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数量性状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635.00 KB
- 文档页数:9
果蝇性状研究报告总结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中。
本次实验主要是针对果蝇的性状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果蝇的性状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通过交配实验,我们发现果蝇的某些性状呈现出显性遗传的特征,也有一些性状呈现出隐性遗传的特征。
这意味着某些性状在遗传中具有优势,有更高的遗传概率。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果蝇的性状产生一定影响。
在控制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发现食物类型对果蝇的体重和存活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这表明果蝇的性状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此次实验中,我们还发现果蝇的性状与其生存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我们观察到体重较大的果蝇更容易存活,而体重较小的果蝇存活率较低。
这说明果蝇的性状与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关。
总的来说,果蝇的性状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控。
通过研究果蝇的性状,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中的相关机制。
此外,对果蝇性状的研究对于了解其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四 果蝇数量性状的遗传一、 目的:1、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腹片着生的小刚毛为对象,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
2、学习估算统计遗传学基本参数——遗传率(heritability )二、原理:1)、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是被人类研究得最彻底的生物之一。
是一种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蝇种。
它和人类一样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并且在人类的居室内过冬。
在遗传,发育,生理, 和行为等的研究方面,果蝇是最常见的研究对象之一。
原因是它易于培养, 繁殖快,使用经济: 它在室温条件下, 十天就可以繁殖一代; 且只有四对染色体, 易于遗传操作; 还有它有很多突变体可以利用。
中文学名: 黑腹果蝇 拉丁学名: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别称: fruit fly 二名法: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目: 双翅目 Diptera 亚目: 长角亚目、短角亚目 科: 果蝇科Drosophilidae 属: 果蝇属Drosophila 亚属: Sophophora 种: 果蝇 分布区域: 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 2)、果蝇的生态学特性果蝇又称小果蝇(Drosophilidae 科,Drosophila 属),英文全名 fruit fly 。
它和危害农作物的果实蝇(Trypetidae 科,Bactocera 属)不同,果实蝇危害瓜果类果实非常严重,是农业技术上的一大隐忧.刚形成的蛹呈微黄色,之后颜色逐渐加深,羽化前呈深褐色。
果蝇类昆虫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以腐烂的瓜果等为食,可为害多种瓜果蔬菜及许多植物的多汁器官,甚至连甜酒也成为取食对象n]。
研究表明,果蝇具有强烈的趋化性,嗅到水果发出的气味就会飞来取食、交尾和产卵[7]。
《动物遗传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不同温度对果蝇子代数量性状和雌雄比例的影响实验时间2013年10月20日—— 12月2日成员姓名王枭学号:20110284王进学号:20110287颜俊学号:20110290黄强学号:20110288郭辉学号:20110298向阿敏学号:20110314马向阳学号:20110280班级2011级水教1班指导教师蒋岸岸等级:一、实验目的实验通过对亲代野生型红眼黑腹扩大培养,将子代果蝇按雌雄比例为4:4装入9个培养瓶中每一个温度3个瓶子,并置于17℃、25℃、30℃的恒温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子代果蝇的数目、性别比,通过比较确定最适温度,探讨温度对果蝇数量性状和雌雄比例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果蝇作为一种良好的动物实验材料,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后代数量大,便于统计分析;个体小,外饲养管理方便;变异类型多,易于观察和杂交组合;染色体巨大,且数量较少,便于观察研究等优点。
