //回溯条件直到n for(i=0; i<2; i++) { p[1][t] = i; //第一行第t个符号 count += i; //“-”号统计 for(j=2; j<=t; j++) //当第一行符号>=2时,可以运算出下面行的某些符号 { p[j][t-j+1] = p[j-1][t-j+1]^p[j-1][t-j+2]; //通过异或运算下行符号 count += p[j][t-j+1];} if(t>=n)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贵州师范大学物电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罗滨志 120802010051 摘要 数字信号处理的英文缩写是DSP,而数字信号处理又是电子设计领域的术语,其实现的功能即是用离散(在时间和幅度两个方面)所采样出来的数据集合来表示和处理信号和系统,其中包括滤波、变换、压缩、扩展、增强、复原、估计、识别、分析、综合等的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可以方便获得有用的信息,方便应用的目的【1】。而DPS实现的功能即是对信号进行数字处理,数字信号又是离散的,所以DSP大多应用在离散信号处理当中。 从DSP的功能上来看,其发展趋势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科技的进步,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移动通信到消费电子领域,从汽车电子到医疗仪器,从自动控制到军用电子系统中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2】。拥有无限精彩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变化,充满挑战。 In this paper Is the abbreviation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is the term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design, the function of its implementation is to use discrete (both in time and amplitude) sampling represented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signals and systems, including filtering, transformation, compression, extension, enhancement, restoration, estimation,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thus can get useful information, convenient for the purpose of convenient application [1]. And DPS the functions is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igital signal is discrete, so most of DSP applications in discrete signal process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nction of DSP,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is increasingly changing our of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eat changes have also brought the world. From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the field of consumer electronics, from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o medical equipment, from automatic control to the military electronic systems can be found in the figure of it [2]. Infinite wonderful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let our world full of changes, full of challenges

DSP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是将信号以数字方式表示并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的子集。 简介 简单地说,数字信号处理就是用数值计算的方式对信号进行加工的理论和技术,它的英文原名叫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另外DSP也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简称,即数字信号处理器,它是集成专用计算机的一种芯片,只有一枚硬币那么大。有时人们也将DSP看作是一门应用技术,称为DSP 技术与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介绍的是:将事物的运动变化转变为一串数字,并用计算的方法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满足我们实际应用的需求。 本定义来自《数字信号处理》杨毅明著,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发行。 特征和分类 信号(signal)是信息的物理体现形式,或是传递信息的函数,而信息则是信号的具体内容。 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指时间连续、幅度连续的信号。 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时间和幅度上都是离散(量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可用一序列的数表示,而每个数又可表示为二制码的形式,适合计算机处理。 一维(1-D)信号: 一个自变量的函数。 二维(2-D)信号: 两个自变量的函数。 多维(M-D)信号: 多个自变量的函数。 系统:处理信号的物理设备。或者说,凡是能将信号加以变换以达到人们要求的各种设备。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 信号处理的内容:滤波、变换、检测、谱分析、估计、压缩、识别等一系列的加工处理。 多数科学和工程中遇到的是模拟信号。以前都是研究模拟信号处理的理论和实现。 模拟信号处理缺点:难以做到高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可靠性差,且不灵活等。数字系统的优点: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大、易于大规模集成、可进行二维与多维处理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数字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加之从60年代末以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和完善,用数字方法来处理信号,即数字信号处理,已逐渐取代模拟信号处理。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世界的到来,数字信号处理已成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和技术领域。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芯片,也称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其主要应用是实时快速地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DSP芯片一般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可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吴旭东班级学号1309010236 专业信息与计算 科学课程设计题目 分治法解决棋盘覆 盖问题;回溯法解 决数字拆分问题 评 语 组长签字: 成绩 日期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理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姓名吴旭东班级学号1309010236 课程设计题目分治法解决棋盘覆盖问题;回溯法解决数字拆分问题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 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算法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综合运用课程知识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的能力。 3.通过实际课程设计,掌握利用分治法或动态规划算法,回溯法或分支限界法等方法的算法的基本思想,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设计算法并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知识,能正确解释和分析实验结果。 任务: 按照算法设计方法和原理,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并分析结果,完成如下内容: 1.运用分治算法求解排序问题。 2. 运用回溯算法求解N后问题。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12周:查阅资料。掌握算法设计思想,进行算法设计。 第13周:算法实现,调试程序并进行结果分析。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验收与答辩。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专业负责人: 201 年月日 学院教学副院长: 201 年月日

