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12
蒸发与蒸馏操作(北京习题集)(教师版)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08•北京一模)在利用海水晒盐时,阳光和风力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温度B.蒸发溶剂C.增大压强D.减少溶质2.(2007•海淀区二模)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有杂质的氯化钠晶体,其原因是()A.晾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B.晾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显著增大C.晾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显著降低D.晾晒时海水发生分解,生成氯化钠3.(2015•房山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管的使用B.检查装置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4.(2015春•北京校级月考)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A.加速溶解B.加速蒸发C.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体飞溅D.引流防止飞溅5.(2014•大兴区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食盐水B.熄灭酒精灯C.读取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6.(2013•石景山区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食盐水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药品D.倾倒液体二.填空题(共5小题)7.(2014•海淀区二模)水和溶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1)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的方法是.(2)海水淡化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可行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使海水淡化B.用降温的方法将海水变成淡水C.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3)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将100g40℃时的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NaCl KNO3(“>”、“=”或“<”)②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时,盛有的烧杯中需要加入更多量的水.③将8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稀释为16%的NaCl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g.8.(2005•朝阳区二模)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纯碱,夏天晒盐,根据如图试用所学知识说明:(1)冬天捞纯碱的道理;(2)夏天晒盐的道理.9.(2013•东城区一模)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1)如图1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l是电解水的装置.①实验Ⅰ中水从A转移到B中,体现分子的性质是.②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试管D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试管D中气体的体积为n时,试管C中气体体积约为.(2)图2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同,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②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3)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④→⑤可析出53.9g KNO3晶体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6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10.(2012秋•顺义区期末)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水进行研究.(1)将天然水倒入图A所示的蒸发皿中,观察到蒸发皿底部有一道一道的“水痕”,这说明天然水是(填物质类别).(2)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的作用是.(3)向图C的烧杯中倒入蒸馏水,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生石灰的这一性质,除制取熟石灰外,还可以.(4)利用D图可以研究水分子的构成,与试管1连接的是电源的极,要推测水分子的构成,仅需下列条件中(填数字序号)就可以达到目的.①两级生成气体的体积比②氢分子的构成③氧分子的构成④气体体积比与分子个数比的关系⑤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11.(2011秋•宣武区校级期中)右图是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针对水蒸发过程的几点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C.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D.水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2.