1、培养基的配制(2瓶培养基的配方)②取60ml水于大烧杯中,加入琼脂1.0g,煮沸溶解后再加入葡萄糖9g,期间要不断搅拌,防止糊底;③将二者混合,继续加热,待煮沸后冷却到60℃,加入一团酵母膏(当培养基开始变色即可)和4滴丙酸,搅拌均匀后即可分装到两个培养瓶中。
注:①玉米粉一定要先用凉水拌匀后再加热,不能直接倒入加热的培养基中,否则容易聚集成团,不易溶解。
配制的培养基容易出现块状,不易于果蝇的利用。
②酵母为活性物质,高温易失活。
因此应当在培养基冷却到60℃左右时加入到培养基中,切勿将酵母粉加入到培养基中直接煮沸。
2、果蝇的麻醉因为果蝇对乙醚很敏感,易麻醉,可以对作种的果蝇轻度麻醉(果蝇翅膀外展45℃角表示已死亡)。
将培养瓶口与麻醉瓶口对接,使麻醉瓶位于上方,由于果蝇具有趋光性,所以会往上面的瓶子爬。
待果蝇全部进入麻醉瓶后,在麻醉瓶的棉塞上滴2滴乙醚,并迅速用棉塞将麻醉瓶塞住。
半分钟左右,果蝇被麻醉,活动缓慢。
一、实验目的了解果蝇的生活习惯,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学习鉴定果蝇的雌雄性别,观察果蝇某些遗传性状。
二、实验原理果蝇广泛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在果园、菜市场等地皆可见其踪迹,目前已发现1000多种。
果蝇以酵母菌为食,能发酵的水果或植物基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
黑腹果蝇,双翅目果蝇属。
生活史短,每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饲养容易,以玉米粉等做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以产卵500个左右;突变型多,突变性状多,多数是形态变异,容易观察;染色体少、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
1、果蝇的生活史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
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
果蝇在25℃时,从卵至蝇需10天左右。
由蛹羽化成的成虫,雄性在12小时内为处女蝇,24小时后开始产卵,每天每个成虫可产50-75个卵,10天内最高产卵总股数为400-500个。
卵:白色,椭圆形,长约,前端背面伸出一触丝,附着在食物上。
幼虫:一龄——二龄——三龄,三龄体长4-5 mm,幼虫头尖尾钝,头上有一黑色钩状口器。
蛹:化蛹前三龄幼虫停止摄食,爬到相对干燥的瓶壁上,形成菱形的蛹,形状由淡黄、柔软逐渐硬化为深褐色。
成虫:刚羽化的果蝇虫体较肥大,体表呈半透明,颜色逐渐加深,硬化。
2、果蝇的雌雄鉴别果蝇是以酵母菌作为主要食料的,因此实验室内凡是能发酵的物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常用的饲料油玉米饲料、米粉饲料、香蕉饲料等。
三、动物与器材黑腹果蝇品系:突变型(三隐性、黑体)药品:乙醚、酒精、丙酸、酵母粉、琼脂、玉米粉、白糖。
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电磁炉、解剖镜、搪瓷杯、玻棒、镊子、培养瓶、海绵塞、滤纸、酒精棉球、毛笔、麻醉瓶、白纸板。
四、实验内容1、果蝇培养基配制(1)清洁指管,盖上适当大小的瓶塞,置高压灭菌锅内,以121℃,大气压消毒15分钟,冷却备用。
(2)按配方称取培养基各组分。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一、实验目的:学习区别雌雄蝇和观察果蝇主要性状,掌握制备果蝇饲料和进行果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蝇为双翅目昆虫,用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生长迅速,生活周期短,没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繁殖力较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期内即可获得多数子代,有利于遗传学分析;培养条件简易可行;其突变形状多属形态变异,便宜观察,因此,果蝇在遗传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实验材料、用具和试剂:饲养的野生型和几种常见的突变型果蝇。
双筒解剖镜,放大镜,饲养瓶或饲养管,麻醉瓶,白瓷板,棉塞,玻璃棒,镊子,大烧杯,酒精灯。
三脚架,石棉网,标签,新毛笔,酒精棉球,吸水纸,玉米粉,琼脂,葡萄糖,酵母(原液或干粉),乙醚,丙酸或乳酸,死蝇盛留器,胶水四、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制备饲料:1、准备作为饲养瓶的广口瓶或玻璃管(消毒、干燥)并按饲养器口部大小制备棉塞(消毒)2、果蝇的幼虫和成虫的主要食物,都是饲料内繁殖的酵母菌。
