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西欧的封建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知识讲述】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本知识点就是以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发展为主线,介绍中古欧洲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查理·马特的改革是构建西欧封建制度的典型事件,丕平献土则体现了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政治上与世俗王权相抗衡,在思想上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城市在欧洲从古代向近代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欧洲城市对中古欧洲历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古代欧洲的城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
西欧中古城市是在10至11世纪重新复苏和产生的。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经济上,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它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在政治上,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
城市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西欧城市的兴起,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起源准备了条件。
拜占廷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位于欧洲东部,指的是罗马帝国在西元395年分裂之后,继承罗马帝国正统政权,且据有东半部领土的帝国。
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了恢复过去罗马帝国,四处征战,造成国库空虚。
此后的几百年中,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日益衰落。
13世纪上半期西方军队东征,征服并统治拜占廷长达半个世纪。
后虽然复国,但国力衰微。
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了。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发展。
-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 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查理曼统治时期,国家空前强盛,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史称“查理曼帝国”。
2. 封君封臣制(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 关系特点: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二、罗马天主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1. 政治方面。
- 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它通过接受国王和贵族的捐赠、巧取豪夺等方式,占有大量土地。
- 政治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他们鼓吹“君权神授”,与世俗政权相互勾结,共同维护封建统治。
例如,在丕平献土后,教皇国建立,教皇在意大利中部拥有了大片土地,并且教皇的势力不断扩张。
2. 思想文化方面。
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 兴起的原因。
- 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促使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2. 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他们为了争取城市的自治权,与封建主展开了斗争。
有的城市通过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斗争取得了自治权。
例如,法国的琅城就是通过武力斗争获得自治权的典型。
- 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理解基督教在欧洲的重大影响。
4.认识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理解城市兴起的意义。
5.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认识其衰落的原因。
二、知识梳理1.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6世纪出现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9世纪法兰克帝国分裂奠定了后来西欧各国的版图——10世纪出现了新兴城市——12世纪城市出现了自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2.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教权凌驾于皇权——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395年东罗马帝国诞生——6世纪拜占庭帝国大肆扩X——13世纪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败——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点评:本课重点知识为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理解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教材详解1.查理马特改革: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最底层。
2.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在西欧长期动乱过程中,教会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不见如此,教会还是西欧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3.西欧城市的兴起:10世纪初西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的矛盾日益尖锐。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就是典型的代表。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市民阶层,进而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
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中古欧洲社会知识点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1)时间: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2)建立民族:日耳曼人。
2. 查理·马特改革(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思维拓展: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
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
国王、封建主和天主教会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
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
3. 罗马教廷的特点(1)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经济上:占有大量的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3)思想上:罗马教廷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相关链接: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在西欧长期的动乱中扩张势力和影响。
“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
东派教会就是东正教,西派教会就是天主教。
知识点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 西欧城市的兴起(1)10世纪开始,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地点: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商品的地方,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曼彻斯特。
2. 城市的自治斗争(1)原因: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的,教会或领主对城市居民进行封建统治和盘剥,他们与城市市民的矛盾日益尖锐。
(2)方式:有的通过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
其中法国琅城是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的典型。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28——33,涵盖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建立、教皇国、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灭亡四个问题。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读历史地图,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
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中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建议讲授2课时)张永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演变过程及法、德、意三国的由来,描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概述罗马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归纳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过程、西欧封建主与教会的关系、西欧城市特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古欧洲社会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海洋文明”,形成了与东方不同的封建等级制度、新生的城市与基督教等,为后世资产阶级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通过对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学习,是学生初步树立“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的观念。
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罗马教会、城市的兴起。
本课教学难点:西欧的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的历史结束。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
法兰克王国是如何诞生与演变的呢?请看第一个问题: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
一、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师:5世纪末,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的在其首领克洛维的带领下,创建法兰克王国。
8世纪初期,掌握国家大权的宫相查理·马特,为了平定内乱,抵御外侵,进行大胆改革:改变以往把土地无偿分给臣属的做法,要求受封者必须要在骑兵部队服役,从而建立起一支由他控制的强大的骑兵部队。
此举不但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扩大了疆域,而且也提高了查理·马特的威望。
查理·马特死后,其子矮子丕平借住其声威,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
丕平的儿子查理即位后,四出征伐,法兰克王国的疆域不断扩大。
初中历史西欧封建制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时期。
2. 掌握西欧封建制度的等级划分和特点。
3. 理解西欧封建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1.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
2. 西欧封建制度的等级划分和特点。
3. 西欧封建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西欧封建制度的等级划分和特点。
2. 西欧封建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历史。
2. 提问:古希腊罗马文明结束后,欧洲进入了哪个历史时期?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人的入侵。
2. 讲解西欧封建制度的等级划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
3. 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封建等级制度、土地制度、农业生产方式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举例说明西欧封建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封建领主的权力和义务。
2. 分析西欧封建制度对当时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贸易和城市发展。
3. 探讨西欧封建制度对当时文化的影响:宗教的地位和作用。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西欧封建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3.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等级划分和特点。
2. 强调西欧封建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结合教材或历史资料,深入了解一个西欧封建社会的具体案例,如某一封建领主的生活和权力。
2.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西欧封建制度的小论文,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等级划分和特点,使学生了解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情况。