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柜操作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15.09 KB
- 文档页数:2
电容柜调试注意事项相电流无功可控硅电容器在原理上相当于产生容性无功电流的发电机。
其无功补偿的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和感性功率负荷并联在同一电容器上,能量在两种负荷间相互转换。
这样,电网中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负荷降低,从而输出有功能力增加。
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损耗降低。
比较起来电容器是减轻变压器、供电系统和工业配电负荷的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
因此,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当前,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已经非常普遍。
安装与调试:1.调试人员到现场后应检查柜子是否安装正确,一次主回路是否连接,检查连接螺栓有没有拧紧。
二.检查柜内采样电流.电压等接线是否正确,高压检查电磁锁机构线及电压不平衡跳闸信号线。
三.高压现场跟客户了解安装完毕后是否打过耐压。
四.高压检查控制电源是否按图纸要求引线(如交流或直流)。
五.对照图纸检查接线是否正确,主辅柜检查连线是否正确。
六.低压送电前应用万用表检查相间及相对地是否有短路或对地连接,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高压连线接完后,先送二次控制回路电源。
7.低压送电后按照要求设置控制器内参数,设置完毕后查看控制器显示是否正确,如有负值或电压闪动说明电流.电压采样有问题需调整(如:电流引主柜A相电流,那电压就引B.C相)。
控制器显示正确后先手动进行投切,看电容投上后电容柜上电流表是否有电流显示,三相电流是否差不多大。
如果一相没有电流那应该先测量放电灯上相电压是否正确,看可控硅是否导通。
可控硅是导通的没有电流那就是电容器有问题。
如果可控硅没有导通,先测量触发板上是否有直流12V电压输出,如没有12V输出直接用万用表从控制器上测量,控制器没有输出就判断控制器坏。
如有12V输出检查可控硅和触发板是否烧坏。
手动投切时候应投一路切一路,注意查看电流表上的电流变化,三相电流是否差不多,否则看不出哪相是否有电流上去。
手动调试完后切换到自动位置。
8.高压电容柜二次回路检查完毕后,可送二次控制电源。
电容柜五、安装使用维护1、安装1.1、开关柜按基础示意图安装(如图所示),基础槽钢由用户自备,并柜安装时,应在并柜孔部位用螺栓紧固。
1.2、开关柜安装时,应根据图纸作水平母线联结,并对母线表面作好压花搪锡处理,然后用螺栓紧固。
对于电容柜上有母线槽联接的,还要进行母线槽的联接工作。
2、使用维护开关柜在安装或检修后,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以下各项检查和试验。
2.1、检查开关柜内部电器设备和接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线端是否标有编号,接线是否整齐牢固。
2.2、检查所安装的电器设备接触是否良好,是否符合本身条件。
2.3、检查熔断器安装是否牢固,接触是否良好。
2.4、检查交流接触器接触是否良好,动作是否正常。
2.4.1、操作刀开关的操作手柄,使其处于分闸状态。
2.4.2、从外部引来符合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二次电源。
2.4.3、给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其动作是否正常,是否可靠。
2.5、检查并联电容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检查并试验开关柜的接地装置是否牢靠。
2.6、检查并试验所有表计及无功功率控制仪动作是否正常。
六、常见故障排除方法1、若停电,首先检查主回路是否断电。
2、若不是主回路,再检查二次回路,是否熔断器烧断,二次线是否松脱。
2.1、若是熔断器烧坏,则拔下熔断器的帽子,把烧坏的熔芯取出,更换新熔芯,再盖上帽子。
2.2、若是二次线松脱,找到松脱的线头,用螺丝刀拧紧。
3、是否二次元器件(比如指示灯,表计等)故障。
3.1、若是指示灯烧坏,把烧坏的指示灯从仪表门上取下,换上一只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的指示灯,再依照图纸把相应的二次线接好。
3.2、若是表计烧坏,把烧坏的表计从仪表门上取下,换上一只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的表计,再依照图纸把相应的二次线接好。