按照下表成分和下述方法制备饲料。
常用的果蝇饲料及成分按配方之比例称量所需物品。
先用定量中2/3的水将琼脂煮化,再加糖,溶化;再将玉米粉混合于1/3水内,搅匀后倾入琼脂糖夜中,一同煮沸,并随时用玻璃棒搅动,待煮沸数分钟,饲料成为可流动的浆糊状时,即倾入饲养器内。
每一饲养器内的饲料厚度约为2CM即可。
倾入饲料时,应注意勿使饲料倾在饲养瓶内的侧壁上,以免粘着果蝇。
每一饲养器内装好饲料后,立即塞好棉塞,直立在一旁。
(两天后)待凝后,用镊子夹酒精棉球(拧干)将器内侧壁上的水珠和饲料擦干净,滴入1—2滴杀霉剂,并转动饲养瓶,使杀霉剂均匀分布于饲料表面,然后滴入或撒入酵母液或干粉,使其均匀分布于饲料表面。
然后再在饲料内插上消毒的吸水纸(作用是吸取水分和供给幼虫化蛹的场所),塞好棉塞,放置于258℃左右的恒温箱内待用。
为了保证酵母菌和果蝇的良好生长和繁殖,必须注意防止霉菌和其他细菌在饲养瓶内繁殖,使用的杀霉剂只有一些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而无绝对防止的作用,因此关键在于各项操作中,严格消毒和灭菌。
一、实验目的了解果蝇的生活习惯,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学习鉴定果蝇的雌雄性别和某些遗传性状。
二、实验原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重要的实验材料和模式生物,属双翅目果蝇科。
因为其易于饲养,染色体数目少,具有许多天然的或诱发的可遗传突变性状等优点而受到全世界遗传学家学家的广泛关注和使用,并且利用果蝇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遗传学问题。
我们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重走经典科学研究之路,也能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
目前已发现1000多种果蝇,果蝇以酵母菌为主要食料,能发酵的水果或植物基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
果蝇具有以下特征:生活史短,每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饲养容易,以玉米粉等做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以产卵500个左右;突变型多,突变性状多,多数是形态变异,容易观察;染色体少、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实验材料:各种形态的果蝇。
实验试剂:乙醚、酒精、丙酸、酵母粉、琼脂、玉米粉、白糖。
实验仪器:培养瓶、麻醉瓶、瓶塞、冰袋、体视显微镜一台、解剖针、滤纸、毛笔、白瓷板、酒精棉球、玻璃板、小烧杯。
四、实验方法1、搬移果蝇至新培养瓶或麻醉瓶取新培养瓶一瓶,将棉塞略为松动,放置于右手侧,取欲转移之果蝇培养瓶置于左手侧,以左手握住瓶颈,两指轻扣棉塞顶部,以右手轻拍瓶底使果蝇掉落于培养基表面,将培养瓶置于左手侧,拔起棉塞以左手两指夹住棉塞外端,再将置于右手侧之新培养瓶棉塞拔起,以右手两指夹住棉塞外端,再以右手将新培养瓶倒扣于旧培养瓶上,再以左手握住两瓶口相接处,翻转使新培养瓶位于下方,然后以右手掌心轻拍新培养瓶瓶底,使果蝇掉落于新培养瓶瓶底,然后迅速盖上各瓶棉塞。
2、麻醉方法取一麻醉瓶,瓶口应与培养瓶大小相仿,使两瓶口相对,培养瓶在上,用手拍击培养瓶,使果蝇落入麻醉瓶内,迅速盖上棉塞,滴加3滴乙醚于小管口中的棉花上,约一分钟左右果蝇倒卧于瓶底,即可将果蝇倒出进行操作。
果蝇的形状观察和饲养管理一、实验目的了解果蝇的生活习惯,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学习鉴定果蝇的雌雄性别,观察果蝇某些遗传性状。
二、实验原理果蝇广泛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在果园、菜市场等地皆可见其踪迹,目前已发现1000多种。
果蝇以酵母菌为食,能发酵的水果或植物基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
黑腹果蝇,双翅目果蝇属。
生活史短,每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饲养容易,以玉米粉等做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以产卵500个左右;突变型多,突变性状多,多数是形态变异,容易观察;染色体少、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
1、果蝇的生活史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
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
果蝇在25℃时,从卵至蝇需10天左右。
由蛹羽化成的成虫,雄性在12小时内为处女蝇,24小时后开始产卵,每天每个成虫可产50-75个卵,10天内最高产卵总股数为400-500个。
卵:白色,椭圆形,长约 0.5mm,前端背面伸出一触丝,附着在食物上。