算法分析是对一个算法需要多少计算时间和存储空间作定量的分析。算法 (Algorithm)是解题的步骤,可以把算法定义成解一确定类问题的任意一种特殊的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要用计算机算法语言描述,算法代表用计算机解一类问题的精确、有效的方法。 分治法字面上的解释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再把子问题分成更小的子问题……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的直接求解,原问题的解即子问题的解的合并。在一个2^k*2^k的棋盘上, 恰有一个放歌与其他方格不同,且称该棋盘为特殊棋盘。 回溯法的基本做法是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组织得井井有条的、能避免不必要重复搜索的穷举式搜索算法。数字拆分问题是指将一个整数划分为多个整数之和的问题。利用回溯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字拆分问题。将数字拆分然后回溯,从未解决问题。 关键词:分治法,回溯法,棋盘覆盖,数字拆分

数字信号处理 详细分析 采样

离散傅里叶变换 一、问题的提出:前已经指出,时域里的周期性信号在频域里表现为离散的值,通常称为谱线;而时域里的离散信号(即采样数据)在频域里表现为周期性的谱。 推论:时域里的周期性的离散信号,在频域里对应为周期性的离散的谱线。 由于傅里叶变换和它的反变换的对称性,我们不妨对称地把前者称为时域的采样,后者称为频域的采样;这样,采用傅里叶变换,时域的采样可以变换成为频域的周期性离散函数,频域的采样也可以变换成列域的周期性离散函数,这样的变换被称为离散傅里叶变换,简称为DFT。图3-1就是使用采样函数序列作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简单示例。 (a )时域的采样在频域产生的周期性 (b )频域的采样在时域产生的周期性 图3-1 采样函数的离散傅里叶变换 上图就是使用采样函数序列作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简单示例,在时域间隔为s t 的采样函数 序列的DFT 是频域里间隔为s s t f 1 =的采样函数序列;反之,频域里间隔为s f 的采样函数序列是时域里间隔为w W f T 1=的采样函数序列,如图3-1(b)所示。 由于在离散傅立叶变换中,时域和频域两边都是离散值,因此它才是真正能作为数字信号处理的变换,又由于变换的两边都表现出周期性,因此变换并不需要在),(+∞-∞区间进行,只需讨论一个有限周期里的采样作变换就可以保留全部信息。 表3-1为傅立叶变换和傅立叶级数的关系

二、DFT 的定义和性质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的定义为: 1、非周期离散时间信号)(n x 的Fourier 变换定义为:ωωωd e n x e X n j j -∞ ∞-∑ =)()( (1) 反变换:ωπωππωd e e X n x n j j ?-= )(21)( )(ωj e X 的一个周期函数(周期为)π 2,上式得反变换是在)(ωj e X 的一个周期内求积分的。这里数字信号的频率用ω来表示,注意ω与Ω有所不同。设s f 为采样频率,则采样周期为 f T 1 =,采样角频率T s π2=Ω,数字域的频率s s f πω2= 式1又称为离散时间Fourier 变换(DTFT )2、周期信号的离散Fourier 级数(DFS ) 三、窗函数和谱分析 1、谱泄露和栅栏效应 离散傅立叶变换是对于在有限的时间间隔(称时间窗)里的采样数据的变换,相当于对数据进行截断。这有限的时间窗既是DFT 的前提,同时又会在变换中引起某些不希望出现的结果,即谱泄露和栅栏效应。 1)谱泄露 以简单的正弦波的DFT 为例,正弦波具有单一的频率,因而在无限长的时间的正弦波,应该观察到单一δ函数峰,如下图示,但实际上都在有限的时间间隔里观察正弦波,或者在时间窗里作DFT ,结果所得的频谱就不再是单一的峰,而是分布在一个频率范围内,下图(b )示。这样信号被时间窗截断后的频谱不再是它真正的频谱,称为谱泄露。