(2016•门头沟区二模)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小丽要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丽取出100克氯化钠溶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1)在加热的过程中,当观察到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小丽的正确操作是.(2)冷却后,小丽将蒸发皿中的氯化钠放在天平上称量:小丽加了一个砝码,待天平静止时,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小丽接下来的操作是:,读数,得到氯化钠的质量.(3)小丽发现有少量氯化钠粘在蒸发皿上,这对结果有何影响?.13.(2016•房山区二模)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瓶和烧杯中均为自来水).(1)酒精(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结束后,从试管和烧杯中各取20mL水,分别放入烧杯A、B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四.解答题蒸发与蒸馏操作(北京习题集)(教师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根据结晶的方法分析晒盐的原理分析即可知道阳光和风力所起的主要作用【解答】解: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所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所以阳光和风力所起的主要作用蒸发溶剂,故选B。
蒸发练习题蒸发是指液体在受热的情况下逐渐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在地球上,大气中的水分主要来自于蒸发作用。
通过蒸发,水从地球的表面上升到大气中,随后形成云和降雨。
了解蒸发过程对于理解水循环和地球的气候系统非常重要。
为了深入理解蒸发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测试和巩固我们对蒸发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蒸发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进一步掌握蒸发的知识:1. 什么是蒸发?简要描述蒸发的过程。
2. 蒸发的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请列举并解释。
3. 请解释相对湿度与蒸发速率之间的关系。
4. 为什么有时候湿衣物在干燥的地方会比在潮湿的地方更快地干燥?5. 请解释干燥剂的原理及其与蒸发过程的关系。
6. 通过调整以下因素,你可以增加蒸发速率吗?请说明原因。
a) 温度b) 空气流动速度c) 相对湿度7. 请描述如何使用太阳能进行蒸发实验。
8. 请说明蒸发在水循环中起到的作用。
9.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可以展示蒸发的过程?10. 请解释蒸发冷却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蒸发冷却来降低温度。
这些练习题涵盖了蒸发的基本概念、速率影响因素、与相对湿度的关系以及蒸发在水循环中的作用等方面。
通过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对蒸发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观察和体验蒸发的现象。
当我们洗完衣服后,将它们挂在晾衣架上,不久后就会发现它们逐渐干燥。
这就是蒸发的过程。
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汗流浃背时,风吹过我们的身体,我们会感觉到凉爽。
这也是因为汗水在蒸发的过程中带走了体表的热量,使我们感到凉爽。
总结起来,蒸发是水从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受到环境条件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通过练习题的回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蒸发的过程和它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一些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蒸发,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水循环和气候系统。
所以,让我们积极参与这些蒸发练习题,加深对蒸发过程的认识吧!。
蒸发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
BA. 生蒸汽;B. 二次蒸汽;C. 额外蒸汽2. 蒸发室内溶液的沸点()二次蒸汽的温度。
BA. 等于;B. 高于;C. 低于3. 在蒸发操作中,若使溶液在()下沸腾蒸发,可降低溶液沸点而增大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
AA. 减压;B. 常压;C. 加压4. 在单效蒸发中,从溶液中蒸发1kg水,通常都需要()1kg的加热蒸汽。
CA. 等于;B. 小于;C. 不少于5. 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
AA. 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B.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C. 温度差损失6. 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
CA. 传热温度差;B. 加热蒸汽压力;C. 传热系数;D. 传热面积;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蒸发器。
AA. 自然循环;B. 强制循环;C. 膜式8. 蒸发热敏性而不易于结晶的溶液时,宜采用()蒸发器。
BA. 列文式;B. 膜式;C. 外加热式;D. 标准式9. 多效蒸发可以提高加热蒸汽的经济程度,所以多效蒸发的操作费用是随效数的增加而()。
AA. 减少;B. 增加;C. 不变10. 蒸发装置中,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
BA. 越少;B. 越大;C. 不变11. 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BA. 完成液的浓度;B. 加热蒸汽经济程度;C. 生产能力12. 多效蒸发中,蒸汽消耗量的减少是用增加()换取的。
AA. 传热面积;B. 加热蒸汽压力;C. 传热系数13. 多效蒸发中,由于温度差损失的影响,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越大,分配到每效的有效温度差就()。