4、若是电容器不能正常投切,则依下例步骤检查。
4.1、首先操作刀开关的手柄,使其处于分闸状态。
检查是否刀开关故障,若是刀开关故障,则换上一台相同规格,相同型号的刀开关,再联接好相应的铜排。
无功电容补偿柜的操作方法
无功补偿柜的作用是提供无功电流,提高了功率因数,为了安全使用,保护设备,特制定以下操作方法:
A、试验前准备:
1.检查电容补偿柜内部的器件外观无异常,无损坏;
2.检查电容补偿柜内部器件,要求接线可靠、无松动、脱落现象;
3.检查电容补偿柜的接地可靠、接地螺栓无松动;
4.打开电容补偿柜的电源,补偿柜的显示屏亮,内部强制冷却风扇情动,
5.无功电容补偿柜自检完成后,显示屏显示运行。
B、试验方法:
1)此设备是并联在变压器综合试验设备中,与可调变压器的输出并联;
2)进行变压器实验时,按变压器综合测试台安全操作规程,对变压器进行负载试验(或
温升试验);
3)在试验过程中,需关注显示屏上显示的电压,不能超过690V,在升压过程中,补偿
柜的电容会自动投入工作。
C、注意事项:
在做温升试验时,在温升试验的过程中,必须每个30分分钟检查电容补偿柜内部的器件,器件的表面温度不能超过70℃。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尤其器件的表面温度超过70℃,应及时停用,并反馈部门领导。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10kv电容器柜操作规程1. 引言10kv电容器柜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补偿系统中的无功功率。
为了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10kv电容器柜的操作人员。
2. 操作人员要求2.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电力设备操作经验,熟悉本规程和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2.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2.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且持有合格的操作证书。
3. 操作前准备3.1 检查电容器柜周围是否存在可燃物或其他危险物品,确保安全环境。
3.2 查阅电容器柜的技术资料和操作手册,熟悉设备原理和主要参数。
3.3 检查电容器柜的运行状态,包括热风机、冷却水系统、控制系统等是否正常。
3.4 确保电容器柜已经断电,并通过可靠的电气测试工具验证。
4. 操作步骤4.1 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并进入电容器柜操作间。
4.2 打开电容器柜门,检查柜内是否存在异物或水分,如有需要及时清理。
4.3 检查电容器柜的接地装置,确保接地可靠。
4.4 按照技术资料和操作手册中的指示,依次操作控制柜中的开关和按钮,完成电容器柜的启动和停止。
4.5 监控电容器柜的工作状态,注意观察指示灯和仪表,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6 定期检查电容器柜内的接线情况,确保电缆连接牢固可靠,如发现松动或破损应及时修复。
5. 操作注意事项5.1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更换电容器柜内部零部件,如需要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5.2 操作人员禁止将金属物体放置在电容器柜表面或使用带有金属物的工具进行操作,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5.3 操作人员禁止将液体或易燃物品倒入电容器柜内,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5.4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电容器柜有明显异响、异味或冒烟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呼叫维修人员排除故障。
6. 紧急事故处理6.1 在电容器柜发生火灾、漏液、爆炸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切勿盲目灭火或排除故障。
电容柜停电操作方法电容柜的停电操作主要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并且防止设备损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电容柜停电操作方法。
1. 首先,确认电容柜所在的电源线路以及电压等级。
根据电容柜的所处位置和使用需求,电源线路可能有多个,因此需要准确确认要停电的电源线路。
2. 了解电容柜的控制方式。
