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1
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开始于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占地球历史的88%,结束于5.44亿年前。
地质学家又把前寒武纪以后到现在的时间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个单元。
古生代就是指远古早期有生命的时代,许多生活在古生代的动物都没有脊椎,也就是无脊椎动物。
人们常常称中生代为恐龙时代,其实恐龙只是中生代众多生物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就是在中生代开始进化的。
地球最近的代是新生代,它开始于6500万年前并持续到现在,新生代也叫哺乳动物时代,我们人类就生活在新生代。
每个代又被划分为几个纪,例如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你可能很好奇这些纪的名字从哪里来的?它们的名字大多来自地质学家第一次发现这个地质年代的岩石和化石的地方。
●地质年代地球从形成、演化发展46亿年来,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的巨大史册,这就是各时代的地层。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
1881年,国际地质学会正式通过了至今通用的地层划分表,以后又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张系统完整的地质年代表。
地质学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古生物学两种方法来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
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地层或岩石的年代,是地层或岩石的真实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用古生物学方法测定的年代,只反映地层的早晚顺序和先后阶段,不说明具体时间,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地壳的演变历史。
地质学家把地层分为六个阶段:即远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其中远太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为地球的发展初期阶段,距今时间最远,经历时间也最长,当时的生物仅处于发生和孕育时期。
进入古生代时,海洋里的生物已经相当多了,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开始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进化。
到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像恐龙、始祖鸟、鱼龙、古象等大型动物相继出现,地球生物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为了深入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界的特征,地质学家又在“代”的下面划分出许多次一级的地质时代。
清单14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1、原始大气层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但没有氧气。
2、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3、米勒实验以及化学起源说:4、原始地球的条件: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
5、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简单有机物)。
6、科学推测需要一定的证据做基础,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3、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形成的化石越低等、越简单,水生生物形成的化石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生物形成的化石越高等、越复杂,陆生生物形成的化石越多。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
5、动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
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3、自然选择指自然界中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4、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地进化。
5、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长颈鹿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
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
6、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之间的联系:高频命题点1 生命的起源1.(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众多,但大多数学者认同苏联学者奥巴林等提出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重难点加强练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1.生物进化的顺序:化石研究证明生物进化的顺序为:简单→________、低等→________、水生→________。
2.如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1)在三个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排列顺序是(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
(2)通过对不同年代地层中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________、________。
(3)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里没有化石,这说明________。
3.如图的进化树显示了目前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小熊猫与熊中,大熊猫与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
(2)在小熊猫与大熊猫中,浣熊与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
(3)如图说明了四种生物________。
4.如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1)在________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2)在________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3)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5.下表是几种动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的差异比较.(1)从上表可判断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________,最远的动物是________;(2)根据上表写出表中四种动物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________;(3)利用细胞色素c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属于;A.形态学B.解剖学C.细胞学D.分子生物学(4)表中生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能够说明________。
6. 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1)进化树的树根A处表示________ ,它生活在________ 中.(2)图中C表示________ .(3)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________ ,结构由________ ,分类地位由低等到高等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过对________ 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________ 进化来的.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 .7.下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不属于动物进化趋势的是()A.由水生到陆生B.由低等到高等C.由简单到复杂D.由地面到地下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起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或植物B.化石就是有一定顺序的地壳岩石C.化石就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3.下列动物中,进化成哺乳的是()A.原始鱼类B.原始鸟类C.原始爬行类D.原始两栖类4.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鱼B.鸽子C.狗D.大猩猩5.关于扬子鳄、青蛙、鲤鱼、大熊猫四种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肺呼吸B.这四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是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C.青蛙的生殖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D.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6.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A.环节动物B.