AA. 越小;B. 越大;C. 不变14. ()加料的多效蒸发流程的缺点是料液粘度沿流动方向逐效增大,致使后效的传热系数降低。
AA. 并流;B. 逆流;C. 平流15. 对热敏性及易生泡沫的稀溶液的蒸发,宜采用()蒸发器。
走进科学,探索自然蒸发像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吸热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吸热。
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______,是利用水蒸发_______来降低气温。
人们在盛暑天气大汗淋漓,是靠汗的______吸热,保持体温不致升高。
凉快吸热蒸发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如果有风,甚至会冷得打颤。
而没有腺的狗,酷暑时不能靠身体出汗来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大口喘气,靠加快呼吸,增加蒸发量来散热了。
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蒸发快慢?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验方案,分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你的结论能解释生活现象吗?饭店里的干手器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加快水分蒸发?现代节水农业常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取代漫灌,节水50%左右,这是为什么?不同的液体蒸发快慢不一样。
实验:在你左手背滴一滴酒精,在你右手背滴一滴水你的实验结论是什么?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狗为什么伸长舌头酷热难耐,烦死了1、下列做法是为了使蒸发减慢的是( )A、在场院上晾晒刚收获的玉米B、在通风的地方晾晒湿衣服C、把蔬菜装在塑料袋里放入冰箱D、用热风干手器吹干洗过的手C2、夏天,站在开动的电风扇前的人比不用电风扇的人感觉更凉快是因为()A、风把空气的温度吹走了B、风把人的温度吹走了C、风吹走了空气中的热D、空气流动加快,加速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吸收了人体的热量D为了确定风向,可以将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试说明理由.浸入水中的手臂举起后,由于其上沾有水,会有水的蒸发.若有风从某一方面吹来,就会加快某一面的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水的蒸发就会加快,有风的一面吸热较多,温度降低就更甚,所以感到凉的一面就是风吹来的一面.通过这节课学习:我学会了……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我发现生活中……我还感到疑惑的是……感谢各位同学的合作并祝大家学习愉快。
第八章习题气液相平衡1.在盛水的鼓泡吸收器中通入纯CO2气,经长期接触后测得水中CO2的平衡溶解度为2.857×10-2mol/L溶液。
鼓泡器中的总压为101.3kPa,水温30℃,溶液的密度ρm=996kg/m3。
求亨利系数,并将此实验值与文献值E=188.5MPa 作比较。
2.惰性气与CO2的混合气中含CO230% (体积百分数),在1MPa(表压)下用水吸收。
设吸收塔底水中溶解的CO2达到饱和,此吸收液在膨胀槽中减压至20kPa(表压),放出大部分CO2,然后再在解吸塔中吹气解吸。
设全部操作范围内水与CO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操作温度为25℃。
求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放出多少kgCO2气。
习题1 附图习题2附图3.20℃的水与N2气逆流接触以脱除水中溶解的O2气。
塔底入口的N2气中含氧0.1% (体积),设气液两相在塔底达到平衡,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
求下列两种情况下水离开塔底时的最低含氧量。
以mg/m3水表示。
(1)操作压强为101.3kPa(绝对)。
(2)操作压强为40kPa(绝对)。
4.气液逆流接触的吸收塔,在总压为101.3kPa下用水吸收Cl2气,进入塔底的气体混合物中含氯1%(体积),塔底出口的水中含氯浓度为x=0.8×10-5(摩尔分率)。
试求两种不同温度下塔底的吸收推动力,分别以(x e-x)及(y-y e)表示。
(1)塔底温度为20℃。
(2)塔底温度为40℃。
5.某逆流吸收塔塔底排出液中含溶质x=2×10-4(摩尔分率), 进口气体中含溶质2.5%(体积),操作压强为101kPa。
气液平衡关系为y=50x。
现将操作压强由101kPa增至202kPa,问塔底推动力(y-y e)及(x e-x)各增加至原有的多少倍。
扩散与相际传质速率6.柏油马路上积水2mm,水温20℃。
水面上方有一层0.2mm厚的静止空气层,水通过此气层扩散进入大气。
大气中的水汽分压为1.33kPa。
水的蒸发练习题
水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物质之一,而水的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
的重要环节。
蒸发是指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提供一些与水的蒸发相关的练习题,让我们来加深对这一过程
的了解。
练习题一:蒸发速率的影响因素
1. 温度是影响蒸发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简要解释温度对水蒸发速
率的影响。
2. 相对湿度是另一个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
相对湿度高或低对蒸发
速率有何影响?为什么?
3. 表面积对蒸发速率是否具有影响?为什么?
练习题二:蒸发与降水循环
1. 简要解释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并说明其中蒸发的作用。
2. 蒸发和降水之间是否存在平衡?为什么?
3. 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有哪些原因?
练习题三:蒸发与人类生活
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蒸发这一自然现象。
以晾晒衣物为例,解释衣物通过蒸发而干燥的原理。
2. 除了晾晒衣物,你还能想到其他例子中蒸发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吗?
