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格式对照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47 KB
- 文档页数:8
平仄格式对照表平仄格式对照表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规则-----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例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五律仄起(首句入韵)-----规则-----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例子-----(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规则-----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例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五律平起(首句入韵)-----规则-----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例子-----(李商隐《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七律仄起(首句不入韵)-----规则-----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例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七律仄起(首句入韵)-----规则-----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例子-----(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三七句式对联平仄格式表三七句式对联是一种常见的中国文化传统形式,适用于各种场合和主题。
该对联格式为“上联三句七字,下联四句十四字”,具有平仄相间、字数严格等特点。
下面是三七句式对联平仄格式表,供参考。
1、上联平平平仄仄平平,下联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2、上联平仄仄平平平仄,下联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3、上联平平仄仄平平平,下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4、上联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5、上联平平平仄仄平平,下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6、上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7、上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8、上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9、上联平平仄仄平平平,下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10、上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
11、上联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12、上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13、上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下联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14、上联平平平仄仄平平,下联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15、上联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16、上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17、上联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下联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18、上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19、上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
20、上联平平平仄仄平平,下联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21、上联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22、上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23、上联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24、上联平平平仄仄平平,下联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25、上联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26、上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27、上联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下联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8、上联平平平仄仄平平,下联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七律平仄表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
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基本句式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1、平起首句起韵型2、平起首句不起韵型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3、仄起首句起韵型4、仄起首句不起韵型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
七律诗平仄韵律表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韵七律的平仄格式如下:
1. 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4. 仄起仄收式
(1) 甲乙丙丁
仄仄平平平乙丙,平平平甲乙丙丁。
乙丙丁甲戊乙丙,甲乙丙丁戊丙丁。
(2) 甲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己庚,庚辛壬癸甲乙丙。
丁戊己庚辛壬癸,乙丙丁戊己庚辛。
七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格式,主要指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通常由七个字组成,每句以平仄格式来表现。
平仄格式是指诗歌中的韵律格式,平字通常指普通平声字,仄字通常指仄声字。
在七绝中,第一、三、五、七言通常是平字,第二、四、六言通常是仄字。
七绝平仄格式表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
这是一种常见的平仄格式表,但是在实际中格式可能有所不同。
七绝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平仄格式的确定是根据韵律的变化来确定的,在阅读古代诗歌时要注意平仄格式的变化。
诗词格律平仄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诗词格律平仄,以及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如下:1、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3、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4、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5、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6、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7、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诗词格律平仄一览表诗词格律平仄一览表仄仄平平仄(平仄脚)平平仄仄平(仄平脚)仄仄仄平平(平平脚)平平平仄仄(仄仄脚)第一种平仄格式诗词格律平仄:平仄脚 + 仄平脚 + 仄仄脚 + 平平脚《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诗词格律平仄,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诗词格律平仄,更上一层楼。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诗词格律平仄:“撷”为入声字,为仄声。
第二种平仄格式,首句用韵,在第一种诗词格律平仄的基础上将首句改为平平脚:平平脚 + 仄平脚 + 仄仄脚 + 平平脚《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黑”为入声字,为仄声。
格律诗的平仄规定格律诗的平仄规定格律诗诗词格律平仄的平仄规定主要包括上仄下平、平仄相对、不能失替等。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诗词格律平仄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五言平仄表
平仄是汉语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诗歌韵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仄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平声指声调平稳、不升不降的音调,而仄声则指声调升高或降低的音调。
在五言诗中,每个字都有平仄之分,下面是五言平仄表: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以上表格中,“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
在五言诗中,每个句子通常由两个相对平仄的句子组成,这就是五言诗的节律。
了解五言平仄表对于写作五言诗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好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使诗歌更具美感和艺术价值。
- 1 -。
五绝平仄表
五绝平仄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组合,这样就构成了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
但是不论哪一种格式,第一联末句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定要和第二联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否则就叫做失黏,是做律诗的大忌。