幼虫:一龄——二龄——三龄,三龄体长4-5 mm,幼虫头尖尾钝,头上有一黑色钩状口器。
蛹:化蛹前三龄幼虫停止摄食,爬到相对干燥的瓶壁上,形成菱形的蛹,形状由淡黄、柔软逐渐硬化为深褐色。
成虫:刚羽化的果蝇虫体较肥大,体表呈半透明,颜色逐渐加深,硬化。
2、果蝇的雌雄鉴别4、果蝇饲料的配制果蝇是以酵母菌作为主要食料的,因此实验室内凡是能发酵的物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常用的饲料油玉米饲料、米粉饲料、香蕉饲料等。
三、动物与器材黑腹果蝇品系:突变型(三隐性、黑体)药品:乙醚、酒精、丙酸、酵母粉、琼脂、玉米粉、白糖。
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电磁炉、解剖镜、搪瓷杯、玻棒、镊子、培养瓶、海绵塞、滤纸、酒精棉球、毛笔、麻醉瓶、白纸板。
四、实验内容1、果蝇培养基配制(1)清洁指管,盖上适当大小的瓶塞,置高压灭菌锅内,以121℃,1.5大气压消毒15分钟,冷却备用。
果蝇数量性状实验周四下午生物技术一班彭静立07307338一、实验目的1.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膜片着生的小刚毛为对象,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
2.学习估算遗传率(heritability)。
二、实验原理在生物中凡是可数、可度、可衡等并可用数字形式描述的形状,称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
数量性状大都由多基因控制。
一般,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而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并且很容易受环境影响。
群体的表型变量通常呈连续分布。
三、实验材料四、仪器和试剂仪器:解剖镜,毛笔,白瓷板试剂:乙醚(麻醉用),酒精(处死用)五、实验步骤1.每个人适度麻醉♀、♂果蝇各一只(必须是处女蝇),在40倍显微镜下计算小刚毛,♂的计算倒数第一、第二腹板上的小刚毛数,♀的计算倒数第二、第三腹板上的小刚毛数,将蝇装入小指管里,贴上标签(标明性别、两腹板小刚毛合计数目)。
2.做好记录,把刚毛数填到全班统一的表上,选出小刚毛数最多和最少的♀、♂果蝇各2只。
3.把小刚毛数最多的2只♀和2只♂(冠、亚军),冠军♀、♂装一管,亚军♀、♂装另一管,共2管;小刚毛数最少的1♀和1♂配成一管,次少的♀、♂配成另一管,配好后,放在25℃培养箱中培养两周。
(冠军不育时,用亚军)4.把所有冠军后代成虫倒出试管中进行麻醉并观察小刚毛数,统计和估算遗传率。
六、实验结果刚毛数向多的方向选择简称H,向少的方向选择简称L,下同。
统计方法:①用分组数据统计频数(用excel软件的frequency函数),并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②用平滑曲线将频数分布数据连接起来,与标准正态曲线对比③用excel的normdist函数拟合出正态分布数据表并作图④分别比较两种性别中,亲本和H,L的正态分布曲线,定性分析数量遗传性状的定向改变⑤利用课本记忆实验书上的内容计算遗传力等指标数据。
1.亲代雌性果蝇刚毛数Table 1亲代♀频数与正态分布表Figure 1对比频数散点图与正态分布图,可以看出这亲本♀刚毛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数量性状实验一、实验目的:1、以黑腹果蝇腹部着生的小刚毛数为对象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2、学习估计统计遗传学基本参数之一—遗传率。
二、实验材料、器具和药品:材料:黑腹果蝇:实验室中维持多年的系统,因近交系数高,缺乏遗传的变异,所以不适合。
应该利用野外采集的果蝇,或把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品系杂交,再把F1个体相互交配,利用它们的F2代。
培养供试果蝇时,幼虫期避免过密,在20℃左右,稍稍低湿下饲养,这样成虫个体大,容易观察和计数。
器具:显微镜,镊子,吸虫管,锥形瓶,棉花塞药品:乙醚,琼脂,麸皮,蔗糖,酵母粉三、实验原理:有些性状,如身体大小,生长速度等,可用某种尺度来测量,由数字来表示,这样的性状叫做数量性状。
数量性状大多都由很多基因支配,其中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但有关的基因的数目很多,又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们的表型呈连续分布。
在这种情况下,用通常的遗传学方法追查各个基因的行为是很困难的。
因此,在数量形状的遗传分析方面,应用统计遗传学方法。
四、实验步骤:1、以两个近交而得到的F2作为亲代群体,从中随机地选出处女蝇和雄蝇各20只,轻度麻醉,在显微解剖镜下计数第4与第5片腹板上的刚毛数。
把每一个体两腹板的刚毛数合计,再选出刚毛数最多的雌雄蝇各2只,刚毛数最少的雌雄蝇各2只。
此时如不熟练,一次麻醉计测20只是有困难的,所以分几次麻醉,把计测过的果蝇放入另一锥形空瓶中。
用乙醚麻醉时要注意不要麻醉过火,观察时要在注意雌雄蝇腹板位置稍有不同。
2、计测完毕后,把刚毛数多的,和刚毛数少的各取2只,移入另外的饲养瓶内,使之交配。