练习题四:实验设计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蒸发的过程,并记录下你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请确保实验设计合理和安全。
练习题五:水的蒸发与环境保护
1. 简要解释水的蒸发如何与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
2. 提供一个关于合理使用水资源或减少水蒸发的环保建议。
以上是关于水的蒸发的一些练习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水蒸发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帮助你巩固对水蒸发的知识,同时引发你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蒸发习题解1.试计算30%(质量分数)的NaOH 水溶液在60kPa 压力(绝压)下的沸点。
解:查附录9:在60kPa 压力(绝压)下水的沸点 T ′=85.6℃,r ′=2292kJ/kg查附录19:无机盐溶液在常压下的沸点,得30%NaOH 溶液的沸点为 t =118.1℃r )T (.f '+'=227301620=909.02292)2736.85(0162.02=+= △′=f 'a ∆=0.909×(118.1-100)=16.45℃故 相应沸点 t =T ′+ △′=85.6+16.45=102.1℃2.浓度为30%(质量分数)的NaOH 水溶液,在绝压为60kPa 的蒸发室内进行单效蒸发操作。
器内溶液的深度为2m ,溶液密度为3/1280m kg =ρ,加热室用表压为MPa 1.0的饱和蒸汽加热,求传热的有效温差t ∆。
解:在60kPa 压力(绝压)下水的沸点 t 0=85.6℃在MPa 1.0(表压)下水的沸点 T =120.2℃查图5-2,30% NaOH ,t 0=85.6℃下, t =103℃△′=103-85.6=17.4℃2'glp p m ρ+==60×103+21×1280×9.81×2=7.256×104 Pa 查P m 下水的沸点为90.8℃∴ △″=90.8-85.6=5.2℃△=△′+△″=17.4+5.2=22.6℃t =t 0+△=85.6+22.6=108.2℃∴t ∆=T -t =120.2-108.2=12℃3.已知单效常压蒸发器每小时处理2000kgNaOH 水溶液,溶液浓度由15 %(质量分数,下同)浓缩到25%,加热蒸汽压力为392kPa(绝压),冷凝温度下排出。
分别按20℃加料和沸点加料(溶液的沸点为113℃)。
求此两种情况下的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单位蒸汽消耗量。
蒸发习题及答案1.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
BA. 生蒸汽;B. 二次蒸汽;C. 额外蒸汽2. 蒸发室内溶液的沸点()二次蒸汽的温度。
BA. 等于;B. 高于;C. 低于3. 在蒸发操作中,若使溶液在()下沸腾蒸发,可降低溶液沸点而增大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
AA. 减压;B. 常压;C. 加压4. 在单效蒸发中,从溶液中蒸发1kg水,通常都需要()1kg的加热蒸汽。
CA. 等于;B. 小于;C. 不少于5. 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
AA. 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B.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C. 温度差损失6. 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
CA. 传热温度差;B. 加热蒸汽压力;C. 传热系数;D. 传热面积;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蒸发器。
AA. 自然循环;B. 强制循环;C. 膜式8. 蒸发热敏性而不易于结晶的溶液时,宜采用()蒸发器。
BA. 列文式;B. 膜式;C. 外加热式;D. 标准式9. 多效蒸发可以提高加热蒸汽的经济程度,所以多效蒸发的操作费用是随效数的增加而()。
AA. 减少;B. 增加;C. 不变10. 蒸发装置中,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
BA. 越少;B. 越大;C. 不变11. 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BA. 完成液的浓度;B. 加热蒸汽经济程度;C. 生产能力12. 多效蒸发中,蒸汽消耗量的减少是用增加()换取的。
AA. 传热面积;B. 加热蒸汽压力;C. 传热系数13. 多效蒸发中,由于温度差损失的影响,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越大,分配到每效的有效温度差就()。
AA. 越小;B. 越大;C. 不变14. ()加料的多效蒸发流程的缺点是料液粘度沿流动方向逐效增大,致使后效的传热系数降低。
AA. 并流;B. 逆流;C. 平流15. 对热敏性及易生泡沫的稀溶液的蒸发,宜采用()蒸发器。
