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 格式:docx
- 大小:33.54 KB
- 文档页数: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六个基本内容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是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和遵守的准则。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下面将介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六个基本内容。
1. 诚实守信中小学教师应始终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只有我们自己严守道德底线,才能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要诚实对待学生和家长,不隐瞒信息,不虚假宣传,不随意承诺。
只有这样,学生和家长才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严守职业操守中小学教师应当牢记自己的职业身份,严守职业操守。
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歧视、不嘲笑、不侮辱学生。
同时,我们还要恪守教育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礼物。
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教育的公正和公平性,让学生受到公平的教育。
3. 学术诚信学术诚信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当在教学活动中严守学术规范,不抄袭他人的作品,不伪造、篡改研究成果,不传播虚假的学术信息。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术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榜样。
4. 爱岗敬业中小学教师应当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尽心尽责地从事教育工作。
我们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己任。
我们要勤奋工作,不推卸职责,不违规利用工作时间,不敷衍塞责。
只有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5. 保护学生隐私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不得随意公开或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保密制度,对学生的隐私予以严密保护。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言行举止上的规范,不以任何形式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6. 不断自我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后一个基本内容是不断自我提升。
我们要珍惜教育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素质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使命,中小学教师需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下面是中小学教师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一、爱岗敬业1.热爱教育事业,恪守教学职责,尽职尽责;2.不倚老卖老,不妄自尊大,不怠慢学生,不埋没优秀学生;3.不抱怨,不推卸责任,不对学生进行任意处罚,以身作则,带头尊重学生和同事。
二、办学德高望重1.坚守中立,不得参与政治活动,不得以宗教、政治、性别等歧视学生;2.不谋私利,保护学生权益,不收受礼品、红包或其他不正当利益;3.教师校内活动中,不安排权力部门官员参加活动,做到教育公平公正。
三、教书育人1.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自我更新;2.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学生潜能,不对学生进行身体伤害或心理辱骂;3.传授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四、职业操守1.忠于职业,不散布学生个人信息,保护学生隐私;2.敬业尽职,不利用上课时间进行私人事务;3.不组织或参与学生非法活动,不传授非法信息。
五、师德建设1.严守学术道德规范,不抄袭、篡改学术成果,尊重知识产权;2.尊重学生和家长,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不侮辱学生或家长,不进行言语、动作侮辱、打击;3.加强自我修养和学习,提高教育职业素养。
六、与学生和家长关系1.热情接待家长,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教育过程的期望;2.尊重家长意见,遵守班级纪律,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3.不向家长行贿,不接受家长的不正当要求。
这些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中小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教育行业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只有我们中小学教师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和准则,才能更好地履行职业使命,塑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广泛宣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意识,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理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
3. 提高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三、教学重点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四、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
2. 如何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职业道德规范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模拟教学场景,体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的职业特点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职业道德规范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模拟教学场景,体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6. 总结提升: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的职业道德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4年版本一、引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
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规范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国在2024年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
新版规范紧密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爱国守法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3. 严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维护教育公平,不得有违法乱纪行为。
三、爱岗敬业1.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2. 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勇于创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关爱学生1.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得因学生性别、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因素歧视学生。
2. 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为学生提供关爱和支持。
3. 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侮辱、诽谤、歧视学生。
五、教书育人1. 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注重学生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六、为人师表1.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2024中小学职业教师道德规范心得体会2024年的中小学职业教师道德规范是教师们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是教师们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对这些道德规范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中小学职业教师,我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我要以身作则,做学生们的榜样,注重自身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主动为学生做好示范,关心学生的思想感情,关爱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其次,我要注重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是为了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和未来的栋梁之材。
作为中小学职业教师,我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变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同时,我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另外,我要坚守教育伦理。
作为中小学职业教师,我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教育伦理,严禁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并遵守诚信原则,保证教育的公平公正。
教师要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做到公正无私;要严格保守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同时,我要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最后,我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作为中小学职业教师,我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我会定期与家长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了解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和需求,与家长共同协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起来,中小学职业教师道德规范对教师来说是一份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8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篇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呢?我认为: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提高自身觉悟水准,加强自我思想、品德、素质的磨练。
其次,是要自觉地、严格地贯彻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份法律、法规文件。
每一位教师都要懂得自己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和义务,这是增强师德建设中的刚性因素,这部分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属于强制性的。
第三,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要时时刻刻以教师的师德为准绳,检查、督促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关键在于实践。
教师要实现自己的师德诺言和师德理想,首先就要付之于行动,作出榜样。
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师德高尚的教育家,如:孔子、蔡元培、陶行知、马卡连柯等等,哪一位不是身体力行的楷模?师德修养还重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修炼。
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
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是人格魅力的光辉闪现的过程。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整个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在我市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我们一定要认真、深入地领会、贯彻市教育局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各项要求。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忠实于自己的选择,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忠诚,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将以毕生之精力为之不懈努力追求、奋斗的目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篇二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第三章内容,其中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五条内容我做了认真的学习,通过学习让我们感触颇多。
通过自学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热爱教师的感情。
3. 帮助学生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育事业和个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和内涵2.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3. 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三、教学重点1. 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和内涵2.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四、教学难点1. 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2. 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内涵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4. 自我反思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思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提出自我提高的方向。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关内容。
