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会
- 格式:pptx
- 大小:394.62 KB
- 文档页数:45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30•【字号】丹政发[2014]24号•【施行日期】2014.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丹政发〔2014〕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丹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辽政发〔2013〕30号)精神,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现就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提出如下意见:一、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标准是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标准化是现代产业体系坚实的技术基础,先进、科学的标准体系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化已经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对外贸易、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对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和节能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市加快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障。
二、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优势技术领域和特色产业为重点,围绕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的发展战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研制创新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争取更多的标准话语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探索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标准体系,努力提高我市标准化总体水平和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赣府发〔2015〕45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5〕45号各市、县(区)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以下简称《方案》),构筑我省面向未来的标准化工作新常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标准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完善标准体系,优化标准化管理体制,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进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基本要求。
一是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该管的管住管好,逐步整合强制性地方标准,保证公益类推荐性地方标准的基本供给。
二是坚持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既注重加强省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也注重更好发挥省政府各部门在相关领域内标准制定、实施及监督的作用。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统筹推进。
做好标准化重大改革与我省标准化政策法规修改完善的有机衔接;合理统筹改革优先领域、关键环节和实施步骤,通过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增量带动现行标准的存量改革。
(三)总体目标。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健全完善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我省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在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试点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9.15•【文号】国标委工二[2009]75号•【施行日期】2009.09.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在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试点的批复(国标委工二[2009]75号)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你们《关于在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请示》(成高管[2009]25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在成都高新区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试点工作。
请认真组织实施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该试点实施期原则上为3年,2012年9月底完成示范任务,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见附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
请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尽快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年度分解计划,按照工作进度组织落实。
每年总结标准化示范区试点的建设情况,并于当年12月10日前将本年度工作情况的书面材料一式两份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附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五日附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重点围绕标准化模式创新、标准化服务支撑创新、区域优势标准的创新,建设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创新实践基地。
通过三年时间努力营造“政府先导,企业主体,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企业标准化创新意识,提高标准化总体水平;建立与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新标准化工作新机制,实现技术创新、标准与知识产权良性互动作用明显体现,标准化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明显提高,标准化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作用明显增强的“三个明显”目标;积极推动技术标准战略的全面实施,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标准舞台上具有话语权的强势企业,为园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六政〔2012〕8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皖政〔2011〕117号),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技术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向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一)重要意义。
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是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产品、技术、服务和管理与国际接轨,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
(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公共管理等重点领域,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抢占标准话语权、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发挥标准化活动在各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标准化技术支撑、增强应对贸易壁垒能力,使我市标准化工作成为促进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二、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较为完善并能适应和符合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化工作的机制和运行模式。
持续改进并完善现行的标准体系,鼓励和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技术,培养一批研制、采用先进标准的优势企业群体,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龙头企业。
基于SWOT分析的高新技术标准化竞争策略选择及分析信春华;丁日佳【摘要】随着各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标准之争已经从企业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此我国已经制定了"重点突破型"国际标准竞争战略.在分析高新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和"波士顿矩阵"方法,将拟进行标准化的高新技术分为四类,针对其特点分别选择了切实可行的竞争策略,并对各个竞争策略实施的依据、重点和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剖析,旨在为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期刊名称】《情报杂志》【年(卷),期】2010(029)003【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SWOT分析;高新技术;技术标准;竞争策略【作者】信春华;丁日佳【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3.1当今社会,标准化已经渗透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不仅促进高新技术转化为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生产力,而且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共同语言。
随着各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标准之争已经从企业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标准的竞争关系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分配。
因此,技术标准竞争策略的正确选择和实施是实现标准化发展战略目标,维护企业、产业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本文运用SWOT分析和“波士顿矩阵”等方法,对高新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简称技术标准化)的影响因素、策略选择和竞争策略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1 基于SWOT的高新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影响因素分析考虑到高新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特殊性,兼顾技术标准化内部自然属性和外部社会属性,本文将SWOT分析引入到高新技术标准化策略选择和分析中,综合分析高新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内外影响因素。
SWOT分析是由旧金山大学韦里克(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2024年第3期品牌与标准化Talking About EnterpriseStandardization Work From a Management PerspectiveZHANG Shuo 1,XIA Yan 1,HU Jing 1,YIN Fang 2,TANG Yingying 1(1.Suzhou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Suzhou 215006,China;2.Suzhou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Suzhou 215006,China)Abstract :Standards play a fundamental,leading,and strategic rol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urgent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work,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actual work,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work.Keywords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 work;self declaration从管理角度谈企业标准化工作张硕1,夏燕1,胡静1,殷芳2,唐颖颖1(1.苏州市质量和标准化院,江苏苏州215006;2.苏州市标准化协会,江苏苏州215006)【摘要】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对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日期】2008.10.27•【字号】深财企[2008]106号•【施行日期】2008.10.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深财企〔2008〕106号)各有关单位:根据《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06~2010)》(深府〔2007〕114号)要求,市财政设立了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
为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市财政局会同市质监局共同研究制定的《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四届一○六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06~2010)》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以下简称专用资金),是指由市财政在市产业发展资金中专项安排的,用于资助我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经费。
第三条专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择优、适当、无偿资助的方式。
第二章管理职责及分工第四条市财政部门是专用资金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如下:(一)牵头制定专用资金管理办法,会同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操作规程。
(二)审核专用资金年度预算,编制支出结构安排并报市政府审定,审核资金年度决算。
(三)对资助计划项目进行复核,会同市主管部门下达专用资金使用计划。
(四)办理专用资金拨款等手续。
(五)监督检查专用资金使用情况,负责专用资金使用整体绩效检查评价。
第五条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一)牵头制定专用资金操作规程,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
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春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9.15•【字号】宜府办发[2009]55号•【施行日期】2009.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春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09〕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宜春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九年九月十五日宜春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赣府发〔2009〕12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我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与国际接轨的原则,以我市特色产业和优势技术领域为突破口,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研制创新标准,采用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符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全市标准化水平,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一)到2010年,我市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个以上。
(二)到2015年,我市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的数量达2个以上,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个以上。
(三)到2010年,建立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个,到2015年达到35个;培育国家、省级名牌农产品6个以上。
(四)到2010年,我市重点领域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85%以上,到2015年达到90%以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10]29号2010年11月14日)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提升我省标准化总体水平,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义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应对技术壁垒,扩大对外贸易,提升产品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近年来全省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以及经费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标准化还不能完全适应“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和“和谐四川”的需要。
各地、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把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营造良好的标准化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标准化工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加强标准化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推进标准化自主创新,促进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紧密结合,加快建立引领产业发展和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水平;引导企业主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掌握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应对贸易壁垒的话语权,提升我省标准化的总体水平,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