CA. 中央循环管式;B. 列文式;C. 升膜式二.填空题1. 蒸发是___浓缩溶液___的单元操作。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与单效蒸发比较,在相同条件下,多效蒸发A、热能利用的更充分B、设备费用更低C、生产能力更大D、操作更为方便正确答案:A2、将有利于解吸操作进行的是A、温度升高B、压力不变C、温度降低D、压力升高正确答案:A3、对与极稀溶液,亨利定律表达式是A、Y*=x/mB、Y*=m/xC、Y*=mxD、Y*=mx2正确答案:C4、精馏操作时,若其他操作条件均不变,只将塔顶的泡点回流改为过冷液体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D变化为A、变小B、不变C、变大D、不确定正确答案:C5、精馏塔温度控制最关键的部位是A、塔底温度B、进料温度C、塔顶温度D、灵敏板温度正确答案:D6、在一定操作压力下,精馏塔塔釜、塔顶温度可以反映出A、不确定B、操作条件C、产品质量D、生产能力正确答案:C7、一般工业上通常采用的蒸发是A、常压蒸发B、减压蒸发C、特殊蒸发D、加压蒸发正确答案:B8、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很多,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A、蒸发操作B、结晶操作C、精馏操作D、过滤操作正确答案:C9、精馏操作属于A、两者同时进行B、先传质,后传热C、传热过程D、传质过程正确答案:A10、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进A、加热室的管程B、分离室的管程C、加热室的壳程D、分离室的壳程正确答案:C11、溶解度较小时,气体在中的溶解度遵守的定律是A、拉乌尔定律B、亨利定律C、道尔顿分压定律正确答案:B12、在吸收操作中,用液相组成表示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A、X-X*B、X-XiC、Xi-XD、X*-X正确答案:D13、吸收过程能够进行的条件是A、不需条件B、p>p*C、p=p*D、p<p*正确答案:B1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精馏设备的主要部分A、再沸器B、塔顶冷凝器C、精馏塔D、馏出液贮槽正确答案:D15、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在于A、提高完成液的浓度B、提高水蒸气的利用率C、提高蒸发器的生产能力D、提高完成液的产量正确答案:B16、最小回流比A、是一种极限状态,可用来计算实际回流比B、不能用公式计算C、回流量接近于零D、在生产中有一定应用价值正确答案:A17、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温度升高而A、增大B、减小C、无法判断D、不变正确答案:B18、在蒸发过程中,增大的是A、压力、浓度B、浓度、沸点C、黏度、浓度D、温度、压力正确答案:C19、吸收操作中,若实际状态点位与平衡曲线下方,则此时为A、吸收过程B、解吸过程C、平衡过程D、不确定正确答案:B20、利用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而使气体中不同组分分离的操作称为A、蒸发B、吸收C、蒸馏D、萃取正确答案:B21、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是A、吸收汽化潜热B、放出汽化显热C、吸收汽化显热D、放出汽化潜热正确答案:D22、在精馏操作中,混合物中难挥发组分从精馏塔的引出,得到难挥发组分含量原料液的溶液A、顶,低于B、底,高于C、底,低于D、顶,高于正确答案:B23、蒸发操作的目的是将溶液进行A、水分汽化B、结晶C、浓缩D、溶剂与溶质的彻底分离正确答案:C24、蒸发操作时,具有自蒸发现象的是原料液进料的温度()沸点温度A、低于B、高于C、都可以D、等于正确答案:B25、蒸发操作中,蒸发器的换热方式是A、间壁式换热B、直接混合式换热C、蓄热式换热D、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26、蒸发操作中提供热量的是A、烟道气B、电C、二次蒸汽D、加热蒸汽正确答案:D27、蒸发操作中的冷凝器的主要目的是A、回收热量B、排出不凝性气体C、冷凝二次蒸汽D、使蒸发系统形成低压正确答案:C28、蒸汽中若含有不凝性气体,换热效果将A、减弱B、不影响C、增强D、可能减弱也可能增强正确答案:A29、在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能够提高吸收速率的操作是A、减低液体速度B、提高压力C、加大液体流速D、降低气体流速正确答案:C30、下列塔设备中,操作弹性最小的是A、筛板塔B、浮阀塔C、舌板塔D、泡罩塔正确答案:A31、在精馏操作中,用于蒸汽部分冷凝的冷却剂是A、冷却水B、空气C、回流液D、冷却产品正确答案:C32、精馏操作中冷凝器的作用是将A、塔底液相汽化B、塔底气相冷凝C、塔顶液相汽化D、塔顶蒸汽冷凝正确答案:D33、在蒸发器中用于分离溶液和二次蒸汽的部分是A、分离室B、冷凝器C、加热室D、真空泵正确答案:A34、利用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而使气体中不同组分分离的操作称为( )。
1 0.0162 ´´ B 四.计算题1.采用标准蒸发器将10%的NaOH 水溶液浓缩至25%(质量分数)。
蒸发室的操作压力为50 kPa ,试求操作条件下溶液的沸点升高及沸点。
解:溶液的沸点升高及沸点均按完成液来计算。
查得水的有关数据为压力p /kPa 温度t /℃汽化热r /(kJ (kJ ∙kg -1) 101.3 100 50 81.2 2304.5 在101.3 kPa 时,时,25%NaOH 溶液的沸点为113.07 ℃。
常压下溶液的沸点升高为Δ a =(113.07–100)℃=13.07℃50 kPa 时,溶液的沸点升高可用两种方法计算。