算法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二分法查找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1-2 设计人:王佳贺 山东科技大学 2013年11 月27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软件工程班级:2011-1 姓名:王佳贺 一、课程设计题目:二分法查找 二、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算法分析与设计》(第三版)王晓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 三、课程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查询数据 (2) (3) 四、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图纸、软件等): (1) (2) 五、任务发出日期:2013-11-21 课程设计完成日期:2013-11-27 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1二分法详细设计 1.1二分搜索算法 下面我们考虑一种简单的情况。假设该线性表已经排好序了,不妨设它按照主键的递增顺序排列(即由小到大排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有改进查找效率的可能呢? 如果线性表里只有一个元素,则只要比较这个元素和x就可以确定x是否在线性表中。因此这个问题满足分治法的第一个适用条件;同时我们注意到对于排好序的线性表L有以下性质:比较x和L中任意一个元素L[i],若x=L[i],则x在L中的位置就是i;如果xL[i],同理我们只要在L[i]的后面查找x即可。无论是在 L[i]的前面还是后面查找x,其方法都和在L中查找x一样,只不过是线性表的规模缩小了。这就说明了此问题满足分治法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适用条件。很显然此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相互独立,即在L[i]的前面或后面查找x是独立的子问题,因此满足分治法的第四个适用条件。于是我们得到利用分治法在有序表中查找元素的算法。function Binary_Search(L,a,b,x); begin if a>b then return(-1) else begin m:=(a+b) div 2; if x=L[m] then return(m) else if x>L[m] then return(Binary_Search(L,m+1,b,x)); else return(Binary_Search(L,a,m-1,x)); end; end; 1.2二分法算法实现与编程

工业设计方法学概念整理

方法论发展的四个时期:(1)自然哲学时期(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分析与综合并重的方法论时期(4)综合方法论时期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1980年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结构,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目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作为工业设计师,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应在其发展中探求美的精髓 设计与人 20世纪80年代的孟菲斯设计前卫集团和后现代的设计师们强调形象,生理,心理相互联系和统一,视觉形象的创造应以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吻合为前提。他们提出设计师的责任不是实现功能而是发现功能。“新的功能就是新的自由”。工业设计发展的历程表明:没有功能,形式就无从产生,因此,正确处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是工业设计方法论研究的第二个基本问题。 工业设计研究的对象是“人—机—环境—社会”这一大系统。工业设计的出发点是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要使人的生存环境更加“合乎人性”。因此,工业设计首先不是对产品的设计,而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的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论常用设计方法 1、突变论方法:突变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关键 2、信息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前提 3、系统论方法:系统论是以系统整体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具体问题的科学方法 4、智能论方法:智能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核心 5、优化论方法:即用数学方法在给定的多因素,多方案等条件下得到尽可能满意的结果, 是现代设计的宗旨。 6、寿命论方法:设计中以产品使用寿命为依据,保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指标与使用价 值,同时谋求必要的可靠性与最佳的经济效益的方法论 7、艺术论方法 工业产品的功能 实用功能:产品给予使用者直接的物理、生理作用的所有功能。 美学功能:产品对人类心理、人体感官发生的作用,引起的感觉。工业设计应使产品通过形态,色彩,材质,肌理,表面加工,装饰等手段符合人的感觉条件,维持人类的心理健康象征功能:在观察、使用产品时得到的所有有关精神、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感受、体验。环境功能:优良的产品设计,环境功能第一个体现是产品应与环境和谐共处,并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是产品创造的人类生活方式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社会功能:要求设计师能够自觉地从道德品质、文化、价值、环境和社会角度出发,运用“引导性”的设计,限制人们不良的产品消费观和使用观,提倡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表现为“选择”、“突破”、“重新组建”这三者的关系和统一 工业设计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无论从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工业设计角度讲,设计的内涵是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LRU算法)完整版内含代码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LRU页面调度算法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一、实验题目 (1)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三、设计容 (1) 四、设计要求 (1) 五、设计思想 (1) 六、主要数据结构及其说明 (2) 七、硬件支持 (3) 八、源程序文件 (3) 九、程序运行结果 (7) 十、实验体会 (8)