电容柜的控制方式一般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自动控制一般是通过监测系统或自动变压器控制,手动控制是通过手动开关来实现。
停电前需要清楚了解电容柜的控制方式,以便正确操作。
3. 关闭电容器的电源。
电容柜中的电容器存储了一定的电能,为了避免触电事故发生,需要将电容器的电源关闭。
a. 对于自动控制的电容柜,可以关闭电容器的电源开关,或者通过控制系统将电容器的电源切换到断电状态。
b. 对于手动控制的电容柜,需要手动关闭电容器的电源开关。
4. 断开电源。
电容柜的电源通常由断路器或隔离开关进行控制。
停电前,需要将这些设备切断电源。
a. 如果使用的是断路器,可以将断路器的开关转到“断开”位置,确保电源线路与电容柜断开。
需要注意,一些电容柜的断路器设有控制回路,需要在断开电源之前先切断控制回路的电源。
b. 如果使用的是隔离开关,可以将隔离开关的刀片拉出,使电源线路与电容柜分离。
5. 验电。
停电后,应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电压检测,确保电容柜中的电压已经完全消失。
可以使用电压表或者电压探针进行测量,确保电容柜的电压已经降为0。
a. 使用电压表时,需要将电压表的测量端子连接到电容柜的相应接线端子上,并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进行测量。
b. 使用电压探针时,将电压探针的探头接触电容柜的相应接线端子,观察探针上的指示灯,如果指示灯不亮,即表示电容柜的电压已经为0。
停电操作完成后,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停电操作的正确性,严禁擅自操作或者误操作。
如果对停电操作不熟悉或存在疑问,应咨询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或者处理。
2. 将电容柜周围的安全警示标识清楚地标注出来,以便他人了解停电状况。
TBB10电容柜操作说明
1.电容器组送电合闸要具备的条件:
a.检查电容器组柜内设备有无接地现象;
b.关好电容器组所有网门;
c.合上电容器组隔离刀闸(在电容器组带电情况下严禁操作隔离刀闸);
d.分开上级接地刀闸(分位);
e.检查电容器组是否有故障(微机保护装置是否有保护);
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电容器组才可送电合闸;
2.电容器组分闸检修要具备的条件:
a.检查上级开关柜是否在分闸试验位置,接地刀闸是否在接地位置(合位);
b.只有上级开关柜断路器在分位,手车摇出到试验位置,接地刀闸在接地位置才可以进行电容器组的隔离刀闸操作;
c.电容器组隔离刀闸在分位时才可以打开网门进行人工放电操作(电容器组没有经过人工放电处理,严禁触碰电容器组内任何设备!!!);。
智能电容柜现场操作要领
本条列适用于:1、JDW-HZ
2、ZLD-2100
3、ZLD-2200
一、电容柜送电前的准备:
1、初检:电容器和控制器是否安装到位,是否满足图纸要求完成系统接线,元器件有无碰坏、损伤。
2
3、
注:
3CT不能相同,。
4
5
6
1
2
3、无异常情况后,依次合上电容器上的各断路器。
4、控制器上的采集数据应与进线柜上的数据一致。
5、观察电容器是否根据现场无功缺额和功率因数自动投切,并注意电流及电压的变化情况。
6、无控制器时应观察电容器显示屏上的采集数据是否与进线柜一致,投切是否正常。
7、每套电容柜最多为32只电容。
电容器地址设置原则是分相的要小于三相的地址,一个系统中分相的只数小于20只。
常见故障及处理:
1、电容器通信不上:检查通信线RS485A、485B是否接线有误;插头是否插接可靠;检查电
容器的ID 地址是否有重复或大于32。
2、 电容器不投运:检查进线柜电流是否过小,无功小于最小补偿容量或功率因数是否过高。
3、
功率因数低时,电容器全部投运但补偿效果不明显:检查小CT 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如图所示,检查电压、电流的相序是否正确。
4、
电容器显示故障:察看电容器上的自检性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做出相应的处理。
自检性故障类型如下表:
(禁 其他的地址有重复,或通信线是否断开。
在三相和分相混合补偿时,要把所有分相的电容器地址设置成小于三相的电容器(分相的要作为主机)。
在一个系统中,分相的电容器只数不要超过20只。
附页:。
十进式电容箱型号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在实验室、工厂、学校等场所中,电容箱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之一。
为确保电容箱的安全和长期使用,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保养。