时,溶液的沸点升高可用两种方法计算。
(1)用杜林规则在杜林线图的横标81.2 ℃作垂直线交组成为25%的杜林线,再由该点查得纵标的温度为93 ℃,此即50kPa 下溶液的沸点t A 。
D ¢=(93–81.2)℃=11.8 ℃(2)用式6-17 经验公式估算D ¢=f D =é(81.2+273)2ù℃=11.5 ℃a êë2304.513.07úû则溶液的沸点升高为11.8 ℃,50kPa 下的沸点为93 ℃。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
2.用连续操作的真空蒸发器将固体质量分数为 4.0%的番茄汁浓缩至30%,加热管内液柱的深度为2.0 2.0 m m ,冷凝器的操作压力为8 kPa ,溶液的平均密度为1 1 160 160 160 kg/m kg/m 3,常压下溶质存在引起的沸点升高D ¢a =1℃,试求溶液的沸点t B 。
解:8 kPa 压力下对应二次蒸汽温度为41.3 ℃,水的汽化热为2497 2497 kJ/kgkJ/kg 。
取冷凝器到蒸发室的温差损失D ¢¢=1.5℃。
溶质引起的沸点升高取常压下数据,即D ¢=1℃。
化工原理——蒸发习题及答案第五章蒸发一、选择或填空1. 为蒸发某种粘度随浓度和温度变化较大的溶液,应采用_____流程。
A 平流加料B 并流加料C 逆流加料D 双效三体并流加料2.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_________。
欲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必须设法提高________。
3.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1)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
4.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 。
多效蒸发操作流程有______ 、_______ 和______ 。
5.循环型蒸发器的传热效果比单程型的效果要________ 。
6.要想提高生蒸汽的经济性,可以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7.计算温度差损失时以__________ 计算。
二、计算题1.用一单效蒸发器将1500kg/h的水溶液由5%浓缩至25%(均为质量%)。
加热蒸汽压力为190kpa,蒸发压力为30kpa(均为绝压)。
蒸发器内溶液沸点为78℃,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为1450W/(m2·℃)。
沸点进料,热损失不计。
(1)完成液量;(2)加热蒸汽消耗量;(3)传热面积;2. 浓度为2.0%(质量)的盐溶液,在28℃下连续进入一单效蒸发器中被浓缩至3.0%。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为69.7m2,加热蒸发为110℃饱和蒸汽。
加料量为4500Kg/h,料液的比热Cp=4100J/(Kg.℃)。
因为稀溶液,沸点升高可以忽略,操作在1atm下进行。
(1)计算蒸发的水量及蒸发器的传热系数;(2)在上述蒸发器中,将加料量提高至6800Kg/h,其他操作条件(加热蒸汽及进料温度、进料浓度、操作压强)不变时,可将溶液浓缩至多少浓度?3. 一并流操作的三效蒸发器用以浓缩水溶液,加热蒸汽为121℃饱和蒸汽,末效蒸发室的操作压强为26.1Kpa(绝压)。
原料预热至沸点加入第一效内,料液的浓度很低,沸点升高可以不计。
2019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1.水到哪里去了1.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水蒸发的快慢只与温度有关。
()(2)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它们的蒸发快慢一定相同。
()(3)把手指弄湿,手指会感到凉,是因为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
()(4)蒸发与天气变化没有关系。
()2.填空题(1)蒸发是水从_______变成_______的现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要______热量。
(2)水的表面积越________,水蒸发的就越慢。
2.水沸腾了一、填空题1.温度计100℃就是以水_____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2._____和_____都是水的汽化现象。
3.酒精灯使用完后用______盖住熄灭,禁止用嘴去吹灭。
4.水在沸腾时_____保持不变。
5.水在沸腾前气泡由____变____,沸腾时气泡由____变____。
二、判断题1.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2.水的沸点是100℃。
()3.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都吸热。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小。
()5.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6.用煤气灶煮鸡蛋,水开后应该用小火加热。
()3.水结冰了一、填空题1.水在____ ℃开始结冰,在_____℃沸腾。
2._____使水的形态发生改变。
3.水结冰后体积_____。