在第2-3日确实看到产卵后,倒去亲代果蝇,这样完成了刚毛数多的一代选择与刚毛数少的一代选择。
3、第二代羽化后,从两只饲养瓶分别随机地取出雌雄各20只,与亲代同样地计测刚毛数。
4、结果整理:亲代的平均和方差,高低两方向的两个选择系统的平均和方差五、结果与分析:六、体会:。
运用黑腹果蝇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焦诗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08级生物技术一班广州 510275)摘要:在生物中,有些性状可用某种尺度来测量并可用数字形式来描述,如果果蝇的身体大小,生长速度,小刚毛数量的多少等,这样的性状就是数量性状。
本次实验以黑腹果蝇腹板着生的小刚毛数为研究对象,了解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与规律,并且运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掌握实验遗传率的计算。
关键词:黑腹果蝇;数量性状;遗传率;刚毛数;数理统计在生物中凡是可数、可度、可衡等并可用数字形式描述的形状,称数量性状。
数量性状大都由多基因控制。
一般,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而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并且很容易受环境影响。
群体的表型变量通常呈连续分布。
一个显示数量性状的个体,其表型是受到多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作用,而每个基因对表型的贡献很小,单相关的基因数目很多,另外,其表型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数量性状的变异由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组成。
因此,对于数量性状的分析,要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操作。
1、实验仪器和试剂1.1仪器、用具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载玻片,培养瓶,麻醉瓶,白瓷板,尖头镊子,毛笔1.2试剂乙醚2、实验材料黑腹果蝇3、方法与步骤3.1 把两品系杂交所得分离世代作为亲代群体,从中随机选出处女蝇和雄蝇各20只,适度麻醉,逐一在显微镜下观察腹部的小刚毛数。
记录之后装入已消毒过的小指管中,没管一只,贴上标签,并标明性别、小刚毛数;3.2 观察完毕后,再从中选小刚毛最多和次多的雌雄果蝇各1只放入一培养瓶中交配,并贴上标签;3.3 把配对好的果蝇放在20~25℃的培养箱中培养,使其交配,经7天左右,可见下一代幼虫出现,此时把亲本的成蝇倒干净并处死;3.4 下一代成虫羽化后,分别在两个选择交配的组合中随机取出雌雄各20只,同亲代一样观察记录小刚毛数。
4、实验结果根据周四下午的实验全班数据,制作亲本的雌雄果蝇的小刚毛数表:表1:亲本的雌雄果蝇刚毛数根据周四下午的实验全班数据,制作子代的雌雄果蝇的小刚毛数表:表3:子代向少的方向选择组的雌雄果蝇刚毛数5、实验数据分析 5.1统计方法:5.1.1用分组数据统计频数(用excel 软件的frequency 函数),并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5.1.2用平滑曲线将频数分布数据连接起来,与标准正态曲线对比 5.1.3用excel 的normdist 函数拟合出正态分布数据表并作图5.1.4分别比较两种性别中,亲本和H ,L 的正态分布曲线,定性分析数量遗传性状的定向改变 5.1.5利用公式求实现遗传率以及方差 5.2运用Excel 处理数据得: 5.2.1 亲本雌性果蝇表4亲本的雌性果蝇统计表图1 亲本的雌性果蝇刚毛数分布散点图图2 亲本的雌性果蝇刚毛数正态分布图对比频数散点图(图1)与正态分布图(图2),可以看出这亲本雌性刚毛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果蝇数量性状实验2011-09-09 20:52:19 来源:评论:0我要评论果蝇数量性状实验【实验目的】1、以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腹片着生的小刚毛为对象,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
2、学习估算遗传(heritability)【实验原理】在生物中凡是可数、可度、可衡等并可用数字形式描述的性状,称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
数量性状大都由果蝇数量性状实验【实验目的】1、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腹片着生的小刚毛为对象,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
2、学习估算遗传(heritability)【实验原理】在生物中凡是可数、可度、可衡等并可用数字形式描述的性状,称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
数量性状大都由多基因控制。