一、安全操作规程1. 仔细阅读说明书使用前,先仔细阅读电容箱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方法等内容,避免出现误操作或损坏。
2. 选择适当电容箱根据实际需求、电路参数等选择适当电容箱,避免超负荷使用或不能满足电路需求的情况出现。
3. 注意电容箱运输和摆放电容箱在运输和摆放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强烈碰撞和过度振动,以免破损或内部元器件松动。
4. 接线前断电在接线前,必须将电容箱电源断开,并确保电容箱内部元器件已经放电,以免发生电击或短路等事故。
5. 坚持使用标准配件在更换元器件或配件时,必须使用标准配件,以免出现电容箱不匹配等问题。
6. 操作时正确接地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正确接地,避免静电干扰或放电引起的危险情况。
7. 检查电容箱散热在使用电容箱时,要及时检查电容箱的散热情况,避免过度发热,导致元器件损坏或电路故障。
8. 避免过度负载在电容箱使用过程中,要避免过度负载。
当超出额定负载时,必须及时停止使用,以免出现元器件过热和损坏情况。
二、保养规程1. 定期清洁电容箱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及时进行清洁,除尘和擦拭外表面和内部,以保证电容箱的正常工作和美观。
2. 检查元器件定期检查电容箱内部的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
3. 合理存储在长期不使用电容箱时,要放置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保证其夹具不变形、附件不丢失、元器件不老化。
4. 避免反插、反接在清洁机器和更换元器件时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中的接口标记插入,避免因反插或反接引起的电路故障。
5. 定期维护定期维护电容箱, 清理电器回路杂质, 插头和插座的清理和紧固,保证电容箱的正常工作。
以上就是十进式电容箱型号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遵守这些规程可以延长电容箱的使用寿命,保证电路安全。
无功补偿柜操作规程一、操作步骤1、查看柜内有无杂物,一次、二次导线的连接,熔断器熔芯好坏等。
检查电流采样线是否连接到位。
2、把手自动转换开关置“停止”或“自动”位,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3、合隔离开关,可选择自动补偿,亦可通过手动方式人工补偿。
无功补偿柜4、停止使用时,先切除负载然后才可操作隔离开关。
二、注意事项1、送电后观察功率因数表读数,未投入电容时读书为超前,此时检查电流采样线是否连接正确,如果投入电容后功率因数表反而朝滞后方向发生偏转,可以确定电流采样线接反,解决的方法只要在端子排上电流采样两根线互换一下即可。
2、选择自动补偿时,应对功率因数范围和电容投切时间等进行参数设置。
防止电容器由于参数设置不合理发生频繁投切,或补偿达不到预定值。
具体设置方法可参照所选用的自动补偿控制器说明书。
3、选择手动补偿时应注意观察功率因数表读数,以免发生过补偿使系统电压升高或欠补偿达不预想功率因数。
当无功功率较小时应及时切除补偿电容。
3、有电容辅柜时,应在送电前做好与电容主柜二次线的连接,当主柜补偿电容达不到整定功率因数时可以选择辅柜并联运行。
电容辅柜有两个转换开关,一个为“自动,手动”状态选择开关,另一个为手动状态时投切开关。
三、维护、维修注意事项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遵守送电(停电)原则,应在一人或一人以上监督下配合完成。
在检修维护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隔离开关的操作顺序不可颠倒,严禁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2、操作电容柜时,应先切除投入的负载,禁止直接拉合隔离开关。
3、带电的情况下严禁更换任何电器元件。
4、电容柜电流菜样线取反时,应先停止主柜然后更换线序。
因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会感应出危险的电压,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5、分路停电后应注意检查,部分二次导线由于取电源点不同,仍可能带电。
电容柜现场调试操作规程智能电容柜现场操作要领本条列适用于:1、JDW-HZ2、ZLD-21003、ZLD-2200一、电容柜送电前的准备:1、初检:电容器和控制器是否安装到位,是否满足图纸要求完成系统接线,元器件有无碰坏、损伤。
2、检查相序:电容器电源线的相序,ABCN各相与电容器上标号是否对应。
3、检查所有一次线接线是否牢固可靠,接线端是否有冷压接头或搪锡(若没有应做处理防止线芯分散,电气间隙减少,发生短路),接线端子处是否可靠压紧(用工具再挨个紧固一次),电缆与电容器开关连接处有无电缆裸露、安全距离是否达到、有无铜丝碰触连接。