4.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使冰快速_______。
5.水结冰的过程叫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和冰都具有固定的形体。
()2.冰、水蒸气都是水,只是形态不同,物质没变。
()3.冰可以雕刻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4.冰是水遇冷后形成的晶体。
()5.冰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海鲜加冰保鲜等。
()6.冰是固态的水,中国的北方冬天随处可见。
()3.冰融化了一、填空题1.冰变成水的过程叫_____。
2.水是液态,冰是_____的水,水蒸气是_____的水。
3.水、水蒸气和冰,尽管形态不同,但都属于同一_____。
初二物理蒸发的快慢练习题蒸发的快慢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温度:蒸发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相对于液体表面的转化为水蒸气的分子数量也越多,从而蒸发速度就会加快。
2. 湿度:蒸发速度与空气中的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当空气中的湿度较低时,空气中的水分子浓度较低,蒸发速度就会加快。
而当空气中的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水分子浓度较高,就会抑制水分子从液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从而蒸发速度较慢。
3. 表面积:蒸发速度与液体的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表面积越大,液体分子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就越大,可以更充分地进行分子转化,从而蒸发速度也就越快。
4. 风速:蒸发速度与风速呈正相关关系。
当空气中的风速较快时,水分子周围的空气会更迅速地被带走,从而增加新鲜空气与液体表面接触的机会,促进蒸发速度的加快。
根据以上因素,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蒸发速度的实践练习题:1. 实验一:材料: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装有相同温度的水。
方法:在一容器中覆盖保鲜膜,不覆盖在另一容器中。
将两个容器分别放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并比较两个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
结果:覆盖保鲜膜的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较慢,而未覆盖保鲜膜的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较快。
这是因为覆盖保鲜膜限制了水分子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减缓了蒸发速度。
2. 实验二:材料:两个相同的容器,装有相同温度的水。
一个容器中的水与盐搅拌均匀,并等待溶解反应完成。
方法:将两个容器放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并比较两个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
结果:加入盐的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较慢,而未加盐的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较快。
这是因为加入盐后,溶液的浓度增加,水分子与盐离子之间的吸附和碰撞增多,水分子脱离液面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蒸发速度减缓。
3. 实验三:材料:两个相同的容器,装有相同温度的水。
一个容器中的水位高,与另一个容器中的水位低。
方法:将两个容器放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并比较两个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
结果:水位高的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较快,而水位低的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较慢。
小学蒸发练习题
蒸发是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是地球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了
解蒸发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对我们认识水的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下
面是一些小学蒸发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蒸发的理解。
1. 问题:什么是蒸发?