一实验题目 LRU页面调度算法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动手又动脑,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一起,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1.进一步巩固和复习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结构化程序、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能力。 3.提高学生调试程序的技巧和软件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三设计容 程序应模拟实现LRU算法思想,对n个页面实现模拟调度。 四设计要求 1.不同的功能使用不同的函数实现(模块化),对每个函数的功能和调用接口要注释清楚。对程序其它部分也进行必要的注释。 2.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画出总流程图和各模块流程图。 3.用户界面要求使用方便、简洁明了、美观大方、格式统一。所有功能可以反复使用,最好使用菜单。 4.通过命令行相应选项能直接进入某个相应菜单选项的功能模块。 5.所有程序需调试通过。 五设计思想 最近最久未使用(LRU)页调度算法是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 算法赋予每个页面一个访问字段,用来记录一个页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当所要访问的页面在存块中时,就不淘汰页面,否则,淘汰页面中时间最长的,即淘汰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

信号处理 FFT算法

实验2 基2时域抽选的FFT 程序设计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信号处理,尤其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求能通过实验熟练掌握基2时域抽选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FFT )的基本原理,了解二维及多维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 二、实验原理 1.复数类型 对于FFT 算法涉及的复数运算,使用自定义的COMPLEX 来定义复数类型,其使用方法与常规类型(如int,float,double )相似。 typedef struct { float real, imag; } COMPLEX; 2.FFT 基本原理 FFT 改进了DFT 的算法,减少了运算量,主要是利用了旋转因子W 的两个性质: (a )W 的周期性:W = W (b) W 的对称性:W =-W FFT 把N 点DFT 运算分解为两组N/2点的DFT 运算,然后求和: )()()(21k X W k X k X k N += 1,,1,0 ),()()2 (2 21-=-=+ N k N k k X W k X N k X 其中, ∑∑∑∑-=-=-=-=+== = = 1 1 2 21 1 112 2 2 2 2 2 2 2 )12()()()2()()(N N N N N N N N r rk r rk r rk r rk W r x W r x k X W r x W r x k X 在计算X 1(k)与X 2(k)时,仍利用上述公式,把它们看成是新的X(k)。如此递归下去,便是FFT 算法。 3.蝶形运算 从基2时域抽选FFT 运算流图可知: ① 蝶形两节点的距离为2m-1,其中,m 表示第m 列,且m =1,… ,L 。 例如N=8=23, 第一级(列)距离为21-1=1, 第二级(列)距离为22-1=2, 第三级(列)距离为23-1=4。 ② 考虑蝶形运算两节点的距离为2m-1,蝶形运算可表为: X m (k)=X m-1(k)+X m-1(k+2m-1) W N r X m (k+2m-1)= X m-1(k)-X m-1(k+2m-1) W N r 由于N 为已知,所以将r 的值确定即可确定W N r 。为此,令k=(n 2n 1n 0)2 ,再将k 左移(L-m)位,右边位置补零,就可得到(r)2 的值,即(r)2 =(k)22L-m 。 例如 N=8=23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研究毕业论文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文)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研究--基于人体脉搏信号 论文题目(外文)Research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 based on human pulse signal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基于人体脉搏信号 中文摘要 脉搏信号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物医学信号,是人体重要的动力学信号之一,脉搏信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体心血管的生理状态信息,它能反映人体心脏器官以及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情况变更,在临床健康观察和疾病诊断中位置非常的重要。因此脉搏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在医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人体脉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智能化的脉搏检测与分析技术,已是生物医学工程范畴的发展目标。 具体研究工作为: (1)通过采用一款pulsesensor基于光电反射式模拟传感器用于测量脉搏、心率来检测人体模拟脉搏信号。 (2)再通过Arduino等单片机将模拟脉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USB 上传到电脑上。 (3)最后通过matlab对其进行滤波处理消除噪声干扰,得到正确脉搏信号。 (4)处理后发现了脉搏信号可以反映人体的生理特性。 关键词:人体脉搏信号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

Research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 -- based on human pulse signal Abstract Pulse signal is a common biomedical sign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ynamic signals of the human body, the pulse signal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s the human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ical status information, it can reflect the human heart organs and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physiological changes,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clinical health observation and disease diagnosis. Pulse signal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in the medical world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atten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human pulse signal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for detection and analysis, to achieve intelligent puls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Specific research work: (1)to detect the pulse signal of human body by measuring the pulse and heart rate by using a pulsesensor based analog sensor. (2)and then through the Arduino microcontroller analog pulse signal into digital signal through the USB upload to the computer. (3)Finally, through matlab to filter it to eliminate noise interference, get the correct pulse signal. (4) after treatment found that the pulse signal can reflect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body. Keywords: human pulse signal,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filt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