注:(常见现象:电缆与铜排连接处螺丝没拧紧、电容器开关处螺丝没拧紧、电缆线的冷压接口件没压结实。
)3、检查二次线接线是否正确,压接牢固。
(注意有控制器三相补偿时,采集的电压与二次CT不能相同,分相时必须相对应,自组网三相时二次CT必须穿过进线柜B相的二次线,分相时须对应)。
4、检查所有安装的元器件是否正确,牢固可靠。
5、检查每只电容器显示屏上的拨键应在自动位置。
6、以上检查完毕后,再检查相间及相对地有无短路现象,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二、送电调试:1、先合上总开关,无异常情况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控制器上各参数,一定要正确(能熟练操作控制器)。
2、观察控制器及电容器的显示是否正常,通信是否正常。
3、无异常情况后,依次合上电容器上的各断路器。
4、控制器上的采集数据应与进线柜上的数据一致。
5、观察电容器是否根据现场无功缺额和功率因数自动投切,并注意电流及电压的变化情况。
6、无控制器时应观察电容器显示屏上的采集数据是否与进线柜一致,投切是否正常。
7、每套电容柜最多为32只电容。
电容器地址设置原则是分相的要小于三相的地址,一个系统中分相的只数小于20只。
常见故障及处理:1、电容器通信不上:检查通信线RS485A、485B是否接线有误;插头是否插接可靠;检查电容器的ID地址是否有重复或大于32。
低压电容柜操作作业指导
1.目的
规范员工正确操作低压电容柜
2.范围
全厂区低压电容柜(RVC)操作
3.电容柜功率因素控制器面板简介
4.操作步骤
4.1 检查电容柜电气主接线,并检查内部保险丝是否连接紧固;
4.2 闭合隔离开关,给电容柜送电;
4.3 操作RVC控制面板
4.3.2
4.3.3
4.3.5
4.3.6
5.参数设置
5.1 手动设置
5.1.1
5.1.2
5.1.4 延时时间
显示编程设定的延时时间(默认值为40s),延时时间可在1s~999s范围内编程,但是,强烈建议延时时间不要超过40s。
5.2 自动设置参数
5.2.1 自动设置模式提供了三个子菜单
①.C/K、相位、输出和序列的设置
②.C/K和相位的设置
③.输出和序列的设置
6.报警
6.1 温度报警
6.2 故障及其处理对策
6.3 自动设置期间RVC报警错误信息。
智能电容柜现场操作要领
本条列适用于:1、JDW-HZ
2、ZLD-2100
3、ZLD-2200
一、电容柜送电前的准备:
1、初检:电容器和控制器是否安装到位,是否满足图纸要求完成系统接线,元器件有无碰坏、损伤。
2
3、
注:
3CT不能相同,。
4
5
6
1
2
3、无异常情况后,依次合上电容器上的各断路器。
4、控制器上的采集数据应与进线柜上的数据一致。
5、观察电容器是否根据现场无功缺额和功率因数自动投切,并注意电流及电压的变化情况。
6、无控制器时应观察电容器显示屏上的采集数据是否与进线柜一致,投切是否正常。
7、每套电容柜最多为32只电容。
电容器地址设置原则是分相的要小于三相的地址,一个系统中分相的只数小于20只。
常见故障及处理:
1、电容器通信不上:检查通信线RS485A、485B是否接线有误;插头是否插接可靠;检查电
容器的ID 地址是否有重复或大于32。
2、 电容器不投运:检查进线柜电流是否过小,无功小于最小补偿容量或功率因数是否过高。
3、
功率因数低时,电容器全部投运但补偿效果不明显:检查小CT 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如图所示,检查电压、电流的相序是否正确。
4、
电容器显示故障:察看电容器上的自检性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做出相应的处理。
自检性故障类型如下表:
(禁 其他的地址有重复,或通信线是否断开。
在三相和分相混合补偿时,要把所有分相的电容器地址设置成小于三相的电容器(分相的要作为主机)。
在一个系统中,分相的电容器只数不要超过20只。
附页:。
电力电容器柜运行管理机制一、验收检查项目1.外观良好,没有渗漏,没有异味。
2.接线正确,电容器电压应该与电网额定电压相匹配。
3.柜内没有杂物。
4.电容器接地可靠。
5.电容器控制器的设定值正确。
能够根据无功功率的需求正确投入和退出电容组。
控制器能够正确按照“先投入,先退出”原则运行。
6.电容器的接触器和熔断器与电容器相互匹配。
接触器的吸合与释放应该灵活而且没有杂音。
接触器的工作温度正常。
7.避雷器完好。
8.通电后,电容器组的三项容量应该基本平衡,其误差不得超过一项总容量的5%。
9.电容器没有异常升温,没有异常声音,没有异味,没有变形。
10.电容柜上的各种仪表计和指示灯的显示正常。
二、运行管理内容1. 电容器柜上的工作环境温度在正负40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小于80%,海拔高度小于1000米。
2. 电容器柜周边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和水蒸气,应不受降水和尘土的影响,不受强烈的震动和冲击。