软体动物C.两栖动物D.哺乳动物7.下面是小宇同学学习《生物学》后,用下面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请你想一想,表中内容与如图相符的一组是()选项甲乙丙丁A生物进化化石同源器官细胞色素CB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红豆杉C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胰岛D有性生殖营养繁殖嫁接组织培养A.A B.B C.C D.D8.按由低等到高等顺序,对下列5种动物排序,顺序正确的是()a野马b天鹅c珊瑚虫d鲫鱼e青蛙.A.abcde B.edcba C.cedab D.cdeba9.关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不正确的是()A.水生到陆生B.体积小到体积大C.低等到高等D.简单到复杂10.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出现在哪一时期()A.前寒武纪时期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二.解答题(共5小题)11.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如图是物种A化石和物种B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下面判断错误的是.A.物种A比物种B更复杂、更高等B.物种A形成的时间比物种B要晚C.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D.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2)由此可判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由水生到陆生.12.如图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2)与D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3)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13.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1)进化树的树根A处表示,它生活在中。
中考科学教师题库--生命科学(生物)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4.5 生命的起源、化石、生物进化的理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一、单选题1.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的著名“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A. 宇宙中其他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B. 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C. 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起源的,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逐渐进化来的D.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进化的直接依据是化石B.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C.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遗传3.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下列对抗生素的认识正确的是()A. 抗生素是由青霉分泌产生的B. 抗生素使细菌和病毒产生耐药性变异C. 细菌耐药性变强是抗生素选择的结果D. 抗生素能杀灭所有细菌和病毒4. 比较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从科学家对马的足进化历程的研究中,你不可能获得的信息是()A. 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B. 足趾个数逐渐减少C. 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D. 遗传物质基本相同5.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A. 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B. 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C. 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D. 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6.对下列观点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B. 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C. 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了有利变异的结果7.由于某种原因,使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A. B.C. D.8.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生物的分界发展历程
生物的分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出现的时期。
根据科学家对化石记录和遗传信息的研究,生物进化的分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事件。
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分界:大约在38亿年前,最早的生
物形式出现在地球上,这些生物被称为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约20亿年前,
真核生物出现,真核生物拥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结构更为复杂。
2. 动植物界的分界:约在14亿年前,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出现,被归类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动物界的特点是通过摄食来获取营养,能够移动,而植物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阳光合成有机物。
3. 门的分界:在动植物界之后,生物进一步分化成不同的门。
动物界包括了脊椎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等;植物界包括了被子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苔藓植物门等。
4. 纲的分界:门下进一步划分为纲,纲是生物分类的更详细的级别。
例如,在脊椎动物门下,有鸟纲、爬行动物纲、哺乳动物纲等。
5. 科的分界:纲下进一步划分为科,科也是生物分类的更具体的级别。
以鸟纲为例,鸟纲包括的科有雀科、鹰科、鸽科等。
生物的分界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进化和适应环境,生物才逐渐分化成不同的类群。
每一个分界点都代表了生物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重大变化。
这些分界点的出现,为我们研究生物的发展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动物的进化历程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动物的进化历程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简述动物界演化的历程一、无脊椎动物的演化历程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
多细胞动物是由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演变而来的。
一般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原始的鞭毛虫类,因为它们有许多种类表现出向多细胞状态发展的倾向,如团藻、空球藻等。
低等多细胞动物有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
它们具有内外两胚层。
内胚层是由囊胚细胞内陷或移入形成。
在多孔动物,内胚层围的原肠腔不具有消化能力,只有细胞内消化,被认为是进化过程的侧生动物;而在腔肠动物,原肠腔即消化循环腔,原肠胚的开口则成为将来的口。
腔肠、扁形、原腔、环节、软体、节肢动物等各门动物都为原口动物。
扁形动物是无体腔的三胚层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在个体发育上都有担轮幼虫期,被认为是由原始的担轮动物祖先演变而来的。
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有许多共同特点,如相似的体形,两侧对称,分节现象,链状神经系统,因此节肢动物被认为是由古代的环节动物演变而来的。
在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它们的口是在原口的相对的一端发生的,原口封闭为肛门,而在相对的一端发生口,故称为后口动物。
后口动物中棘皮动物虽体呈辐射对称,但幼体是两侧对称的,这说明其祖先仍然是两侧对称的动物。
棘皮动物的幼虫和半索动物的幼虫很相似,这说明两者的亲缘关系。
二、脊椎动物的演化从进化的过程和规律看,脊椎动物应该是从无脊椎动物演化而来的,其间一定具有许多中间类型的阶段。
由于无脊椎动物没有坚硬的骨骼,所以只有从比较解剖学和比较胚胎学方面的材料来寻找演化的线索。
脊椎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具有脊索、咽腮裂和背神经管,因此脊椎动物与原索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原始无头类,推测可能发生在寒武纪。
原始无头类演化出前端具有脑、感官和头骨的原始有头类,即成为脊椎动物的祖先。
而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可能是原始无头的两个特化分支。
脊椎动物的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水中的演化;从水中到陆地的演化——两栖类、爬行类的演化;鸟类和哺乳类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