2. 案例材料:选取一些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4. 教学卡片或幻灯片: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和内涵:结合教材或教参,系统地讲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涵。
3. 介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逐条解读规范,让学生了解教师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4. 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鼓励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他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保障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方面进行探讨。
专业素养作为中小学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他们应当恪守教育原则,严格遵守学科教学大纲,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技能。
师德师风中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他们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慎重对待学生的评价和奖惩,言传身教,以诚信、宽容、责任的态度对待学生。
与学生的关系中小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与家长的关系中小学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也是家长的合作伙伴。
他们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协调家校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与同事的关系中小学教师要团结同事,互相支持,相互尊重,共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他们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搞小团体,不搞拉帮结派,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而努力。
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中小学教师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认真履行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维护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与社会的关系中小学教师是社会的一员,他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做社会的模范,传播正能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涵盖了专业素养、师德师风、与学生、家长、同事、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关系。
只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前言中小学教师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部特制定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本规范以遵循教育法律法规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为中心,着重点不仅在于加强教师的职业修养,更在于引导教师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与职业道德,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
第一章教育理念中小学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目标。
教师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四位一体的任务,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章教师行为准则第一节秉公对待学生1.教师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2.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让学生承受超过其年龄能力的压力和负担。
3.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待,不侮辱、欺负或者羞辱学生。
### 第二节尽职尽责4.教师应该认真备课,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5.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进展,积极与学生和家长沟通,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6.教师应该及时批改作业和考试,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与指导。
###第三节互相尊重7.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不侵犯学生的隐私。
8.教师应该尊重同事之间的差异,不谩骂、攻击、抹黑同事。
9.教师应该尊重家长的角色与权利,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 第四节学习创新10.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关注教育前沿,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11.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 第五节纪律与廉洁13.教师应该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违反纪律,不收受贿赂。
14.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职业形象,不从事与教育职业不当相关的工作。
15.教师应该自觉遵守教育机构和党委政府的关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中小学教师是一支非常关键的职业群体,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传承文化、塑造未来的重要使命。
作为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外,道德规范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内容:1. 爱岗敬业中小学教师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履行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他们应当尊重教育职业,不辞辛苦,尽心尽力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付出努力。
2. 师德师风中小学教师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他们应当做学生的楷模,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公德,不得有损师德形象,更不得有违师道伦理。
3. 尊重学生中小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得歧视、侮辱或伤害学生。
他们应当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扬爱心、尊重的教育风格。
4. 诚信正直中小学教师应当做到诚实守信、正直无私,不得隐瞒真相、撒谎欺骗,更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他们应当坚守庄重操守,以身作则,以诚信示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 纪律规范中小学教师应当严格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维护学校纪律秩序,严格要求自己,不得违犯校规校纪。
他们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工作,维护学校形象,为学校的和谐稳定努力奋斗。
6. 自我提升中小学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提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能力。
他们应当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做好准备。
总结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和底线,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希望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能铭记这些基本内容,时刻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共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以上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希望中小学教师们能够认真履行这些规范,做一位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
引路人。
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
谊的桥梁。
它不但得到过崇高的赞誉,也被赋予过更多的要求。
在当
今社会尤其如此。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
面都要为人师表。
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知识经济时
代要求今天的教师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提升自身的思想政
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贯彻落实《武汉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以前有
过精辟的论述。
比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躬自厚而
薄责于人!”;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
任务是“伟道、授业、解惑”;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
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反对学校中
使人变得呆笨的棍棒纪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
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学高信为师,身正堪称范”。
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
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
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
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
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
所以,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
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面向21世纪,中国正在实行着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改革。
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代有创新水平,能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合水平的一代新人。
而要做到这个点,对于跨世纪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为了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增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切实增强师德建设,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要高度重视师德教育
首先,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
根据《武汉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师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其次,要把师德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对涌现出来的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大力予以宣传、表彰;对品德有缺陷的教职工,要增强教育、协助,促动全体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师德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积极引导教师学习理解《武汉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通过对《规范》反复深入地学习,使教师从自身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的高度,理解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明确《规范》是党和国家对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提升教师遵守《规范》的自觉性,使教师联系工作、生活的实际,深入了解《规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
三、学习师德榜样,铸造一代师魂
师德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如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高尚师德,一辈子也忘不了,时时激励着鲁迅先生去英勇战斗。
教师要将自己的师德水准持续提升,就要以优秀典型为榜样,勤于学习,虚心学习,善于
学习。
可学习的榜样非常多,首先要注意从教育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比如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中国的教育
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要主动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其次,也要学习优秀教师的榜样,在我国社会
主义教育事业中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
事迹,生动地体现了新时代教师道德的崭新特点。
要通过联系自己的
实际,找出差别,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他们的感人事迹,提升师德
理解,激发师德情感。
四、坚持他律与自律并举,重在内化
一般地说,师德的形成由外部的他律逐步地转化为自我内部的自律。
在师德教育中,要有效地使用外部力量——他律形式,强化教师的道
德意识,更要依靠教师发自内心的信念。
一个教师只有真正懂得了师
德要求的重要性,只有发自内心地对人民教师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在教育实践中恪守人民教师的道德要求,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教书育人。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只要广大教师树立准确的价
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就能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绩,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