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
3. 电容器柜应该有良好的通风。
但不得打开柜门运行。
4. 电容器应该每天进行一次巡视,巡视应该安排在用电高峰期间,夏季则安排在室内温度最高的时候。
5. 尽可能使补偿控制器自动运行。
功率因数的目标值不宜设定得太高,比目标值稍高即可。
6. 巡查内容:1)电容器的外观是否变形。
2)电容器是否有异常声音或者火花。
3)电容器是否有异味。
4)电容器的外壳和接线端子的温升是否正常。
5)电容器控制柜指示灯工作是否正常。
6)电容柜上的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的显示值是否正常。
7)电容器控制器上的显示是否正常。
8)熔断器是否正常。
9)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是否正常,通风情况是否良好。
电容器柜内的温度是否正常。
10)交流接触器的运行是否正常。
11)电容器的输出电流是否有缺相或者严重的不平衡的现象。
12)电容器柜内的积尘情况。
三、注意事项1.合理设定电容器控制器上目标值和投切量,避免引发投切振荡。
2.高次谐波超标会使电容器的寿命会大幅度下降。
电容柜操作说明书
1、采样的电流互感器安装到采样电缆上。
(确定采样的
电缆,请查看图纸或现场电容柜的采样端子的线号。
例如:采样端子的标号为A411、N411,则采样电缆就应该是A 相。
)
2、核对采样互感器的方向。
(按照电流的流向,确认电
流是从电流互感器的P1端穿入,从P2端穿出)。
3、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S1接入电容柜的A411端子,S2
接入电容柜的N411端子。
4、通电前,请用适合的螺丝刀紧一下电容空开下口端子
的螺丝。
同时检查一下电容上的螺丝是否紧固。
5、通电,查看电容控制器是否根据负载的增加和减少,
进行电容器的投入和切除。
6、一般电容控制器投切由控制器采集的功率因数控制投
切,控制投切的基准功率因数为投切门限,一般为0.96,当低于该门限控制器通过判断计算得出应投入或切除的电容大小,停电15-20MIN即自动退出。
注:我司改造的该柜单台容量为280Kvar,功率补偿方式为共补模式。
资料袋内有:抑谐模块说明书,组合控制器说明书,温度控制器说明书。
一、目的为保障电容柜安全运行,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电容柜的安装、运行、检修和维护工作。
三、安全责任1. 电容柜的安装、运行、检修和维护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电容柜的安全运行负直接责任。
3. 运行维护人员应熟悉电容柜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四、操作规程1. 打开电容柜前,必须先断开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确保电容柜的放电装置自动放电,等待三分钟后方可打开柜门。
2. 柜门打开后,须人工对电容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方可进行操作。
3. 在运行过程中,如发现电容柜发出特殊响声或外壳膨胀,应立即停止运行,查找故障并处理。
4. 禁止在电容柜断开后立即投入使用,一般需等待三分钟以上的时间间隔。
5. 对于自动投切的电容柜,在电网功率因数变化较快时,应适当延长延时时间。
五、检修和维护1. 检修和维护工作应在停电状态下进行,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检修和维护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3. 检修和维护项目包括:(1)紧固母线和引出线的接线螺栓,若有发热变色应及时处理、更换。
(2)紧固开关、继电器接线端子和二次接线端子排上的端子。
(3)检查电容器无渗漏、外壳无鼓肚、无锈蚀。
对于存在问题的电容器要及时更换同型号的备件。
(4)检查接地线。
(5)清除柜内灰尘。
(6)更换有裂纹和放电的绝缘套管。
(7)更换有缺陷的元器件。
六、安全培训1. 对从事电容柜操作、检修和维护的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培训内容包括:电容柜的结构、原理、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七、监督检查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电容柜的安全运行进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本部门电容柜的安全运行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电容柜安全用电管理措施电容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存储电能、平衡电压和改善电力质量。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电气性质和高功率特点,使用电容柜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电容柜的安全用电管理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电容柜应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无潮湿的环境中。