一般,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而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并且很容易受环境影响。
群体的表型变量通常呈连续分布。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本实验采用18#和22#品系果蝇的杂交后代为材料,用恒温培养箱在25℃的条件培养,观察子F2代处女蝇腹片的刚毛数量,选择刚毛数最多和最少的♀、♂个体分别进行组合杂交,产生的F2通过观察和统计,最后估算遗传率:H2= ΔG/ σpi【方法与步骤】1.把18#和22#品系果蝇的杂交而得的F2成蝇,随机选出处女蝇和雄蝇各20只,用乙醚适度麻醉,在40倍显微镜下计算♀、♂蝇第四、第五腹板上的小刚毛数,装入小指管里贴上标签(标明性别、两腹板小刚毛合计数)(见图2-1)(见图2-2)。
2.分别从上述20只蝇中选出小刚毛数最多和最少的♀、♂蝇各2只。
3.把小刚毛数最多的♀、♂各1只配成一杂交组合,小刚毛次多的♀、♂各1只配成一杂交组合(作备用),小刚毛数最少的♀、♂各1只配成另一组合,小刚毛数次少的♀、♂各1只再配成一杂交组合(作备用)。
4.把配好的杂交组合,放在25℃培养箱中培养3-4天,把亲本倒去。
果蝇数量性状实验
周四下午生物技术一班彭静立07307338
一、实验目的
1.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膜片着生的小刚毛为对象,研究数量性
状遗传的特点。
2.学习估算遗传率(heritability)。
二、实验原理
在生物中凡是可数、可度、可衡等并可用数字形式描述的形状,称数量性状
(quantitative character)。
数量性状大都由多基因控制。
一般,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而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并且很容易受环境影响。
群体的表型变量通常呈连续分布。
三、实验材料
四、仪器和试剂
仪器:解剖镜,毛笔,白瓷板
试剂:乙醚(麻醉用),酒精(处死用)
五、实验步骤
1.每个人适度麻醉♀、♂果蝇各一只(必须是处女蝇),在40倍显微镜下计算小
刚毛,♂的计算倒数第一、第二腹板上的小刚毛数,♀的计算倒数第二、第三
腹板上的小刚毛数,将蝇装入小指管里,贴上标签(标明性别、两腹板小刚毛
合计数目)。
2.做好记录,把刚毛数填到全班统一的表上,选出小刚毛数最多和最少的♀、♂
果蝇各2只。
3.把小刚毛数最多的2只♀和2只♂(冠、亚军),冠军♀、♂装一管,亚军♀、
♂装另一管,共2管;小刚毛数最少的1♀和1♂配成一管,次少的♀、♂配成
另一管,配好后,放在25℃培养箱中培养两周。
(冠军不育时,用亚军)
4.把所有冠军后代成虫倒出试管中进行麻醉并观察小刚毛数,统计和估算遗传率。
六、实验结果
刚毛数向多的方向选择简称H,向少的方向选择简称L,下同。
统计方法:
①用分组数据统计频数(用excel软件的frequency函数),并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②用平滑曲线将频数分布数据连接起来,与标准正态曲线对比
③用excel的normdist函数拟合出正态分布数据表并作图
④分别比较两种性别中,亲本和H,L的正态分布曲线,定性分析数量遗传性状的
定向改变
⑤利用课本记忆实验书上的内容计算遗传力等指标数据。
1.亲代雌性果蝇刚毛数
Table 1亲代♀频数与正态分布表
Figure 1
对比频数散点图与正态分布图,可以看出这亲本♀刚毛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图的中轴处位于33~35之间。
即这个区域之间分布较多。
2.亲代雄性果蝇刚毛数
Table 2亲代♂频数与正态分布表
Figure 3
散点图有两个峰,与标准的整台分布不是十分相符。
应该是样本量太小造成的。
3. 子代H 雌性果蝇刚毛数
Table 3子代H ♀频数与正态分布表
45~47
0.12%
Figure 5
Figure 6
频数散点图与正态分布图基本符合。
4.子代H雄性果蝇刚毛数
Table 2亲代♂频数与正态分布表
Figure 7
5. 子代L 雌性果蝇刚毛数
Table 5子代H ♀频数与正态分布表
45~47
1
0.60%
Figure 9
Figure 10
6.子代L雄性果蝇刚毛数
Table 6子代H♀频数与正态Array
分布表
8.亲本和H,L♀果蝇刚毛数正态分布比较
Figure 11
亲本和H,L♀果蝇刚毛数正态分布比较
Figure 12
对于♀果蝇,结果比较理想。
高方向选择的的曲线H,明显向右边偏移,而地方向选择的曲线L向左边偏移。
而与♂果蝇,高方向选择的结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低方向选择却出现了微向右偏移的反常结果。
究其原因,可能是♂个体的样本量比较少导致估计总体的时候不准确
9. 分别计算亲代、子代高方向选择,子代地方想选择的平均值和方差,如下表
高方向选择的加权平均:H
——
=32.92 低反向选择的加权平均:L ___=
=30.51
两个选择系统的平均值之差(H-L )是遗传获得量
的两倍。
因此
H ___-L ___
=1.21
V _____
p =(15.15+12.12+36.23+15.64+10.44+25.27)/6=19.14
σ
p=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