一、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二、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三、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韵)
四、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
(韵)⊙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韵)。
平仄格式对照表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规那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例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五律仄起〔首句入韵〕-----规那么-----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例子-----〔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规那么-----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例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自可留五律平起〔首句入韵〕-----规那么-----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例子-----〔商隐?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七律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例子-----〔杜甫?闻官军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七律仄起〔首句入韵〕-----规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例子-----〔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新韵词的平仄格式表 1. 平仄规律:
平声,平平平仄仄。
仄声,平仄仄平平。
2. 韵脚分类:
一韵平声,a a a b b。
一韵仄声,a b b a a。
二韵平声,a a b b a。
二韵仄声,a b a a b。
三韵平声,a b a a b。
三韵仄声,a a b b a。
3. 平仄对应:
平声对应平声,仄声对应仄声。
平声和仄声不可互换使用。
4. 韵脚示例:
平声韵脚示例,明、青、明、情、明。
仄声韵脚示例,云、月、云、别、云。
5. 平仄变化:
为了保持韵脚的平仄规律,有时候会出现平仄变化的情况。
平声字可以变为仄声使用,仄声字可以变为平声使用,但要保持整体平仄格律的平衡。
总结起来,新韵词的平仄格式表是根据平声和仄声的规律来确定每个字的平仄,并根据韵脚的分类来安排每个字的位置。
同时,
为了保持整体的平仄格律,有时候会出现平仄变化的情况。
这些规则和要求是为了使新韵词在音韵上更加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平仄平仄,是格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
格律诗的平仄规则,简单说来有以下几方面:(一)句的平仄规定——交错。
在一句当中,构成句子的字(词)的平仄音是交替出现的。
1、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2、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3、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4、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以上是五言诗的平仄规则。
如果是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句子前面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头。
请看下面的对照:1、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2、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3、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4、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从以上可以看出,句子的平仄规则一共有八种,其中五、七言各四种。
只要记住五言四种,七言加两字就可以记住这八种基本格式了。
(二)联的平仄规定——相对。
每两句诗叫做“一联”,每联的前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
出句与对句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平仄相反,也叫相对(对立)。
如:出句:仄仄平平仄对句:平平仄仄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首诗的第一句是平收的句式,那么这一联(首联)的对句就不是完全相对的了。
例如:出句:平平仄仄平对句:仄仄仄平平——对句第三字与出句第三字就不是相对的,两句的第五字因为用韵,所以也是相同的。
出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句的第五字与出句第五字也不是相对的,两句的第七字因为用韵的关系,所以也是相同的。
这是由于诗的韵脚的要求造成的,只要记住这点细微的差别就可以了。
(三)联与联之间的平仄规定——相粘。
律诗由四联八句组成,从第一到第四联,分别叫做首、颔、颈、尾联。
绝句由两联四句组成,第一联和第二联分别叫做首联和尾联。
联与联之间的平仄规定是:后一联出句的前两个字的平仄,与前一联对句的前两个字的平仄是相同的。
(因为第一个字往往可平可仄,所以有的书中只说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其实意思是一样的)。
例如:五月天山雪,——仄仄平平仄,无花只有寒。
诗词对联平仄范本1份诗词对联平仄 1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在诗词与对联中常有用到,也就是起到押韵的作用。
平仄简表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对联:(联尾)上仄下平五绝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七绝七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仄平◎(韵)(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五律五律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律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仄韵表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韵律形式,包括平仄和韵脚的要求。
根据平仄的不同,五律可以分为四种格式,分别是:首句仄起不入韵式、首句仄起入韵式、首句平起不入韵式、首句平起入韵式。
在五律的平仄韵表中,平声是指声调平缓的字,仄声是指声调不平缓的字。
韵脚是指诗句末尾的字,要符合押韵的要求。
具体来说,五律的平仄韵表如下:
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是五律的平仄韵表,通过掌握这个表格,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创作符合五律要求的诗歌。
平仄格律表
平仄格律表是一种描述中国古典诗词声韵格律的工具,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平仄格律表,主要为一首诗中的每个位置标注平仄。
在平仄格律表中,“平”表示平声字,“仄”表示仄声字。
“中”表示可平可仄。
以下是一个以五言绝句为基础的平仄格律表。
七言律诗或绝句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注意,这只是一种基础的平仄格律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诗词类型和韵脚进行调整。
另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还有四种基本类型,包括平起首句入韵式、平起首句不入韵式、仄起首句入韵式和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以上给出的两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知识创造未来
起名平仄韵律对照表
起名平仄韵律对照表是指在取名时,根据平仄韵律规律,对照表进
行参考,以选择合适的音韵来起名。
平仄韵律是指音节的平仄和韵
律的规律。
平仄指音节的轻重,平声音节为轻音节,仄声音节为重
音节;韵律指音韵的规律,如押韵、或叠韵。
以下为一份简单的起名平仄韵律对照表示例:
平声平韵:庆、行、明、风、光、龙
仄声平韵:云、雪、文、韵、桂、瑞
平声仄韵:花、华、家、草、道、娃
仄声仄韵:月、音、心、林、气、寒
通过这个对照表,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平仄和韵律来组合起名。
例如,如果你希望起一个平声平韵的名字,可以选择类似庆明、光龙的组合。
如果你希望起一个仄声平韵的名字,可以选择类似云雪、文桂的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起名不仅仅局限于平仄韵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字义、五行、文化背景等。
因此,起名时建议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选择一个符合个人需求和气质的名字。
1。
平仄格式对照表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例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五律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例子-----(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例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五律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例子-----(李商隐《风雨》)凄凉宝剑篇
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
消愁斗几千
七律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七律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子-----(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例子-----(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七律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例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