潮湿的环境会增加电容柜发生漏电、短路等故障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火灾。
因此,应定期清理电容柜周围的杂物,保持空气流通。
电容柜应设有可靠的过载保护装置。
当电容柜内部发生过载时,过载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容柜受损或发生火灾。
过载保护装置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和安装,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电容柜内部的电器元件和接线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连接。
接线应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或接触松动导致的故障。
电器元件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防火、防爆等安全性能。
电容柜应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能够将电容柜的金属外壳和设备接地,以防止触电和雷击等意外。
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电容柜还应设置远程监控和报警系统。
通过远程监控和报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容柜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远程监控和报警系统应与电容柜的控制系统进行联动,确保安全可靠。
操作人员在使用电容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电气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处理电容柜故障和应急情况,确保操作安全。
电容柜的维护保养工作也是确保安全用电的关键。
定期对电容柜进行巡检和维护,清理电容柜内部的灰尘和杂物,检查电容器的绝缘状态和接线的紧固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故障,确保电容柜的正常运行。
电容柜的安全用电管理措施包括设置良好的环境条件、安装过载保护装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连接、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远程监控和报警系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等。
电容柜操作注意事项
万用表测量控制电源总进线总阻值是否有短路
送控制电源交流220V电源
进入柜内操作之前先查看电容开关柜手车是否摇出
查看电容开关柜手车摇出接地刀必须接地
在电容开关柜上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牌
进入电容柜内检查前请先检查内部是否带电
对柜内各个螺丝紧固点进行螺丝紧固
清理柜内杂物,打扫柜内卫生
使用兆欧表检测柜内各器件绝缘,ABC三相对地必须检测关好电容柜柜门
开始进行二次回路调试并设置好控制器参数
电压保护继电器参数依次整定好
将电容开关柜在试验位置合闸
电容柜内部模拟故障并观察开关柜是否跳闸
每个电容柜依次试验一次保护跳闸功能
再次检查以上工作是否全部完毕
检查进线开关柜各种参数(无功功率,三相电流,功率因数) 先将各电容开关柜置于停止位置
将电容开关柜接地刀分开手车摇入
第一次开关柜对母线送电,送电后观察母线五分钟是否正常正常后请先断开10KV,合上第一组电容
再次送上10KV并记录电容开关柜上电流及进线功率因数,噪音等然后断开10KV并断开第一组电容再合上第二组电容
再次送上10KV并记录参数
然后断开10KV并断开第一组电容再合上第三组电容
再次送上10KV并记录参数
然后断开10KV并断开第一组电容再合上第四组电容
再次送上10KV并记录参数
电容单组运行正常后置于自动档送上10KV自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