答案:蒸发指的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其中液体分子脱离表面
进入气相形成气体。
2. 问题:蒸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案:蒸发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湿度。
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
湿度越低,蒸发速度越快。
3. 问题:如何确定蒸发速度?
答案:蒸发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蒸发速度 = 变化的液体
质量 / 变化的时间
4. 问题:小李将一瓶水放在太阳下暴晒,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发现
水量减少了。
请帮助小李计算蒸发速度。
答案:首先,小李需要准备一个空瓶,在瓶子上标注好初始水位。
然后,将水暴晒在太阳下,并在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水位。
水位的变
化量即为变化的液体质量。
通过观察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变化的时间。
最后,使用蒸发速度公式计算出蒸发速度。
5. 问题:为什么湿衣物在太阳下晾晒可以迅速变干?
答案:湿衣物在太阳下晾晒时,太阳的热量提高了空气的温度,使得湿衣物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为水蒸气。
由于湿衣物通常较大面积接触空气,所以蒸发速度相对较快,使湿衣物迅速变干。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加深了对蒸发现象和速度的认识。
蒸发是自然界常见的物理现象,也是水循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同学们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进一步探索蒸发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从而加深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蒸发习题答案蒸发习题答案蒸发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它指的是液体在接触到空气时逐渐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蒸发习题是物理学或化学学科中的一种常见题型,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蒸发现象及其相关的物理原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蒸发习题,并给出详细的解答。
1. 问题:一个开放的水杯里有200毫升的水,放在室温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杯里的水量减少到150毫升。
请问蒸发了多少毫升的水?解答:蒸发是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因此蒸发的水量可以通过初始水量减去最终水量来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初始水量为200毫升,最终水量为150毫升,所以蒸发的水量为200毫升减去150毫升,即50毫升。
2. 问题:一个开放的水槽里有500升的水,放在室温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槽里的水量减少到400升。
请问蒸发了多少升的水?解答:与上一个问题类似,蒸发的水量可以通过初始水量减去最终水量来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初始水量为500升,最终水量为400升,所以蒸发的水量为500升减去400升,即100升。
3. 问题:一个密闭容器里有100毫升的水,放在室温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的水量减少到80毫升。
请问蒸发了多少毫升的水?解答:由于容器是密闭的,水蒸发后会凝结在容器壁上,因此容器内的水量减少并不等于蒸发的水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蒸发和凝结之间的平衡。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容器内的水量减少了20毫升,这意味着蒸发了20毫升的水。
然而,这些蒸发的水分子会凝结在容器壁上,形成水滴,所以容器内的水量只减少了20毫升。
4. 问题:一个密闭容器里有500升的水,放在室温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的水量减少到400升。
请问蒸发了多少升的水?解答:同样地,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蒸发的水量并不等于容器内水量的减少量。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容器内的水量减少了100升,这意味着蒸发了100升的水。
然而,这些蒸发的水分子会凝结在容器壁上,形成水滴,所以容器内的水量只减少了100升。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11.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C(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3)20℃时,甲溶液的溶液的溶解度为50克.
答案:(1)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5g晶体,所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第三次蒸发10g水析5g晶体,所以共析出11g;
(2)题中析出晶体是通过蒸发溶剂得到的,不能判断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故选:C.(3)由提供数据可知,每蒸发10g水析出5g甲,设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x,则x/100g=5g/10g
x=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