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农业(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
- 格式:ppt
- 大小:744.50 KB
- 文档页数:14
必备的初二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知识点:农业1、农业及其重要性⑴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⑵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⑶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的差异。
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
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x疆牧区、青海牧区、x藏牧区。
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北方地区旱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南方地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⑴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⑵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⑶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⑷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4、走科技强农之路⑴农业发展成就:农业增长方式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⑵科技强农: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必备的初二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知识点:农业,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八年级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而农业则是人类在地球上进行的重要活动之一。
八年级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农业相关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农业的定义:农业是指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物力开展的种植、养殖和渔业等生产活动。
2. 农业的分类:农业可以分为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两大类。
农作物种植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
畜牧业包括牲畜养殖和家禽养殖。
二、农业的区域分布和影响因素1. 农业的区域分布:农业在不同区域以及国家之间有着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受到气候、土壤、水资源和人文因素等影响。
2. 气候因素:气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农作物对气候的要求不同。
例如,稻谷适合种植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而小麦则适合种植在温带地区。
3. 土壤因素: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对农业产出有着重要影响。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干旱的土壤则需要适当的灌溉措施。
4. 水资源因素:水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养殖动物的饮水都至关重要。
水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力。
5. 人文因素: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网络等人文因素也会影响农业的发展。
发达地区通常有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施,而人口密集区域的需求也会促进农业的发展。
三、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1.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常见的农业机械有拖拉机、插秧机和收割机等。
2. 种植技术:科学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包括选用适宜的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3. 养殖技术: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合理的饲料配方、适宜的养殖环境和疾病预防控制等都是重要的养殖技术。
4. 农田水利工程:良好的农田水利工程能够确保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资源,如水库、灌溉渠道和水泵等。
八年级地理小单元教学历案(农业)一基础知识点达标知识点1:农业的地位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知识点2:农业的分类农业的主要生产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知识点3:农业的分布我国的农业主要表现在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1)东西部的差异——分界线: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拓展】我国的三大盐场:长芦盐场(我国最大的盐场)、布袋盐场(台湾省)、莺歌海盐场(海南省)【拓展】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1、甘蔗:四川盆地、南部沿海地区;2、甜菜:东北平原、准噶尔盆地;3、油菜: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4、花生:华北地区;5、棉花:三大棉区(新疆南部棉区、华北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棉花生长要素:光照+水源】知识点4: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p95图)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知识点4:发展农业的条件1、自然条件:(1)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2)水分:x河流经,提供出租的水源;或者灌溉水源充足(3)地形和土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人文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国家政策、科技(机械化水平、冷藏保鲜技术)等【拓展】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1、热量: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2、水分:西北地区半干旱、干旱地区3、光照: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失,多阴雨天气)知识点5:发展农业的原则------因地制宜1、宜林则林--在地形陡山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2、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适宜种植粮食作物.3、宜牧则牧--牧草生长好,草原广阔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
4、宜渔则渔--气候湿润、河湖众多的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5、在城市郊区种植蔬菜、花卉,发展渔、乳、肉、禽、蛋生产。
(原因:距城市近,市场广阔)知识点6:发展农业的方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湘教版)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考点梳理卷)第一节 农业(课本P83~90)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含义: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3.概念:广义的农业: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
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1、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1.粮食作物的分布粮食作物 集中产区 分布地区重要性水稻 南方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的等地区 食物的基本来源,主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
小麦 春小麦 北方东北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等地区2.商品粮基地: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C洞庭湖平原,D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F江汉平原,G 江淮地区。
3.经济作物的种类和分布名称地区差异主要分布地区油料作物南方油菜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产区北方花生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糖料作物南方甘蔗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北方甜菜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茶省福建、云南、浙江、四川、湖北等纤维作物棉花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中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中国农作物的分布歌诀北方作物要记清,棉麦甜菜和花生;南方作物记得快,稻茶甘蔗和1.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2.种类:饲养方式及主要畜产品畜牧业种类主要畜产品饲养方式饲料来源农耕区畜牧业肉、奶、禽、蛋圈养农作物秸秆、粮食牧区畜牧业肉、奶、皮、毛放牧天然草场3.牧区名称及代表畜种牧区名称主要优良畜种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③青海牧区青海牦牛④西藏牧区西藏牦牛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第二节工业(课本P91~100)1.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新学期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讲
解:农业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
①东西差异:受地形、气候、土壤、人口分布、开发历史等因素影响。
农业部门农业分布地区
东部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集中在三大林区:即天然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人工林区东南林区。
渔业东部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基地; 长
江中下游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分界线:大致与 400mm 年降水量线一致
西部地区以牧
为主四大牧区: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②南北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条件的差异。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
(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
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棉区主要水果
北方地区旱地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大豆(东北)
花生(黄淮)甜菜黄河流域温带水果
分界秦岭淮河一线
南方地区水田长江:一年两熟
珠江:一年三熟水稻油菜(长江)甘蔗长江亚热带、热带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新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新学期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
初二上册地理三单元知识点指导:水资源。
八年级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系统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科学,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农业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产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帮助你总结八年级地理课程中涉及的农业知识点,让你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它们,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农业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般来说,常见的农业类型有以下几种:1.种植业:以种植植物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农业形式。
如小麦、玉米、水稻等。
2.牧业:以养殖畜牧业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农业形式。
如养猪、养羊、养牛等。
3.渔业:以水产品捕捞和养殖业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农业形式。
如海捕、淡水养殖等。
二、主要农作物种类农作物是人类通过种植获得的食物和原材料,其类型和数量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种主要的农作物:1.粮食作物:这类作物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至关重要,如稻谷、小麦、玉米、谷子等。
2.经济作物:这类作物主要用于经济用途,如棉花、油菜、甘蔗等。
3.蔬菜水果:这类作物营养丰富,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益,如西红柿、豆角、香蕉、苹果等。
三、人类活动对农业的影响人类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八年级地理课上,我们通过学习一些具体的案例来了解人类活动对农业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保护环境、提高农业效益。
1.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利用水力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水源,改善了农田的耕作条件,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生产方式,但也需要注意在生产过程中对土地的保护,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3.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但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注意适度使用。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1.农业的定义农业包括_____业、_____业、_____业、_____业等。
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八上P87)粮食作物南方以_____为主,北方_____为主,其中东北主要种植春小麦,华北主要种植冬小麦。
我国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饮料作物等。
油料作物南方以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为主;糖料作物南方以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为主。
新疆盛产_____棉。
3.畜牧业(八上P89)我国西北部地区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包括四大牧区_____牧区(新疆细毛羊)、_____牧区、_____牧区(牦牛)、西藏牧区(牦牛)。
我国农耕区(种植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以_____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4.东部是_____业、_____业、_____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_____林区、林区、_____林区(人工林区)。
_____ 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熟制:东北平原_____熟,华北平原熟,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_或一年_____熟。
6.我国棉花生产,形成了_____ 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7、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
8、农业因地制宜布局原则: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区--- _____业(保持水土);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_____业,;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 _____业,;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 _____业。
城市郊区发展郊区农业(花卉、蔬菜、肉、蛋等)---市场需求。
9.读图填出:A 牧区B 牧区C 牧区D 牧区参考答案1.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2.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甘蔗甜菜长绒棉4003.新疆内蒙古青海4.种植业林业渔业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长江中下游地区5.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者三熟6.新疆棉区8.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9.读图题:A新疆B青海C西藏D内蒙古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______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